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 国际刊号:1007-4287
  • 国内刊号:22-1257/R
  • 影响因子:1.27
  • 创刊:1997
  • 周期: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172
  • 全年订价:2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临床医学
中国实验诊断学杂志   2007年7期文献
  • 自发性食管破裂8例临床分析

    自发性食管破裂又称Boerhaave综合征,临床上并不少见,其过程凶险,死亡率高.随着近年来抗生素及外科技术的进展,其病死率已经有所下降,但其治疗仍是胸外科的一个挑战.

    作者:邰智慧;韩振国;闫继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23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首诊体会

    腹部闭合行损伤是急诊科常见的病例,病情复杂,常常合并其他外伤,早期明确诊断,纠正休克,采取正确的治疗,是降低腹部闭合性损伤死亡率,争取手术时机的关键.

    作者:刘天戟;李桂杰;王学云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口腔颌面部281例肿瘤临床病理分析

    为探讨口腔颌面部肿瘤发病情况及各类肿瘤构成比,现将我院1997-2006年10年中在我科手术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口腔颌面部肿瘤(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瘤样病变)281例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韩亚萍;张洪伟;徐文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隐匿性黄斑萎缩合并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例

    1临床资料女,56岁.因双眼视力逐渐下降6月,于2004年6月28日就诊.6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发现双眼视力逐渐下降,无眼红、眼痛等伴随症状.

    作者:樊冬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尿液干化学分析与UF-100联用在判断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尿液于化学分析仪与UF-100尿液分析仪结果联合使用在判断尿液细菌培养结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UF-100检测133份尿液进行检验,同时进行尿液细菌定量培养,以细菌定量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判断尿液亚硝酸盐,白细胞及UF-100细菌定量计数对判断泌尿系统感染的灵敏度、特异性等.结果 尿液亚硝酸盐对泌尿系统感染判断的灵敏度为36.3%,特异性为88%,阳性预计值为50%,阴性预计值为80.7%,准确率为75.2%,白细胞对泌尿系统感染判断的灵敏度为93.9%,特异性为38%,阳性预计值为33.3%,阴性预计值为95%,准确率为51.9%,细菌定量计数对判断泌尿系统感染的灵敏度为39.4%,特异性为84%,阳性预计值为44.8%,阴性预计值为80.7%,准确率为72.9%.采用多项目联合可提高阴性预期值.结论 联合使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与UF-100尿液分析仪对临床尿路感染筛检时的灵敏度及特异性均不理想,但可利用其阴性预期值高的特点对检验结果阴性的标本进行筛检以减少无效劳动.

    作者:周林;韩录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子宫血管血液动力学变化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简称功血,系指由于HPOU轴功能失调,而非为生殖道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以月经失调为特征的异常性子宫出血.

    作者:陈田田;胡波;吴松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主要项目结果分析

    为适应尿沉渣分析标准化的要求,UF-50全自动尿沉渣分析仪及Fast-Read10尿沉渣定量分析板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者:王靖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岛津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常见故障分析与排除

    日本岛津公司生产的CL-8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其准确、快速、精密度高稳定性好、携带污染率极低等优点受到使用该仪器单位的一致好评.

    作者:金明哲;朱文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生长激素水平的变化

    戊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戊肝)由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感染所致,经粪口传播.

    作者:潘继豹;季锰;孙庆丰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胆道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分析

    胆道系统的多种疾病与胆道感染密切相关,其中大肠埃希菌是常见的病原菌,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也越来越多.

    作者:刘铁辉;李秀;张海山;刘德全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清铁自动分析法试剂盒的研制与评价:Nitro-PAPS直接光度法

    目的 研制、评价血清铁Nitro-PAPS自动分析法试剂盒.方法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下,用2-(5-硝基-2-吡啶偶氮)-5-[N-正丙基-N-(3-磺酸丙基)氨基]苯酚二钠(Nitro-PAPS)作显色剂双试剂两点终点法测定血清铁.结果 该方法显色络合物大吸收波长为591 nm,线性范围达85 μmol/L,表观摩尔吸光数为1.11×105L·mol-1·cm-1,回收率为98.5%-104.1%,批内变异系数(CV)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021和0.035,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AAS)比较相关良好,Y=0.997 X-0.223,r=0.9786,P>0.05,224例健康人血清铁含量为(10.83-29.07) μmol/L(±2 s).结论 用本试剂盒双试剂自动化分析法测定血清铁方法简便、灵敏可靠,适合临床应用.

