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具有独创精神的教学改革方法.这种教学模式的大特点是:首先,给学生一片自由选择角色的空间,促使他们多层次、多角度的思考问题,增强应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根据现实社会发生的事件,体会教学内容的精神实质.其次,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简单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领导者、参加者和组织者.教师要在关键的问题上加以引导,让教学程序沿着教师预设的方向发展,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笔者根据多年应用案例教学法教学效果研究,总结出该方法意义及应用方法.
作者:孙洪波;薛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间,489例梅毒病例的发病特征,以提高防梅意识,减轻梅毒的侵害.方法 将489例梅毒患者分为Ⅰ期梅毒、Ⅱ期梅毒、神经梅毒、潜伏梅毒、胎传梅毒、孕妇梅毒,讨论其临床表现及特征,找出各期诊断和治疗上的薄弱环节.结果 Ⅰ期梅毒发病情况: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男女之比2.4∶1);Ⅱ期梅毒皮疹和临床表现错综复杂,误诊率较高(25%);神经梅毒、潜伏梅毒、胎传梅毒、孕妇梅毒的早期发现和及早治疗能减轻梅毒损害,控制梅毒的蔓延.结论 通过对489例梅毒的综合分析,旨在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关注,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控制梅毒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作者:袁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双吻合器在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行保肛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07~2007-09间,在我院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术的72例年龄>65周岁的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无手术死亡,术后出现吻合口漏1例,吻合口狭窄7例,通过对症治疗均痊愈,全部病例1年后大便功能均正常;局部复发率10.8%,3年生存率78%.结论 应用双吻合器行保肛根治术可扩大Dixon术的适应范围,明显提高老年低位直肠癌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张建群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支撑喉镜显微手术治疗声带任克氏间隙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2例声带任克氏间隙水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声带任克氏间隙水肿的患者,经支撑喉镜显微手术治疗,治愈26例,治愈率为81.25%;好转6例,占18.75%,总有效率100.0%.结论 支撑喉镜下的喉显微治疗声带任克氏间隙水肿,创伤小、疗效确切,易于在基层医院普及推广.
作者:陈卫林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下应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03~2010-12间,收治的76例输尿管结石患者行气压弹道碎石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76例输尿管结石中,73例治疗成功,成功率96.1%.手术时间16~104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量5.0~80 mL,平均22 mL.70例获得随访2~6个月,平均4.3个月.未发生结石残留、输尿管狭窄及尿道狭窄.结论 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创伤小、安全、可靠、排石率高,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有效方法.
作者:程洋生;符建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学习是学生的根本任务,是他们认识社会、面对社会、立足社会的根本.社会的变化,对于在校学生的学习也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影响,其中包括一些影响和阻碍学生学习的因素,及时正确的认清并找出有效的解决措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作者:马德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急性异位阑尾炎的特殊临床表现,阐明误诊原因,以提高急性异位阑尾炎术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复习2001-12~2010-12间,我科经手术证实急性异位阑尾炎患者17例病历资料,结合相关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7例急性异位阑尾炎术前均误诊为其他疾病,术中证实为急性异位阑尾炎.结论 急性异位阑尾炎因解剖位置的异常,有其某些特殊的临床表现,但仍然遵循一般急性阑尾炎的演变过程.
作者:李立伟;王山杰 刊期: 2011年第08期
为了合理有效地配置人力资源,大限度地发挥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切实保证病区护理工作质量和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合理排班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我们根据科室自身的特点,实施了弹性排班.
作者:郝凤杰;王桂芹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参芪扶正注射液在肿瘤病人临床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两组患者化疗方案大致相同,一组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静点,另一组给予常规治疗,两组对照比较,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给予参芪扶正注射液的患者消化道反应减少,全身症状改善,白细胞值上升.结论 肿瘤病人临床化疗中应用参芪扶正注射液,可改善病人的一般状况,减轻化疗药物毒副反应.
作者:王爽;许尔屹;赵淑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研究和探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应用于药理学实验的优点,及应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与未应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学生实验考核成绩的比较.通过统计分析得出,应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试验班级的实验考核成绩明显好于未使用Medlab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对照班级的实验考核成绩.
