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护理是近年来适应现代麻醉学科的发展而建立的一项护理内容.麻醉护士不同于传统的手术配合护士[1].在手术中,麻醉护士主要负责麻醉、复苏等护理工作,使麻醉医生从繁琐的事务中解脱出来.采用专职麻醉护士后,药品和消耗品的损耗率明显降低,贵重消耗品的损耗率则基本为0.
作者:胡同慧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是将具有荧光特性的造影剂快速注入受检者静脉内,经血循环至眼底的血管中,在特定的波长光(蓝光)的激发下而产生的黄绿色荧光.同时,用高速眼底摄影机,连续拍摄眼底血循环的动态过程,以及荧光素在组织中扩散的形态和部位,为临床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 [1].
作者:张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断指再植术,是挽回患者终身残缺的一项细致的综合性创伤外科手术,护理难度大,并发症多,而且病情易反复.手指缺损因影响外形和功能丧失而需要手术治疗,而足趾的结构、质地、外形与手指为相似,移植足趾再造手指不仅外形逼真,而且耐磨、耐压能力接近正常,具有良好的感觉功能,通过锻炼可大限度地恢复手的功能.此项手术精细而复杂,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十分关键.我科2009~2011年间,进行断肢再植术190例,通过加强对术后的治疗和细致观察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宁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术中发生顽固性低血压,是严重的麻醉并发症之一.笔者遇到1例因长期服用利血平术中发生顽固性低血压,因处理及时、准确,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现将处理过程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陈鲁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抗过敏疗法治疗双硫仑样反应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用我院急诊发病的双硫仑样反应的病人110例,随机分为两组:两组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常规治疗组:给予保肝、醒酒、纳洛酮、大量补液等对症治疗;抗过敏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抗过敏药物治疗,主要有:非那根、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结果 抗过敏治疗组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抗过敏疗法治疗双硫仑样反应效果显著,抢救成功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陈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复方白芷酊联合卤米松乳膏及NB-UVB治疗白癜风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寻常型白癜风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自制复方白芷酊每日上午外擦,卤米松乳膏每天晚上外擦,NB-UVB隔日1次照射;对照组31例,采用8-MOP,每日上午外擦,每晚外擦卤米松乳膏,NB-UVB隔日1次照射.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76.79%,对照组有效率64.52%.经χ2检验,P﹤0.05.结论复方白芷酊联合卤米松乳膏及NB-UVB治疗寻常型白癜风,安全有效.
作者:卢海刚;陈建设;洪美兰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青光眼小梁切除术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09~2007-06间,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59眼的临床资料,观察手术后眼压、视力变化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59眼中,0.05~0.1者2眼(3.39%);0.1~0.3者9眼(15.25%);0.3~0.5者20眼(33.40%);0.5~0.8者26眼(44.06%),其中:>1.0者2眼(3.39%);术后平均眼压稳定在(12.35±1.65)mmHg;术后出现角膜水肿7眼,虹膜反应和晶状体前膜5眼,后囊膜混浊2眼,经治疗后视力明显改善.结论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疗效确切,虽然存在一定的并发症,但及时处理并发症后,仍可获得满意疗效,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邴寒;张继超;李淼;王素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类型特点及与常见并发症、合并症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住院的69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分为高血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3组,并观察每例患者的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病率.结果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随之增加,且有显著性差异(P<0.005);并发症以脑卒中常见,合并症以高血脂症常见.结论 老年高血压病是导致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应合理选择降压药控制血压,同时应积极治疗合并症和并发症,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作者:梁奎英;赵丽波;袁淑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手术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130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神经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 和结果.结果 全部病例均采用钻单孔血肿腔冲洗加引流术,患者颅内高压、脑受压的症状、体征,均在术后24 h内明显好转.术后未有气颅、再出血、感染、癫痫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只要明确诊断,选择钻单孔冲洗引流血肿液,置换入生理盐水,可以有效地避免复发、气颅、颅内出血、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一般均能取得良好预后.钻单孔冲洗引流术是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宋张平;陶冶飞;陈建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效果及其评价.方法 回顾分析2005-03~2008-06间,对46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采用掌侧入路切开复位(LCP)内固定进行治疗.其中:14例给予植骨,12例术后用掌侧石膏托支持.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随访6~30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桡骨远端的掌倾角平均9.7°;尺偏角平均21.3°;桡骨短缩≥2.0 mm 4例,其余为<2.0 mm;关节面移位均<1.0 mm.用改良的Gartland和Werley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优32例,良11例,中2例,差1例,优良率为93.5%.结论 切开复位掌侧(LCP)内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辅以植骨能有效防止关节面塌陷和促进骨折愈合.
