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哈尔滨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2095-4255
  • 国内刊号:23-1583/R
  • 影响因子:1.50
  • 创刊:1982
  • 周期: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14-30
  • 全年订价:4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国家图书馆馆藏, 剑桥科学文摘,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医学文摘, 哥白尼索引(波兰),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维普收录(中)
  • 2000年获黑龙江优秀科技期刊奖
  •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11年2期文献
  • 2017年广东省佛山市孕妇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广东省佛山市妊娠期妇女碘营养状况,为孕妇科学补碘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以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5个区为监测点.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监测点按东、西、南、北、中划分为5个抽样片区,每个片区各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20名孕妇,进行尿样及其家中食用盐盐样的碘含量监测.结果 共采集孕妇家庭食用盐盐样500份,盐碘中位数为24.8 mg/kg,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5.8%(479/500),碘盐覆盖率为99.0%(495/500);各监测点孕妇家庭食用盐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6.9,P< 0.05).共检测孕妇尿样500份,尿碘中位数为138.9 μg/L,各监测点孕妇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5,P<0.05);不同孕期妇女尿碘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2.6,P>0.05).结论 广东省佛山市孕妇碘营养处于缺乏状态(<150 μg/L),需要进一步加强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改善孕妇碘营养状况.

    作者:顾春晖;谭强;王茂;廖智慧;古冠斌;何若琳;钟国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历史重病区村16周岁以上人群总摄氟量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贵州省燃煤污染型地方性氟中毒(简称燃煤型氟中毒)历史重病区综合防治后16周岁以上人群总摄氟量现状.方法 2017年,选择历史病情较重且未达到病区消除标准的荷花村、吉丰村和吉坪村作为调查点.对3个村全部8~12周岁在校学生进行氟斑牙患病情况检查;每村抽取10户居民户,调查16周岁以上人群平均每人每天的主食、蔬菜、水摄入量,并采集其家中食用玉米、大米、干辣椒、饮用水、室内空气样品,检测氟含量,计算人群总摄氟量.并将调查结果 与2006年调查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荷花、吉丰、吉坪3个村8~12周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分别为16.86%(29/172)、17.90%(29/162)、7.94%(10/126),与来自文献的2006年[94.32%(216/229)、100.00%(72/72)、99.63%(267/26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47.97、136.95、345.13,P均<0.01);氟斑牙指数分别为0.36、0.40、0.12.3个村居民饮用水氟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40、0.029、0.033 mg/L;主食大米的氟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019、0.016、0.015 mg/kg,与2006年(主食为玉米,17.520、36.620、27.770 mg/kg)比较分别降低了99.89%、99.96%、99.95%;干辣椒氟含量中位数分别为2.09、1.97、0.35 mg/kg,与2006年(514.21、1 035.29、947.78mg/kg)比较,分别降低了99.59%、99.81%、99.96%,二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79、2.542、2.449,P均<0.01);室内24h空气样均未检出氟化物.3个村16周岁以上人群平均每人每日摄氟量为0.304、0.279、0.273 mg,与2006年(19.564、33.837、27.224 mg)比较,分别降低了98.45%、99.18%、99.00%.结论 贵州省燃煤型氟中毒历史重病区,16周岁以上人群总摄氟水平显著降低.

    作者:张伯友;张念恒;李杨;安冬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7年青海省互助县饮水型氟中毒防治状况调查

    目的 了解青海省互助县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水工程运行情况及病情变化趋势,评价防控措施效果.方法 2017年,选择互助县7个乡(镇)、60个饮水型氟中毒历史病区村作为调查点,调查病区村人口学资料.对已改水的病区村,调查改水工程运转情况,并采集1份末梢水水样测定水氟含量;对尚未改水的病区村,按照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在饮用水源各采集1份水样,测定水氟含量.对调查村90%以上的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根据历史资料,选出儿童病情较重的1个病区村,选择25岁及以上且在当地居住5年以上人群50人,进行氟骨症临床和X线检查,同时采集尿样,进行尿氟含量的检测.结果 7个乡(镇)、60个病区村中6个村已搬迁,截止2017年历史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村为54个,54个病区村已全部改水.共调查改水工程16个,其中小型改水工程6个,占37.50%,大型改水工程10个,占62.50%;正常运转工程16个,占100.00%;水氟含量合格工程16个,合格率为100.00%,水氟含量范围为0.10~0.66 mg/L,覆盖人口16.084 6万人.共检查8~12岁儿童2 399人,检出氟斑牙患者117例,检出率为4.88%,氟斑牙指数为0.13.其中极轻度89例,占3.71%;轻度21例,占0.88%;中度7例,占0.29%;无重度病例.25岁及以上成人氟骨症临床检查68人,检出轻度氟骨症12人,检出率为17.65%;X线拍片检查46人,检出轻度1人,检出率为2.17%;临床和X线检查均未检出中度及以上氟骨症患者.检测成人尿样50份,尿氟几何均数为0.72 mg/L.结论 互助县改水工程运行良好,无重度儿童氟斑牙和成人氟骨症患者,饮水型氟中毒防治工作成效显著,应继续加强改水工程与病情监测,彻底控制饮水型氟中毒流行.

