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免疫学杂志

中国免疫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免疫学会,吉林省医学期刊社
  • 国际刊号:1000-484X
  • 国内刊号:22-1126/R
  • 影响因子:0.92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89
  • 全年订价:5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07年7期文献
  • 屋尘螨变应原重组体免疫治疗的实验研究

    目的:建立屋尘螨哮喘动物模型,比较分别用屋尘螨粗浸液、重组Derp2(rDerp2)进行免疫治疗的疗效,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近交系清洁级BALB/c小鼠,腹膜内注射(i.p.) 屋尘螨变应原粗浸液与Al(OH)3生理盐水的混悬液致敏小鼠,建立哮喘模型;治疗组在致敏后分别给予i.p.屋尘螨粗浸液、rDerp2溶液进行免疫治疗后,鼻腔滴入(i.n.)屋尘螨粗浸液予以激发;阴性对照组从致敏,阳性对照组在致敏后,均同步生理盐水处理.用ELISA方法检测各组实验动物血清中IgE、IgG1、IgG2a的水平,以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与脾细胞培养后上清液(SCCS)中细胞因子IL-4、IFN-γ水平,计数BALF中细胞总数与分类细胞数,并制备肺组织病理切片以观察其病理改变.结果:添加铝佐剂的屋尘螨变应原致敏的小鼠在特异性变应原的连续激发下,肺组织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表现为BALF中细胞总数增加以及炎症细胞所占比例及绝对计数升高,且以分泌Th2型细胞因子如IL-4为主;血清IgE、IgG1水平升高;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支气管、细支气管上皮下和小血管周围有明显的炎性细胞浸润,以嗜酸性粒细胞为主,气道上皮结构紊乱,有部分脱落,上皮下充血水肿明显,肺泡间质增厚,也可见到炎性细胞浸润.给予相应免疫治疗后,肺组织炎症反应明显减轻,表现为BALF中细胞总数减少,炎症细胞数减少,且其和SCCS中Th1型细胞因子如IFN-γ占主导;血清IgE、IgG1水平降低,IgG2a水平升高;肺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到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气道结果基本恢复正常.结论:本实验研究成功地建立了小鼠哮喘模型.分别用屋尘螨粗浸液及rDerp2进行免疫治疗均显示良好疗效,但前者比后者疗效好.

    作者:于琨瑛;杨慧;刘玉琳;刘志刚;喻海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地尔硫卓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大鼠心肌炎症的干预研究

    目的:探讨地尔硫卓对大鼠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室重塑和心肌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AMI模型,存活鼠随机分为地尔硫卓组(D组)和对照组(AMI组),另设假手术组(S组).分别在梗死后1天、3天、1周、2周和4周测量各组大鼠超声心动图变化、HE染色检测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及半定量RT-PCR检测炎症因子的表达.结果:与S组比较,AMI组射血分数下降和左室重量增加,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致炎因子TNF-α、IL-1β、IL-6表达增多(P<0.05),而D组射血分数和左室重量明显改善,心肌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减少,致炎因子表达减少(P<0.05).结论:地尔硫卓治疗AMI可以有效改善左心功能和心室重塑,其机制可能与减弱心肌炎症细胞浸润和致炎因子表达有关.

    作者:刘英;廖玉华;程翔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CD40和CD40L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CD40和CD40L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以及CD40与CD40L间的结合反应对启动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起着重要作用;CD40的持续表达和CD40L的表达缺失可能与肿瘤的发生以及肿瘤的免疫逃逸相关;将CD40L基因转染肿瘤细胞可使表达CD40肿瘤细胞的抗原提呈功能增强,使机体产生肿瘤细胞特异性CTL反应,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作者:张正茂;张超;单保恩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幽门螺杆菌感染诱发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胃黏膜相关性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重要致病因素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近年来研究还发现Hp感染不仅与慢性胃病有关,还与多种胃肠道外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其中与心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尤其引人关注.