作者:杨锴;朱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对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将72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硝酸酯制剂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 mL+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静滴,1次/d,14 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参附注射液后,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5);而治疗组的心功能改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 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的治疗具有更满意的临床疗效,未发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鲁长胜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CHF患者在原治疗CHF药物基础上加服比索洛尔,初始剂量2.5 mg,1次/d.然后,根据患者年龄、体重、心率、血压,逐渐加量到目标剂量5.0~10 mg不等.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 显效率62%,总有效率为90%.心脏彩色多普勒测定心功能(CO、CI、EF)改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缩小,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比索洛尔是治疗CHF的有效药物.
作者:车琳;张琪;陈晓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PCR-DNA探针杂交法检测丙型肝炎核糖核酸的应用.方法 采用PCR-DNA探针杂交法对138例HCVAb阳性者和100例经干扰素治疗的HCVAb阳性者及80例正常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138例未经治疗的HCVAb阳性者检测一致率为94.2%,100例经干扰素治疗的HCVAb阳性者一致率为95%和80例正常对照测定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PCR-DNA探针杂交法,敏感性高,准确性好,结果易于判定,是较理想的HCV-RNA的检验方法.
作者:李晶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干式定量法测定试验组26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及对照组83例非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hs-CRP浓度.应用体外诊断试剂盒测定血脂、血糖指标,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及超声特点,同时测定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变化.结果 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hs-CRP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及2级以上斑块发生的例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hs-CRP对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和预后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作者:过高峰;丁延魁;徐如堂;鉏祥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了解血小板活化因子、一氧化氮合酶与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关系.方法 选取COPD 导致的肺动脉高压患者30例(A组)、原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20例(B组)、COPD 肺动脉压正常患者30例(C组)、健康对照者 30例(D组).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PAF,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NOS活力.结果 A组、B组的PAF、iNOS水平明显高于C组、D组.A组、B组的cNOS水平明显低于C组、D组,同时A组明显高于B组,相关性分析表明,cNOS与A组和B组的肺动脉压存在显著地负性相关关系.结论 PAF在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中可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肺动脉压并不随着PAF水平的提高而增加.cNOS水平与肺动脉压存在显著的负性相关关系,cNOS水平降低促进肺动脉高压的发生,且其对COPD导致的肺动脉高压及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程度不同.
作者:林祥晓;张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胸水、血清癌胚抗原(CEA)与肺癌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01~2010-12间,我院住院的160例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及胸水CEA水平.结果 恶性组血清及胸水CEA水平及阳性率均较良性组增高(P<0.05),恶性组胸水CEA水平、阳性率明显高于血清CEA(P<0.05).良性组胸水、血清CEA水平均低于正常值上限,胸水CEA水平、阳性率高于血清CE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组胸水/血清CEA比值高于良性组(P<0.05).胸水较血清CEA测定恶性胸水的敏感性、特异度高(P<0.05).胸水CEA>120 μg/L明显高于15.0 μg/L,<胸水CEA120 μg/L找到癌细胞比率(P<0.05).而血清5.0 μg/L<血清CEA80 μg/L与血清CEA<5.0 μg/L找到癌细胞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水与血清CEA水平及其比值的联合分析,有助于提高良、恶性胸水的诊断准确率.
作者:罗红辉;张倩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总结躁狂症病人并发外科疾病时围手术期的治疗对策.方法 对60例并发外科疾病的躁狂症病人在围手术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生活事件量表(LES)进行检测,辅以自行设计的影响因素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及相应处理,并针对影响因素施行相应的治疗对策.结果 围手术期躁狂症病人主要的心理活动以不安全感为主,伴有焦虑状态.这种心理特点势必影响躁狂症患者的治疗护理依从性,进而影响医疗及护理质量.结论 患者围手术期焦虑心理,与疼痛、对疾病和手术的恐惧感、担心手术治疗效果等因素相关,这提示医护人员应在以上方面应进行针对性心理及药物干预.
作者:柳勤斌;高镇松;黄艳玲;刘满芬;赖怀远;张汉建;陈小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SLIPATM是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使用的喉上通气道,没有套囊,能减少误吸风险.本研究旨在评估SLIPATM在择期乳腺癌手术病人的插入成功率和有效性.方法 6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20例病人由研究者亲自插管,B组40例病人由不同经验的麻醉师插管.所有病人使用相同的麻醉药物.有食管胃反流危险因素的病人被排除.评估应用的通气情况、容易程度、插管成功率及副作用.结果 A组开始通气的平均时间20.4 s(范围12.9~109 s);B组24.8 s(范围8.2~82.5 s).A组总的成功率100%,B组92.5%.B组记录低SPO2为91%.咽痛的发生率:评分>3(0~10分)分,A组23%;B组7%.作者认为,B组应用SLIPA非常容易,占16%,容易76%,困难5%,非常困难3%.结论 SLIPATM无论自主还是辅助呼吸,均能保证有效的通气.大多数使用者认为,容易或非常容易使用.
