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预防医学会,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1004-5503
  • 国内刊号:22-1197/Q
  • 影响因子:0.41
  • 创刊:1988
  • 周期: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医学文摘, Pж(AJ) 文摘杂志(俄), 上海图书馆馆藏,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 美国《化学文摘》(CA) 美国《生物学文摘》(BA) 俄罗斯《文摘杂志》(AJ) 荷兰《医学文摘》(EM)收录
  • 基础医学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01年2期文献
  • 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毒株L99株的全基因序列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疫苗生产毒株L99株的分子特征及抗原性的分子基础.方法设计出不同的引物,用PCR方法提取细胞总RNA,逆转录扩增产物纯化后克隆T载体,纯化后测序,序列用DNASTAR软件拼接,并对其序列进行分析.结果 L99株全基因组由L片段6533个,M 3652个,S 1764个核苷酸组成,分别编码2151、1133、429个氨基酸,L99与同型病毒间同源率高达95.5%~99.4%.结论为研究疫苗毒株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机理等提供了分子基础.

    作者:姚智慧;董关木;韩亮;俞永新;刘文雪;杨立宏;郝富勇;赵丽红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目的了解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PV)的免疫效果.方法对2~3月龄要幼儿免疫IPV,并采集双份血样118份.采用特异性抗原抗体中和法,分别对血清中抗脊髓灰质炎病毒3个型的中和抗体进行测定.结果婴幼儿免疫后其脊髓灰质炎Ⅰ、Ⅱ、Ⅲ型病毒中和抗体阳转率分别为100%、98.73%和97.98%,几何平均滴度分别为282.41、154.88和340.84.结论 IPV在初免儿童中免疫效果良好.

    作者:王剑锋;李长贵;周铁群;邱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HIV-1CN与IL-2基因共表达核酸疫苗诱导产生CTL的观察

    目的观察HIV-1CN gp120基因与IL-2基因共表达核酸疫苗质粒pGPIL-2诱导产生CTL.方法脂质体介导共表达中国流行株HIV-1 Gag-gp120基因与IL-2基因的核酸疫苗质粒pGPIL-2转染BHK-21细胞,以间接免疫荧光法鉴定其表达.取pGPIL-2免疫鼠脾细胞,检测pGPIL-2诱导的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活性.结果 pGPIL-2可有效地诱导CTL的产生,并可杀伤HIV-1CN嵌合基因转染的靶细胞.结论为进一步设计中国流行株HIV-1核酸疫苗提供了重要实验依据.

    作者:郭焱;金宁一;张应玖;夏志平;王宏伟;郭志儒;罗晶;殷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新城疫病毒F48E8株HN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及与国外NDV HN基因的同源性比较

    目的克隆NDV F48E8株HN基因,与国外NDV HN基因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提取RNA,应用RT-PCR一次性扩增出NDV F48E8株的全长HN基因,将该HN基因插入pKS(-)后进行克隆并测序.结果 NDVF48E8株的HN基因核苷酸长度为1713bp,编码571个氨基酸,有5个糖基化位点,12个极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与国外发表的NDV序列相符.结论 NDV F18E8株HN蛋白基因与国外发表的NDV HN蛋白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83.3%~89.2%之间,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在87.6%~91.1%之间.

    作者:李太元;金宁一;丁壮;王兴龙;金扩世;吕杰;米志强;殷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利用中国流行株HIV-1 Gag重组痘苗病毒与核酸疫苗免疫的新程序*

    目的将中国流行株HIV-1 Gag基因在痘苗病毒中表达,以重组痘苗病毒与核酸疫苗混合免疫,进而研制艾兹病疫苗.方法将中国流行株HIV-1 Gag基因片段插入到pJ38载体启动子下游,经同源重组和血凝素阴性空斑筛选重组痘苗病毒,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以重组痘苗病毒与核酸疫苗进行小鼠免疫试验,淋巴细胞转化实验,CTL,CD4+、CD8+细胞计数及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检测.结果重组痘苗病毒vJ38Gag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与2rVV-DNA混合免疫效果更好.结论重组痘苗病毒vJ38 Gag能够表达Gag蛋白并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作者:金宁一;王莉馨;罗坤;秦云龙;王宏伟;张应玖;李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组人巨细胞病毒gp52蛋白的纯化及鉴定