    作者:陈星海;王育珊;王江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滴鼻、口服及肌肉注射途径对轮状病毒VP4重组腺病毒免疫小鼠的体液免疫效果比较

    目的:比较滴鼻、口服及肌肉注射免疫途径,对重组腺病毒刺激小鼠产生的体液免疫反应效果.方法:剂量为108 PFU的表达轮状病毒VP4的重组腺病毒经滴鼻、口服、肌肉注射分别免疫BALB/c小鼠,相同免疫剂量、免疫途径加强免疫2次,采集小鼠的血清、粪便及小肠样本,用ELISA检测轮状病毒VP4特异的IgG和IgA.实验设立了腺病毒载体对照组和PBS对照组.结果:经3种途径免疫的重组腺病毒都刺激小鼠产生了轮状病毒VP4特异的血清和肠道抗体,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免疫后的第7周,滴鼻组血清VP4特异IgG达到高值(GMT=15 000),在免疫后的第8周,肠道抗体达到高值(GMT),其中IgG为74.8,IgA为36.结论:滴鼻免疫是3种免疫途径中有效的.

    作者:刘馨;张光明;孙茂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LPS和TNF-α对血管内皮细胞SSeCKS的表达影响

    目的:研究细菌脂多糖(LPS)、肿瘤坏死因子(TNF-α)对牛肺动脉内皮细胞(BPAEC)Src抑制的蛋白激酶C底物(Src-suppressed C Kinase Substrate, SSeCKS)表达的影响和对细胞骨架结构的影响,探讨SSeCKS参与细胞骨架结构改变的可能机制.方法:应用LPS、TNF-α刺激体外培养的BPAEC,应用原位杂交、免疫印迹方法检测不同刺激条件下BPAEC中SSeCKS 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免疫细胞荧光法观察LPS、TNF-α对内皮细胞中SSeCKS与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定位和结构的影响.结果:静息状态的BPAEC表达极少量的SSeCKS;经LPS刺激后,SSeCKS表达没有明显变化;而TNF-α以浓度和时间依赖的方式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LPS和TNF-α刺激后,F-actin发生重构,且SSeCKS向核周、细胞膜纤维、板状伪足聚集;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Ro-31-8220抑制LPS和TNF-α对内皮细胞F-actin和SSeCKS细胞内定位改变的影响.结论:TNF-α能够诱导内皮细胞SSeCKS表达增加,PKC参与LPS、TNF-α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和SSeCKS重新分布,提示SSeCKS可能与LPS和TNF-α诱导内皮细胞F-actin的重构有关.

    作者:刘海鸥;沈爱国;钱佶;秦婧;陈梦玲;程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抗原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的诱导及其对粥样斑块形成的影响

    目的:探讨抗原特异性CD4+CD25+T细胞的体外诱导及其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影响.方法:从apoE-/-小鼠骨髓提取并培养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热休克蛋白60特异性调节性T细胞;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研究CD4+CD25+T细胞的特异抑制性;过继转移CD4+CD25+T细胞后,观察小鼠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状况.结果:阿司匹林处理的树突状细胞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减少;未成熟树突状细胞比成熟树突状细胞能诱导更多的特异性CD4+CD25+T细胞,后者在体外能明显抑制效应性T细胞的增殖和IFN-γ的产生;过继HSP60特异性CD4+CD25+T细胞组小鼠斑块面积较小.结论: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可诱导出抑制功能强大的HSP60特异性CD4+CD25+T细胞,后者在体内能明显抑制斑块的形成.

    作者:杨克平;李大主;胡英锋;曾秋棠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过敏小鼠模型Th1/Th2漂移和纠正

    目的:研究炒紫苏子醇提物对过敏小鼠模型Th1/Th2漂移和纠正作用.方法:设正常对照组、过敏模型组、炒紫苏子醇提取物0.32、0.64和1.28 g/kg各剂量组小鼠共5组.利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Th1型细胞因子IL-2、IFN-γ、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5水平.结果:过敏模型小鼠IFN-γ/IL-4为0.87,而正常小鼠IFN-γ/IL-4为3.93,说明过敏小鼠Th1/Th2异常偏向Th2漂移.0.32、0.64和1.28 g/kg各剂量组能明显提高IFN-γ水平(P>0.05、P<0.05和P<0.01),降低IL-4水平(P>0.05、P>0.05和P<0.05),其相应的IFN-γ/IL-4分别为1.92、2.85和3.14.结论:炒紫苏子醇提物能够纠正过敏小鼠Th1/Th2异常偏向Th2漂移,恢复正常,其作用呈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王钦富;王永奇;郭连英;董妞妞;施广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角膜上皮细胞的免疫学特性

