学术投稿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影响因子:0.92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89
  • 全年订价:5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免疫学杂志   1999年6期文献
  • 血小板提取液NPY与NT在血液透析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HD)过程血小板中神经肽Y(NPY)与神经降压素(NT)的含量变化及意义.方法:HD患者35例,对照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小板提取液和血浆中NPY及NT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D患者血小板提取液NPY含量明显降低,血浆中NPY含量明显增高,血小板提取液与血浆NT含量均显著升高.与HD前比较,HD后血浆NT与血小板NPY均明显增高,血小板中NT与血浆NPY明显降低,两者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在HD过程中,血小板释放的NPY可能是造成肾性高血压和肾血管痉挛的重要病理因素.

    作者:罗南萍;杨道理;孟建中;武翠华;齐法莲;孔立新;刘文渊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茶碱对哮喘患者肺泡巨噬细胞释放TNFα、IL-8及IL-10的影响

    近来研究表明,肺泡巨噬细胞(AM)在哮喘气道炎症中起重要作用,但茶碱对其功能有何影响尚不清楚.为进一步阐明茶碱的抗炎机制,我们对AM进行了加药培养,报道如下.

    作者:王玲;李玉;薛玉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Binswanger病患者免疫状态的研究

    Binswanger病(BD)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本文通过测定患者血液及脑脊液(CSF)配对标本部分免疫指标的变化,初步探讨本病神经系统的免疫应答反应.

    作者:陈春富;王丹影;许荣家;郭述苏;王和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肝硬化患者血清TNF、NO水平及关系的研究

    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介导肝损害既往已有报道.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是近年发现在人体中具有多种作用的活性因子,其分泌可能与TNF诱导有关.为证实这一关系,我们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陈泽雄;张诗军;唐芸;朱雅宜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pIcln肽段抗体对猪肾脏细胞pIcln分布的检测

    pIcln是与Clˉ电流密切相关、对核苷酸(n)敏感的蛋白质,它在调节细胞体积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我国尚未开展其研究.我们在制备pIcln肽段抗体的基础上检测了猪肾脏细胞pIcln的分布.

    作者:马颖哲;杨翰仪;孙步彤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人Ⅱ型免疫缺陷病毒gag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目的:表达HIV-2型基因工程gag抗原.方法:将编码HIV-2型gag的部分和全部p55gag1/2基因,克隆到载体pET-17b后,分别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结果:表达产物为51和61 kD融合蛋白,并可与HIV-2病人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表达量分别为菌体总蛋白的12.2%和6.2%.结论:上述两种gag重组蛋白可在E.Coli中得到表达,且有良好的抗原性.

    作者:田梅;金宁一;王秀清;郭志儒;李体远;李宗株;方厚华;范洪学;殷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小鼠胸腺树突状细胞系的克隆化及基本鉴定

    目的:应用单细胞培养系统,对本室建成的胸腺基质细胞系MTSC4进行细胞克隆化并鉴定.方法:在单个细胞培养中,扩增由一个细胞长成的克隆,并使之稳定生长后,进行表面标志分子和倍增时间检查,并以其分泌的细胞因子测定其生物学特性及功能.结果:获得14个细胞克隆,它们均表达树突状细胞抗原和MHC-Ⅱ类分子,均无角蛋白,表明各克隆均为树突状细胞,起始的MTSC4也是树突状细胞系.检测了细胞倍增时间和IL-6、趋化因子等细胞因子,从倍增时间和因子产生能力看,各克隆差异很大.结论:从MTSC4细胞系克隆出性状及功能都均一的细胞克隆来看,各克隆间的细胞特性有明显区别.

    作者:裴丽红;刘祝公;陈慰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活化条件对细胞内免疫染色IFNγ和IL-4法检测人外周血Th1和Th2细胞的影响

    目的:研究细胞活化条件对Th1和Th2细胞测定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nzyme-linked immunospot assay, ELISPOT)测定活化细胞胞浆内的细胞因子.IFNγ阳性者为Th1细胞,IL-4阳性者为Th2细胞.结果:ionomycin+PMA,PHA+PMA或Ca2+载体+PMA刺激5 h,IL-4阳性率均在13%~14%;IFNγ阳性细胞分别为(7.34±4.71)%、(7.56±4.70)%和(8.97±5.60)%,而刺激16 h时,IFNγ阳性率分别变为(11.19±4.72)%、(6.88±1.75)%和(5.94±2.84)%,有明显差异.结论:活化条件影响Th细胞亚群的测定.

