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细胞免疫球蛋白域粘蛋白域蛋白(Tim)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类基因家族,研究表明Tim家族与T细胞免疫反应及Th1和Th2细胞分化有关,可能对哮喘和自身免疫病的发生与发展起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张才成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自身免疫性 疾病,T细胞在其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通过对SLE中T细胞的抗原特异性和克隆扩增特点的研究,发现SLE中T细胞识别特异性自身抗原,参与其发病的各个环节,并在SLE的病程持续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周广宇;杨永净 刊期: 2005年第05期
IL-6是炎症起始阶段的一个重要致炎因子,中性粒细胞(PMN)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效应细胞,探讨IL-6对PMN在炎症中作用的影响将对了解炎症反应的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IL-6促进PMN从骨髓释放、增强PMN的粘附和聚集、激活PMN胞内酶,并促使细胞毒性颗粒的释放,导致PMN对外来病原体的杀伤能力的增强,但同时这也可能造成自身组织细胞的炎性损伤.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李昕;刘佳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与卵巢癌有关的细胞因子很多,其中TGFβ和IL-10表达的异常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其深入探究将有助于阐明卵巢癌的发病机制、协助临床诊断和病情估计以及为卵巢癌的生物治疗提供了新的线索和途径.
作者:王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特异性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单核细胞表达CD40和CD40L,其在单核/巨噬细胞的功能中发挥重要的作用.CD40系统是细胞间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通过相互作用可以促进各种细胞因子、趋化因子、金属基质蛋白酶产生、一氧化氮分泌,促使细胞逃逸凋亡、促进单核细胞分化为树突细胞等.单核细胞上异常表达CD40/CD40L在肾脏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败血症和心血管疾病等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黎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泛素(Ubiquitin)系统是目前已知重要且有高度选择性的蛋白质降解体系.近来许多研究发现该系统在免疫信号转导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功能.泛素系统可以通过识别某些酪氨酸磷酸化标记的免疫细胞膜受体使其降解,从而终止免疫信号转导.另外,在免疫系统重要转录因子NF-κB活化的不同阶段也有泛素系统参与.通过作用于免疫信号转导过程的上述环节,泛素系统调控免疫应答及炎症反应,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柳国艳;刘书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可以引起以细胞免疫缺陷为主的免疫缺损.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降低HIV的复制,使T淋巴细胞亚群发生数量和功能的改善,抑制异常免疫激活,改变了HIV感染的进程,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但HAART在多大程度能恢复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HAART恢复免疫重建的长期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周华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属人类a疱疹病毒,在感染机体过程中通过MHC-Ⅰ限制的抗原表达抑制、MHC-Ⅱ限制的抗原表达抑制、树突状细胞和角质形成细胞表面免疫分子改变、干扰凋亡过程以及潜伏等机制逃避免疫监视,使病毒有足够的时间复制、传播和引起皮损,或者长期潜伏于神经节.本文拟就有关内容作一综述.
作者:黄永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一种由缺氧诱导细胞产生的调节细胞氧平衡和缺氧反应基因表达的核转录因子.缺氧条件下,细胞核产生HIF-1与靶基因结合,促进靶基因转录,引起一系列细胞对缺氧的反应,在促进糖酵解、促进血管生成、红细胞生成及调节血管舒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HIF-1的表达增加可能通过上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表达调控糖酵解代谢,从而启动并持续炎症反应,上调转录因子Ets-1的表达,激活CXCL12/CXCR4通路,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相互作用及影响细胞凋亡等机制参与RA的发病.HIF-1为RA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作者:戴辰程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组织缺氧刺激组织局部产生血管生成物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红细胞生成素.组织缺氧引起缺氧诱导因子1(HIF-1)形成二聚体并结合在缺氧应答元件的靶基因上,靶基因包括VEGF、红细胞生成素、糖转运子及糖分解酶,这些物质分别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红细胞生成及糖酵解的活性,因此,尽管绝大部分的恶性肿瘤由于无限制的增生而致组织缺氧,肿瘤仍能继续生长及浸润.我们先前证明红细胞生成素通过与子宫及卵巢癌血管内皮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可以促进血管生成.本研究通过检测ATP含量判定宫颈癌组织是否缺氧及检测VEGF判定缺氧是否与高血管密度相关.
作者:刘钊 刊期: 2005年第05期
肿瘤细胞对电离辐射的反应依赖于氧,肿瘤的缺氧区需要更高的辐射量才能达到与氧供正常区相似的生物学效应.
作者:孙岚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