    目的对大肠杆菌表达的人巨细胞病毒gp52蛋白纯化及鉴定.方法将表达gp52蛋白的菌体超声裂解后,离心取上清,经DEAE-Sapharose FF阴离子柱纯化,收集纯化的gp52蛋白,再上S-Sepharose FF阳离子柱纯化,收集纯化的gp52蛋白,经SDS-PAGE检测其纯度,用Westem blot和ELISA检测其抗原性.结果纯化的gp52蛋白纯度达95%以上,并有较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制备的重组gp52蛋白可用于人巨细胞病毒抗体的检测等研究.

    作者:陶开华;李越希;汪兴太;李长贵;郁兴明;黄培堂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三种方法检测静注免疫球蛋白中IgG含量的比较

    目的选定检测静注免疫球蛋白中IgG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紫外分光法、火箭免疫电泳法、单向辐射状免疫扩散法检测静注免疫球蛋白中IgG含量.结果火箭免疫电泳法与紫外分光法和单向辐射状免疫扩散法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紫外分光法与单向辐射状免疫扩散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紫外分光法变异系数(CV%)小.结论为选定静注免疫球蛋白中IgG含量检测方法提供了依据.

    作者:唐玉琴;黄凤琼;张月星;毛秀珍;林晓军;王叔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基因工程菌的发酵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HspA)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通过不同培养基、不同葡萄糖浓度、不同溶氧条件、补料与非补料对幽门螺杆菌热休克蛋白A亚单位基因工程菌的菌体生长与外源蛋白表达量的影响的比较,确定其较为合适的培养条件.结果多批实验证明,菌体单产可达42g/L,目的蛋白的表达率为38.5%.结论此发酵工艺可以提高HspA基因工程菌菌体的得率和目的蛋白的表达.

    作者:王缚鲲;张卫军;邹全明;郭学青;于长青;曾浩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蛋白质工程法制备含硒单链抗体酶

    目的制备一种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的含硒单链抗体酶.方法利用RT-PCR方法从杂交瘤细胞株2F3中扩增出单克隆抗体重链可变区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经DNA序列测定后,构建成表达载体pTMF-scFv,经过金属螯合层析纯化、复性和化学诱变,得到含硒单链抗体酶.结果将重组质粒pTMF-scFv分别转化入大肠杆菌JM109(DE3)、BL21(DE3)和BL21(coden plus),表达目的蛋白分别占菌体总蛋白的5%~10%、15%~20%和25%~30%.该重组蛋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0.其GPX活性为3 400U/μmol,接近天然酶水平.结论为工业化制备含硒单链抗体酶奠定基础.

    作者:牟颖;高姝娟;张岩;苏丹;苏大明;任晓君;由德林;罗元明;闫岗林;罗贵民;黄华梁;刘子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百日咳疫苗血清学效力试验与小鼠保护力试验结果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百日咳疫苗血清学效力试验(PSPT)与小鼠保护力试验(MPT)结果的相关性,为该法替代MPT积累资料.方法用不同剂量的DTP疫苗免疫小鼠,4w后采血,用ELISA测定小鼠血清中抗百日咳菌表面抗原的总抗体滴度.用平行线法计算疫苗的效力,与MPT测定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5批疫苗分别用PSPT和MPT法测定的效力单位相关性显著(r=0.9358,p<0.001),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与MPT法相比,PSPT法有更高的重复性,而且95%可信限较小.结论 PSPT法有望取代MPT.