    作者:叶丽娅;王前奔;赵武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抗子宫内膜抗体和子宫内膜异位症

    目的:研究抗子宫内膜抗体(EMAb)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的关系.方法:改良法提取、纯化正常人及内异症患者的子宫内膜抗原(EMAg),分析其氨基酸组成,并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 分析两者蛋白质组成及抗原特异性;建立ELISA方法并测定、分析正常人及内异症患者血清EMAb.结果:正常人EMAg有2条蛋白质条带(48.0 kD和大于97.4 kD);内异症患者则有3条蛋白质条带(46.0、54.0和大于97.4 kD),前者仅1条蛋白质条带(大于97.4 kD),后者则3条蛋白质条带可与EMAb特异反应,且两者在氨基酸组成上亦有差异;内异症患者血清EMAb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及非内异症(其它妇科疾病)患者.结论:EMAb与内异症密切相关.

    作者:李伟毅;陆勇娟;朱云凤;程丽萍;席晔斌;陈广洁;周文达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NKA-I细胞在大鼠消化道的发生发育

    目的:探讨NKA-I细胞在大鼠消化道的发生、发育规律及其与功能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观察了胚胎13 d至生后90 d及成年大鼠消化道内NKA-I细胞发生及发育的变化.结果:NKA-I细胞首先见于胚胎14 d的十二指肠粘膜,早于空肠(胚胎16 d)和回肠(胚胎17 d),其阳性反应强度及细胞数量随发育而增加,30 d时与成年鼠相似;结肠粘膜内于胚胎17 d见多个细胞,但此后数量较少直至成年;胃粘膜于胚胎15 d见个别细胞外,以后无明显变化;食道壁始终未见阳性细胞.结论:推测该细胞为分泌NKA的肠道内分泌细胞;表明同一种神经肽内分泌细胞在消化道不同节段其发生不同步,且具有不同的发育规律,并与消化活动有密切的关系.

    作者:李力燕;郭建辉;蔡文琴;王荣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单个核细胞促血浆凝固活性监测急性排斥反应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促血浆凝固活性(PCA)用于急性排斥反应(AGR)监测的可能性.方法:将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第1组做自体皮肤移植(8只),第2、3组做异体皮肤移植(8、3只),第3组于术前1 d至术后7 d皮下注射环孢霉素A 5 mg/(kg.d).术后每天观察移植皮片的变化.术前1 d及术后隔日取耳缘静脉血测PCA和激活淋巴细胞计数,同时取移植皮肤组织作病理检查.结果:同种异体皮肤移植动物在出现AGR前,其PBMNC离体后不经培养即表现较强的促凝活性(SPCA),经供体抗原刺激后的PCA(DAgPCA)活性也于AGR 前开始增强,而且表明具有抗原特异性.结论:PCA检测方法在AGR早期监测方面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许秀芳;石镜;李温斌;陈宝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 免疫新分子的发现及其研究进展

    机体免疫应答的实质是免疫分子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免疫分子参与包括免疫细胞等在内的多种细胞的增殖分化及功能调节.一种重要免疫新分子的发现,往往会开辟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带动诸多相关学科的发展,对揭示免疫应答、炎症和造血细胞的分化发育等重大生命过程的本质及其调节规律产生深远影响;此外,一个重要的免疫分子本身就可作为一种蛋白质药物或作为药物设计的靶点,在抗肿瘤、抗感染、抗移植排斥、促进造血恢复和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方面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前景.因此,免疫新分子的发现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探索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已成为当今免疫学乃至整个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进展很快.本文着重就发现和克隆免疫新分子的策略以及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作一述评,并简要介绍本室近开展的相关工作.

    作者:曹雪涛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