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自1989年至今,应用补肾壮督蠲痹之中药内服,机械牵引,推拿,刮痧疏经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椎炎6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岳端利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自1984年以来,我们应用椎间盘复位机辅助手法推拿[1],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3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雷刚;杨云刚;刘作毅;文怀兴;杨秀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们从1990~1996年对急性创伤性腕骨缺损并腕部软组织缺损者,采用同侧带蒂髂骨骨皮瓣进行创面修复与功能重建,取得了满意疗效.
作者:张作君;成传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们自1998年以来,采用Seldinger穿刺超选择药物灌注溶通术,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相关疾病31例(52髋),近期疗效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林新晓;张洪美;温建民;刘劲松;蒋科卫;翁春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们自1985年3月~1994年10月共收住尺桡骨骨干骨折并手术治疗186例,资料完整并有随访者118例,现就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并提出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作者:林垂聪;黄其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断指再植的终目的是恢复手指的正常功能或促使手指的功能接近正常.手指远节(即末节)动脉与静脉的口径细小,血液流速相对较慢,抗损伤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远节断指的治疗比中节断指、近节断指的治疗难度大,必须制定强有力的术后治疗方案,才有可能大限度地显示手术效果.
作者:陈平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本文就我院自1979年3月~1986年11月采用骨盆联合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初步经验,结合近十年的随诊,资料完整的64例92个髋关节的治疗结果进行分析和小结.
作者:程国田;侯斌;胡兴山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治疗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新方法.方法采用手术清除肘关节周围的异生骨及松解肘关节,术后内服关节活络方和用舒筋洗药熏洗肘关节,治疗不同病程的肘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119例,随访100例.结果 100例肘关节活动度平均增加了99.03°±24.20°.病程3个月以内术后肘关节活动范围的增加值(104.15°±20.31°)与病程3~6个月(100.89°±25.93°)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病程6~12个月(90.33°±27.15°)和病程12个月以上(84.28°±23.70°)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程与术后肘关节增加的活动范围具有明显的负相关(r=-0.9823,P<0.05);6个月以内与6个月以上两者术后关节增加活动范围比较其差异亦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手术可明显改善肘关节功能,而结合活血祛瘀、舒筋活络的中药内服外洗,理气血、顺筋络,有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邓柏杰;陈渭良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院采用尼龙线皮下潜行缝合法治疗髌骨骨折,收到满意疗效.现将资料完整的128例,整理报告如下.
作者:节晓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们自1988年1月~1996年3月,共收治在海捕捞作业中由网绳、锚链及缆绳绞轧所致胫腓骨干双骨折50例,其中开放性骨折41例,占82%.现就41例绞轧性胫腓骨开放性骨折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选择作一些讨论.
作者:林岳平;吴崇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0年3月~1997年9月,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跖管综合征55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曾向民;林雪春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们设计经肩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中上段骨折,治疗28例病人,远期疗效均为满意,予以讨论.
作者:蒲兴海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院自1993年以来,应用单臂多功能支架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53例,全部愈合,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开放;闫天胜;王坤正;刘安庆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科多年来运用胶布叠式加压治疗手指指间关节侧副韧带损伤,方法简单,效果理想,兹介绍如下.
作者:钟志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5~1998年我科开展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慢性骨关节病635例,收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娟;陈晔;沈娟清;黄俊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2年1月以来,用小腿三头肌腱膜成形术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19例,介绍如下.
作者:胡尧清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自1991年以来,作者采用棘突旁药物注射加患肢牵引治疗腰突症6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文;王迪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在骨伤科处理外伤后皮肤坏死及开放性骨折后皮肤感染坏死,是一个颇为棘手的问题,我们应用生肌麝香象皮膏治疗56例,疗效比较满意,现小结如下.
作者:樊敏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6~1998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98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郭豪;张惠香;郭德荣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66年,Fielding等[1]首次提出关于股骨转子下区的解剖学定义,即从股骨小转子的上界到其以远的3英寸处为股骨转子下区.在这一观点指导下,作者根据股骨转子下区的解剖和力学因素,并以涉及到股骨小转子的原始骨折线的位置为依据,提出了股骨转子下骨折的分型.
作者:肖湘;张铁良;朱光宇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笔者运用魏氏伤科传人李国衡教授的手法对踝关节损伤后遗症进行治疗,疗效显著,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德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笔者应用折角牵引整复肱骨髁上骨折30例,疗效较佳,报告如下.
作者:林连城;陈崇华;江跃鹏;陈跃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颞下颌关节脱位是一种常见关节脱位,整复方法有多种,常用口腔内复位法,因其卫生程度欠佳且有时病人很痛苦,笔者试用捻转法治疗此病,收到较佳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俞国旭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笔者1987年来应用隔膏药灸合并推拿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病,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余宗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笔者1990~1996年采用前屈过顶、向后提位手法整复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新鲜骨折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能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们运用下蹲牵引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7例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71岁;新鲜脱位23例,陈旧脱位4例.脱位伴有腋神经损伤2例,大结节撕脱骨折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1例.