    作者:王贤俊;杨秀勤;马连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微柱凝集技术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方法 采用微柱凝集技术对临床送检标本进行检测,并与传统的抗球蛋白试管检测法进行比较.结果 微柱凝集技术与传统的抗球蛋白试管检测法无差异.结论 微柱凝集技术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抗球蛋白试管检测法进行的临床输血的相关检测,其影响因素少,方法准确、可靠,适用于各级临床医院开展.

    作者:王跃华;毛伟;王芳;黄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假性动脉瘤(28例)

    假性动脉瘤(pseudoaneurysm,PSA)是由外伤、医源性损伤、感染等种因素引起的疾病.快速准确的诊断可使患者获得及时治疗有良好的预后.

    作者:刘美含;石卫东;李新颖;张丽丽;金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儿童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外周血及骨髓形态学改变对诊断的意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MDS)是一组骨髓病态造血、成熟障碍、外周血细胞减少及形态功能异常的质性,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疾病[1].

    作者:刘亚萍;隋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铜绿假单胞菌产AmpC酶和ESBLs的检测和耐药性分析

    目的 研究AmpC酶和ESBLs在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中的分布及其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 纸片扩散法测定19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三维试验检测高产AmpC酶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结果 92株铜绿假单胞菌中,单纯高产AmpC酶者,单纯产ESBLs者,高产AmpC酶并产ESBLs者分别为17.4%、8.7%、10.7%.产酶菌株仅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敏感,对大多数抗生素耐药.非产酶菌株对头孢西丁、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噻肟、头孢唑林高度耐药,对大多数抗生素敏感.结论 产ESBLs和高产AmpC酶的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分离菌株中阳性率较高,产酶菌株对大多数抗生素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

    作者:陈建国;李国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分娩发动对NO、NOS水平及产后出血的影响

    目的 探讨剖宫产孕妇术前临产状态对其血清NO、NOS水平的影响以及在产后出血防治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剖宫产终止妊娠的孕妇180例,因臀位、社会因素、骨盆狭窄、胎儿宫内窘迫等行剖宫产术,按剖宫产术前临产与否分为临产组(n=88):阴道试产6小时以上者;未临产组(n=92):未经阴道试产直接行剖宫产术者;所有孕妇分别于剖宫产术麻醉前30分钟及术后2小时测血清NO及NOS,术中娩出胎儿后于子宫切缘上缘及胎盘母体面中央无钙化区分别取子宫肌组织及胎盘组织各一,切片作免疫组织化学分析iNOS的表达,准确收集剖宫产术中出血量及产后24小时出血量.结果 未临产组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均大于临产组;无论是临产组还未临产组,术前到术后血清NO及NOS水平均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而且未临产组术前、术后血清NO及NOS含量较临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未临产组子宫肌和胎盘的iNOS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临产组(P<0.05);术前、术后血清NO、NOS含量与产后24小时出血量均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分娩发动且经过充分阴道试产的孕妇,随着其体内NO、NOS水平及表达下降,削宫产产后出血的发生率也下降.

    作者:孙晓峰;温岩;张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研究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方法 选取2005年11月至2006年10月的35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与15例正常人对照,空腹采血2 ml至2%乙二胺四乙酸抗凝试管,行单克隆抗体直接标记,30 min内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血小板CD62P和CD63的表达,同时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与魏氏法测定血沉(ESR),血细胞计数仪检测血小板数量.结果 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外周血CD62P表达(13.60±7.6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2.78±1.04)%(P<0.01);强直性脊柱炎组患者的外周血CD63表达(6.92±4.16)%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13±1.85)%(P<0.05);CRP(20.18±23.17)mg/L与ESR(36.86.±31.23)mm/h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21±2.18)mg/L与(12.25±5.05)mm/h(均P<0.01);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组血小板计数(259.54±102.59× 109/L)高于正常对照组(197.00±55.70×109/L)(P<0.05).结论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血小板活化功能明显高于正常人.

