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003-2754
  • 国内刊号:22-1137/R
  • 影响因子:0.75
  • 创刊:1984
  • 周期: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100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医学类核心期刊
  • 神经病学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9期文献
  • 不伴基底动脉狭窄的脑桥旁正中梗死部位与发病机制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不伴基底动脉狭窄的脑桥旁正中梗死(PPI-BAS)部位与发病机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桥旁正中梗死(PPI)患者150例,将PPI-BAS按梗死部位分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组(vPPI-BAS)及未累及脑桥腹侧表面组(dPPI-BAS),以伴基底动脉狭窄的脑桥旁正中梗死(PPI+BAS)为对照,比较其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冠心病、糖尿病、颅内颈内动脉系狭窄(ICAS)、颅外动脉粥样硬化(EAAS)、基底动脉高信号、梗死灶层面数≥2层、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ND)、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LI)和脑白质疏松(LA)是否有差异.结果 150例患者中dPPI-BAS组41例(27.3%),vPPI-BAS组65例(43.3%),PPI+BAS组44例(29.3%),三组之间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脂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之间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LA分级、LI分级、ICAS、EAAS、基底动脉高信号、梗死灶层面数≥2层及END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vPPI-BAS组与PPI+BAS组各因素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PPI+BAS组比较,dPPI-BAS组冠心病、糖尿病、ICAS、EAAS、基底动脉高信号、梗死灶层面数≥2和END的发生率低,而高血压、LA、LI的发生率高(P<0.05).vPPI-BAS组与dPPI-BAS组比较,vPPI-BAS组ICAS、EAAS、梗死灶层面数≥2层和END发生率高,dPPI-BAS组高血压、LA和LI发生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A分级是dPPI-BA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vPPI-BAS多由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引起,dPPI-BAS多由小血管病机制引起.

    作者:郭婷婷;田英;辛岳;王健;王玉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对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相关性的福建地区单中心研究

    目的 观察偏头痛患者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 shunt,RLS)的发生率,分析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116例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为病例组,75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应用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contrast-enhanced transcranial Doppler,c-TCD)诊断RLS并对分流量进行分级,分析两组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中,RLS的阳性率为50.9%(59/116),其中,Ⅰ级分流35例(30.2%),Ⅱ级分流3例(2.6%),Ⅲ级分流7例(6.0%),Ⅳ级分流14例(12.1%).对照组中,RLS的阳性率为30.6%(23/75),其中,Ⅰ级分流18例(24.0%),Ⅱ级分流1例(1.3%),Ⅲ级分流0例(0%),Ⅳ级分流4例(5.3%).两组RLS总阳性率的比较,病例组的RLS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差异(P=0.006,χ2=7.583);病例组的大量分流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1,χ2=6.530),但两组的小量分流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73,χ2=1.199).结论 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存在相关,大量分流可能是偏头痛的病因,应引起临床重点关注.

    作者:林攀;黄志珍;卢珍友;何祥盛;陈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神经危重症患者高钠血症相关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NICU)高钠血症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危险因素及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2011年9月~2012年6月首次入住我院NICU的200例神经危重症患者,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主要诊断、卒中史(脑梗死、脑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高钠血症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患者的预后等情况,根据患者血钠水平给予分组.结果 高钠血症组病死率明显高于非高钠血症组,随着血钠浓度的升高,患者的死亡率逐渐升高;甘露醇的大量使用、机械通气、肾功能不全分别高钠血症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高钠血症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大量甘露醇的使用、机械通气和肾功能不全;高钠血症是影响神经危重症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陈珍;刘晓霞;庞泉征;孙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人源α-synuclein跨细胞转运特性及对神经细胞突起的影响

    目的 确定人源α-synuclein是否能够跨细胞转运,过表达人源α-synuclein对神经细胞突起有何影响.方法 建立稳定表达人源α-synuclein的N2a细胞株,通过接触和非接触两种方法观察人源α-synuclein的转运现象,通过测量神经突起长度,评价人源α-synuclein过表达对神经细胞突起生长的影响.结果 接触和非接触两种方法均能够观察到人源α-synuclein跨细胞转运,但总体转运率低.过表达人源α-synuclein导致神经细胞突起生长不良.结论 人源α-synuclein跨细胞转运现象存在,转运可能受到多因素影响,效率较低.过表达人源α-synu-clein蛋白对神经突起有损伤作用.