作者:邸军;张学东;张亚宁;姚云英;赵俊香;师明荣;吕贺斌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79年5月以来,笔者以折顶推按法整复为主治疗儿童Monteggia氏内收型骨折286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青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作者自1996年6月~1997年5月共收治22例腰突症患者经手术或大推拿治疗后仍感腰腿痛,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臀筋膜炎,经小针刀治疗后,症状消失,现对这一现象作一简单探讨,供同道参考.
作者:卢建华;蔡永年;戴寿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术后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医务人员术前术后处理不当,而出现椎管狭窄的症状,致使术后未能取得应有的疗效.我院从1988年3月至1995年6月收治30例术后腰椎管狭窄患者,其中在外院施行手术20例,在本院施行手术10例.再手术8例,22例行非手术疗法而缓解.现报导如下.
作者:陈永平;沈兆彪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肱骨小头骨折系关节内骨折,与关节囊及韧带联系少,骨折后游离骨片易发生缺血坏死及创伤性肘关节炎,后期可发生晚发性尺神经炎.故早期处理至关重要.本组收治9例,报道如下.
作者:王寿章;谭富生;郭婉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科自1990年8月~1995年12月间共治疗股骨下端骨折并腘血管损伤、腓总神经损伤24例,现将资料完整并得到随访的18例报告如下.
作者:秦之威;王阳;梁久金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作者总结分析了我院外科1990年1月~1995年12月间诊治的10岁以下小儿肘部损伤165例,其中肱骨远端骨骺损伤66例,现就其诊治结合文献分析如下.
作者:祁嘉武;张生玉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自1988年至1997年间,我们治疗了31例因加压钢板固定股骨干骨折失败的病例,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峰;姚晓聪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院于1993年10月~1996年2月共收治16例四肢长骨干多段骨折,采用切开复位以及利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固定的治疗方法,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杨胜武;叶澄宇;徐华梓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3年7月~1996年7月,我科应用单边式骨外固定架治疗各种原因所致的股骨干骨折21例.治疗期间13例先后出现了多种并发症,现对主要并发症发生的原因进行总结.引以为鉴.
作者:贺宁;程瑞萍;刘卫民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自1990年12月~1996年11月,采用于仲嘉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不同因素引起的胫骨陈旧性骨折骨不连共26例.均达到一期临床愈合,报告如下.
作者:曾忠友;裴仁模;金才益;徐跃根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笔者自1993年起采用桡侧可塑夹板加皮牵引治疗第一掌骨骨折38例,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方留军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股骨干骨折造成骨不愈合,临床上时有发生,且治疗上各有不同的方法.本人从1993年以来收治12例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病例,均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加植骨治疗,取得较为满意效果.
作者:钱列民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自1991~1995年我院用骨折复位固定器[1]治疗38例不稳定型Colles骨折,均为经手法复位后用传统外固定方法治疗失败发生再度移位的病例,经6月~4年随访,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张兴平;郭建安;袁纯峰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们曾对孟氏骨科复位固定器的力学特性,固定稳定性、断端生理应力的获得,以及效应分析进行了初步研究[1],本文着重讨论该器械反映中国特色的压板应用技术和效应问题.
作者:张蒲;顾志华;吕喜增;顾沿泊 刊期: 1999年第05期
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提出,病人的心理状态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通过医院焦虑及抑郁量表(HAD)对某些骨伤病人术前心理状态作出定量的评估.然后记录本组病人术后恢复的客观指标.试图解释心理状态与预后的关系.旨在探讨骨伤病人应以何种心理状态迎接手术.
作者:华金宝;潘宏武 刊期: 1999年第05期
严重开放性胫骨粉碎骨折伴胫骨缺损的临床治疗是一个较复杂的问题.常规的自体髂骨植骨或异体骨植入法对骨缺损较大者因缺乏支撑力,固定困难,同时有遭至感染变成死骨的危险.
作者:秦智;史振涛;张积利;依米提 刊期: 1999年第05期
1991年~1997年行腰椎间盘手术的124例中男性87例,女性37例;年龄小18岁(1例),大65岁,平均42岁.突出部位均在L4~5,L5~S1节段.
作者:屈家棋;徐寿山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推拿牵引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LDP)的常用方法,且效果肯定.为了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理,我们观察了31例LDP患者推拿牵引治疗前后血单胺类物质含量的变化,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建华;孙安达 刊期: 1999年第05期
自1990年8月~1995年8月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3例,61例术中发现后纵韧带或其外侧软组织破裂,椎间盘之髓核突出在其破裂口,甚至通过破裂口其髓核部分或全部在椎管内压迫神经根甚至马尾神经,称腰椎间盘突出症脱出型或游离型,因这一型的临床表现较典型,CT扫描可发现有其特征.根据这些临床表现和CT扫描,结合有关文献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脱出型、游离型诊断提出诊断标准.