    作者:王锋;汪年松;晏春根;简桂花;薛勤;高许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不同剂量维生素E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GAP-43及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维生素E(VitE)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梗死周围区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及突触素P38表达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讨抗氧化剂在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机制及VitE应用剂量.方法 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125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对照组、大剂量VitE组(300 mg/kg)、中剂量VitE组(50 mg/kg)和小剂量VitE组(2.5 mg/kg).采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动物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6 h、1 d、3 d.7 d、14d取脑片.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后GAP-43和P38的表达.结果 (1)小剂量VitE组GAP-43和P38表达较对照组有所增高,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2)大、中剂量VitE组间GAP-43和P38表达比较未见明显变化(P>0.05).(3)大、中剂量VitE组与对照组比较:GAP-43表达增高,1 d、3 d、7 d、14 d各时间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38表达也增高,3 d,7 d、14 d时间点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抗氧化剂VitE可增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神经元再生重塑功能.对于VitE佳剂量的选择,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陆晓红;包晓群;彭文君;王旋;邹春颖;王明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ELISA法测定血清S100B蛋白

    目的 建立ELISA测定血清S100B蛋白的方法.方法 制备S100B单克隆和多克隆抗体,以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S100B蛋白.结果 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3.7%-104%,批内及批间平均变异分别为3.7%和5.9%,方法的线性为0-12.5μg/l,参考值范围为0.14-0.38μg/l.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特异、敏感,适于临床常规应用.

    作者:孙志;荣墨克;金淑杰;单桂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清热宁冲剂对A3流感病毒作用的研究

    清热宁冲剂是由黄芩等多种中药组成的复方制剂,目前已作为抗呼吸道病毒药物应用于临床,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作者:张兰萍;田万里;张英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30+CD4+、CCR5+CD4+及其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近发现,CCR5、CD30分别为Th1、Th2细胞特异表达,且与激活Th1、Th2密切相关,因此可作为其相应的表面标记物.

    作者:刘兴祥;宣恒报;潘琼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诊断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中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 isomerase,GPI)抗原升高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AA)检测128例RA患者,86例其他风湿病患者和42例健康对照血清中GPI抗原的浓度,RA患者同时还检测了类风湿因子(RF),关节疼痛及肿胀数,血沉(ESR),以及X线分级等.结果 128例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为(2.52±2.37)μg/ml,86例其他风湿性疾病组为(0.083±0.056)μg/ml,42例健康对照组为(0.081±0.050)μg/ml,RA患者血清中GPI浓度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在RA活动组和RA非活动组,亦有显著差异(P<0.05).通过分段回归分析发现GPI的浓度和RA病情活动成正相关.GPI抗原对RA检测的敏感性为43.5%,特异性为98.3%.结论 GPI在部分RA患者血清中显著升高,有可能成为诊断RA及判断其疾病活动性的一个新指标.

    作者:赵冠飞;李永哲;王红梅;佟大伟;张蜀澜;胡朝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结核分枝杆菌抗原Rv0173的克隆、表达与纯化

    目的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结核分枝杆菌Rv0173抗原,为研制新型结核病疫苗打下基础.方法 将结核杆菌抗原Rv0173的全长cDNA插入到原核表达载体pGES-4T-1中,构建成Rv0173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转入大肠杆菌BL21后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重组表达蛋白.结果 获得了pGEX4T-Rv0173 重组子,Rv0173蛋白在BL21菌中获得表达,表达的蛋白条带大小约45KD,与预期结果相符.结论 成功地对结核杆菌免疫保护性抗原Rv0173进行了基因克隆与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结核病新型疫苗研制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作者:蒋天舒;娄加陶;周晔;陈燕;陈波;谷明莉;仲人前;邓安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病绿脓杆菌感染79例分析

    目的 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绿脓杆菌感染情况及药敏和治疗效果.方法 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进行痰培养,获得绿脓杆菌79例,进行药敏实验,依照药敏选用抗生素治疗.结果 对绿脓杆菌有效的抗生素有3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氟喹诺酮类;79例患者92.4%经治疗后临床症状缓解,获得满意临床疗效,但部分痰菌培养反复阳性.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绿脓杆菌感染的治疗以2种抗生素联用效果好,不应强求痰菌转阴.