    作者:蒲光兰;孟献亚;白生录;陈黎林;周昕;鲁青;沈洪婷;何多龙;马静;魏生英;张强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行政区域变动对杭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病区防治现状的影响

    目的 了解行政区域变动对杭州市饮水型地方性氟中毒(地氟病)防治现状的影响,为评价和完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7年调查杭州市所有历史性饮水型地氟病病区村行政区域现状,以及改水工程运行情况.检测现病区自然村水氟含量,8~ 12岁儿童氟斑牙及尿氟含量.水氟含量检测采用《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T 5750.7-2006),氟斑牙检查采用Dean法,尿氟含量检测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结果 杭州市历史饮水型地氟病病区现涉及5个县(市、区)、8个乡镇、22个行政村的38个自然村,全部病区自然村已完成改水且改水工程运转正常,水氟含量均< 1.00 mg/L;共检查795名8~ 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1.13%(9/795).共检测尿样198份,尿氟几何均数为0.77 mg/L,范围为0.12~2.90 mg/L.结论 行政区域的变动并未影响改水降氟效果,但仍应加强改水工程的后期管理维护和病情监测工作.

    作者:霍亮亮;徐卫民;金行一;朱素娟;杨洋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6年湖北省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碘盐新标准实施后湖北省居民碘营养状况,综合评价防控措施落实效果.方法 2016年,在湖北省的103个县(市、区),将每个县(市、区)所辖乡镇(街道)划分为东、南、西、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街道),每个乡镇(街道)抽取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40名8~10岁儿童(男、女各半),采集家中食用盐盐样;在每所小学所在乡镇(街道)抽取20名孕妇,采集家中食用盐盐样.按照人口比例概率抽样法(PPS),在103个县(市、区)中抽取35个县(市、区),采用上述抽样方法,对8~ 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容积和尿碘含量的检测,孕妇进行尿碘含量检测.碘营养判定标准:儿童尿碘中位数< 100 μg/L为碘缺乏,100~<200μg/L为碘适量,200~<300 μg/L为碘超适宜量,≥300 μg/L为碘过量;孕妇尿碘中位数<150μg/L为碘缺乏,150~<250μg/L为碘适量,250 ~< 500 μg/L为碘超适宜量,≥500 μg/L为碘过量.结果 共采集儿童及孕妇家中食用盐盐样30 967份,盐碘中位数为23.85 mg/kg,碘盐覆盖率为99.46%(30 799/30 967),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4.00%(29 108/30 967).共对6 789名8~ 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容积和尿碘含量检测,甲状腺肿大率为0.85%(58/6 789),尿碘中位数为263.54 μg/L;检测孕妇尿样3 348份,尿碘中位数为166.71 μg/L.结论 湖北省居民盐碘含量和儿童甲状腺肿大率符合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孕妇及儿童碘营养处于碘适量或碘超适宜量状态,应持续加强重点人群的碘营养水平监测.

