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骨伤杂志

中国骨伤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果树
  • 主办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2483/R
  • 国内刊号:11-2483/R
  • 影响因子:1.87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5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99首届)
  • 外科学
中国骨伤杂志   2002年2期文献
  • 广泛性下肢脱套伤的外科处理

    随着工农业技术及交通事业的发展,由于意外事故造成广泛下肢脱套伤的情况临床并不少见,近二年来,我科共收治此类病人8例,由于处理及时妥当,均获得令人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傅晨;刘兴炎;甄平;王宏东;张伟;牛海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股骨干骨折的并发症及预防

    我科1996年6月~1999年12月应用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54例,发生并发症18例.

    作者:路闯;叶应荣;袁宏伟;张建党;解放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硬膜外注药加轻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我院自1996~1999年采用硬膜外注药加轻手法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闵大联;徐文英;强明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放疗模拟机定位经皮自体骨髓及骨宁注射治疗骨不连及延迟愈合的临床研究

    我院于1998年8月~2000年8月,在放疗模拟机定位下,经皮自体骨髓及骨宁注射治疗骨不连及骨延迟愈合14例,收到良好效果.

    作者:李华贵;王其周;潘桂华;杨子来;庞德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胫腓骨骨折合并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治疗

    骨筋膜室综合征(Osteo Compartment Syndrome,简称O CS)是四肢创伤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多发于小腿.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9年 12月,共收治各类胫腓骨骨折347例,合并OCS 23例,其中10例行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现总结如下.

    作者:张开放;陈明光;周陶;王坤正;刘安庆;时志斌;高明宏;杨向阳;郑锡忠;吕跃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陈旧性跟腱断裂的治疗与康复

    陈旧性跟腱断裂目前的治疗方法均采用手术修复,但手术修复的方法和术后的固定、功能锻炼存在着差异与分歧,我们对31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的治疗进行了回顾.

    作者:王洪威;王敦状;戴振国;张华东;鞠海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功能性外固定器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自1998年以来,我们应用自行设计的功能性外固定器(已取得国家专利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第00241438.4号)治疗桡骨远端骨折26例29架,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明新杰;明新广;明新忠;张全金;明立功;明新武;郭永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腰椎间盘摘除和侧隐窝扩大术72例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单纯施行腰椎间盘摘除往往不能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这点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证实.1992年8月~2000年7月我们共为72例患者施行腰椎间盘摘除,其中38例行侧隐窝扩大术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杨建平;胡耀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外固定支架在下肢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1992年1月至1999年6月,我院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42例下肢多段粉碎骨折病人,报道如下.

    作者:张法云;陈来;应有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探讨

    肱骨髁上骨折是小儿肘部常见的损伤,治疗方法的选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取得的效果差异较大.本文总结了我们近6年来196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通过各种治疗方法的比较与分析,着重探讨了有移位的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试图找出在目前阶段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作者:艾昌淼;胡志喜;刘斌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手法复位自制压垫钢丝托板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自1996年7月至2000年3月,我院采用手法复位,自制压垫及钢丝托板固定治疗这类病例33例取得较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贺前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异体骨移植结合中药治疗儿童孤立性骨囊肿

    在儿童孤立性骨囊肿的治疗中,骨移植是常用方法.但骨移植的来源较困难,异体骨又存在愈合慢,有排异反应等缺点.自1994年5月至1999年4月,我们采用异体骨植骨结合中药治疗该病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孟叶新;蒋唯强;陈文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少儿同侧肘腕联合损伤的治疗

    近年来,高速高能量暴力致骨关节联合损伤日益多见,但少儿同侧肘、腕联合骨折/脱位少见报道.此类损伤常合并开放伤口,造成血管神经损伤,致使关节畸形和功能障碍.笔者自1995年至1999年收治此类损伤26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荣;苏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措施探讨

    随着骨科诊疗技术的进展,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取得显著疗效,并在基层医院中日益普及.但近年来手术疗效欠佳的病例屡见报道.本着提高手术疗效目的,我们对本院1 996年1月~1999年12月收治的1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次手术的病例进行分析, 根据术中病理所见,结合有关文献复习,讨论提高手术疗效的措施.