    目的:探讨角膜上皮细胞刺激淋巴细胞增生的能力和共同刺激通路分子在角膜上皮细胞的表达.方法:体外共同培养人角膜上皮细胞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测定HLA Ⅱ类抗原、CD40、CD154、CD80和CD86的表达,同时对比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移植片.荧光辅助细胞筛选、分析、测定CD69的上调.结果:HLA Ⅱ类抗原在角膜上皮细胞表达,γ-干扰素能够升高共同刺激通路分子CD40和CD80的表达;而且HLA Ⅱ类抗原和CD40均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移植片上被检测出.T淋巴细胞在共同培养系统中被上皮细胞激活.结论:人角膜上皮细胞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过程,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被上皮细胞所诱导和初始化,但终反应作用于内皮细胞.

    作者:王帆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牛血清白蛋白的阳离子化及其在原位免疫复合物型肾炎模型制备中的应用

    提高牛血清白蛋白(C-BSA)的等电点,能诱发原位免疫复合物型的肾炎,机制已有证实[1].C-BSA通过注射进入动物体内可以种植于肾小球的基底膜(GBM),并且与带阴性电荷的GBM发生沉积反应而诱发肾炎[2].本实验设计并优化了稳定阳离子化牛血清白蛋白的合成方法,并初步验证了应用该产物建立原位复合物型肾炎模型.

    作者:周宝宽;孙涛;高伟;白虹;姚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吗啡和甲基安非他明单克隆抗体联合胶体金检测试卡的研制

    目的:研制吗啡-甲基安非他明单克隆一步法毒品二合一胶体金检测试卡,用于毒品的检测和可疑人群的筛查.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吗啡-甲基安非他明的单克隆抗体(McAb);ELISA方法检测McAb效价;免疫胶体金技术制备二合一胶体金检测试卡.结果:①ELISA法检测McAb的效价:抗吗啡McAb的效价为1∶3.2×103,抗甲基安非他明McAb的效价为1∶1.6×103.②检测试卡的灵敏度:检测尿中吗啡的低浓度为300 ng/ml,甲基安非他明的低浓度为1 000 ng/ml;③检测试卡的特异性:7天以上未吸毒者饮用可口可乐、口服感冒药及吸烟等其尿中未检出阳性反应.④与Pan Probe Biotech公司的单一检测吗啡和甲基安非他明试纸灵敏度对比实验显示出吸毒后4~5天的尿样仍呈阳性反应.结论:由于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以及快速、直观等优势,本试卡在毒品滥用筛查工作中有重要的定性判别意义.

    作者:姜燕;吕昌龙;单风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6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细菌16s rRNA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目的:克隆并鉴定6种常见呼吸道感染细菌16s rRNA基因,为制备基因芯片探针做准备.方法:设计、合成6种细菌16s rRNA基因扩增引物;PCR扩增16s rRNA基因目的片段;克隆16s rRNA基因片段;后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1)6种细菌16s rRNA基因片段的PCR扩增结果: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在1 300 bp处出现特异的目的片段;铜绿假单胞菌在1 100 bp出现特异的目的片段,与预计的片段大小吻合.(2)PCR产物分别与pMD18-T载体连接并转化JM109受体菌之后在Ampr培养基表面生长,其中蓝色菌落为阴性克隆,白色菌落是阳性克隆.(3)各克隆质粒PCR鉴定及双酶切鉴定,结果均可见特异目的带.(4)克隆质粒的序列分析示:6种细菌克隆质粒部分16s rRNA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发表序列同源性为99.8%以上,说明细菌16s rRNA基因已克隆成功.结论:成功克隆了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及铜绿假单胞菌16s rRNA基因片段,为制备基因芯片探针奠定了基础.