    作者:戴馨;熊培生;张碧云;周素华;尹坚;蔡顺祥;石青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青海省海西州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病原学及耐药、耐消毒剂基因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青海省海西州鼠疫自然疫源地鼠疫菌株生物学特性,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1957-2011年在青海省海西州分离的181株鼠疫菌进行生化试验、毒力因子鉴定、质粒分析、差异片段(DFR)分型及耐药、耐消毒剂基因检测研究.从181株鼠疫菌中选取79株进行毒力测定,并按毒株判定标准[小致死量(MLD)≤10 000为强毒菌,10 000<MLD<100 000为中等毒力菌,MLD≥100 000为弱毒菌]进行分类.结果 181株鼠疫菌的生物型均为古典型,生态型均为青藏高原型.81.22%(147/181)的鼠疫菌株含有4个毒力因子(F1、Pst Ⅰ、VW、Pgm);63.54%(115/181)的鼠疫菌株携带相对分子质量(Mr)为6×106、45×106、52×106的质粒,31.49%(57/181)的鼠疫菌株携带Mr为6×106、45×106、65×106的质粒.DFR分为8个基因组型,分别为8型(109株)、32型(33株)、5型(20株)、1b型(14株)、44型(2株)、7型(1株)、37型(1株)、49型(1株);未发现有耐链霉索、磺胺类药、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及消毒剂等相关基因的菌株.79株进行小鼠毒力测定的鼠疫菌中,有75株菌的MLD≤10 000,即为强毒菌,占94.94%(75/79).结论 青海省海西州鼠疫自然疫源地分离的鼠疫菌具备青藏高原鼠疫病原体特性,鼠疫菌的毒力强,且不具有耐药及耐消毒剂相关基因的特征.

    作者:李胜;杨晓艳;何建;李存香;熊浩明;辛有全;靳娟;张琪;柏吉祥;魏柏青;代瑞霞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重组两歧双歧杆菌疫苗的构建、鉴定、表达及其免疫保护力研究

    目的 构建铜绿假单胞菌重组(r)两歧双歧杆菌(Bb)疫苗,研究疫苗免疫后铜绿假单胞菌攻击小鼠的免疫保护力.方法 将PCR扩增的铜绿假单胞菌重组外膜蛋白H(OprH)基因克隆至载体pGEX-1λT,电穿孔转化两歧双歧杆菌,得到rBb-pGEX-OprH疫苗.将疫苗进行PCR鉴定,再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表达产物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分析,并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鉴定.将21只BALB/c小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rBb-pGEX-OprH疫苗组(简称疫苗组)、空载体组和Bb对照组(每组7只),分别用rBb-pGEX-OprH、rBb-pGEX-l λT或Bb行灌胃免疫,每天1次,连续3d,持续3周,于首次免疫后4周以5×107菌簇形成单位(CFU)铜绿假单胞菌滴鼻攻击,每天1次,连续3d.攻击2周后处死小鼠,计数肺细菌负荷.另于免疫前、首次免疫后4周、攻击感染后2周取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IgG水平.结果 PCR扩增出660 bp的OprH基因;PCR鉴定显示,rBb-pGEX-OprH疫苗构建成功;SDS-PAGE证实,重组疫苗可表达相对分子质量为47×103的融合蛋白,与预期结果一致;Western blot结果显示,表达蛋白可被铜绿假单胞菌感染的小鼠血清识别.3组小鼠肺细菌菌落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 506.793,P<0.05),疫苗组肺细菌菌落数[(7.691±0.069)lgCFU/g]低于空载体组[(8.855±0.027)lgCFU/g]和Bb对照组[(8.958±0.037)lgCFU/g,P均<0.05].疫苗免疫后4周,3组小鼠血清IgG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216,P<0.05),其中疫苗组血清IgG水平(0.078土0.005)明显高于空载体组(0.054±0.004)和Bb对照组(0.052±0.004,P均<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rBb-pGEX-OprH疫苗构建成功,且可诱导小鼠产生一定的保护力.

    作者:江帆;李文桂;刘潇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新疆塔城和喀什地区团场职业人群布鲁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分析

    目的 了解新疆塔城和喀什地区团场职业人群布鲁菌病(简称布病)感染菌种与流行情况.方法 2015年9月,采取虎红平板凝集、试管凝集试验和PCR核酸检测技术对新疆塔城地区和喀什地区团场职业人群(其中包括牧民、半农半牧、兽医)和非职业人群(包括学生和干部)进行血清学和布鲁菌分子生物学检测.PCR阳性产物送往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测序,序列结果用GenBank网页中基本定位比对搜索工具(BLAST)进行在线检索比对,将序列上传至美国国立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结果 共检测546份血样,其中男性300人,年龄(55±15)岁;女性246人,年龄(54±12)岁.布病血清学检测阳性率为17.58%(96/546),PCR检测阳性率为6.78%(37/546),PCR阳性率低于血清学的阳性率,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9.8,P< 0.05).测序结果比对分析显示,外膜蛋白omp22和omp2两对基因与美国威斯康星州流产种布鲁菌(LT651712)相似性均为100.00%(253/253、863/863 bp),阳性核酸确定为流产种布鲁菌.结论 布病在新疆部分畜牧业为主的团场职业人群中存在高感染率,感染菌种为流产种布鲁菌,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对布病的预防宣传,降低感染率.