    作者:盛辉;苑春莉;李丹;杜文波;卢连根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既往有偿献血员HIV/HCV重叠感染者肝功能指标检测分析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ency virus,HIV)属于逆转录病毒科慢病病毒,是人类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致病因子.

    作者:王建华;张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IL-8在大鼠皮肤切创中的表达及其与损伤时间关系的研究

    损伤时间的推断是法医实践中的重要课题之一,迄今许多学者应用多种方法及指标对其进行了较广泛的研究,传统的对损伤时间的推断历来建立在创伤修复反应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之上,已不再能满足短生存期损伤时间推断的需要[1].

    作者:刘东辉;卢英强;陈志明;王心蕊;张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宫颈癌前病变中HPV16/18与p16的关系

    目的 研究宫颈癌的各个阶段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和抑癌基因p16的表达,探讨HPV致癌的机理.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20例正常宫颈组织、30例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30例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和2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中PHV16/18和p16的表达水平.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没有HPV16/18和p16的表达;LSIL、HSIL和宫颈鳞状细胞癌中HPV16/18的阳性率分别为16.7%(5/20)、53.3%(16/30)和75%(15/20);p16的阳性率分别为36.7%(11/30)、73.3%(22/30)和100%(20/20).HPV16/18和p16在HSIL的表达均明显高于LSIL.16例HPV16/18阳性的HSIL中14例发现p16的高表达.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存在p16的过度表达;HPV16/18阳性的宫颈癌及HSIL常伴随p16蛋白的高表达,提示HPV16/18有可能引起自然抑癌基因p16突变,而导致细胞癌变.

    作者:陈映缄;黄杰雄;邱前程;曾庆纯;谢斌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T淋巴细胞核仁区嗜银蛋白含量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

    细胞核仁组成区嗜银蛋白(Ag-NoRs)是一种酸性非组蛋白,它调控rDNA转录成rRNA的过程,是反映rDNA转录活性的重要指标.

    作者:朱华;高海燕;李晓欧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低龄儿童初次免疫效果观察

    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肝病毒(HAV)引起的、以肝实质细胞损伤为主的常见消化道疾病,不但终年散发,还常出现季节性或食源性爆发性流行,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作者:何琼芬;梁光钧;罗荣珍;张金莲;李玉珠;时凤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循环CD4+CD28nullT细胞增多的意义

    目的 研究CD4+CD28nullT淋巴细胞是否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相关的炎症反应.方法 空腹采肘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对62例ACS,4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和60例健康者测定循环CD4+CD28nullT细胞亚群及其表达CD57的情况.结果 ACS患者循环CD4+CD28nullT细胞数量显著高于SAP患者和健康者,并且表达CD57.结论 ACS患者循环CD4+CD28nullT细胞具有细胞毒功能,通过破坏血管内皮细胞参与ACS的发生.

    作者:黄立娟;邵晶莹;杜桂芹;李璐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及其意义

    目的 探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62p表达,并在不同时间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CD62p表达逐渐升高,并与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结论 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检测可作为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及给予临床干预的实验室指标.

    作者:莽靖;杨成君;高申;徐忠信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ELISA检测血清C1q抗体水平的研究

    目的 研究检测血清C1q抗体方法.方法 建立ELISA检测血清C1q抗体水平的程序,应用棋盘滴定的方法确定ELISA检测人血清C1q抗体系统中包被抗原以及酶标抗体的适工作浓度.检测92份正常健康体检合格者的血清C1q抗体水平,确定参考值范围.结果 C1q抗原的包被浓度5μg/ml,酶标抗体的工作浓度1:50000.批内和批间重复性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5%.血清C1q抗体浓度参考值范围0-30.55 U/ml.结论 小批血清的实验检测表明此方法的特异性较好,操作简单.适于血清C1q抗体水平的检测.

