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免疫学杂志

国际免疫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394
  • 国内刊号:23-1535/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78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14-54
  • 全年订价:19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哈尔滨医科大学
出版地方:黑龙江
期刊标签:基础医学
国际刊号:1673-4394
国内刊号:23-1535/R
邮发代号:14-54
创刊时间:1978
发行周期:双月刊

国际免疫学杂志简介

       1978年创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主办。本刊原名《国外医学》免疫学分册,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期刊适合于从事免疫学以及相关学科、交叉学科的科研、教学和广大的临床医务工作者参考和交流。                

栏目设置

论著、技术与方法、综述、读者·作者·编者

杂志收录/荣誉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际免疫学杂志投稿要求

国际免疫学杂志社征稿要求

  1  文稿应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文稿应资料真实、数据准确、论点鲜明、结构严谨、文字精炼,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

  2 推荐信:来稿需经作者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并加盖公章。如涉及保密问题,需附有关部门审查同意发表的证明。

  3 投稿方式: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不接收纸质来稿,稿件请经中华医学会远程稿件处理系统(http://www.cma.org.cn/ywzx/index.html)或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网站(http://www.medline.org.cn/)投送,下载并填写《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投送介绍信及授权书》寄至本杂志编辑部。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国际免疫学杂志影响因子
国际免疫学杂志发文量
国际免疫学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115 NFκB在Gata3基因表达和Th2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作者:修方明 刊期: 2001年第05期

  • 鞘氨醇-1-磷酸及其受体对免疫细胞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自然杀伤性T细胞(NKT)和树突状细胞(DC)等免疫细胞作为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成份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和免疫功能的正常发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的研究发现,鞘氨醇-1-磷酸(SIP)及其受体相互作用不仅可以影响免疫细胞的迁移,而且还能改变多种免疫细胞如NKT细胞、DC、CD4+ 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等的功能,从而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变化.与此信号通路相关的多种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研究均证明了免疫调节剂FTY720即鞘氨醇-1-磷酸受体1(S1PR1)的拮抗剂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春燕;杨洁;范华骅 刊期: 2010年第04期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我院在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期间收治的126例CHB患者和90例健康对照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流式细胞术和定量PCR检测CHB患者和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CD2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CTLA)-4、程序性死亡分子(PD)-1、T细胞免疫球蛋白粘蛋白分子(Tim)-3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表达变化,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CHB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对照组,而CD8+T细胞百分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4.0868,7.4660,5.5207和3.8160,均P<0.01);同时,HBV DNV阳性组患者外周血CD3+、CD4+T细胞百分率及CD4+/CD8+比值均低于HBV DNA阴性组,而CD8+T细胞百分率高于HBV DNA阴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5.1567,2.7884,2.9987和2.9087,均P<0.01);此外,CHB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及CTLA-4+的表达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PD-1和Tim-3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6.0546,5.0669和6.3006,8.2151,均P<0.01);同时,HBV DNA阳性高拷贝组患者外周血共刺激分子CD28及CTLA-4的表达量均低于低拷贝组,而PD-1和Tim-3的表达量高于低拷贝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t=3.1293,2.7459,2.8661,2.7960,均P<0.01).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对于指导CHB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孙孟炎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OX40在免疫耐受中的调节作用

    T细胞的激活不仅需要T细胞受体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肽-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特异性结合产生的第一信号,还需要共刺激分子传导的第二信号.OX40就是共刺激分子之一,其与配体OX40L的相互作用对维持T细胞活化后的进一步扩增、存活、分化为效应细胞及记忆性T细胞具有重要作用.阻断这一信号通路对增强免疫耐受,治疗移植排斥反应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OX40在免疫耐受中对不同类型T细胞的调节作用及其在器官移植及移植物抗宿主病中应用的研究备受瞩目.

    作者:谌双君;庞国进;张栋;丛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 MCP-1启动子-251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SLE的研究

    目的 研究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启动子-251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云南汉族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及狼疮性肾炎(LN)的联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对61例SLE患者(SLE合并LN患者28例,SLE未合并LN患者33例)和65例正常对照的MCP-1启动子-2518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进行分型,以SPSS12.0分析软件分析该基因位点多态性情况.结果 各组MCP-1启动子-2518位点基因型A/G较A/A、G/G出现的频率升高;各组MCP-1启动子A/A、G/G及A/G出现的频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CP-1启动子-251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SLE、LN的发病和病情之间均无联系.