    作者:陈献南;李毅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解除肋骨骨折后顽固性胸痛

    单纯肋骨骨折,经胸廓外固定及对症处理多数能治愈,多段骨骨折合并液气胸时,需开胸引流同时将肋骨固定,一般愈后良好.但在肋骨骨折后,错位较大,压迫肋间血管和神经时可引起顽固性胸痛.顽固性胸痛经胸椎旁脊神经根封闭及一般较强镇痛药物治疗多能奏效、症状缓解,但我科自1981年至1998年遇到5例肋骨骨折后顽固性胸痛者,用以上处理方法都不能解除疼痛症状.我们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法,术后疼痛终止,症状解除,治疗效果可靠,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文保;张国海;郭建军;孔庆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早期活动在胫骨远端关节面碎裂治疗中的运用

    我院自1997年至1999年对5例踝部骨折,胫骨远端关节面严重碎裂患者,应用持续牵引下早期主动活动,在促进骨折修复和踝关节功能早日恢复,以减少并发症方面,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玉春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关节腔冲洗配合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72例

    我们采用关节腔冲洗配合透明质酸钠注射及手法点穴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罗杰;苏岩峰;高景华;王海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孟氏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并发症及预防对策

    我科自1988~2000年应用孟氏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106例,其中38例出现并发症,现总结以下并发症及其预防对策.

    作者:胡永久;胡永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神经根孔阻滞加牵拉坐骨神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门诊常见疾病,但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各有不同观点,我们自19 96年5月~1999年6月间采用神经根孔阻滞加牵拉坐骨神经的方法治疗226例,经信访或门诊随访,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开军;林玉春;龚义胜;何德庭;郭敬琴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简易皮牵引治疗不稳定掌指骨骨折

    自1995~1998年底,作者用自行设计的简易皮牵引治疗不稳定掌指骨骨折20 例,获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作者:包庆武;王立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闭式穿针固定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65例

    自1992~1998年,我们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的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骨折,经10个月~3年的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华丽;谭振华;周立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改良布朗氏架并早期锻炼预防膝关节僵硬

    我院应用自制改良布朗氏架并早期功能锻炼预防外伤性膝关节僵硬32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齐平坤;孟辉;张卫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胶原海绵与兔软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用人胎盘Ⅰ型胶原海绵作为兔软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支架时,软骨细胞形态学特征和功能及该支架的吸附性和组织相容性.方法将新生兔原代和传代软骨细胞接种于人胎盘Ⅰ型胶原海绵进行体外培养,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和结构及支架的吸附性和组织相容性 ,用免疫组化观察细胞Ⅱ型胶原合成.结果以胶原海绵作为支架的传代软骨细胞能维持其形态学特征及细胞功能,该支架有较好的吸附性和组织相容性.结论人胎盘Ⅰ型胶原海绵可作为软骨细胞体外三维培养较好的支架材料.

    作者:朱如里;高学纯;王明丽;董英海;卢晓林;韩俊;胡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不同治法防治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目的比较不同治法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防治效果.方法实验动物激素造模 ,分别喂服活血化瘀、渗湿化痰和补肾壮骨中药或自来水,6周处死取材,通过组织病理学、骨生化、血液生化及流变学等指标的观测,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活血化瘀中药可抑制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和发展,较渗湿化痰和补肾壮骨中药的作用全面、显著.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可对抗激素的作用,有效防治股骨头的坏死.

    作者:齐振熙;曹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川芎嗪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中药川芎嗪在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无保护作用.方法健康成年家兔14只,随机分对照组、实验组,每组7只.应用家兔肢体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在恢复血流再灌注当时,实验组静脉输注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静脉输注0.9%生理盐水.测定缺血前、缺血后、再灌注后血浆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 制备骨骼肌标本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在恢复血流并注射川芎嗪后1小时,其血浆 MDA、LDH的含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而 SO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可见实验组骨骼肌损害轻于对照组.结论实验表明中药川芎嗪对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张志强;卫小春;冯皓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家兔自体骨髓移植对骨痂中钙镁铜含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新骨的形成在骨髓移植术后2周尤为显著现象的机制. 方法用34只家兔剥除双侧桡骨骨膜3cm,截除剥离骨膜后的桡骨中段1cm,1小时后去除骨缺损区血肿,从股骨大转子处抽取1ml骨髓,随机注入一侧桡骨缺损区作为实验侧,另一侧注入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侧,术后2、4、6、 8周分批做放射学、组织学和骨痂中钙、镁、铜含量的检查. 结果骨髓移植有肯定的成骨效果,术后2周实验侧骨痂中镁、铜及术后4周镁含量高于对照侧(P<0.01). 结论铜和镁在骨髓移植促进骨缺损愈合早期可能具有重要作用,移植术后的2周内补充铜和镁有可能提高骨髓移植的成骨能力.