    作者:王茜;颜彬;陈泽宇;谢松松;张红梅;刘夏飞;余典琴;哈兹·吾热力;崔步云;王远志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氟对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磷酸化-NMDAR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磷酸化-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P-NMDAR)蛋白在氟中毒大鼠海马神经细胞的表达情况,探讨氟中毒引起神经细胞损伤的机制.方法 选择初生24h内的SD大鼠(16只),处死后分离其大脑海马组织,体外培养原代神经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神经细胞.在培养的第7天,将神经细胞分为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拮抗组、低氟拮抗组、高氟拮抗组6组.对照组加入与实验组等体积的培养液,低氟组和高氟组加入氟化钠(NaF)含量分别为0.2、2.0 mmol/L,拮抗组加入10.0μmol/L NMDAR拮抗剂(MK-801),低氟拮抗组和高氟拮抗组分别加入0.2 mmol/L NaF+10.0μmol/LMK-801、2.0 mmol/L NaF+10.0 μmol/L MK-801,培养时间为24 h.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NMDAR亚基的磷酸化蛋白(P-NMDAR1、P-NMDAR2A、P-NMDAR2B)表达水平.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体外培养2~3d的原代细胞胞体变大,并向外伸出许多凸起,呈小蜘蛛状:6~7d,细胞突触长而纤细,呈网络样相互交错.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带有红色荧光的神经元核抗体阳性细胞(神经细胞),细胞纯度超过80%.P-NMDAR1蛋白的表达在对照组、低氟组、高氟组、拮抗组、低氟拮抗组和高氟拮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44±0.12、0.46±0.06、0.46±0.12、0.56±0.10、0.70±0.12、0.46±0.09,F=2.75,P> 0.05);P-NMDAR2A、P-NMDAR2B蛋白表达在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5±0.17、0.74±0.08、1.13±0.27、0.87±0.15、0.67±0.11、0.66±0.09,0.68±0.24、0.66±0.12、1.46±0.27、0.74±0.16、0.56±0.13、0.91±0.35,F=3.68、6.11,P均<0.05),且P-NMDAR2A和P-NMDAR2B蛋白在高氟组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均<0.05),在高氟拮抗组的表达低于高氟组(P均< 0.05).结论 过量氟可以引起海马神经细胞中P-NMDAR2A和P-NMDAR2B蛋白表达增强,加入MK-801与NaF共培养后,可拮抗氟对神经细胞的损伤.

    作者:毕翻;魏娜;万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03-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人间布鲁菌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与短期发病趋势预测

    目的 分析2003-2017年内蒙古包头市人间布鲁菌病(简称布病)的流行病学特征,短期预测2018-2020年布病的发病趋势,为布病预警和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包头市2003-2017年人间布病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人口资料来源于包头市统计年鉴.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布病的流行概况、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根据2003-2017年布病月发病数,运用R语言建立自回归滑动平均混合(ARIMA)模型,通过ARIMA模型对2018-2020年布病的发病趋势进行预测.结果 2003-2017年包头市累计报告人间布病5 180例.其中,2016年354例、2017年357例.发病年龄集中在35 ~ 64岁(4 046例);高发地区为牧区(2 218例)和农村地区(1 975例);职业以农民(3 930例)和牧民(552例)为主;发病高峰为每年的4-7月.布病发病预测模型为ARIMA(2,1,2)×(1,0,1)12,模型预测的平均绝对尺度误差为0.585.用构建的ARIMA模型预测2018-2020年包头市人间布病发病数分别为349、331、324例.结论 包头市人间布病发病存在季节、地区、人群分布特征.与2016、2017年相比,2018-2020年布病发病较平稳,但不排除高发的可能.应密切关注布病疫情走势,根据流行病学特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控制布病.