    作者:干咏华;李爱红;安东善;刘丹薇;欧阳红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的制备及其体内组织相容性的研究

    目的:制备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研究其生物安全性和生物相容性,从而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佳的支架材料.方法:制备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将BALB/c小鼠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生物衍生骨支架植入组和异种骨植入组.植入21天后分别采用肌肉刺激实验,刀豆蛋白A(ConA)诱导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实验分析生物衍生骨对动物机体局部组织的影响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取植入物周围组织做HE染色进行组织学分析.结果:支架组材料周围未见明显的炎症反应,而异种骨组骨组织周围有大量的炎细胞浸润,并有坏死组织.支架组的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补体依赖性细胞毒实验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而异种骨组结果则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生物衍生骨支架材料无细胞毒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作者:牛云;王心蕊;何旭;张丽红;马英智;李玉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单克隆抗体制备与鉴定

    目的:制备抗人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孵育D-葡萄糖和人血清白蛋白(HSA)获得AGE-HSA,取凝胶层析纯化后的第1峰AGE-HSA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采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AGE-HSA的McAb,用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其亚类和特异性.结果:成功筛选出3株稳定分泌抗AGE-HSA的McAb杂交瘤细胞株,其分泌抗体亚类为IgM,经Western blot鉴定该McAb特异性高,亲和力强.结论:获得抗人AGE-HSA的McAb细胞株3株,为深入研究AGEs和应用提供了有力工具.

    作者:魏芹;陈龙;王碧蕾;刘乃丰;张寄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RNAi沉默HMGA1基因对肝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筛选HMGA1基因沉默稳定转染肝癌细胞株,检测沉默后肿瘤细胞凋亡、周期和增殖的变化.方法:靶向HMGA1的RNAi载体转染肝癌细胞,G418筛选得到稳定转染细胞株并鉴定; MTT法和FACS检测细胞增殖、凋亡及细胞周期.结果:成功建立基因沉默HMGA1稳定细胞株;HMGA1基因沉默后,细胞凋亡百分率(29.46±3.04%)明显高于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 (1.96±0.76%和2.04±0.70%,P<0.01);G0-G1期细胞百分率(75.21±2.35%)明显高于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37.98±3.02% 和39.23±3.63% ,P<0.01),G2-S期(24.79±2.35%)显著低于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62.03±3.01% 和60.77±3.63% ,P<0.01);MTT检测显示,HMGA1沉默细胞增殖与质粒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或0.05).结论:基因沉默HMGA1可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

    作者:朱明光;张鑫;袁红艳;杨巍;常雅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生姜泻心汤对伊立替康化疗后大鼠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

    目的:观察生姜泻心汤对接受伊立替康(CPT-11)化疗后大鼠腹泻和肠黏膜免疫屏障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中药组(生姜泻心汤灌胃1次/天×9,于第4、5天连续两天尾静脉注射CPT-11 150 mg/kg·d);腹泻对照组(以蒸馏水代替生姜泻心汤,与中药组同步处理);正常对照组(以蒸馏水代替生姜泻心汤,以生理盐水代替CPT-11, 与中药组同步处理).对各组大鼠腹泻情况进行评分.第10天将大鼠处死,取回肠、盲肠及结肠组织.光镜下根据Chiu肠黏膜损伤分级法对大鼠肠黏膜损伤程度进行分级;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肠黏膜CD4+T和CD8+T淋巴细胞及SIgA,用图像分析仪统计计算其含量.结果:与腹泻对照组比较,中药组大鼠迟发性腹泻发生率和肠黏膜损伤分级显著降低(P<0.01,P<0.05),肠黏膜CD4+T和CD8+T淋巴细胞及SIgA表达显著增多(P<0.05).结论:生姜泻心汤可上调大鼠肠黏膜CD4+T和CD8+T淋巴细胞及SIgA的表达,对CPT-11所致迟发性腹泻有一定预防作用.

    作者:邓海燕;贾立群;潘琳;于莉莉;李学;郭艳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相关免疫指标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国HIV感染长期不进展者(Long-term nonprogressors, LTNP)相关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采集284例未经抗HIV治疗的LTNP、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及130例HIV抗体阴性健康人的抗凝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对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及DC细胞进行测定.结果:LTNP CD8+T淋巴细胞绝对值[(1 104.51±511.81)个/μl]高于AIDS病人[(678.40±295.39)个/μl,P<0.05].LTNP NK细胞的绝对值[(377.59±289.23)个/μl]显著高于HIV感染者[(292.49±445.87)个/μl]和AIDS病人[(153.62±110.36)个/μl,P<0.05].LTNP CD123+DCs细胞绝对值[(6.76±3.74)个/μl]高于HIV感染者[(5.30±3.16)个/μl]和AIDS病人[(3.32±2.09)个/μl,P<0.05].LTNP CD11c+DCs细胞绝对值[(21.73±11.92)个/μl]高于HIV感染者[(14.51±9.53)个/μl]和AIDS病人[(7.27±3.74)个/μl,P<0.05].结论:LTNP CD8+T淋巴细胞、NK细胞和DC细胞高于典型进展的HIV感染者和AIDS病人,是延缓疾病进程的重要因素.