    作者:孙述学;宋继萍;陈晓航;王剑虹;梁玉珍;杨淼;陈怀恭;王师真;罗广;孙晓琳;武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 24孔板培养法检测甲肝疫苗感染性滴度

    目的应用24孔培养板检测甲肝疫苗(HAV)感染性滴度.方法采用24孔培养板培养单层细胞,接种适宜稀释度的病毒,每稀释度接种6~8孔,100μl/孔,培养到期,用胰酶消化后收集细胞,每管沉淀细胞加250ul细胞裂解液裂解细胞,释放HAV,然后用ELISA法检测HAAg.结果 HAV(H2株)在24孔板上的增殖高峰为21~24d;板间差异平均为0.105Log;8批样品经2次重复检测,重复性较好,其差值的平均值为0.106Log,标准差为0.099.用此方法检测12批样品,其结果与小方瓶培养法差异无显著意义(P>0.5).结论 24孔板培养法有望用于甲肝疫苗感染性滴度检测.

    作者:谢忠平;宋霞;李华;李文忠;杨婷;熊秋霞;徐琼芳;李琦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ToRCH- IgM ELISA试剂盒的研制和应用

    目的建立快速、敏感、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的抗ToRCH-IgM诊断方法.方法在传统ELISA间接法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在试剂盒的研制过程中,使用了自制的吸附剂、加速剂和稳定剂,建立一种抗ToRCH-IgM/ELISA快速诊断方法.结果改良的ToRCH-IgM/ELISA诊断试剂具有快速、敏感、特异性强、重复性好等优点.结论该试剂可用于ToRCH-IgM的检测.

    作者:严银芳;陈晓;董长垣;杨小清;刘汉燕;姚学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及鉴定

    目的研制基因工程胰高血糖素,用于治疗因注射胰岛素或口服抗糖尿病药物而引起的严重低血糖反应.方法依据人胰高血糖素氨基酸组成序列,采用大肠杆菌出现频率高的氨基酸密码子,体外合成胰高血糖素基因序列,克隆于pGEX-1N质粒,转化入BL21(DE3)菌中,对阳性克隆转化质粒进行DNA测序.用IPTG诱导转化的胰高血糖素工程菌,产生谷胱苷肽转移酶的融合蛋白,经谷胱苷肽Sepharose4B亲和层析后,由Factor Xa酶进行柱上切割,后用RP-HPLC得到纯化产物.产品用质谱法测相对分子质量,并对N末端15个氨基酸测序.结果 DNA测序显示克隆基因序列正确,产品相对分子质量为3486,N末端15个氨基酸序列与理论值相同,产率为1.9 mg/L.结论获得以可溶性融合蛋白方式表达的胰高血糖素基因工程菌,适于快速生产天然序列重组胰高血糖素.

    作者:母敬郁;张桂荣;王峤;尚庆义;杨翰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篮式生物反应器培养1A5杂交瘤细胞及单克隆抗体分泌

    目的为了提高体外培养的杂交瘤细胞单克隆抗体的合成分泌,并为治疗型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生产摸索条件.方法应用5L篮式及非篮式生物反应器培养1A5杂交瘤细胞,以分泌干扰素单克隆抗体,从中对1A5细胞的接种浓度、反应动态、培养方式等进行研究.结果细胞适的接种浓度为2.0×105/ml左右;同非篮式培养相比,在篮式培养过程中,通过葡萄糖消耗率的监测,及时地调节培养条件及换液时间,延长了培养周期,增加了每罐收液批次,并且每次是全量换液,高收液效价为1:4096.结论 (1)1A5细胞分泌干扰素单抗属于负生长耦连型,葡萄糖消耗率与细胞的生长呈线性关系,可以利用糖消耗率的变化判断篮式生物反应器中细胞生长状况;(2)篮式生物反应器载体培养优于非篮式生物反应器悬浮培养;(3)适当地增加培养基中葡萄糖的量,可以提高干扰素单抗的合成分泌.

