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初公卫生保健基金会,黑龙江省农村卫生协会
  • 国际刊号:1001-568X
  • 国内刊号:23-1040/R
  • 影响因子: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35.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全国优秀科技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杂志   2007年3期文献
  • 宫颈电圈切除术结合纳米银治疗慢性宫颈炎82例临床疗效观察

    慢性宫颈炎是妇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我院妇科门诊自2005年7月-2006年9月采用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结合纳米银对82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治疗,疗效较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岩;岳明桂;李晓宏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面积脑梗塞68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及寿命的延长,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而且发病年龄提前,脑血管病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这一严重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疾病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1998年8月-2005年1月经CT证实大面积脑梗塞68例患者的临床情况报道如下:

    作者:张秀清;周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靶剂量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剂量及耐受性.方法 对100例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逐渐加量至靶剂量(大耐受剂量),目标分别为①心率下降至55~60次/分.②稍加剂量心功能下降I级.③收缩压不低于90 mmHg.结果 美托洛尔平均维持量为(67.2±35.3)mg/d,(12.5-150)mg/d,其中66例(66.0%)达心率目标,34例(34.0%)达心衰目标,无一例达血压目标.随访者多因不适当治疗而减量或停用美托洛尔.结论 在治疗期间,心力衰竭(NYHAⅡ级-Ⅳ级)患者对合适剂量的美托洛尔耐受性较好.

    作者:史建春;孙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六味能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研究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一组临床症候群,其表现为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痛、腹胀、嗳气、厌食、早饱等上腹不适症状,并经多项检查排除器质性疾病者.

    作者:陈志彪;任大宾;伞锕镅;高春雷;王书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高校教职工异常心电图分析

    心血管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解高校教职工心血管疾病患病情况,遂对2005年教职工健康体检中心电图异常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吴红卫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黑河市妇女产后出血原因及降低其死亡率措施的探讨

    产后出血目前仍是产科主要并发症和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探讨边境地区妇女产后出血的原因,成功有效地控制产后出血,降低其死亡率,是我们医务工作者的目的和宗旨.

    作者:谭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慢性宫颈炎患者宫颈癌筛查过程中情绪障碍的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在进行宫颈癌筛查过程中情绪障碍发病率及可能的干预措施.方法 采用HAMD、HAMA、SCL-9对患者的情绪障碍进行评定,采用健康教育的方式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及结合心理治疗进行治疗.结果 情绪障碍的发病率为39%,通过干预后,抑郁及焦虑症状得到明显缓解.结论 宫颈炎患者情绪障碍发病率较高,采用健康教育及心理治疗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干预效果明显.

    作者:李建梅;魏月华;姜亚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1-2005年江门地区本地户口孕产妇死亡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我市孕产妇死亡的主要死因、死亡率、评审结果、接受保健服务情况.方法 收集2001-2005年江门地区4市3区所有本地户口孕产妇资料,用SPSS10.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江门地区本地户口孕产妇死亡率为12.88/10万,前三位死因为:妊高征、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只有28.57%的人接受系统的保健管理,分娩及死亡地点以县(区)级医院为主;评审结果主要为不可避免死亡及创造条件可避免死亡;影响因素主要是个人、家庭因素.结论 多部门协助,加大力度宣传孕产期保健知识,特别是早孕检查、定期产检的重要性,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产科人员处理妊高征、产科出血、羊水栓塞的诊治能力,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作者:范利军;李卓珍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委托代理视域下流动妇女孕产期保健服务政府供给分析——以苏州市为个案

    苏州市采取委托代理的形式为流动人口提供定点限价分娩服务,然而政策实施以来并没有达到政府预期的效果.运用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探讨公立医院执行公共政策过程中机会主义行为出现的原因,通过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实行有效的激励政策及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可以为我们找到解决政府与公立医院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委托代理失灵问题的有效途径.

    作者:张莹;陶国根;刘睿华;王静;汪露红;郝继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昆明市1996-2005年孕产妇死亡相关因素探讨

    目的 了解本地区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和相关因素,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按照全国孕产妇监测要求,按时填报报表、孕产妇死亡卡及漏报调查表,市级每1~2年对孕产妇死亡进行评审分析.结果 1996-2005年的平均孕产妇死亡率为60.10/10万,孕产妇死亡的前4住死因为产科出血、羊水栓塞、妊娠合并心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结论 提高孕产妇系统管理质量,加强高危妊娠管理,完善危急孕产妇抢救体系,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措施.

