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是腰腿痛常见的病因之一,对于其治疗,国内外均有大量的文献报导.我院自1994年8月~1996年3月,共收治71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都采用硬膜外封闭加小推拿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琪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院自1989~1996年共收治胸腰段脊柱骨折并单纯园锥损伤20例,经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旭;郑容生;卓仲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自1995年以来,应用中药内服及外用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性积液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孙宝金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3年5月~1995年9月我们收治3例肱骨头粉碎性骨折并脱位患者,均采用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巩四海;党馥珍;王效东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院自1990年以来采用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桡尺骨骨干骨折3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王心支;蔡建平;李德祥;陆宪法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膝关节慢性滑膜炎是临床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采用辨证分型运用中药内服,配合针灸进行综合治疗107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总结各如下.
作者:刘森;周其璋 刊期: 1999年第06期
Bennet骨折亦称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合并脱位.作者自1988~1995年间利用手法复位,蝶形石膏固定治疗Bennet骨折脱位4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邸军;张学东;张亚宁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作者自1993年1月~1994年12月应用可吸收内固定材料治疗Bennett骨折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鲍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院自1994~1997年共收治三踝骨折脱位24例,采用闭合复位或切开复位,取得了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张勇胜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邻关节及关节内骨折内固定术后较易产生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及至关节僵硬.本科自1984年起至今采用四肢洗方熏洗辅助治疗458例关节周围骨折术后的病人,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蒋晖;潘宏武;夏永法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院近5年来行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37例,疗效显著,现就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分析讨论如下.
作者:钟新翔;何火明;龚明林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痹痛消是治疗以疼痛为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剂.1982~1995年共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00多例,系统观察了它的镇痛效果102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金学;向昌菊;刘秀芹;程爱华;王尚全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胫骨疲劳骨折疼痛综合征是步兵训练伤中常见的损伤类型.据文献报告发生率在24%~32.5%之间[1.2],作者采用钻孔术进行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顺;潘定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笔者1991~1995年共收治50例髌骨骨折患者,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收到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贵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6年1月~12月,对38例颈椎严重骨折前脱位伴不全瘫患者,采用仰卧位牵引下上头颈胸石膏固定,获得成功,现报告如下.
作者:马有兵;李成永;贾志勤;丰健民;贾连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1年2月~1995年6月我院共收治股骨颈骨折108例,其中58例采用股方肌蒂骨瓣移植,三翼钉、加压螺纹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经长期随访观察疗效满意.
作者:程永安;叶迟德;袁恭贵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自1989年以来,收治各种踝关节骨折脱位74例,手术治疗56例,对其中43例进行了随访,发现外踝及腓骨的处理方法与踝关节功能有密切关系.
作者:王树金;姜辛耕;周慧礼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89年1月~1996年6月,我院应用后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致脊髓或马尾神经损伤127例,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炎川;李毅中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近年来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212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孟庆麟;孟繁春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自1991年1月~1999年4月,我们应用侧前方减压Dick椎弓根钉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4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索;丁寿勇;刘定安;曾跃林;戴本常;黄树明;杨巍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2~1996年间,我院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14例共17处Ⅲ~Ⅳ期褥疮,取得满意疗效,介绍如下.
作者:杨爱华;王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科自1993年9月~1998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加三枚折断式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不同类型的中老年人新鲜骨折2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郑锋;许刚;张福清;王敏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患者男性,36岁.因左肩部外伤后左肩关节外展功能障碍32天入院.查体:左侧冈上窝部凹陷,左肩关节活动无力,尤以外展活动为著,被动活动受限伴肩外侧疼痛.X线片示左肱骨大结节撕脱性骨折,骨折块被拉至肩峰下.诊断明确后即在X线电视下行骨折撬拨复位,具体操作如下:
作者:戴法瑞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本文复习了近几年国外有关文献,就桡骨远端骨折外固定支架的选择应用方式、适应症、伴随伤的处理、附加技术的应用及疗效作一概述.