    作者:李云富;王妍;李健平;张秀霞;迟春萍;滕洪刚;关晓峰;王秋香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α1-抗胰蛋白酶制剂的制备及其病毒灭活

    目的从Cohn FⅣ中提纯α1-抗胰蛋白酶(α1-Antitrypsin,α1-AT),制备较高纯度α1-AT制剂.方法对Cohn FⅣ抽提液经沉淀、超滤、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提纯α1-AT.用巴氏法(液态,60℃,10h加热)作病毒灭活,并考察其效果.用免疫单扩散、双向交叉免疫电泳、SDS-PAGE及合成基质法检测α1-AT蛋白及生物活性.用区带扫描法测定α1-AT制剂的纯度.结果 3批试制的α1-AT制剂的纯度为91.3±1.52%,比活0.49±0.08u/mg,比活性比抽提液提高了27.4倍.巴氏法处理可使VSV、Sindbis、PolioⅠ型疫苗病毒分别降低10.0±0.3,10.0±0.3l及7.11±0.3lgTCID50/ml,但仍能检出PolioⅠ型疫苗病毒.结论可从Cohn FⅣ中制得较高纯度的α1-AT制剂,巴氏法能对α1-AT制剂作有效的病毒灭活处理.

    作者:朱威;祝慈芳;刁武萍;周继东;吴玮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的研制

    目的制备安全有效的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方法通过碳二亚胺(EDAC)将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AH衍生物与破伤风类毒素(TT)蛋白共价结合,制备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结果所结合成的多糖-蛋白结合物,具有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和破伤风类毒素抗原特异性.单独用多糖免疫小鼠未能诱导出高水平的血清Ps抗体,而用结合物免疫小鼠却诱导出高水平的血清Ps抗体及TT抗体,并有免疫记忆性.结论为进一步临床评价该疫苗的人群免疫效果提供了实验基础.

    作者:杨丽华;吴玫;孙惠军;全爱顺;王云英;司阳乐;姜瑞香;杨宗辉;陈爽;王洪飞;李凤祥;李亚楠;何莉;袁曾麟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改良抗体结合试验(ABT)方法检测狂犬病疫苗效力

    目的应用改良抗体结合试验(ABT)方法在体外快速测定狂犬病疫苗效力.方法将定量的狂犬病毒中和抗体与疫苗样品进行结合,将剩余的中和抗体的滴度用快速荧光灶抑制试验(RFFIT)进行测定,然后计算待测疫苗的效价,并与传统的NIH效力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ABT与传统的NIH效力试验的结果有良好的相关性,而且快速、经济,重复性高.结论该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可取代NIH效力试验.

    作者:祝玉桃;严家新;方志正;何春辉;徐葛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实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的影响及处理

    目的消除在微柱凝胶血小板血型配型试验中,红细胞血型不规则抗体造成的假阳性反应.方法设假阳性对照,并用指示红细胞吸收患者血清中不规则抗体.结果经12例临床样本检测证明可以消除假阳性反应.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可靠,易于临床上推广.

    作者:林宏杰;吕巍尧;童军;蔡岩;李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国家标准品的研制

    目的建立效价测定用的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国家标准品.方法按WHO有关要求制备标准品,分装、冻干后进行检定,以bFGF国际标准品为标准进行协作标定.结果经检测外观、无菌实验合格,水分为0.99%,于-20、4和25℃条件下放置23个月其生物活性稳定.该标准品经3家实验室协作标定,共23次测定,平均效价为6971 IU/支.实验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6266~7753 IU/支,单次实验的95%参考值范围为3394-10965 IU/支,平均可信限率为10.995%.结论该批重组牛bFGF国家标准品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可作为国家标准品使用,效价定为7000IU/支,批号为01/96.

