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黑龙江医学杂志

黑龙江医学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发展研究中心
  • 国际刊号:1004-5775
  • 国内刊号:23-1326/R
  • 影响因子:0.71
  • 创刊:1972
  • 周期:月刊
  • 发行:黑龙江
  • 语言:中文
  • 邮发:14-297
  • 全年订价:249.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黑龙江医学杂志》 获得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黑龙江医学杂志   2011年8期文献
  • 老年人心力衰竭的特点及健康指导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病情复杂,预后不良,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健康问题.近年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在普通人群中,心衰的总患病率约为2%~3%,且在不断地增加.心衰又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常见原因,其猝死发病率是普通人群的5倍.因此,为心力衰竭的老年人做好健康指导,尤为重要.

    作者:杨泽斌;刘晶晶;陈明月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化疗药物引起静脉炎的防护及处理

    化疗性静脉炎,是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水肿或出现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薛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肿瘤科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肿瘤病人临床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化疗方案大致相同,一组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点,另一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对照比较,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患者消化道反应减少,全身症状改善,白细胞值上升.结论 肿瘤病人临床化疗中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

    作者:王爽;许尔屹;赵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口咽通气管吸痰和经鼻吸痰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吸痰和经鼻吸痰两种不同吸痰方法对呼吸道的刺激及吸痰效果.方法 将87例病人随机分为口咽通气管吸痰组43例和经鼻吸痰组44例.口咽通气管吸痰组为经口咽通气吸痰;经鼻吸痰组为传统经鼻盲插吸痰.结果 口咽通气管吸痰效果较好,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口咽通气管吸痰方法明显优于经鼻吸痰法.

    作者:杨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多酶清洗剂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多酶清洗剂在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同质污染的医疗器械900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0件,均采用手工清洗.实验组物品浸泡于多酶清洗剂1∶270溶液中 5 min;对照组物品浸泡于传统清洗剂1∶270 溶液中 30 min.然后,分别取出两组物品用流动水冲净.结果 比较多酶清洗剂组与传统清洗剂组医疗器械手工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器械,多酶清洗剂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孙正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手术室护士弹性排班的实施

    为了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切实保证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合理排班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根据科室自身的特点,实施了弹性排班.

    作者:郝凤杰;王桂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治疗期间预防感染的护理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或(和)出血.我院对50例MDS患者予以有效的预防感染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在为患者宣教时,重点讲解MDS粒细胞缺乏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实行保护隔离及采取各种消毒隔离的目的、意义.稳定患者的情绪,鼓励家人给予支持和关心,使患者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胡蓉蓉;李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六味地黄丸合并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合并转移因子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fions,RRTI)的疗效.方法 将64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六味地黄丸、转移因子共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六味地黄丸合并转移因子治疗小儿RRTI疗效显著.

    作者:于荣静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输尿管镜下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03~2010-12间,收治的7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6例输尿管结石中,73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6.1%.手术时间16~104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5.0~80 mL,平均22 mL.70例获得随访2~6个月,平均4.3个月.未发生结石残留、输尿管狭窄及尿道狭窄.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安全、可靠、排石率高,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洋生;符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观察与探讨

    目的 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理措施.方法 观察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临床表现以眩晕和意识障碍为主,持续昏迷者预后差,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导致病情延误.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双侧丘脑呈蝶形梗死是特征性表现,加强宣传教育有利于减少病情延误.

    作者:闫俊杰;佟晓燕;耿志伟;刘杰;王昱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支撑喉镜显微手术治疗32例声带任克氏间隙水肿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显微手术治疗声带任克氏间隙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2例声带任克氏间隙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声带任克氏间隙水肿的患者,经支撑喉镜显微手术治疗,治愈26例,治愈率为81.25%;好转6例,占18.75%,总有效率100.0%.结论 支撑喉镜下的喉显微治疗声带任克氏间隙水肿,创伤小、疗效确切,易于在基层医院普及推广.