    作者:王庆君;景玉宏;陈海超;马学珠;穆继英;高丽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目的 探讨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 to lymphocyte ratio,PLR)和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结果,将18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64例,不稳定斑块组120例,及70例正常对照组.收集一般临床资料及缺血性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测定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数、血脂、肌酐、尿酸等并进行比较.结果 (1)与对照组相比,急性脑梗死组PLT、TC、TG、LDL-C、尿酸、纤维蛋白原、PLR、空腹血糖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不稳定斑块组与对照组相比PLR水平明显升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稳定组PLR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3)调整性别、年龄因素后,PLR为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危险因素(OR=1.505,95%CI 0.995~1.003,P=0.001<0.05).结论 PLR的增高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作者:由佳玉;李兴强;王正则;高连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TRPC1沉默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迁移的影响

    目的 探讨瞬时受体电位通道1(TRPC1)沉默对脑缺血大鼠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迁移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TRPC1沉默组(脑缺血+TRPC1沉默)和阴性对照组,以脑室内注射siRNA沉默TRPC1,以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脑缺血(MCAO)模型,脑缺血模型制作成功后,腹腔内注射Brdu标记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别于48 h、4 w后处死大鼠,行Brdu免疫组化染色、免疫荧光双标染色(Brdu/GFAP、Brdu/Neun)观察NSC的增殖、迁移和分化情况.结果 脑缺血后48 h,脑缺血组和TRPC1沉默组SVZ区Brdu阳性表达均较假手术组明显增多(P<0.01),但TRPC1沉默组Brdu阳性细胞数较缺血组低(P<0.01).脑缺血4 w后,缺血组与假手术组相比,皮质区具有更多的Brdu阳性细胞(P<0.01),同样TRPC1沉默组Brdu阳性细胞数多于假手术组,但明显低于脑缺血组(P<0.01);免疫荧光双标染色发现,脑缺血各组Brdu/GFAP、Brdu/Neun双阳性细胞的数量均比假手术组明显增高,但TRPC沉默组双阳性细胞显著少于脑缺血组和阴性对照组(P<0.01).结论 TRPC1沉默显著影响脑缺血大鼠SVZ区NSC的增殖、向脑缺血区迁移及向成熟细胞的分化.

    作者:张广慧;冯金洲;郭振委;耿闪;何明利;吴方荣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α7神经型尼古丁受体激动剂PNU282987对APP/PS1小鼠海马组织中DYN-Ⅰ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研究特异性激动APP/PS1转基因小鼠脑组织中α7神经型尼古丁受体(α7 nAChR)水平后对海马组织DYN-Ⅰ蛋白的影响;探讨α7 nAChR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发病机制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机制.方法 实验动物分为对照组(Control)、野生加PNU282987组(WP)、APP/PS1转基因组(APP/PS1)和APP/PS1加PNU282987组(AP)各8只,WP和AP组给予α7 nAChRs特异性激动剂PNU-282987,另两组给予生理盐水,给药方式为小鼠24 w龄时1 mg/kg腹腔注射PNU-282987,连续5 d.采用Real-time 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测定小鼠海马组织中发动蛋白Ⅰ(DYN-Ⅰ)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APP/PS1组海马组织中发动蛋白Ⅰ(DYN-Ⅰ)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P<0.05,P<0.01);而特异性激动α7 nAChR水平后,与对照组相比WP组中发动蛋白Ⅰ(DYN-Ⅰ)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P<0.05,P<0.01);与APP/PS1组相比AP组小鼠大脑海马组织中发动蛋白Ⅰ(DYN-Ⅰ)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P<0.01).结论 特异性激动APP/PS1转基因小鼠海马组织中α7 nAChR水平能够使网格蛋白内吞调节蛋白DYN-Ⅰ表达升高.这可能提示了α7 nAChR对突触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进一步说明α7 nAChR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王晓玲;邓于新;董阳婷;官志忠;齐晓岚;王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eclin-1与Bcl-xL、Caspase-2的表达及Cystatin C干预作用的影响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自噬蛋白Beclin-1与凋亡蛋白Bcl-xL、Caspase-2表达的变化以及Cystatin C对其的干预作用.方法 Sprague-Dawley大鼠雄性60只随机分成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Cys-tatin C低(low)、中(middle)、高(high)浓度组,每组12只.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右侧局灶性脑缺血2 h再灌注24 h模型.各组大鼠进行神经损伤严重程度评分(mNSS),Western Blot检测损伤区脑皮质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xL、Caspase-2的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Beclin-1蛋白表达的平均荧光强度;TUNEL法观察神经细胞的凋亡指数(AI).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Cystatin C低、中浓度组中Bcl-xL的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Caspase-2的表达降低(P<0.05);而Cystatin C高浓度组Bcl-xL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2的表达则显著上升(P<0.05);Cystatin C低、中、高浓度组Beclin-1的表达逐渐升高(P<0.05).结论 应用低、中浓度的Cystatin C干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后,自噬的增强能够促进Bcl-xL的表达,抑制Caspase-2的表达;而高浓度的Cystatin C使Caspase-2的表达增强,Bcl-xL的表达降低.