    作者:程琳;秦茂华;杨海云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778例妇女乳腺疾病患病情况分析

    乳腺疾病是妇女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而乳腺癌的发病率日益增高,已跃居妇女恶性肿瘤的前二位,严重威胁着妇女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更好地了解本地区妇女乳腺疾病的患病情况,分析影响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我们对2000年1月-2006年7月因乳腺疾病来本院门诊就诊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童月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全科医疗服务及其成效

    目的 探讨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全科医疗模式和成效.方法 开展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健康教育为先导,以降低危险因素为目标,做好病因学和发病学预防,促使围绝经期妇女正确认识和理解围绝经期的概念,认识出现症状的原因及可治疗性和自愈性,消除恐惧心理,自觉做好围绝经期保健.对用改良的Kupperman症状评分法评分总分≥7分的社区围绝经期妇女,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进行干预.结果 干预治疗对象的13种围绝经期症状得到显著改善(P<0.01).结论 以妇幼保健进社区为切入点,开展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的全科医疗服务,是综合防治社区妇女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措施,能够有效地提高社区围绝经期妇女的生活质量.

    作者:程颖莲;莫瑞豪;练坚贞;宋平;罗红;张肇桂;王凯;赖光强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大兴区农村地区出生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与管理模式的研究

    目的 了解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生情况,探讨管理模式.方法 以大兴区2002-2005年出生的户籍儿童为监测对象,采取社区儿童保健医生筛查、转诊、随访,指定儿科专家、定点超声诊断机构的协作管理办法,每年质控,对4年资料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先心病发生率为5.22‰,6个月内检出者占86.89%;非青紫型占88.53%,其中室间隔缺损发生比例高达42.62%;经过系统管理,存活的儿童92.98%发育正常.结论 大兴区农村地区儿童先心病发生接近文献报道的正常底限水平;加强社区儿童保健医生的心脏听诊技术是早期发现先心病的一个重要手段;保健医生、儿科医生、超声诊断三者结合的出生婴儿先心病管理模式卓有成效.

    作者:朱金丽;刘志敏;刘秋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培养中国特色全科医生发展社区全科医疗服务模式

    我国临床医学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注重专科发展的道路.临床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以生物医学为主体、以个体疾病的诊断治疗为中心、以医院为基地、以专科发展为导向.高学历、高素质的医生,绝大部分都成为专科医生.

    作者:叶旭晨;孙希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发挥地方医学院校优势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逐步解决城市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被各级党委政府纳入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应发挥优势,把握机会,积极培养与社区卫生服务相匹配的高级全科医学人才,为促进社会医疗保障体制改革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张建;李云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体位护理

    脑卒中即脑血管意外(CVA),又称急性脑血管病或中风,是一组由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脑血液循环疾病.以起病急,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特征.脑血管意外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及致残率、复发率均高,致残后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增加社会及家庭负担.

    作者:杨桂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河北省农村菌痢患者疾病经济负担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 通过测算河北省正定县菌痢患者的直接医疗费用、直接非医疗费用和间接费用来评价河北省农村菌痢患者一次患病经济负担,探讨影响菌痢疾病经济负担的因素.方法 菌痢患者的直接经济负担通过问卷调查获得,间接经济负担采用人力资本法估算,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疾病经济负担的影响因素.结果 307例菌痢患者的人均直接医疗费用为19.6元,人均间接经济负担为21.3元(按收入)或65.9元(按GDP).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病程和给药方式是影响菌痢病人疾病经济负担的主要因素.结论 河北省农村地区居民大部分菌痢患者的病情较轻,其直接经济负担和间接经济负担并不重;但少数病情较重或病程迁延的患者医疗费用较高,因此仍需加强对该地区菌痢的防治工作.

    作者:毛燕燕;陈兴宝;段一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健康生命年损失研究

    目的 研究中国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健康寿命损失.方法 采用DALY指标2005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损失的健康寿命.结果 乙型病毒性肝炎的DALY值是26 919.38人年,其中死亡与残疾的疾病负担之比为1∶3.76;DALY值男性均高于女性,20岁出现高峰,15~55年龄组为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高危人群;中国八大分区中除西北地区稍偏高,居首位达0.042人年/千人,华南地区和黄河中游地区次之,其余地区差别不明显,高低地区之比为3.5∶1.结论 乙型病毒性肝炎不仅因死亡导致健康寿命年的损失,而且由于疾病造成的残疾而导致的损失更大,给人群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作者:陈银苹;刘美娜;张秋菊;杨凤娟;杨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武汉市城市社区健康相关问题调查与对策分析