    作者:翟照;陈凤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颈椎骨折Ⅲ度脱位不全瘫2例

    我院自1980年至2000年共收颈椎骨折脱位病人46例,其中2例颈椎骨折合并Ⅲ度脱位病人因椎板、棘突骨折合并重度四肢全瘫,行手术复位后,四肢感觉、运动功能恢复正常,报告如下.

    作者:律德利;马克仁;张洪战;许家祥;李兆发;高波;王洪军;姜鸿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嗜水气单胞菌引起伤口感染一例

    我们于1999年8月从一开放性骨折术后患者的伤口脓液中分离出一株嗜水气单胞菌,现将病例及鉴定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铁丽;李超;戴美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骨关节炎的药物治疗

    随着人们对于骨关节炎本质和各种相关药物认识的不断深入,其用药方法、观点不断更新,新的药物逐渐被发现和使用,给传统的药物疗法带来了新的内涵.

    作者:张洪斌;郑淑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进展

    胫骨平台骨折是一种常见损伤,常见于轻微创伤后的老年人及遭受高能量创伤的中青年人.但数十年来,胫骨平台骨折的佳治疗方案一直是争论的焦点,至今仍未有完善的结论.本文就近年来胫骨平台骨折治疗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庞贵根;王宏川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引导骨再生及相关因子在骨缺损中复合应用

    骨组织是以再生方式完成损伤修复(骨折愈合等)的少数组织之一,引导性组织再生概念适用于骨再生过程即引导性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所谓骨引导再生(GBR)是采用生物隔膜技术阻止上皮和纤维组织长入骨创区,保证理想的骨再生愈合空间,保护骨组织细胞增殖修复,促进骨创区良好快捷地愈合.目前,国内外对GBR膜以及骨诱导因子或者复合材料报道纷呈,但尚未见有复合应用的系统介绍,笔者就此综述如下.

    作者:何虹;黄剑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折角牵引整复史密斯氏骨折18例

    笔者自1992年1月至1998年1月应用折角牵引整复史密斯氏骨折18例,疗效佳.该法操作简单,适于在基层医疗单位推广使用.

    作者:陈崇华;江跃鹏;陈文鹏;陈跃东;胡少军;林连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手法治疗半月板急性嵌顿性损伤28例

    我科采用过伸屈膝法治疗半月板急性嵌顿性损伤28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王甫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颈椎病的手法治疗

    1990~2000年共收治3400例颈椎病,临床中依照不同的病变给予治疗,疗效较佳.

    作者:简立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改良椅背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

    椅背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早在我国古代蔺道人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一书中就已提及,其方法简易,但临床上很少应用和报道.我科在此法基础上结合力学原理总结出一种改良椅背法.自1998年6月至2000年2月,用于临床治疗肩关节前脱位12例,疗效满意.

    作者:徐谦;姜世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带血管蒂髂骨移植修复髋臼陈旧性骨折和缺损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髂骨移植修复髋臼陈旧性骨折和缺损的治疗方法.方法将骨折的髋臼复位,保留较大的臼顶缘骨块,去除其他游离骨碎片,切取带旋股外侧动静脉升支为血管蒂的髂骨块固定骨折并修复臼顶和后壁的缺损.术后下肢骨牵引3周,关节和肌肉训练3周,而后扶拐行走锻炼. 结果本组9例,随访2~4年,优4例,良5例,3个月后均弃拐行走,髋臼愈合良好,无股骨头再脱位发生.1例轻度跛行,2例长距离行走时髋关节轻度疼痛.结论以带旋股外侧动静脉为血管蒂的髂骨块修复髋臼陈旧性骨折和缺损的方法容易操作、效果良好.