    作者:王艳云;邓丹琪;冒长峙;许冰莹;胡利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 重组屋尘螨变应原突变体的免疫原性与过敏原性研究

    目的 构建屋尘螨Der p2变应原突变体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以观察屋尘螨Der p2变应原突变体的免疫原性以及抗原性.方法 基因敲除屋尘螨Der p2变应原的部分氨基酸残基序列,将编码基因定向克隆到pET32a原核表达质粒中,转入BL21表达菌中并提纯;将1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Der p2变应原突变体组、重组Der p2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小鼠血清中IgE、IgG1与IgG2a抗体变化,用免疫斑点试验测定Der p2突变体的IgE结合能力.结果 成功构建了Der p2变应原突变体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了Der p2变应原突变体.腹腔免疫后0d,各组IgE、IgG1与IgG2a抗体表达无明显变化(P=0.067、P=0.052、P=0.078);免疫后第7d,重组Der p2变应原组诱导IgE抗体的产生量高于Der p2变应原突变体组(P =0.002),重组Der p2变应原组诱导的IgG2a抗体高于Der p2变应原突变体组(P=0.0056);腹腔免疫后第14 d,重组Der p2变应原组IgE抗体的产生量高于Der p2变应原突变体组(P=0.001),Der p2变应原突变体组IgG2a低于重组Der p2变应原组(P=0.0034).Der p2变应原突变体与屋尘螨过敏患者的阳性血清结合明显较低.结论 Der p2变应原突变体能诱导小鼠产生IgG1抗体和IgG2a抗体,同时能明显减少IgE抗体的产生,并且Der p2变应原突变体具有较低的IgE结合能力.

    作者:杨小琼;戴曦;李国平;王孝芸 刊期: 2016年第01期

  • 转基因小鼠在免疫耐受研究中的应用

    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在研究免疫耐受发生机制、诱导和打破免疫耐受的方法中,转基因小鼠已成为一种十分便利的研究手段.利用转基因小鼠验证了胚胎期接触抗原可诱导特异性淋巴细胞形成免疫耐受的理论,揭示了树突状细胞、调节性T淋巴细胞和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在免疫耐受形成中的作用,提供了多种用于研究诱导耐受治疗自身免疫病和打破免疫耐受治疗感染和肿瘤等疾病的有价值的动物模型.

    作者:靖学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干扰素γ临床应用新进展

    干扰素γ(IFN-γ)属于Ⅱ型干扰素,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免疫调节等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已经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近年来,IFN-γ在抗肿瘤,抗感染和治疗自身免疫病方面有了更广泛的应用,然而也有报道称IFN-γ可以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因此分析总结IFN-γ在一些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作用效果,对于临床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作者:盖晴;单风平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头颈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人乳头瘤病毒(HPV)与部分头颈癌的发病相关,HPV阳性头颈癌在流行病学、病因学、病理学、分子特征等方面与HPV阴性头颈癌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头颈癌中HPV基因组存在形式及转录活性对头颈癌的预后都会产生影响.生物信息手段分析头颈癌中HPV的存在形式成为热点,而采集患者脱落细胞进行HPV检测是另一种简单易行的检测方法.

    作者:沈贞姬;童方佳;魏兰兰 刊期: 2016年第04期

  • S100A8/A9蛋白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研究进展

    S100A8/A9蛋白属于钙结合蛋白S100家族,是由S100A8蛋白和S100A9蛋白组成的异源二聚体,广泛参与细胞内外的生物学活动.S100A8/A9蛋白主要是由粒-单核细胞分泌,其作为一种炎症性蛋白,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表达异常.近年来,研究发现S100A8/A9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监测、药物疗效评估、影像学进展评估、生物治疗靶点方面.

    作者:陶李;杜明;李光迪 刊期: 2018年第06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小荷** 的反馈:

等了好几个月,终于收到书了,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感谢国际免疫学杂志编辑部大大,感谢~~感谢

flytoyou** 的反馈:

退得挺快,挺好的[流泪]

haiyu** 的反馈:

国际免疫学杂志校稿认真负责,每次打电话都不厌其烦地回答我的不解之处。外审专家的审稿意见也很诚恳详细,对文章帮助很大!杂志质量还是挺不错的。

小小小硕** 的反馈: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nblove** 的反馈:

9月中旬在投国际免疫学杂志的稿,10月就通知录用啦,速度杠杠的。需要说的是,这本杂志的编辑排版很严格,录用后会有多次排版校对,编排质量很高,编辑工作非常严谨认真,值得赞扬!

明哥** 的反馈:

等得好心急哟,编辑大哥大姐们,能不能快点审下我的稿子

爱有天意** 的反馈:

昨天联系了国际免疫学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steven0281** 的反馈: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迷途风雨** 的反馈:

国际免疫学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