    目的 了解武汉市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相关问题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居民开展健康教育.方法 对300名武汉市城市社区居民进行现况调查,并对认知、行为、获得知识途径等进行了分析.结果 城市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较高为88.0%,其中控烟知识、婚检知识答对率很高分别为97.0%和95.0%,体检知识、艾滋病防治知识、肺结核有关知识等知晓情况也较好,而慢性病相关知识答对率却较低均低于50.0%.居民不健康行为仍然存在,特别是男性吸烟率(72.5%)和饮酒率(67.50%)都较高.结论 城市社区健康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居民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慢性病上,健康教育工作应更细致、更具体、更广泛、更深入.要使获得的知识和信息终转化为行为改变,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者应在动员全社区和多部门的力量上下功夫.

    作者:黄远霞;彭丽;王磊;李俊林;刁平;李毅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体育锻炼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康复中长期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低强度的体育锻炼对社区高血压患者康复的中长期效果.方法 随访2001年完成高血压运动干预的60名高血压运动干预对象和随机抽取的无规则运动的同社区97名高血压患者,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面对面调查及血压、身高、体重等项目测量.结果 干预组中80%(48/60)在为期1年的干预结束后坚持按照当初干预方案进行锻炼,70%(42/60)截至本次研究前仍持续锻炼;干预组目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较研究初有降低趋势,且收缩压降低10.56 mmHg,该变化有统计学意义;腰臀比降低0.07,有统计学意义;目前干预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的相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高血压患者持续的中低强度体育锻炼对其血压的控制有一定中长期效果.

    作者:王烨菁;方力;周建军;蒋伯钧;付朝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昆明市2004年居民病伤死亡水平及死亡原因分析

    目的 分析昆明市居民死亡水平、死亡原因分布及特征,为制定卫生政策并采取相应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式,对昆明市2004年发生的全部死亡居民进行普查,死亡资料使用死因统计分析软件Death Reg 2005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4年昆明市居民死亡率为6.39‰(标化率为5.04‰),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郊县高于市区;前4位死因依次为心脑血管疾病、呼唤系统疾病、肿瘤、损伤与中毒;中老年死亡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损伤与中毒是儿童和青壮年人群的主要死因,也是造成居民潜在寿命损失的第1位原因.结论 应针对不同目标人群,加强心脑血管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肿瘤和损伤与中毒的预防控制工作,以降低居民死亡率,提高期望寿命.

    作者:邱泓;张茂殚;杨昭;龚鹤琴;刘怡;李云涛;沈岚;李志坤;杨俊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2001-2003年适龄儿童计划免疫疫苗未接种原因的对应分析

    目的 探讨我国2001-2003年适龄儿童EPI疫苗与未接种原因间的对应关系.方法 将5种EPI疫苗作为行变量,10种未接种原因作为列变量,借助SAS6.12进行对应分析.结果 C4(接种点太远)、C2(不知道接种地点时间)、C10(户口原因)是导致BCG、0PV未接种的主要原因;C8(接种时无疫苗)、C9(收费太贵)与HBV未接种关系为密切;C3(接种顾忌)、C6(家中无人带孩子去接种)是DPT未接种的主要原因;C7(孩子患病)是MV未接种的主要原因;另外,HBV和C1(不知道要接种)在因子载荷图上表现出强有力的拉力,构造因子载荷图基本框架.结论 对应分析法可获得五种EPI疫苗与未接种原因对应关系的满意专业解释,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未接种现象发生.

    作者:周其宏;冯晓明;王小红;汪攀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浅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与医院信息系统建设

    1 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模式及对医院信息系统建设的要求1.1 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模式1.1.1 坚持四项原则.一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二是多方筹措资金,保证收支平衡;三是实行全市统筹,突出重病大病;四是及时兑付补助,社会公开监督.

    作者:王振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趋势

    目前在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二元结构逐渐向一元化结构转变,资源日益统筹整合的背景下,实行基本医疗保障基金的全社会统筹是必然选择.在这种大趋势下,谋划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社会医疗保险的转型,逐步实现农村居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体制接轨和融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地区性统筹乃至全国统筹,这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趋势.

    作者:黄立红;赵瑾瑶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农民健康保障水平

    沙洋县地处鄂中腹地,江汉平原北端,是一个以粮、棉、油为主要农作物的农业大县,是全省农村现代化建设试点县之一.全县人口60.17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9.90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82.94%.