作者:谭宗奎;陈庄洪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股骨干骨折临床上较为常见,其治疗方法包括夹板外固定、牵引、外固定器、手术等,各有利弊.本文结合有关文献,对股骨干骨折治疗的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陈绍礼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骨牵引技术在骨科治疗中的位置并非其它骨科治疗方法所能完全替代的,特别是在基层医院中,骨牵引术仍是骨科医生应该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Jensen等[1]在治疗109例胫骨平台骨折中,61例施行骨牵引结合闭合复位及早期膝关节功能活动治疗,48例进行手术治疗,随访70个月,二者在功能结果上的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许建中;许振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0年以来,作者以反向切拨手法为主治疗手指屈肌狭窄性腱鞘炎103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赵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自1992年10月至今,笔者运用旋转牵引分骨手法治疗前臂双骨折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夏雄智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院自1986~1996年共收治新鲜肱骨干骨折135例,均采用保守治疗,克服了断端分离,骨不愈合的问题,功能恢复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克佳;王世江;宫军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们自1993年以来,采用加大屈肘角石膏托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田中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颈椎病与前斜角肌综合征都是长期处于强制性体位工作者较常见的颈部多发病.颈椎病中有40%是椎动脉型颈椎病[1],两病诊断并不困难,但在临床上两病并发时,往往由于对前斜角肌综合征认识不足,未予以重视而易被漏诊,延误治疗.笔者在临床中共收治此病患者161例,报告如下.
作者:于德淮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院采用推拿配合膏摩治疗小儿肌性斜颈60例,现报导如下.
作者:李冬梅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儿童下颌骨骨折在临床上并非少见,因乳牙之特殊解剖结构及恒牙发育特点导致其治疗比较困难.近,我们采用板颌周固定治疗儿童下颌骨骨折,收到较好效果,现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王学理;张虎威;李华修;赵恩平 刊期: 1999年第06期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为特征,骨组织的显微结构异常,易发生骨折的一种多病因的疾病.
作者:程爱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消瘀定痛合剂是我院主任医师吴念先集30多年临床经验而拟定的经验方,对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早期治疗效果显著,对挤压综合征和脂肪栓塞综合征有良好的预防作用.本文就该药的临床应用及制备作以报导.
作者:董秀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1997年6月~1999年5月,在治疗下肢骨折无移位,或轻度移位无需整复,以及膝、踝关节韧带损伤未完全断裂的病例,我科常规采用俯卧位石膏外固定的方法,共计192例,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王雷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本文报告21例髋臼骨折的诊断和治疗分析.临床资料21例中男17例,女4例;年龄21~51岁;车祸致伤20例,高处跌落致伤1例;多伴有其他部位损伤或休克,伴髋关节后脱位9例,中心型脱位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5例,股骨头骨折4例,6例除髋臼骨折外,另有一处或多处其他部位骨折,本组髋臼骨折且包括髂骨骨折,骶髂关节分离.
作者:林昂如;郭刚;胡罢生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们对腰腿痛患者常规地行肌电图(EMG)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测定,发现:各种原因引起腰、骶神经根受压所致的腰腿痛,该检查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辉;陈红薇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胸廓出口综合征系臂丛神经及锁骨下血管在胸廓上口部受压而引起患肢血管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症候群.我科自1987年以来收治148例,采用理疗、针灸、臂丛神经水针疗法和推拿等综合治疗,收到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徐炳汉;丁宇令;薛玉蝉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院采用单侧成角度外固定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政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一般由直接暴力所致,此病很少有手术复位的适应症.本院自1995~1997年对确诊为老年性桡骨远端骨折,并根据X线片显示分为无移位骨折和有移位骨折2种,本组统计有移位骨折共178例.应用空心纸壳外固定治疗,再次移位者少;腕关节功能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吕夫新;王玉光;张德波;吕端 刊期: 1999年第06期
自1986年6月~1997年2月我们对12例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发生弯曲成角的患者,在手术取出钢板后予以小夹板外固定,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兹介绍如下.
作者:唐本夫;伍崇武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们应用Ilizarov外固定器治疗各种难治骨折14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能富;方岳建;刘维嘉;张邕江;古波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上海于仲嘉教授改良设计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已过百例,使用中我们体会到,该外固定器对多段多块粉碎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再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点.
作者:吴启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本文观察分析42例应力骨折病例,着重讨论应力骨折早期X线诊断,以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缩短康复期限,较快恢复正常训练及工作.报告如下.
作者:唐剑;贾丽霞;姜玉芝 刊期: 1999年第06期
佛家伤科的基础理论仍以中医的解剖学说、气血学说、经络学说、脏象学说、阴阳学说为基础理论,尤重前三种学说,明清时期新创立伤科子午流注、易理伤科学说.武医(伤科)结合是佛家伤科一特点,其基础理论可见于武术、气功诸著作中,其伤科著述都略之,翻读少林伤科有关著作颇感拙理论,重临床方面,这应值得研究者注意.
作者:赖镭成;王和鸣 刊期: 1999年第06期
双针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具有结构简单、固定稳定、损伤小、便于应用和患者乐于接受等特点.经200余例临床统计,术后平均一周可下床活动,愈合率高于95%,头坏死率5%,骨折愈合时间平均三个月左右.证明疗效是满意的,随访结果再次证明了这一结论.本文从生物力学观点做一初步分析.