    作者:陈卫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489例梅毒病例综合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间,489例梅毒病例的发病特征,以提高防梅意识,减轻梅毒的侵害.方法 将489例梅毒患者分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神经梅毒、潜伏梅毒、胎传梅毒、孕妇梅毒,讨论其临床表现及特征,找出各期诊断和治疗上的薄弱环节.结果 Ⅰ期梅毒发病情况: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2.4∶1);Ⅱ期梅毒皮疹和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误诊率较高(25%);神经梅毒、潜伏梅毒、胎传梅毒、孕妇梅毒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能减轻梅毒损害,控制梅毒的蔓延.结论 通过对489例梅毒的综合分析,旨在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控制梅毒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52例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引流术体会

    目的 探讨简便有效的胸腔引流方法.方法 选择2007-09~2010-09间,我院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对各种原因所致的胸腔积液患者52例,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结果 52例胸腔积液患者均得到有效引流,临床有效率100%,无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 应用一次性中心静脉导管进行胸腔穿刺置管引流,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适合恶性胸水的治疗,其避免了反复胸腔穿刺或留置导管引起的诸多问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吴宇;杨德军;叶德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给予奥扎格雷钠80 mg,2次/d,静脉滴注,以及三磷酸胞苷二钠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静脉滴注,连续15 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30 mL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1次/d,静脉滴注,连续15 d.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进行相关口服药物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90%,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无毒副作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文彪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肺结核的防治

    目的 探讨老年人肺结核的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及有效预防.方法 通过影像学的动态监测、痰菌培养(结核菌敏感与耐药试验),分析26例老年肺结核病的临床诊治情况,针对其发病特点,找出对策.结果 本组65例病人中,男31例、女34例.年龄16~95岁,平均年龄46.6岁.其中:50岁以上老年人26例,70岁以上老年人11例.分别为:95、83、81、79、77、74岁各1例,71岁3例、70岁2例.特点为老年人发病多,复发或再感染者居多,病情重且复杂者居多.结论 老年肺结核多为继发性,老年人对结核菌的抵抗力下降,而发病率高是因全身免疫功能下降,肺部免疫力亦随之下降,肺组织弹性减弱,呼吸道分泌功能降低,使肺清除痰液的能力下降,结核菌侵入而发病.其症状不典型,发病隐匿且病程长.老年人耐药病例多、重症病例多,已成为主要慢性传染源.老年人应尽可能避免与肺结核病人接触,以防被传染.

    作者:刘晓岩;冯颂华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术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在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07~2007-09间,在我院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术的72例年龄>65周岁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7例,通过对症治疗均痊愈,全部病例1年后大便功能均正常;局部复发率10.8%,3年生存率78%.结论 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术可扩大Dixon术的适应范围,明显提高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精密附着体的临床应用

    目的 总结精密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指征及特点.方法 对基牙为残根、残冠及牙体缺损较大并有牙髓病变者,做完善的根管治疗,牙片显示根尖无病变,观察2周无症状者,即可修复.结果 本组200例精密附着体修复,经6个月~3年的临床观察,优148例、良32例、一般12例、失败8例,优良率90%.结论 精密附着体是修复牙列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保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861例肾活检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分析861例肾活检病理结果,以了解肾脏疾病的病理类型及其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1~2009-01间,861例因肾脏疾病行肾活检的病理资料,并进行统计和总结.结果 861例患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占85.6%,继发性肾小球病占13.4%,小管间质性疾病占0.8%,肾移植相关肾脏疾病占0.2%.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IgA肾病(IgAN)多,占21.5%;其次,分别为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占19.5%,轻微肾小球病变占17%,微小病变占11.7%,膜性肾病占9.6%;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中,以狼疮性肾炎(LN)多见,占6.2%;其次,是乙肝相关性肾炎占3.1%,糖尿病肾病占1.4%.结论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常见的肾小球病,其中以IgA肾病为主.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以狼疮性肾炎为主.