作者:范业宏;张秋滨;薛凡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总结精密附着体的临床应用指征及特点.方法 对基牙为残根、残冠及牙体缺损较大并有牙髓病变者,做完善的根管治疗,牙片显示根尖无病变,观察2周无症状者,即可修复.结果 本组200例精密附着体修复,经6个月~3年的临床观察,优148例、良32例、一般12例、失败8例,优良率90%.结论 精密附着体是修复牙列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杨保昌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多酶清洗剂在提高医疗器械清洗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抽取同质污染的医疗器械900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0件,均采用手工清洗.实验组物品浸泡于多酶清洗剂1∶270溶液中 5 min;对照组物品浸泡于传统清洗剂1∶270 溶液中 30 min.然后,分别取出两组物品用流动水冲净.结果 比较多酶清洗剂组与传统清洗剂组医疗器械手工清洗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污染比较严重的器械,多酶清洗剂的应用效果比较显著.
作者:孙正花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脑缺血对小肠形态学的影响,为临床脑血管病患者防止小肠病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线栓法栓塞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局灶脑梗死模型,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脑缺血4 h后小肠的病理形态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大鼠胃出现小肠绒毛变短变粗、杯状细胞增多及大量炎细胞浸润等病理形态学改变.结论 大脑中动脉栓塞后可引起小肠的相应病理学改变.
作者:王怡平;高琳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分析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及有效治理措施.方法 观察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38例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中,临床表现以眩晕和意识障碍为主,持续昏迷者预后差,部分病例症状不典型导致病情延误.结论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表现复杂多样,MRI双侧丘脑呈蝶形梗死是特征性表现,加强宣传教育有利于减少病情延误.
作者:闫俊杰;佟晓燕;耿志伟;刘杰;王昱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科于2005~2010年间,采用超关节微型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桡骨远端骨折20例,并进行术后随访及疗效评定.结果 本组20例均获随访,术后随访8~24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临床愈合.X片示:有连续性骨小梁通过骨折线,无针孔感染、第二掌骨骨折、桡神经浅支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按Jakin评分标准:优10例,良8例,可2例.结论 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复位固定可靠,骨折愈合后去除方便等优点,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欧冬全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造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因素很多,常常被提及的包括:骨质量下降、外界暴力、应力减退、平衡能力降低等因素.但无论何种因素,均涉及某种暴力终作用于椎体,从而造成骨折.在这里,我们不论述形成暴力的过程,而仅仅论述暴力作用对象的一些物理属性对暴力结果的影响.例如:椎体骨质量、脊柱后部韧带及肌肉质量、椎间盘质量、躯干共振、躯干节段质心偏移等.对于这些物理结构属性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制定相应的骨折预防策略,如:姿势矫正方式、避震坐姿势、避震器械等.
作者:卢诗军;陈超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常伴有感染或(和)出血.我院对50例MDS患者予以有效的预防感染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在为患者宣教时,重点讲解MDS粒细胞缺乏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使患者做好心理准备.耐心细致地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实行保护隔离及采取各种消毒隔离的目的、意义.稳定患者的情绪,鼓励家人给予支持和关心,使患者积极参与临床治疗和护理,促进疾病康复.
作者:胡蓉蓉;李玉玲 刊期: 2011年第08期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D-二聚体的水平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用免疫比浊法测定50例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研究其与SLE的疾病活动及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 (1)SLE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0.001);(2)与D-二聚体水平正常组SLE患者相比,D-二聚体水平升高组SLE患者的SLEDAI积分明显升高(P<0.05),且 D-二聚体水平与SLEDAI积分呈显著正相关(r=0.682,P<0.01);(3)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与抗心磷脂抗体阴性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无显著差异 (P>0.05),但继发抗磷脂综合征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继发抗磷脂综合征的SLE患者(t=2.157,P=0.03);(4)狼疮肾炎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狼疮肾炎患者(P<0.05).结论 SLE患者检测血浆D-二聚体,有助于了解SLE疾病的活动性.
作者:张娟 刊期: 2011年第08期
化疗性静脉炎,是静脉输入化疗药物后引起的静脉局部疼痛、水肿或出现局部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是静脉输液中常见的并发症,它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通过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薛萍 刊期: 2011年第08期
高等职业教育的质量令人担忧,是使职业教育缺乏市场竞争力、缺乏自身吸引力的重要原因.本文指出高职院校赢得社会青睐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办学质量(即: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与技能),其中目标建设、目标明确和课程改革三个方面,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吸引力的关键因素.
作者:彭波 刊期: 2011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