作者:张蒲;顾志华;孟和;吕喜增 刊期: 1999年第06期
我院从1992年2月以来,采用后路3种体位下行腰间盘摘除术189例,其中胸膝卧位136例,俯卧位43例,侧卧位10例.本文对这3种体位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汤志鹏;宝音;任志坚;赵连斌;齐明;武永刚;张振江;张春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报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效果.方法 73例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早期切开减张,跟骨牵引或开放复位,高渗脱水,伤口延期缝合,中药换药或植皮术.结果 69例经随访创面全部愈合.延期缝合结合应用中药生肌橡皮膏,对预防和控制减张创口的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组创面感染率为15.2%.结论该综合征以中西医结合的疗法治疗,取得满意的效疗.
作者:袁锡翔;赵文宽;陈杰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内高压在退行性膝关节病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对64例退行性膝关节病患者行膝部骨内压测定及加强试验.结果退变膝骨内压高于正常膝(P<0.01);休息痛膝的骨内压明显高于无痛膝(P<0.01)和活动痛膝(P<0.05);活动痛膝与无痛膝比较无显著差别,但前者加强试验阳性率明显高于后者(P<0.001).结论退行性膝关节病存在骨内压增高;骨内压与退变膝的疼痛密切相关.
作者:何永清;孙仲篪;王坤正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方法与结果 6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随访1~8年.58例出现109项并发症,以疼痛多(58例),假体松动(26例),髋臼磨损(9例),人工股骨头术后脱位(3例),切口感染(3例),关节周围骨化(3例),及其它.结论认为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与手术操作、金属假体质量、患者个体差异等因素有关,并对防止或减少这些并发症提出一些手术经验和预防措施.
作者:张天宏;史可中;彭刚;敖竣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研究中药接骨紫金丹对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内金属元素含量的影响.方法将72只家兔造成桡骨中段3mm缺损的实验性骨折并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在术后7、14、21、28、35和42天,采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检测骨痂中锌、铜、锰、镁等金属元素的含量.结果用药组家兔骨痂中几种金属元素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并在某一时相点形成一定的峰值.结论接骨紫金丹具有促进家兔对金属元素的吸收和调节骨痂中金属元素分布的作用.
作者:孙之镐;刘向前;祁开泽;刘蔚东;黄献平;覃纯初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关节活络方对家兔膝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家兔20只随机分为二组,固定专人以特定方法进行强力被动牵拉、暴力按摩,然后固定,以复制家兔膝关节创伤性骨化性肌炎动物模型;同时用药组灌服关节活络方(生药9.2g/kg),空白组灌服等体积的蒸馏水(9.2ml/kg),每天1次,连续9周.检测家兔皮温、肿胀度、局部骨化情况、血钙、血磷、降钙素和骨钙素及患肢肌肉组织学变化.结果用药组4周后肿胀度和7周后骨化程度都明显比空白组低(P<0.05);用药组肌肉组织内增生的纤维组织局部有骨化倾向并形成类软骨样组织,但无明显骨化出现,而空白组肌肉间组织广泛水肿,纤维组织增生明显,并形成类骨组织和类软骨组织,局部出现较明显的骨化;而该药对局部皮温、血钙、血磷、降钙素和骨钙素无明显影响.结论关节活络方能减缓创伤性骨化性肌炎的发生与发展,对预防骨化性肌炎有一定作用.
作者:陈渭良;邓柏杰;何秋月;香卫红;张继平;谭光明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为了观察中药颈椎Ⅰ号对模拟颈神经根炎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将96只模拟颈神经根炎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颈椎Ⅰ号中剂量组、颈椎Ⅰ号高剂量组、颈复康组及空白对照组,分别给予颈椎Ⅰ号中剂量、高剂量、颈复康及凉开水,于造模后3天、7天、14天、42天,取神经根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颈椎Ⅰ号中剂量、高剂量可以明显减轻模型鼠颈神经根的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等炎症反应,减轻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的增多,减轻瘢痕化,促使神经功能恢复.结论颈椎Ⅰ号对模拟颈神经根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军;孙树椿 刊期: 1999年第06期
目的明确脊椎节段固定区软骨终板的变化与脊椎内固定术后并发症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制做新西兰兔脊椎节段内固定模型24只为实验组,分别于术后3个月,6个月进行固定区椎间盘软骨终板的形态学观察,并与8只对照组兔比较.结果实验组兔固定区软骨终板呈现退变趋势,椎间盘发生退变.结论这种改变将对脊椎内固定产生不利影响.提出减少脊椎内固定节段,固定区椎间盘切除并植骨是防止术后并发症产生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赤仁杰;张忠枢;张焱;王海义 刊期: 1999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