    作者:唐瑛;王昶;常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方法改进

    目的探讨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修复的新方法,以早期获得满意的功能效果.方法对11例早期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患者行椎管麻醉下探查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病理改变,一期缝合修补断裂韧带,并切取1/2宽的半腱肌腱,加强修复损伤韧带.1例陈旧性损伤用股薄肌重建膝内侧副韧带.结果平均随访25个月,优9例,良2例,关节稳定有力,Bǒhler 征阴性,膝关节活动功能正常,恢复原工作.结论: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多在止点,早期修复为好,同时切取邻近腱性结构加强修复,更加稳定可靠, 功能效果恢复较好.

    作者:林昂如;胡罢生;郭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探讨

    目的探讨髋臼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26例髋臼骨折按Letournel分型,后壁骨折12例,后柱伴后壁骨折4例,横行加后壁骨折3例,T型骨折5例,前柱加后半横行骨折2例.根据不同骨折类型, 分别采用加压螺纹钉、重建钢板或螺钉钢丝内固定等方法,术后进行良好的功能锻炼.结果 26例病人平均随访17个月,根据赵炬才等提出的疗效评定标准 :优18例,良4例,尚可3例,差1例.结论正确的诊断分型对手术入路及内固定的选择起着决定性作用,有利于关节的重建,确保良好的功能恢复.

    作者:黄建华;彭树进;熊传芝;魏加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新型迭形接骨板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改进骨折接骨板内固定技术,克服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接骨板的一些缺陷,观察新型迭形接骨板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汽车钢板弹簧结构和原理,依据等强度梁力学原理,研制一种新型迭形接骨板,进行有关力学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结果力学研究与临床应用结果显示,该接骨板较好地克服了普通接骨板应力集中和高刚度等问题.临床上基本不发生螺钉和接骨板断裂现象, 手术后大多不需外固定,并发症少,骨折愈合良好,临床效果满意.结论该接骨板具有如下优点:①结构新颖,由多层薄片钢板重迭而成;②应力分布非常均匀(接近1∶1);③应力保护作用小;④高强度、低刚度;⑤可组合性;⑥使用方便,容易推广.该接骨板较好地改进了四肢长管骨(尤其是下肢)骨折接骨板内固定技术 ,值得推荐.

    作者:朱建民;方浩;陈新刚;曾明;沈金根;王云方;王桂荣;王维才;顾利华;沈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骨折治疗的理想方法和原则

    一千三百多年前,唐.蔺道人所著《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提出治疗骨折的方法和原则: 复位、(夹板)固定、药物治疗和功能锻炼四大原则,这一方法和原则现在仍然是中医治疗骨折的基本原则.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国内中西医结合工作者提出了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四原则: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配合.在处理骨折时,不能强调一方面忽略另一方面,双方相互矛盾斗争而又彼此联系依存.以动静结合为例,固定应从肢体能以活动的目标出发,而活动又应不干扰骨折的固定为限度,有效的固定是肢体能以活动的基础,而合理的活动又是加强固定的必要条件.治疗骨折时,应弄清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和相互依赖的必要条件,根据不同部位各种骨折的特点,选用合适的固定方法,配合恰当的功能锻炼,正确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1].

    作者:杜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水平面桌椅对颈肩腰背部的影响

    现代社会,坐位工作人群中,颈肩腰背痛患者日益增多,这些疾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工作时低头、含胸、弯腰、端肩、过度屈髋等不良姿势有关.作者发现:传统桌椅的水平面结构是导致上述不良姿势引起颈肩腰背痛的重要原因.

    作者:王学昌;郭会卿;李沛;程方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踝关节骨折治疗失误原因分析

    踝关节骨折占下肢骨折10.8%,是负重关节常见的关节内骨折,治疗上要求尽量解剖复位以及恢复关节功能,处理关键是外踝及关节面.本科从1997~1999年收治17例踝关节治疗失误病例,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子华;党小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下肢骨折术后应用硬膜外自动镇痛泵的护理

    硬膜外自动镇痛泵(PCA)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骨科术后病人,镇痛效果满意.但是,由此引起的并发症也不容忽视,现就我院骨伤科下肢骨折病人术后应用PCA方法的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池晓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胸腰椎和腰骶部内固定技术和使用器械的回顾与进展

    胸腰椎和腰骶部内固定技术能分别采用前路和后方入路及不同的固定方法.本文概述了常用的内固定技术和使用的器械,分别给以介绍.

    作者:顾敏琪;刘沂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