    作者:高尚仁;李云伟;张宜民;张金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沙棘营养成分及作用的研究进展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是一种营养丰富、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其化学成分主要有维生素类、蛋白质和氨基酸类、油和脂肪酸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糖类、微量元素类、黄酮类、萜类及甾体类等,在医药、保健、食品及饲料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就沙棘的营养成分、营养作用及机制和应用前景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李垚;张慧颖;王鹏祖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广州市天河区女教师焦虑情绪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女教师焦虑情绪状况,对其结果进行分析,以期能引起社会对女性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的关注,对可能存在的身心健康问题给予心理咨询或建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身心健康调研表于2004年9-10月对广州市天河区647名女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教师焦虑症的阳性率为14.2%,以30~39岁组中教文理全科、担任班主任、认为教学难、感到紧张程度大、担心身体健康、对生活很不满意、负性工作心态的教师焦虑症阳性率高.结论 采取相应的对策,可减轻女教师的心理、生活和精神压力,使其保持身心健康,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合格的人才而发挥其聪明才智.

    作者:伍艳明;孙安莉;吴艳华;林凯玲;陈彩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朝阳门社区孕产妇心理帮助需求调查

    目的 了解孕产期这一特殊生理时期妇女的心理需求,提高社区围产保健工作的水平.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100名在朝阳门医院保健科门诊进行计划免疫的0~18月龄儿童的母亲及家属进行调查,并利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 孕产期有60.00%以上的妇女自觉发生过不良情绪.其中有54.94%是由于孕期及婴儿喂养知识缺乏所引起.在发生不良情绪时有64人寻求过帮助,其中46.92%的孕产妇知识来源于书籍、大众媒体及从医务人员处了解孕期及婴儿喂养的知识.有81人认为孕产期不良情绪会对胎儿及婴儿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77.78%的人提出需要帮助.结论 不良情绪的发生有一定的普遍性.大多数孕产妇有心理帮助的需求,要求社区围产保健人员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拓宽知识面,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作者:马晓莹;魏华;韩亚丽;李爱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盘锦市2005年生活饮用水水源水卫生学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盘锦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状况,以便对水源水水质方面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和建议,现对盘锦市2005年水源水水质情况做卫生学调查.

    作者:周永刚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上海市普陀区游泳池水质卫生学调查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游泳日渐成为人们娱乐、健身、消暑的体育活动.然而,在游泳和健身的同时,游泳池池水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游泳者的身心健康,不良的水质引发各种不同疾病,污染的池水甚至可以引起寄生虫性、细菌性、病毒性传染病的暴发[1].为了了解普陀区游泳池水质情况,我们于2006年7月对全区游泳池进行了调查采样,具体结果如下:

    作者:全旭芳;徐群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衢州市2004-2006年桶装饮用纯净水监测结果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饮用水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桶装饮用纯净水因其水质洁净、卫生、口感良好、保质期长及饮用方便(冷、热饮均可)而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已成为众多家庭的必备饮品.为了解衢州市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状况,以保证供水的质量和安全,笔者于2004-2006年对衢州市生产及销售的桶装饮用纯净水卫生质量进行了监测.

    作者:杨瑞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医疗卫生公平性研究

    从和谐社会构建中医疗卫生公平的重要性入手,分析了我国医疗卫生不公平的主要表现及深层次的原因,并对改革当前医疗卫生不公平的对策加以探讨,以期获得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医疗卫生公平性改革的清晰视角.

    作者:杨正夫;江震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宁波市老年人早死原因分析

    目的 运用老年保健效益指数(GEI)分析老年性疾病对老年早死的影响.方法 对宁波市2002-2005年居民病伤死亡报表和数据库进行统计,分析不同病种、不同性别的老年保健效益指数.结果 4年间总死亡的GEI为0.64,女性高于男性.呼吸系病的GEI高,损伤中毒和泌尿生殖系病、恶性肿瘤和传染病的GEI居后4位.从具体疾病看,交通事故、自杀、肝癌以及病毒性肝炎的GEI较低.结论 需针时GEI较低的疾病加强中青年保健工作.