    作者:王琴;杨铁生;樊春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地塞米松抑制试验评价慢性肾衰患者的内分泌系统对皮质醇敏感性

    类固醇激素耐受性试验能够用来评价在激素疗法后由丘脑下部脑垂体肾上腺皮[HPA]系统的负反馈机制引起的内源性皮质醇受抑制程度,用于诊断疾病和评价垂体功能.

    作者:徐晨;杨军;方芳;康熙雄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238例小儿血流感染血培养阳性菌株的分离及药敏分析

    目的 了解小儿患者血流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本院2004年1月-2006年5月间小儿血流感染患儿血中分离到的238株病原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血培养阳性菌株分布革兰阳性菌占84.87%(202/238),革兰阴性菌占15.13%(36/238),CNS 186株(186/238),药敏结果显示MRCMS多重耐药.结论 小儿血流感染血培养阳性菌株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首位致病菌,MRCNS耐药严重,提示应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细菌耐药性产生;同时不动杆菌的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金利民;吴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siRNA对HBV复制的干扰效果

    目的 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小RNA分子(small interfering RNAs,siRNA)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复制的抑制作用.方法 在HepG2.2.15细胞内导入筛选的三条特异抗HBV的siRNA分子,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干扰后HBV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导入特异siRNA分子的细胞中HBV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结论 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能准确可靠的检测mRNA的表达水平,对siRNA分子干扰效果的评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小卫;焦京;周美娟;丁振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诊治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 对36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患者中有28例行手术治疗,8例行保守治疗.并发先兆流产4例,先兆早产2例,胎儿窘迫3例,均为化脓穿孔性阑尾炎患者.结论 妊娠引起解剖、生理、病理的改变,掌握妊娠早、中、晚期合并急性阑尾炎的特点,在处理上外科医师应与产科医师互相配合,强调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治疗,可防止流产和早产的发生.

    作者:程里生;林琼霞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T细胞亚群,活化T细胞分析在流行性出血热诊治中的应用研究

    流行性出血热(EHFV)是出血热病毒感染所致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其发病机制复杂.

    作者:石宏;郝大林;岳希全;孙成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抑癌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检测第10号染色体缺失的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及其正常子宫内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EM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在正常子宫内膜月经周期中的变化.方法 收集EMS患者术后异位内膜及在位内膜标本(其中包括卵巢巧克力囊肿30例,子宫腺肌病15例),并收集正常子宫内膜标本40例,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TEN在其中的表达,并比较PTEN表达与EMS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PTEN主要表达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胞浆中,呈棕黄色颗粒,在间质细胞中有少量表达.PTEN在正常子宫内膜中为高表达(95%),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42.2%),而PTEN在在位内膜中的表达(64.4%)介于正常内膜与异位内膜之间,两两比较差别有显著性;在正常内膜与在位内膜中,PTEN在增生期的表达显著低于其在分泌期的表达,有周期性的变化,而在异位内膜中增生期与分泌期PTEN的表达无差异(P>0.05);PTEN在卵巢巧克力囊肿与子宫腺肌病中的表达无差异(P>0.05);PTEN在Ⅰ-Ⅱ期EMS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其在Ⅲ-Ⅳ期EMS中的表达(P<0.05).结论 PTEN表达缺失可能是EMS发生、发展的机制之一;PTEN可能参与了月经周期的调节.

    作者:蔡知天;李楷滨;武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尿NAG检测的临床应用

    近年来的大量研究中,尿液N-乙酰-B-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作为一种敏感、易行的检测早期肾功能损伤的客观指标,己被广泛应用于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1].

    作者:刘和录;刘镇平;韩杰辉;袁咏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三氧化二砷诱导多药耐药肝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是不能手术肝癌患者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但远期疗效并不令人满意.