    作者:陈萌;梁秀军;王爱乐;常晓栋;杨嘉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肯尼迪病患者的临床表型与基因型分析

    目的 探讨肯尼迪病(Kennedy's disease,KD)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基因特点,以加强对KD的认识,减少误诊漏诊率.方法 纳入2013年1月~2017年4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例经基因确诊的KD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肌电图、神经电图和基因特点,使用肌萎缩侧索硬化症评分量表(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 rating scale,ALSFRS)作为运动功能量表进行病情评估,分析临床特征及其与CAG重复序列数目的关系.结果 所有患者均为成人发病,平均年龄为(36.63±4.14)岁,确诊病程平均为(12.13±3.44)y,均表现为四肢无力和肌肉萎缩,6例出现舌肌萎缩和构音障碍、肢体震颤、口周面肌束颤,4例性功能下降,6例乳腺发育.实验室检查结果7例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增高,8例甘油三酯增高,6例尿酸增高,2例睾酮增高.肌电图提示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广泛神经源性损害,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降低,部分神经传导速度下降.AR基因CAG重复序列的重复次数为44~58次,CAG拷贝数与发病年龄呈负相关(r=-0.753,P=0.031),与ALSFRS评分呈负相关(r=-0.733,P=0.039),与CK水平无关(r=0.250,P=0.550).结论 KD的临床特点为缓慢进展的延髓和脊髓肌肉萎缩无力,伴有肢体震颤、面肌束颤,部分可有内分泌功能及代谢紊乱.CAG拷贝数越多,则发病年龄越早,运动功能评分越低.CAG拷贝数可作为KD病情的预测指标.

    作者:康健捷;邓兵梅;黎振声;杨红军;彭凯润;王伟民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目的 探讨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临床、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收集了11例以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为表现的Trousseau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例患者男性4例,女性7例,年龄为45~80岁;肺癌4例,肺癌伴肝转移2例,直肠癌1例,胰腺癌1例,胃癌2例,卵巢癌1例;D-二聚体为10.11~40.56 mg/L,平均为29.10 mg/L;头磁共振表现为多个动脉支配区的多发性脑梗死.结论 肿瘤相关性多发性急性脑梗死是Trousseau综合征的一种表现形式,其表现特点为累及多个动脉支配区的多发性急性脑梗死伴有血D-二聚体显著升高,这些特征性表现可以作为隐匿性癌症的线索之一.