    作者:应焱燕;谢亚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泰宁县2006年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分析

    泰宁县经过11年的全民食盐加碘防治措施,这一工作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为了解我县碘缺乏病现况,分析病情消长趋势,2006年我们选取10个乡(镇)开展病情监测工作.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陈群峰;陈德忠;卢达富;周少琴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将乐县2006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为掌握福建省将乐县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为制定碘缺乏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根据《福建省碘缺乏病防治监测方案》的要求,我们于2006年5-6月对8~10岁儿童进行碘缺乏病监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张良应;戴雁鸿;黄锦源;廖玉娘;李少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持续消除碘缺乏病阶段居民和学生的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

    地处长江以南和江苏省南部的镇江市是属于碘缺乏病(IDD)轻病区.1995年全市实施全民食盐加碘(USI)后,人群所存在的轻度碘营养不良状况迅速得到纠正.到1998年,目标人群尿碘中位数为435.0 μg/L,甲状腺肿大率降至2.0%,提前实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近几年监测结果表明一直处于持续消除IDD新阶段.在这个新阶段居民和学生的IDD知识与行为是否相适应?为此,我们于2004-2005年开展了消除碘缺乏病居民和学生知识与行为问卷调查.

    作者:王琳;张联恒;蒋晖;蒋小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杭州市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杭州市小学生伤害发生情况、发生原因及其危险因素,以制定伤害干预措施.方法 抽取杭州市某小学一至六年级12个班在校生共436名,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其过去一年中伤害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436名小学生在过去一年里共发生各类伤害人数241例,发生率为55.3%,男生伤害发生率为61.1%,女生伤害发生率为47.6%.伤害类型以跌摔伤(11.5%)、扭伤(11.2%)、擦伤(9.2%)为常见.伤害的地点以学校为高(47.9%).伤害部位以四肢和头部为主.伤害的发生与性别、家庭教育形式、所玩的游戏类型、回家方式、是否注意自我保护和学校家庭的楼道是否拥挤有密切联系.结论 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干预措施,预防学生伤害的发生.

    作者:徐卫民;刘国晶;周建华;金行一;杨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沈阳市城市居民1995-2004年意外死亡分析

    目的 对沈阳市5个区意外死亡情况进行分析,找出沈阳市意外死因的特点及规律,为制定卫生计划、预防和控制意外伤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沈阳市城市居民1995-2004年死亡报告资料进行意外死亡率、标化死亡率、趋势性检验分析.结果 意外死亡在居民全死因的顺位中列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之后,居第5位,10年间意外死亡标化死亡率为24.53/10万,交通意外、自杀、意外中毒是意外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 意外死亡是威胁居民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家庭和社会都应重视居民意外伤害的防制工作.

    作者:夏晓明;张晓旭;杜玉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改进型农村公厕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评价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趋频繁,尤其是地处沿海的经济发达地区,大量的内地人群纷纷流入,这些人群为了求租廉价的住舍,往往集居在农村和郊区,居舍大多简陋,缺乏户厕等卫生设施,给农村环境卫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为了切实解决外来人群的就厕难和粪便无害化处理问题,根据我区的具体实际,设计了改进型农村公厕,于2004年11月-2005年5月进行试点改造10座,并分别对使用3个月、6个月时的公厕化粪池的第一格、第三格的粪便无害化处理效果进行了监测,取得了较好的卫生处理效果,为大规模地改造农村公厕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陈家群;王武东;陈斌伟;潘刚雷;方波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湖北省荆州市部分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现状调查

    农村饮用水安全与环境卫生状况是反映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改善农村饮用水和环境卫生设施状况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湖北省共有农村人口4 658.693万人,其中有2 927.79万人存在饮用水安全问题和不安全因素,占全省农村总人口的62.85%.荆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江汉平原腹地,横跨荆江两岸,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343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53.40%,占农村人口的70.10%[1].

    作者:秦巧燕;贾陈忠;金卫斌;吴启侠;卫雯雯;苏荣瑞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山市艾滋病防治重点人群浅析

    目的 观察不同人群艾滋病相关的行为学特点;方法 从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等方面对高危人群、脆弱人群和一般人群进行调查;结果 脆弱人群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对安全套使用持无所谓态度的较多;青少年学生中无保护性行为发生率高;结论 对于不同人群开展艾滋病防治的行为干预应该有不同的工作重点,青少年的艾滋病防治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关注.

    作者:李雷;岑永庄;汪涛;周海;来学惠;梁建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金川县独松乡藏族妇女艾滋病认知度调查分析

    以四川省金川县独松乡农村的藏族妇女为目标人群,进行了关于艾滋病认知度的问卷调查和分析研究.从一手数据资料的角度反映了当地藏族妇女在艾滋病及其相关知识的认识上存在的特点,为当地艾滋病防控工作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作者:代琦;胡冰霜 刊期: 200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