    作者:金艳辉;徐玉萍;张恒;王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青海省兴海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β检测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青海省兴海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情况.方法 2017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兴海县大骨节病病区开展调查,以年龄≥20岁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大骨节病诊断》(WS/T 207-2010)标准,将调查对象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调查对象血清中IL-1β含量.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对符合条件的188例居民进行了调查,其中病例组91例、对照组97例,两组间年龄[(45.89±11.75)、(47.95±11.75)岁]、性别(男:48、38例,女:43、59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50,x2=3.485,P均>0.05).病例组和对照组人群血清中IL-1β含量分别为(94.54±24.19)、(65.95±20.08)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839,P<0.05).结论 青海省兴海县成人大骨节病患者体内存在炎性改变.

    作者:李强;周昕;蒲光兰;马丽;徐立青;赵志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过量氟对小鼠骨钙素与糖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过量氟对小鼠骨钙素(OCN)与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用32只C57雄性成年小鼠(体质量为18 ~ 24 g),按体质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0(对照)、50、100、150 mg/L染氟组,每组8只,分别自由饮用含0、50、100、150 mg/L氟化钠的蒸馏水,以复制饮水型氟中毒动物模型.12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血清中总骨钙素(tOCN)、未羧化骨钙素(ucOCN)、胰岛素(FINS)和胰高血糖素;化学发光法检测空腹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含量.结果 染氟12周后各组小鼠血清tOCN、ucOCN、GLU、HbA1c、FINS、胰高血糖素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3、22.29、4.43、45.57、4.45、55.21,P均<0.05).其中100、150 mg/L染氟组小鼠血清tOCN、ucOCN、GLU、HbA1c、FINS含量[(30.02±5.35)、(35.22±4.98)ug/L,(8.72±1.34)、(11.01±1.02) μg/L,(7.53±2.29)、(8.53±2.81) mmol/L,(6.74±0.68)、(7.12±0.25)mmol/L,(2.65±0.25)、(2.74±0.47)mU/L]均高于对照组[(20.23±3.22)、(5.80±1.60) μg/L,(4.99±1.60)、(4.95±0.28)mmol/L,(2.13±0.28)mU/L,P均<0.05],而50、100、150 mg/L染氟组小鼠血清胰高血糖素含量[(20.90±3.00)、(23.68±2.58)、(21.63±2.42)ng/L]低于对照组[(38.61±3.73)ng/L,P均<0.05].结论 过量的氟摄入可导致小鼠血清OCN水平升高及糖代谢异常.

    作者:秦纹;张美林;陈龙;张美玉;任海洋;钟近洁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甲状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基因拷贝数变异可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归等多个环节.脂酰肌醇-3羟基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拷贝数变异情况的研究,为进一步认识甲状腺癌各亚型的基因图谱,以及甲状腺癌的准确诊断和开展精准的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分子学基础.以下就近年来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重要基因拷贝数变异与甲状腺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史晓莉;申红梅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水中氟离子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水氟污染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饮水中氟离子(F-)检测是评价水中氟污染情况以及治理效果的重要指标.目前,检测水中F-的方法主要有氟试剂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离子色谱法、锆盐茜素比色法.本文简要综述这几种常用检测方法的原理、检出限、影响因素、存在的优缺点等,并针对现阶段对水中F-检测的需求提出了改进的方向.

    作者:霍思梦;王静;高彦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布鲁菌的应用研究

    目的 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布鲁菌的实时荧光定量PCR (RT-PCR)初步筛查方法 .方法 根据编码布鲁菌外膜蛋白omp10和omp31的碱基序列设计4对引物和对应探针,即omp10、omp10-1、omp31和omp31-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将设计的引物和探针分别用于检测6个种类的19份已知生物型的标准布鲁菌株DNA、10份云南玉溪分离的布鲁菌株DNA和224份阴性对照菌株DNA,包括35份巴尔通体菌、103份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其中包括4份0∶3型和9份0∶9型)和86份杂菌,根据检测结果评价引物和探针的特异性.结果 omp10、omp10-1可对19种标准布鲁菌株DNA进行扩增,omp10的起峰时间和扩增曲线优于omp10-1,且omp10不能扩增阴性布鲁菌株的DNA;omp31-1可对16种标准布鲁菌株DNA进行扩增;omp31不能扩增标准布鲁菌株DNA.omp10、omp10-1和omp31-1检测10份玉溪分离的布鲁菌株,DNA的平均循环(Ct)值分别为:19.87,、19.14、17.52.结论 omp10特异性强,只对布鲁菌有特异性扩增,可用于布鲁菌的快速检测.

