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抗原表位及基因免疫的研究进展,以各种病原体的特异性抗原表位为基础所开展的基因疫苗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本文综述了以CTL表位为基础,通过辅以协同刺激分子基因、细胞因子基因作为基因佐剂或给目的抗原设计一“向导序列”或“得力助手”等方法所进行的高效疫苗的分子设计。
作者:袁志刚 刊期: 2002年第04期
NK细胞受体是自然杀伤细胞功能发挥的分子基础,NK细胞抑制性及激活性受体的分子结构及其特异性配体是目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综述了该领域的新进展。
作者:颜卫华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白色念珠菌是常见的条件致病菌,辅助性T淋巴细胞激活亚群类型决定机体抗白色念珠菌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当Th1细胞激活,机体对白色念珠菌有抵抗力,而当Th2细胞激活,机体对白色念珠菌易感。IFN-γ、IL-2、IL-12等细胞因子增强机体对白色念珠菌的抵抗力;而IL-4、IL-10等细胞因子则相反。体液免疫中的一些抗白色念珠菌保护性抗体对机体有很好的保护作用。
作者:莫冰 刊期: 2002年第04期
免疫治疗是肿瘤治疗措施中重要的一种,但由于肿瘤免疫源性较弱并对机体免疫反应的主动逃避,肿瘤免疫学治疗还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本文综述了目前肿瘤免疫治疗学的进展,着重介绍了四类肿瘤疫苗,展望了肿瘤免疫治疗学不断发展的广阔前景,也指出了肿瘤免疫治疗学存在的问题。
作者:王鹏飞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树突细胞(DC)是目前已知的功能强的抗原提呈细胞,它能直接激活静息T细胞的应答反应。90年代开始,DC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HIV-1)感染过程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但是,研究结果颇具争议。近,在DC表面新发现一种蛋白质——DC-SIGN,它参与了静息T细胞的激活以及HIV-1的感染过程。DCSIGN的发现不仅有助于阐述HIV-1的致病机理,而且对DC功能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本文就DCSIGN的研究近况做一综述。
作者:李丹;匡凯英 刊期: 2002年第04期
穿孔素(Perforin)是存在于CTL、NK细胞杀伤颗粒中的细胞毒性蛋白,在保护机体抗胞内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抗肿瘤和同种排斥应答中起重要作用,是免疫系统重要的效应分子。近年来随着FHL病因的阐明,逐渐发现穿孔素也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本文综述了穿孔素在病毒感染、肿瘤免疫、自身免疫病及GVHD中的调节作用,以及穿孔素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
作者:李文 刊期: 2002年第04期
本文综述了两种类型T细胞免疫缺陷症的发病机理:①遗传性免疫缺陷:其原因多种多样。常见者如SCID,其中以ADA缺乏症为常见;其它还有胸腺缺陷和仅对某种病原体易感的免疫缺陷等。②获得性免疫缺陷,包括AIDS患者和强烈化疗和/或放疗后引起T细胞的缺失。
作者:徐伟;雷林生;吴曙光 刊期: 2002年第04期
肿瘤疫苗研制中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便是大多数肿瘤的免疫原性很弱,不能正常的呈递抗原以激活CTL,为了提高其免疫原性,必须加入佐剂。不幸的是人用疫苗遇到的大障碍便是缺乏能发挥佳效应的佐剂,因此并发研制新一代人用性剂势在必行。本文根据HSP研究的新进展,就HSP增强肿瘤免疫原性及其在免疫应答中发挥分子佐剂功能的可能途径作一综述。
作者:郭建巍 刊期: 200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