作者:蒋凯;胡存根;曹火乃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外固定术的可行性.方法闭合复位,模拟股骨粗隆部骨小梁的排列走向,于非同一平面向股骨头颈内交叉穿入三枚斯氏针,股骨上段穿入二枚螺纹半针形成不规则四边形固定.结果无脱针、断针、头切割,无髋内翻,无再手术,无手术死亡.针道反应率高,但针道感染率低,术后优良率达94.7%.结论外固定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极少,不输血等优点.用于治疗老年体弱多病,手术耐受力差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刘利民;雍宜民;马克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总结椎板V形截骨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的疗效.方法强直性脊柱炎后凸64例,行V型截骨2~3个椎间隙,并以Harrington压缩棍或Luque棒内固定.结果 64例术后后凸平均矫正率为68.9%,身高平均增加7.5cm,达到人体直立和两眼向前平视的目的.结论此法取得人体外形改善,患者满意的效果.
作者:赵新建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股骨粗隆间骨折418例,其中非手术治疗112例,手术治疗306例.结果与非手术组相比,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住院期死亡率低.经长期随访,手术组优良率为88.8%,非手术组优良率为85.7%,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手术治疗为首选的治疗方法.
作者:徐伟;黄修礼;田冠忠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脊柱固定器械,并报告其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用此固定器械治疗胸腰椎骨折36例.结果此固定器械,根据临床需要,可行压缩、撑开、成角和中立位固定.结论治疗效果满意.脊柱损伤只要有手术指征,手术时机甚为重要,应早期或立即手术,有利于脊柱骨折和椎管前方骨块的复位,早期也有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作者:张功林;葛宝丰;荆浩;张军华;王世勇;陈新;曾述强;王清;蔡卫东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了解实验性脊髓损伤后血液和脊髓组织中自由基的变化及丹参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选用家兔35只,分为正常组、损伤组、生理盐水对照组、丹参治疗组A和B等5组,后4组按Allen氏法致伤造成脊髓损伤模型,后3组术后分别立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不同浓度丹参注射液.2小时后取血液和脊髓组织测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观察脊髓病理变化.结果脊髓损伤后血液和脊髓组织中MDA升高,SOD下降,使用丹参后可使MDA降低,SOD升高.结论脊髓损伤后血液和脊髓组织中自由基含量升高,丹参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两个丹参治疗组之间的抗自由基作用无显著性差异.
作者:许翔;江曙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骨关节炎发病过程中关节软骨不同层次的元素含量的变化,探讨元素变化与生物力学的关系.方法采用成年Wistar大鼠复制实验性骨关节炎模型,于造模后1个月和3个月对关节软骨不同层次磷(P)、钾(K)、钙(Ca)、硫(S)等元素的变化进行观测.结果与结论 (1)软骨表层拉伸度降低与K、Ca的吸附增多有关;(2)压力增加时,其关节软骨表面出现硫酸软骨素的破坏,随即开始重建以适应高压状态,而较深层主要以重建方式适应高压状态,再深层其硫酸软骨素还将保持相对稳定状态;(3)软骨钙化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
作者:董建勇;赵晓薇;李立;王文林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研究中药壮筋活血汤对骨性关节炎软骨退变防治作用的机制.方法用27只家兔,分成正常组、对照组(复制Hulth骨性关节炎模型)和用药组(造模后用壮筋活血汤治疗).术后4、8、12周取胫骨平台软骨做糖醛酸、羟脯氨酸含量及含水率的测定.结果对照组糖醛酸值低于正常组,8、12周时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用药组的糖醛酸值呈逐渐增加趋势,与正常组比无显著差别,但8、12周时显著高于对照组.羟脯氨酸含量在对照组、用药组、正常组间无显著差别.对照组含水率略高于正常组,用药组略低于正常组,8 周时用药组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壮筋活血汤能促进软骨基质的合成代谢,而对基质分解代谢的抑制作用较弱.结论实验证明,壮筋活血汤抑制了软骨退变的发展,促进了软骨自身的修复.
作者:郭建刚;冯坤;赵然;侯桂英 刊期: 1999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脊髓受压后的病理学变化.方法通过注射106Walker 256癌细胞液到大鼠T13椎体前,建立脊髓硬膜外压迫实验模型.大约16天左右所有动物产生瘫痪,快速切取受压处的脊髓组织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电镜发现脊髓白质细胞间隙扩大,含有外渗的血液细胞,并见髓鞘退变.结论研究提示脊髓受压后的水肿在神经功能障碍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郑清波;施杞;姜立本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院骨科自1996年1月至1999年3月对25例分别患有颈椎病、颈椎损伤的病人,施行手术治疗,无一例发生并发症,经过随访,效果满意.
作者:邱丁丁;黄秋萍;陈珊 刊期: 1999年第05期
我科1992~1995年,共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146例,男82例,女64例;年龄55~84岁,平均年龄68岁.其中皮牵引58例,骨牵引88例.经过耐心细致的护理,均取得满意的效果.
作者:庾小明;张燕;唐琳明 刊期: 199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