    作者:王宁;李玉;刘洁;张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老年人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全国60岁以上人口现在已超过10%,糖尿病(DM)已有明显增高的趋势[1-2].

    作者:洪宝建;方亚奇;苏丽韫;徐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诊断剂量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剂照射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细胞膜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剂照射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细胞膜的影响.方法 将6孔板培养成纤维细胞分为对照组、单纯超声照射组、造影剂组、超声联合造影剂组,超声条件为探头频率2.5MHz,二次谐波模式,机械指数1.6,聚焦3 cm,深度5 cm,照射时间60 s;照射后立即将细胞送电镜室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超声联合造影剂组分为两组,一组于照射后立即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另一组继续培养24h后再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单纯超声辐射组及造影剂组成纤维细胞形态以及细胞膜的形态结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变化;超声联合造影剂组成纤维细胞及细胞膜的形态结构与对照组比较则可见许多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圆形或不规则形的小孔及裂隙,直径约1-5μm左右;该组细胞继续培养24 h后再行扫描电镜观察,小孔样结构消失.结论 诊断剂量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剂照射可有效提高成纤维细胞膜的通透性;而且诊断剂量的超声波联合超声造影剂对细胞的损害作用是轻微的、可逆的.

    作者:赵丽荣;王小丛;杨松青;刘彬;钟铁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隔离肺灌注模型的动物实验研究

    目的 成功建立隔离肺灌注化疗的动物模型.方法 建立兔隔离单肺灌注系统,使用阿霉素进行灌注化疗,并应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双肺及心、肝、肾组织中阿霉素含量及肺湿/干重量比.结果 隔离灌注肺的阿霉素含量较对照肺及心、肝、肾组织显著升高;而肺湿/干重量比则元明显差别.结论 我们使用的隔离肺灌注系统可在肺组织局部得到较高的化疗药物浓度,且未出现急性肺损伤,使用该模型治疗肺癌及肺转移癌应可取得较好效果.

    作者:辛华;闫继东;高楠;刘威;黄海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66株棒状杆菌临床分离株的鉴定及其药物敏感性分析

    目的 为了解棒状杆菌感染在我国临床标本中的分布以及药物敏感情况,文章对2000年以来从临床标本中分离的66株棒状杆菌进行了鉴定和药物敏感性分析.方法 棒状杆菌的鉴定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PI Coryne鉴定系统,用琼脂稀释法测定抗生素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66株棒状杆菌中纹带棒状杆菌42株(63.6%)、水生棒状杆菌5株(7.6%)、ANF群棒状杆菌4株(6%)、极小棒状杆菌4株(6%)等.主要标本来源为纤支镜分泌物标本36份(54.5%),血液标本16份(24.2%).66株棒状杆菌对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红霉素、阿奇霉素、四环素、克林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呋喃妥因的MIC90值均高于128 μg/ml,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MIC90值高于256/4864 μg/ml;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唑啉、氯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米诺环素的MIC90值在16-64 μg/ml之间;万古霉素的MIC90值为0.5 μg/ml.结论 临床棒状杆菌感染中纹带棒状杆菌常见,感染患者多为免疫低下人群,在19种抗生索中万古霉素抗菌作用强.

    作者:李玮;张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重视临床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

    人文素质是指人的文化品格和人格修养,主要由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构成,人文素质包括的内容很多,例如心理素质,创新素质,管理素质等.

    作者:李洪军;王伟;何成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7年制医学生实验诊断教学改革的初步探讨

    实验诊断学是一门将临床医学和实验技术相结合,在实验室内通过各种项目的检验,对疾病预防、诊断、疗效和预后判断提供重要信息的学科.