    作者:杜清春;王鹏;董珊珊;姜海;丁奕博;杨向东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浙江省慈溪市小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慈溪市小学生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效果.方法 2017年,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按东、西、南、北、中5个方位抽取慈溪市5个镇(街道),每个镇(街道)抽取1所中心小学,对4~6年级共1 505名学生开展为期5个月的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干预,比较干预前后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防治态度改变情况.结果 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防治态度答题正确率分别从干预前的60.29%(9 032/14 980)、60.83%(4 556/7 490)提高到干预后的84.64%(12 653/14 950)、83.05%(6 208/7 475),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 221.33、915.01,P均<0.01).结论 健康教育干预是提高慈溪市小学生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水平的有效手段和措施.

    作者:范飞能;叶建杰;陈喆;祝梦雨;刘云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工作任务解读

    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主要领导同志对地方病防治作出重要批示,对地方病病区的扶贫攻坚工作作出了新的更加明确的要求,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9个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18-2020年)》,对近三年的工作做出了明确的部署,为了更好地执行该方案,笔者梳理了现阶段地方病重点工作任务,以期与广大同行共勉.

    作者:高彦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2017年青海省果洛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调查

    目的 掌握青海省果洛州儿童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现状.方法 依据果洛州饮茶型氟中毒的历史流行情况,2017年,在果洛州的5个县根据牧业区、农业区、半农半牧业区分层,每层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1个病区自然村作为调查点.在每个调查点,采集当地居民生活饮用水,并抽取10户家庭,采集其茶样,同时对全部8~12岁儿童进行氟斑牙检查.水氟、砖茶氟测定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GB/T 5750.5-2006、GB 19965-2005),氟斑牙采用《氟斑牙诊断》(WS/T 208-2011)标准进行诊断.结果 共检测85份生活饮用水,水氟含量均值为0.34 mg/L,范围为0.20~0.77 mg/L.共检测161份砖茶,砖茶氟含量均值为579 mg/kg,范围为110~1 278 mg/kg.日人均砖茶摄氟量为6.78 mg,其中喝茯砖茶的占73.29%(118/161).共调查8~12岁儿童2 083名,儿童氟斑牙检出率为22.85%(476/2 083),氟斑牙指数为0.42,流行程度较弱.结论 果洛州儿童有饮茶型氟中毒流行,病情流行程度较轻.

    作者:陈萍;孟献亚;姜泓;尤小梅;魏生英;喇翠玲;张强;李生梅;何多龙;杨萍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2017年重庆市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结果分析

    目的 了解重庆市居民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分布情况.方法 2017年按照《重庆市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技术方案》的要求,在重庆市38个区(县)和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乡(镇、街道办事处)为单位开展水碘含量、水源类型、井深及地域情况调查,并对其中水碘中位数> 10 μg/L的乡(镇、街道办事处),以行政村(居委会)为单位开展调查.水碘检测采用国家碘缺乏病参照实验室推荐的“适合缺碘及高碘地区水碘检测的方法”.对不同水源类型、不同井深及不同地域的水碘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全市共采集水样17 584份,水碘中位数为1.7μg/L,范围为0.2 ~ 124.0μg/L,其中水碘<10 μg/L的占96.13%(16 903/17 584),10~100μg/L的占3.86%(679/17 584),>100 μg/L的占0.01%(2/17 584).1 023个乡(镇、街道办事处)中,水碘<10 μg/L有1 020个,10~100μg/L的有3个,分别为荣昌区安富街道(25.8 μg/L)、清升镇(11.8 μg/L)和龙集镇(31.0 μg/L).深井水、自来水、浅井水水碘含量(4.2、1.5、1.2 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 008.4,P<0.01).井深和水碘含量呈正相关(r=0.298,P< 0.01).主城区、渝东北、渝东南、渝西水碘中位数分别为1.8、0.8、1.1、3.7μg/L,不同地域水碘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 080.5,P< 0.01),渝东北和渝东南(均属山区)水碘含量相对较低.结论 重庆市属于碘缺乏地区,大部分地区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偏低.山区群众的碘缺乏风险要比其他地区更大.