    作者:黄刚;袁敏;项正兵;吴凌峰;吴晓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模型及时间窗分析

    目的 搜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Acute diabetic complications,ADC)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构建预测模型以评判继发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CognitiveImpairment,MCI)的预测价值,并验证其应用性.方法 2014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湖北省中医院、2015年1月~2016年4月期间湖北省中山医院及武汉市中医院收治的ADC患者为研究队列,搜集相关临床资料,对其进行为期1 y的随访以确认预后转归.依据随访结果预判继发MCI风险的影响性指标,并分析继发MCI时间窗以验证应用性.结果 (1)Cox回归分析显示,ADC患者继发MCI的风险模型由DM病程及HOMA-IR、NSE、IGF-1含量组成,其中IGF-1为保护性因素、其余为风险性因素;(2)DM病程≥13.349 y、HOMA-IR≥4.107 mmol/L*mIU/L、IGF-1<107.420 ng/L的ADC患者,继发MCI的时间窗更短,其中DM病程及IGF-1含量的临界值指标具有更高的评判效能.结论 DM病程及HOMA-IR、NSE、IGF-1含量是ADC患者继发MCI的独立影响因素,且DM病程≥13.349 y、IGF-1<107.420 ng/L为衡量ADC患者随访期内继发MCI的临界点.

    作者:明淑萍;刘玲;周黎;罗玮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以舞蹈样运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精神性狼疮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系统性红斑狼疮(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各脏器和组织的免疫性疾病,当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称为神经精神性狼疮( neurop sychiatric lupus ery-thematosus,NPSLE),也称为中枢神经系统狼疮(CNS-SLE)、狼疮性脑病. NPSLE是SLE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其起病方式、临床表现和病情严重程度均有很大差异. 故NPSLE发病早期常常被误诊. 现将我科室收治的一例以舞蹈样运动为主要表现的NPSLE报道如下,并复习相关文献.

    作者:夏俊阳;张海宁;宋晓南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偏头痛与心脏右向左分流关系的临床研究进展

    偏头痛( migraine )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血管性疾病,与脑卒中、情感障碍等多种疾病相关. 近年发现偏头痛患者中心脏右向左分流( right-to-left shunts ,RLS)的检出率显著高于正常人群,特别是在先兆性偏头痛患者中. 这两种疾病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但它们的因果关系和发病机制还不完全清楚. 一些学者通过设计实验提出了一些假说,并发现封堵RLS能显著缓解偏头痛发作甚至可以治愈,然而两项大型RCT试验结果却不理想. 本文就偏头痛与心脏RLS的流行病学研究、相关假说机制及卵圆孔未闭( patent foramen ovale , PFO)封堵术干预研究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李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连续脑电监测对神经系统重症疾病评价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随着神经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神经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明显提高,但对其病情预后判断还缺乏系统评价标准. 连续脑电监测( Continuous electroencephalogram mo-nitoring,CEM)能动态观察脑功能的变化,是反应脑功能变化较为客观的指标,如大脑缺血、缺氧和代谢异常等病变后的脑电变化,昏迷患者预后判断,以及对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识别. 此外,CEM还具操作方便、无创伤及实时监测等优点. 现将CEM对神经系统重症疾病评价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罗忠;梁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AQP4与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同心圆性硬化的关系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 ,NMOSD)、同心圆性硬化( Baló' s concentric sclerosis ,BCS)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疾病,但它们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一直存在争议. 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主要的水通道蛋白,其功能是调节水平衡,并与脑水肿的形成有密切关系. 因NMO病变中出现AQP4缺失并可检测到AQP4抗体( aquaporin-4 immunoglobulin G antibodies , AQP4-IgG) ,据此将NMO与MS鉴别开来. 近期发现BCS病变中也出现AQP4缺失,故本文就AQP4与MS、NMOSD、BCS的关系进行阐述.

    作者:张亚倩;黄朔;姜威;荆孝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硫辛酸对慢性酒精性周围神经病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及临床症状的作用

    目的 观察硫辛酸对慢性酒精性周围神经病(CAPN)的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 将46例CA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硫辛酸静脉滴注,0.6 g/d;对照组给予甲钴胺注射液避光静脉滴注500 ug/d,连用14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HCY及Hs-CRP及变化,并以神经系统症状评分,以评价其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患者HCY及Hs-CRP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且治疗组Hs-CRP及Hs-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硫辛酸可降低CAPN患者HCY及Hs-CRP水平,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应用及研究.

    作者:王军文;温慧军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