作者:林万春;于天超;兰天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本研究旨在研究采用宙斯(ZEUS)麻醉机自动控制系统全紧闭麻醉七氟醚的消耗.方法 腹部外科手术病人60例,快速诱导、气管插管,实验组接宙斯(ZEUS)麻醉机全紧闭麻醉模式,设置呼出七氟醚浓度为1.5,通过调整,控制1.3MAC;对照组接Fabius GS麻醉机,氧流量2.0 L/min,3%七氟醚吸入,达到1.3MAC时,氧流量减至1.0 L/min,减小挥发灌刻度,控制在1.3MAC.分别记录吸入期(0~4 min)和维持期(4~64 min)两组七氟醚消耗量.结果 实验组在吸入期七氟醚的消耗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在维持期七氟醚的消耗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采用宙斯麻醉机自动控制系统全紧闭麻醉能使七氟醚的消耗大幅减少.
作者:于天超;林万春;孙启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银丹心泰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和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对照组常规给予硝酸酯类药、β-受体阻滞剂、抗血小板聚集药、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他汀类药等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银丹心泰滴丸,每次10粒,3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心电图ST-T改变、血液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P<0.05),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性心电图(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动力学改善明显(P<0.05),未见明显的毒副反应.结论 银丹心泰滴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有明显改善血液动力学作用.
作者:陈小剑;周进辉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医源性假性动脉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7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所致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全部病例均经彩色超声多普勒确诊后,采用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和注射凝血酶共同治疗假性动脉瘤.结果 17例假性动脉瘤均一次性治疗成功.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是诊断医源性假性动脉的首选方法,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和注射凝血酶共同治疗假性动脉瘤,安全、有效、简便、费用低廉,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张广俊;游蕴仪;梁照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大约有4%~7%的人口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形成临床上明显的甲状腺结节,大多数情况下术前诊断通过针吸活组织检查(Needle Biopsy)是不确定的.因此,对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检测的改进成为迫切的需求.PTEN基因是新发现的抑癌基因,在大量的实验研究中已经证实.它的失活或突变与人类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对于PTEN基因在甲状腺肿瘤中的研究,成为目前研究的焦点.
作者:鲁金乐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本文介绍自行设计和研制的三筒互通脑功能装置,同目前国内外研究的脑功能的装置比较,其特点是:分别具有单筒、穿梭箱和迷宫等的功能,可在相同时间和条件下对3组动物的脑功能进行研究;公共区可对不同动物在相同条件下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其他脑功能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研究;由于三筒可以同时旋转,可研究不同处理后动物的前庭器官和脑功能的变化.本装置为比较不同处理后动物感觉和运动以及其他复杂行为能力的变化提供新型的研究平台.
作者:廖珏;冯志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传染病病人转运管理册的设计由两部分组成,即前面的理论指导和后面的法律记录.从传染病病人转运管理册的设计理念、内容、使用和管理方法 几方面入手,做到规范医务人员转运流程的管理,提供举证倒置的法律依据和体现人性化管理理念,达到科学规范管理传染病病人的转运工作.
作者:王靖;苏冰玉;赵应兰;杨爱芝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探讨临床医学检验的带教方法,使医学检验专业学生通过医院实习,成为既精通专业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合格检验技术人才.
作者:林旭常;张木坤;余小青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前,越来越多的解剖教师感觉到:对学习失去兴趣的学生与日俱增.这是由于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器官形态结构及其发生发展的科学,属生物科学中形态学的范畴.其内容繁杂,名词术语众多,偏重于记忆,学生听起来枯燥无味,记起来非常困难,记忆效果差,导致一些学生不爱学,甚至出现厌学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解剖学知识,在解剖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是摆在我们解剖学教师面前的难题.
作者:孙威;刘洋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教育做为辅助教育技术,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诸多素材进行有机整合,完成视听教学,应用于解剖学教学中,创设一种形象逼真、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多重刺激,激发学生学习解剖的兴趣,也为解剖学教学开创了一种新局面.
作者:高云强;计雁林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探究式教学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必要环节;传统的教学模式重教轻学,学生被动学习,效率低、能力差,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探究式学习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可运用探究教学模式,通过创设情景,启发质疑,交流评判,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本研究采用学生行为表现现场观测、课堂教学录像分析与认知测验、调查问卷及小测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初步探索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策略,并评估其对学生素质的提高.
作者:姜哲;姜学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