    作者:王亚男;刁莹莹;姜拥军;耿文清;刘静;张晻;张子宁;韩晓旭;代娣;尚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表达hCGβ的重组乳酸杆菌经口接种小鼠产生抗hCGβ体液免疫应答

    目的:用表达hCGβ的重组乳酸杆菌活疫苗经口接种不同品系小鼠产生抗hCGβ免疫应答.方法:用108、109、1010个重组乳酸杆菌Lb.hCGβ灌服6~8周龄雌性BALB/c和C57BL/6小鼠.3周后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1次.间接ELISA检测初次免疫后2~8周血清和阴道灌洗液抗hCGβ IgG和IgA抗体滴度.流式细胞仪分析B和T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pot计数抗hCGβ IgG和IgA抗体分泌细胞克隆数.结果:不同品系小鼠经口腔接种109、1010 Lb.hCGβ可诱导相近的免疫应答;而108诱导的抗体滴度较低.在加强免疫后,109和1010 Lb. hCGβ诱导的抗血清结合hCGβ抗原的能力>100 ng/ml.Lb.hCGβ口腔接种后,BALB/c小鼠子宫和阴道的B细胞增殖;C57BL/6小鼠子宫及阴道的抗体分泌细胞克隆数较脾脏明显增多(P<0.05).结论:重组乳酸杆菌活疫苗Lb.hCGβ可经口接种诱导有效的抗hCGβ免疫应答,产生的应答强度与免疫剂量呈正相关.

    作者:姚晓英;李大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骨髓基质干细胞治疗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实验研究

    目的:通过体内、外实验,研究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Lewis大鼠EAE动物模型,在免疫后第6天尾静脉回输PKH26标记的BMSCs,于发病高峰期处死大鼠,组织取材.通过临床评估、荧光示踪、免疫学病理学等方法检测,评估BMSCs对EAE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同时在体外用化学方法诱导BM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观察其分化的情况.结果:通过尾静脉回输,BMSCs能够聚集到病变部位,并发生分化.与对照组相比,回输组大鼠发病临床评分较低,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的病理改变和炎性细胞浸润减轻,CD4+和CD8+T细胞表达明显减少(P<0.05),血清及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IFN-γ和TNF-α的分泌水平显著降低(P<0.05),IL-4的分泌水平显著升高(P<0.05).体外诱导72小时未见到BMSCs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4天后45%的BMSCs发生分化.结论:在体外BMSCs通过化学诱导可以向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在体内BMSCs能向病变部位迁移,并部分分化成少突胶质细胞,同时BMSCs通过调节免疫系统的炎症细胞因子表达、CD4+和CD8+T细胞数和Th1和Th2细胞平衡,对EAE起治疗作用.

    作者:李呼伦;孙博;穆丽莉;刘希君;王丹丹;赵凯;金连弘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北方回族人MBL 54位密码子基因多态性及血浆含量相关性

    目的:初步调查北方地区健康回族人群MBL基因Exon I 54位密码子点突变的情况,检测其血浆MBL含量,探讨二者的相关性.方法:用PCR-RFLP方法检测MBL基因点突变频率;用MBL Oligomer ELISA试剂盒测定出血浆MBL的浓度.结果:测得健康回族人该基因突变频率为0.15;血浆MBL含量的平均值为3.40 mg/L;二者呈负相关(r=-0.67).结论:健康回族人MBL基因54位密码子点突变频率与其血浆含量呈负相关.

    作者:李萍;贾天军;石万元;韩瑞;罗强;张庶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吉林省免疫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成立大会开幕词

    尊敬的各位领导,敬爱的来自远方的各位嘉宾及亲爱的各位代表同志们,大家好!我以十分欣慰的心情来参加吉林省免疫学会成立大会,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作者:杨贵贞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