    作者:关秀茹;辛晓敏;路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抗C-erbB-2单克隆抗体在荷人乳腺癌裸鼠体内的预定位显像

    目的 以153Sm标记的抗C-erbB-2单克隆抗体对荷人乳腺癌移植瘤裸鼠进行肿瘤预定位显像的研究.为乳腺癌早期诊断提供一种新方法,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实验Ⅰ组每只裸鼠采用三步预定位法从尾静脉注射7·4 MBq/0.1 ml的153Sm-DTPA-C-erbB-2 McAb实验Ⅱ组与Ⅱ组分别直接从尾静脉注射7.4MBq/0.1 ml的135Sm-C-erbB-2及135Sm-IgG并于于注射后2、4、8、24h行全身SPECT显像.于4、8、24 h分批处死裸鼠并测定分别在肿瘤、血液、心脏、肺等重要脏器单位重量的放射性比值(%ID/g).结果 在运用预定位技术加药的实验Ⅰ组在给药后2小时开始有抗体在肿瘤组织浓聚,在8小时时达到高,与实验Ⅱ组直接给予抗体比较,血液本底低,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预定位技术的实验组,瘤/血液比值高,血液本底低,周围正常组织吸收剂量低,显像效果好.

    作者:常伟勤;许天敏;王文加;王丁丁;苏曼曼;焦平;张赢予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抑胶素对大鼠脑胶质瘤P16蛋白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的抑胶素对大鼠脑胶质瘤p16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细胞,制作大鼠脑胶质瘤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不同浓度的抑胶素对大鼠脑胶质瘤P16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随着抑胶素浓度的增加,大鼠脑胶质瘤p16蛋白的表达也逐渐增强.结论 抑胶素能够抑制大鼠脑胶质瘤的增殖,并且具有改变肿瘤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

    作者:林卫红;崔俐;张柏民;王绍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SSTR2和SSTR5在喉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亚型SSTR2和SSTR5在喉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喉癌组织与30例癌旁组织中SS33L2和SSTE5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在46例喉癌中SSTR2和SSTR5的表达率分别为58.70%和82.61%.癌旁组织中分别为83.33%和90.00%.喉癌中SSTR2的表达低于癌旁组织(P<0.05),SSTR5的表达与癌旁组织无差异(P>0.05),SSTR2和SSTR5的表达与喉癌的临床分期(P<0.05)、病理分化程度(P<0.05)有明显相关.结论 大多数喉癌肿瘤组织中有一种以上生长抑素受体亚型基因的表达,其表达随喉癌恶性程度呈下降趋势.

    作者:金宏林;靳红;金春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腺病毒5型E1A基因转染前后乳腺癌细胞相关指标水平的变化

    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E1A基因对乳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为乳腺癌E1A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 ①构建E1A基因真核表达质粒pEGFP-E1A:通过酶切反应获得E1A基因,琼脂糖凝胶回收后,连接入pEGFP-C1载体EcoRⅠ和BamH Ⅰ位点中.②E1A基因转染乳腺癌细胞系:脂质体介导将E1A基因转入乳腺癌细胞系SK-BR-3细胞株,经筛选获得稳定表达E1A基因的转染试验组细胞.③RT-PCR检测E1A基因的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E1A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neu基因的表达水平,对比各组间的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空载体组相比,转染E1A基因后,E1A 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高.SK-BR-3肿瘤细胞HER2/neu的表达明显降低,凋亡率增高.结论 本实验成功构建并稳定表达了E1A基因质粒,明显抑制乳腺癌细胞的生长,说明E1A基因在乳腺癌基因治疗中有重要意义,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作者:杨新宇;宫路路;刘志毅;房学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siRNA对骨肉瘤U20S细胞株MDM2-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

    目的 研究载体介导的siRNA(small interfere RNA)技术对骨肉瘤细胞株U20S中MDM2-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依据设计siRNA的原则,以MDM2为靶基因设计并合成有小发夹结构的两条DNA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再克隆到载体PGCsilencerTM中构建重组体(PGCsilencerTM-MDM2 siRNA).实验分转染重组质粒组,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和只加脂质体的空白组;RT-PCR法观察U20S细胞中MDM2-mRNA表达改变.结果 成功构建发卡样MDM2 siRNA真核表达载体(PGCsilencer TM-MDM2 siRNA);PGCsilencer TM-MDM2 siRNA转染到U20S细胞后,MDM2-mRNA表达较空白组显著下降(P<0.05),转染阴性对照质粒组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成功构建PGCsilencer TM-MDM2 siRNA重组体,并能有效抑制U20S细胞中MDM2-mRNA表达.