    作者:周春碚;李心术;谢君;周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盐碘含量下调后云南省大理市不同人群碘营养状况调查

    目的 全面评估新标准碘盐覆盖后云南省大理市不同人群的碘营养水平.方法 2012-2015年,在大理市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片区,每个片区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4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抽检15户居民食用盐,盐碘检测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GB/T 13025.7-2012).2014年,在大理市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各抽取1个乡(镇),每个乡(镇)抽取孕早、中、晚期孕妇各20名,哺乳妇女20名,普通健康成人20名,0~4岁儿童20名;每个片区各抽取1个乡(镇)的1所小学,每所小学抽取40名8~ 10岁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集调查对象尿样,尿碘检测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2006).2015年在大理市以行政村为单位,在每个行政村调查1个饮用人数多的水源,采用“适合缺碘及高碘地区水碘检测的方法”检测水碘.通过问卷调查孕妇和哺乳妇女的碘营养补充来源.结果 2012-2015年,居民户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上,盐碘中位数由2012年的29.38mg/kg下降至2015年的24.96mg/kg.不同人群的尿碘中位数,孕妇(n=356)为136.85 μg/L,哺乳妇女(n=111)为102.63 μg/L,普通成人(n=163)为164.03 μg/L,8~ 10岁儿童(n=200)为209.61 μg/L,0~<2岁儿童(n=57)为157.27 μg/L,2~4岁儿童(n=50)为134.08 μg/L.大理市饮用水(n=142)碘含量中位数为0.62 μg/L,范围为0.00~9.92 μg/'L.孕妇、哺乳妇女富碘海产品的平均摄入频次分别为0.99、1.07次/月,仅有1.99%(9/453)的人群通过多维元素制剂来补碘.结论 盐碘含量下调后,低水碘地区大理市人群的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水平.持续保持高水平的合格碘盐食用率,加强对不同人群的监测和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是下一阶段的防治重点.

    作者:张海涛;王安伟;刘秀芹;叶枫;郭玉熹;李淑娟;曹荣季;黄文丽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河北省黄骅市体检人群桥本甲状腺炎检出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河北省黄骅市体检人群桥本甲状腺炎(HT)的检出情况以及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方法 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4-2016年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体检的黄骅市居民甲状腺检查资料,并对HT患者检出情况以及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4 413名体检者检查资料,年龄为(45.76±10.13)岁;其中男性2 099例、女性2 314例.黄骅市体检人群的HT检出率为6.55%(289/4413),且有逐年增高的趋势(x2趋势=7.126,P<0.05).不同性别间HT检出率(男性:2.86%,女性:9.9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9.077,P<0.05);不同年龄组间女性HT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541,P<0.05),男性HT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8.424,P>0.05).HT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检出率为25.61% (74/289),其中40~<50岁组检出率高,为34.74%(33/95);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和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甲减)的检出率分别为3.11%(9/289)、6.57%(19/289)、15.92%(46/289),HT合并亚甲减患者的检出率较高.结论 黄骅市人群的FHT检出率逐年升高,部分HT患者伴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合并亚甲减的检出率高.应加强HT的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HT伴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

    作者:代荣琴;刘玉枝;王凤玲;侯振江;张金彪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河南省盐碘新标准实施5年后儿童碘营养状况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河南省实施食盐加碘新标准5年后8~ 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为科学调整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按照《河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以8~ 10岁儿童(男女各半)为研究对象,在河南省的156个非高碘县(市、区)和高碘县(市、区)所辖的非高碘地区,采集家中食用盐盐样,检测盐碘含量;在113个县(市、区),采集即时尿样,检测尿碘含量;在67个县(市、区),检查甲状腺容积.盐碘检测采用直接滴定法,川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检测采用仲裁法,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甲状腺容积检查采用B超法.结果 2017年,共检测8~ 10岁儿童家中盐样31 174份,盐碘中位数为25.8 mg/kg,碘盐覆盖率为95.0%(29 613/31 174),合格碘盐食用率为85.6%(26 673/31 174).检测儿童尿样22 442份,尿碘中位数为208.0 μg/L.对13 439名儿童进行甲状腺容积检测,甲状腺肿大率为1.5%(196/13 439).结论 盐碘新标准实施后,河南省8~ 10岁儿童碘营养水平处于基本适宜状态,但是合格碘盐食用率较低,应长期坚持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加强碘缺乏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作者:刘洋;朱琳;李小烽;孙宁;王燕丽;杨金;陈玕;张莉;郑合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