    作者:张承巍;冷蕾;李春媚;杨贺;刘素雁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20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于2005~2010年间,采用超关节微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20例,并进行术后随访及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20例均获随访,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X片示: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骨折线,无针孔感染、第二掌骨骨折、桡神经浅支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Jakin评分标准:优10例,良8例,可2例.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复位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后去除方便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欧冬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环酯红霉素与洛美沙星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环酯红霉素治疗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疗效.方法 将125例分为两组:环酯红霉素组65例,口服环酯红霉素500 mg,2次/d,疗程10 d;洛美沙星组60例,口服洛美沙星200 mg,2次/d,疗程10 d.合并淋球菌感染者,同时给予罗氏芬1.0 g,肌注,1次/d,疗程5 d.结果 环酯红霉素有效率为81.5%,洛美沙星组有效率58.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环酯红霉素疗效明显优于洛美沙星,可以成为女性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姜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D-二聚体水平测定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研究其与SLE的疾病活动及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1)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01);(2)与D-二聚体水平正常组SLE患者相比,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SLE患者的SLEDAI积分明显升高(P<0.05),且 D-二聚体水平与SLEDA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682,P<0.01);(3)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与抗心磷脂抗体阴性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 (P>0.05),但继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继发抗磷脂综合征的SLE患者(t=2.157,P=0.03);(4)狼疮肾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P<0.05).结论 SLE患者检测血浆D-二聚体,有助于了解SLE疾病的活动性.

    作者:张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造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物理因素

    造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因素很多,常常被提及的包括:骨质量下降、外界暴力、应力减退、平衡能力降低等因素.但无论何种因素,均涉及某种暴力终作用于椎体,从而造成骨折.在这里,我们不论述形成暴力的过程,而仅仅论述暴力作用对象的一些物理属性对暴力结果的影响.例如:椎体骨质量、脊柱后部韧带及肌肉质量、椎间盘质量、躯干共振、躯干节段质心偏移等.对于这些物理结构属性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制定相应的骨折预防策略,如:姿势矫正方式、避震坐姿势、避震器械等.

    作者:卢诗军;陈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针刺合谷穴的解剖学基础

    目的 研究针刺合谷穴局部的层次结构.方法 用福尔马林固定成年男性合谷取穴进行定位标识,毫针透刺后进行透穴区域局部层次解剖研究.结论 对合谷穴进行针刺时,拇指呈伸位,直刺进针,深度以不超过患者皮肤进针点至手掌面皮肤厚度的1/2为宜.

    作者:孙威;刘洋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前牙冠折至龈下的修复前治疗

    前牙冠折断面常深及龈下,在修复前需通过各种方法充分暴露断端,重建生物学宽度,才能长期健康的保存患牙.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治疗方法,简要作一综述.

    作者:高岩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大鼠脑缺血模型的建立及小肠损伤机制探讨

    目的 探讨脑缺血对小肠形态学的影响,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防止小肠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脑梗死模型,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脑缺血4 h后小肠的病理形态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大鼠胃出现小肠绒毛变短变粗、杯状细胞增多及大量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 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可引起小肠的相应病理学改变.

    作者:王怡平;高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增强高职教育吸引力需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做起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令人担忧,是使职业教育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自身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本文指出高职院校赢得社会青睐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办学质量(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其中目标建设、目标明确和课程改革三个方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作者:彭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对中专学生的学习现状的认识与探讨

    学习是学生的根本任务,是他们认识社会、面对社会、立足社会的根本.社会的变化,对于在校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影响和阻碍学生学习的因素,及时正确的认清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作者:马德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如何在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独创精神的教学改革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大特点是:首先,给学生一片自由选择角色的空间,促使他们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现实社会发生的事件,体会教学内容的精神实质.其次,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简单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领导者、参加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在关键的问题上加以引导,让教学程序沿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总结出该方法意义及应用方法.

    作者:孙洪波;薛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在药理学实验中的应用

    研究和探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应用于药理学实验的优点,及应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未应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学生实验考核成绩的比较.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应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试验班级的实验考核成绩明显好于未使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对照班级的实验考核成绩.

    作者:范业宏;张秋滨;薛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现代中职教师教学观念探究

    面对生源质量的下降,现代中职教师应及时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构建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才.

    作者:姜哲;隋红 刊期: 2011年第08期

  • 17例急性异位阑尾炎误诊分析

    目的 总结急性异位阑尾炎的特殊临床表现,阐明误诊原因,以提高急性异位阑尾炎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复习2001-12~2010-12间,我科经手术证实急性异位阑尾炎患者17例病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7例急性异位阑尾炎术前均误诊为其他疾病,术中证实为急性异位阑尾炎.结论 急性异位阑尾炎因解剖位置的异常,有其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但仍然遵循一般急性阑尾炎的演变过程.

    作者:李立伟;王山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