    作者:饶春明;刘兰;丁有学;郭莹;王军志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冻干乙型脑炎活疫苗在不同温度下保存对免疫力的影响

    目的了解冻干乙脑活疫苗在不同温度下保存对滴度及免疫力的影响.方法冻干乙脑活疫苗在不同温度下存放不同时间后,进行病毒滴度及免疫力检测.结果疫苗在4~8℃下存放1年半滴度稍有下降(0.32LogPFU),其免疫力仍稳定在高水平(ID50=4.1×10-5);在25℃下存放1个月和37℃下存放7d,滴度分别下降0.32和0.65LogPFU,其免疫力仍保持在较高范围内(ID50=8.8×10-5和6.0×10-5);在50℃下存放24h滴度和免疫力均显著下降(近10倍);存放72h后基本无免疫力.结论疫苗不论在4~8、25、37℃下存放,其滴度保持在4.87LogPFU以上时,仍有免疫力;疫苗滴度不低于5.7LogPFU/ml时,仍保持高免疫力.

    作者:姚亚夫;张卓光;卢德芬;王洪彬;刘晓华;张月新;张静;廖轶;王寿贵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基因治疗及基因治疗产品的质量控制

    基因治疗(Gene Therapy)是将目的基因通过适当的传递系统(Delivery System)导入体内特定的靶细胞,利用人体自身表达基因的能力,制造有功能的蛋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人类第1例经授权基因治疗的临床试验是1990年,由一位患有可致死的腺苷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的病人[1],接受注射外源的包含有正常基因的细胞以生产病人所需的蛋白.多年以后,该病人体内仍维持有很高水平的基因的表达.这一划时代技术一出现就受到众多的关注,得到迅速的发展.并已成为当前肿瘤、传染病、遗传病、动脉粥样硬化、老年性痴呆等疾病,特别是极难治愈的几大顽疾,如癌症和艾滋病治疗的热点.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一份报告,现今世界范围内,业已批准的基因治疗临床实施方案超过300份,有多达3000以上的病人接受了基因治疗,绝大多数为各类癌症,其次是艾滋病、各类遗传疾病和其他一些疾病[2].

    作者:姜典财;雷殿良;周国安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腮腺炎疫苗保护剂的改进

    试验分3组,1组为对照组(常规生产用保护剂),2组为1组保护剂中补加2.5%山梨醇,3组为2组保护剂中不加珠蛋白水解液.

    作者:朱芮波;陈秀珍;朱洪生;吴斌;王丽霞;王淑珍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三种方法测定水痘病毒抗体滴度比较

    水痘是儿童一种急性、高传染性疾病,建立水痘病毒抗体测定方法,对水痘血清流行病学调查、水痘疫苗免疫效果考核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作者应用蚀斑减少中和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22份健康人群血清和2份带状疱疹病人恢复期血清进行了VZV抗体测定.结果24份血清VZV中和抗体、荧光抗体、酶标抗体GMT分别为1:2.38、1:4.36和1:110.07,3种抗体GMT比值为1:1.83:46.25.此结果提示,蚀斑减少中和试验测定VZV抗体敏感性低,与荧光法接近,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敏感性高.

    作者:郑官增;姚苹苹;朱函平;朱智勇 刊期: 2001年第02期

  • 应用巢式PCR检测细胞培养物中的支原体污染

    我们建立了巢式PCR检测支原体的方法,进行细胞培养物、牛血清等支原体污染的检测,该方法方便、快速、特异和敏感.现报道如下.选用来源于美国ATCC的6株标准株ATCC23838、 M. Fermentane ATCC19989、 M. SalivariumATCC23064、 M. Hominis ATCC23114、 M. Hominis ATCC23114、M. Orale ATCC23714 和 M. Hyorhinis ATCC29052;共同引物选自支原体16S和23S保守区域,引物序列为外部引物为F1 5 '- ACACCATGGGAGCTGGTAAT-3 ', R1 5'-GTTCATCGACTTTCAGACCCAAGGCAT-3 ';内部引物为F2 5'-GTTCTTT-GAAAACTGAAT-3' , R2 5'-GCATCCACCAAAAACTCT-3' .

    作者:张曦;滕峥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