    作者:吕佳音;吴丹凯;张舵舵;秦中国;吴丹华;赵燕颖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MMP-7、MMP-9蛋白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7、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侵袭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87例胃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胃组织中MMP-7、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7、MMP-9在正常胃组织未见表达,在癌旁组织中有低表达,分别为21.84%,17.24%,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率明显增高,且表达率的高低与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浸润程度呈密切相关性(P<0.05).且MMP-7、MMP-9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MMP-7、MMP-9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且两者呈正相关,并对胃癌的预后判定有一定意义.

    作者:潘留兰;刘佰纯;娄燕;陈永胜;王艳芬;鲍晓蕾;刘美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抑癌基因PTEN突变在头颈部肿瘤中的作用

    目的 头颈部肿瘤与PTEN基因的关系国外虽已有报道,但结论并不一致,本文通过对头颈部肿瘤患者进行PTEN基因突变的筛查及分析,力求发现PTEN基因突变与头颈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和非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Non-RISSCP)技术,对头颈部肿瘤62例、喉乳头状瘤8例进行了FIEN抑癌基因9个外显子的突变分析,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TEN蛋白在肿瘤组织和喉良性病变中的表达.结果 SSCP分析发现,所有样本均未有异常的电泳带,没有基因突变被检测出.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所有的肿瘤组织和喉良性病变均表达高水平的PTEN蛋白.结论 我们推测PTEN基因突变在头颈部癌症的形成中可能不起主导作用.

    作者:王心蕊;余子洋;王苹;郝黎明;刘静秋;杜波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EMMPRIN、MMP-2和MMP-9在恶性淋巴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恶性淋巴瘤中细胞外基质金属蛋白酶诱导因子(EMMPRIN)的表达及其与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和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 运用实时定量PCR法检测了81例恶性淋巴瘤患者淋巴瘤组织中EMMPRIN、MMP-2和MMP-9的表达.同时通过电镜对淋巴瘤组织切片中肿瘤浸润血管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与淋巴结反应性增生(8例)相比,不同类型的恶性淋巴瘤均高表达EMMPRIN、MMP-2和MMP-9.EMMPRIN来自淋巴瘤细胞.Ann Arbor 分期为Ⅲ-Ⅳ、伴多个淋巴结外病变和国际预后指数分组为高危组的患者上述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此外,EMMPRIN、MMP-2和MMP-9高表达者可见淋巴瘤细胞浸润血管.结论 EMMPRIN表达可促进恶性淋巴瘤MMPs的表达,并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

    作者:赵维莅;王黎;程澍;金晓龙;Anne JANIN;沈志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HER-2/neu在乳腺癌血清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分析乳腺癌HER-2/neu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EHSA方法分析127例乳腺癌患者,30例良性疾病及40名健康体检者血清可溶性HER-2/neu水平并用免疫组化(IHC)方法分析乳腺癌组织切片中癌细胞的HER-2/neu染色.结果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HER-2/neu水平与正常对照和良性乳腺疾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TNM分期进展,乳腺癌患者可溶性HER-2/neH阳性率逐步升高.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HER-2/neu水平呈过度表达,而且与免疫组化结果呈正相关.

    作者:张阳;付涛;王英丽;刘力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热化疗逆转人肝癌细胞系HepG2/ADM多药耐药性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热化疗对多药耐药人肝癌细胞系HepG2/ADM耐药性的影响并探讨相关的机制.方法 通过MTY法测定热化疗对多药耐药人肝癌细胞系HepG2/ADM耐药性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ADM浓度变化.结果 热化疗使多药耐药人肝癌细胞系HepG2/ADM耐药性降低;细胞内阿霉素浓度提高.结论 热化疗具有逆转多药耐药人肝癌细胞系HepG2/ADM耐药性的作用,可能与细胞内阿霉素浓度提高有关.

    作者:李玉;王宁;孙涛;宋丽艳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