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护理会诊制度是军队中心医院解决危重疑难患者跨专科护理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对医院实行护理会诊制度的具体做法进行了介绍,同时对开展护理会诊的效果、意义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韩静;罗娟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运用综合指数法评价某医院的医疗质量.方法:将该医院2005年以来连续13个季度的主要医疗数椐、效率、质量及管理指标进行量化评分法,对各季度的指标进行指数化,采用综合指数法计算各季度综合指数值,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该医院2005-2008年第一季度的综合指数逐年提高,增长了近1.7倍,与客观实际相符合.结论:综合指数法可用于评价医院的医疗质量.
作者:汤先华;徐世侠;邹郢;陈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详细阐述了维和医疗行动中的法律冲突适用、医疗操作常规与宗教习惯间冲突等问题,并结合维和医疗实践进行初步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为后续维和医疗行动提供借鉴.
作者:祝建业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采用卫生服务理论以及文献综述方法,以多点行医政策为基点,分析多点行医政策对医疗卫生系统运行的影响,以及多点行医政策实行需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
作者:任益炯;欧崇阳;卢杨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可以降低患者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提高医院社会和经济效益,实现双赢.方法:利用某院2007年出院患者信息,对影响平均住院日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平均住院日与治疗结果、年龄、有无院内感染、有无并发症等因素相关.结论:完善各项制度,加强管理,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作者:邹郢;陈俐;荣霞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综合性医院门诊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门诊医疗服务工作直接影响到医院整体竞争实力.以某院门诊相关诊疗信息和现场调研为基础,分析了目前门诊医疗服务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门诊运营管理中流程理念的应用,提出门诊医疗服务流程管理的重点和相关建议.
作者:樊晓鸣;张红卫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医患关系对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激化,不但严重影响患者的利益,也给医疗质量的提高、医疗秩序的维持带来负面效应.所以,认识、思索医患关系的现状,掌握并处理好医患关系,是每个医务人员的重要任务.
作者:梁雪梅;张金萍;高岱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经济相对内地落后、生活习惯存在差异、语言交流存在障碍,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本文提出以下对策:提高医护质量是构建医患和谐的前提;加强交流是医患和谐的基础;医院加强法制化管理是和谐的关键;因地制宜的搞一些宣传活动,使患者更多的了解医院,减少医疗纠纷.
作者:蔺怀勇;毛明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军队疗养院的信息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尤其是网络版信息管理系统的普及,将计算机网络延伸到了各个疗养数据的发生点.保障疗养院信息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对提高疗养服务质量意义重大[1].
作者:徐明喜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阐述区域医学服务网络机构的虚拟组合方式,提出由单一的远程会诊发展到网络家庭病房、网络信息咨询、网络药品等综合性服务功能,指出平台建设的内容和平台运行机制.
作者:徐祖铭;熊友生;沈旭东;徐茂;张寓景;王苏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介绍了系统的研发背景、设计目标、设计原则、关键技术和系统功能,并对医院、疗养院卫生统计信息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者:马英豪;李沪建;徐勇勇;孙金杰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解决与输液相关病情的判断和输液方案确立,提高抢救质量和效率.方法:用Swishmax 1.0语言编制计算机软件,集成多个模块,按照系统引导使用.结果:软件可实现纠正水钠代谢紊乱、判断创伤性休克、计算给药和补液速度、烧伤补液方案、纠正酸中毒方案;统计热卡和应激状态下患者的热卡需求;计算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以及对应抗生素的剂量调整等多种功能.结论:计算过程快速准确简便,抢救效率提高;软件可以实现平战结合、军地结合、医疗科研教学结合.
作者:韦国强;王伟明;余志金;韩雄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结合本院数字化医院建设10年来的实际情况,认真总结了建设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分析了在系统升级、信息利用和信息标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平台建设、资源整合与技术建设3个方面,为发展提出了对策.
作者:周来新;吴昊;汪鹏;姬军生;赵直枉;李景波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提出的虚拟野战医院是一个学习和训练战场医疗救治技术和紧急救治过程等的交互式信息平台,通过该平台提供的战场医疗诊断救治练习和技能模拟训练,帮助医务人员提高和改善战创伤救治技术,学习新的诊疗救治和手术技术.同时,可为基层部队提供医疗健康技术指导.
作者:可向民;王玲;乔静;徐正雄;廖晓斌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数据标准化是信息标准化的重要内容,须通过遵守一致的元数据标准完成.数据集及其包含的数据元的标准化是信息交换中实现语义互操作的关键.军队卫生信息数据集的标准化可从管理状态、范围、统计单元、收集方法和周期、包含的数据元等方面描述;数据元的标准化应该从名称、标识号、定义、语境、数据元概念、值域、允许值等方面描述.元数据的集合构成数据字典,将各类信息系统或数据库的字段、数据集的数据项(数据元)与数据字典中的通配数据元进行比照和协同化,形成标准化的系统或数据库字典,可促进卫生信息的可解释性、可比性和一致性.
作者:刘丹红;王霞;杨鹏;徐勇勇;李红蕾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病案是医疗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关于患者疾病发生、发展、诊断、治疗情况的系统记录,是临床医师根据问诊、查体、辅助检查以及对病情的详细观察所获得的资料,经过归纳、分析、整理而成的医疗档案资料,属特殊类型档案[1].也是医疗保险理赔、公检法查询、伤残鉴定、处理医疗事故和医患纠纷的法定文件.因此,病案管理在现代医院管理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张向阳;杜丽佳;王学娟;王玲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应用交易费用、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理论,对医院横向和纵向边界的选择做初步探讨.指出,横向和纵向边界是医院规模的两种经济学属性,规模边界的选择与医院自身生产能力和所在医疗市场有关,规模不是静态的,而是逐步优化的动态过程.
作者:孙菁;孙逊;郭强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军队医院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地方医疗有偿服务中去,医疗欠费的规模也逐年增加.鉴于军队医院对外医疗有偿服务多为自负盈亏,缺乏军队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扶持,资金压力较大的特点,采取综合应对措施,有效控制医院的医疗欠费已成为军队医院管理者重要课题.
作者:梁浩;余钢;杨少春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阐述了加强医院经济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当前医院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进一步强化卫生经济信息化管理意识、努力构建节约型卫生经济管理模式、积极建设卫生经济管理一体化平台、尽快完善相关配套措施、大力培养卫生经济管理队伍、逐步加强数字化医院建设等相应措施.
作者:孙军红;韩雄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着眼于军队中心医院自身发展能力不足的现实问题,通过与地方共建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帮助医院院提高区域医疗资源控制力,优化医院病员结构,以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总结了军队中心医院行为特征,提出了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四步骤.
作者:仇元峰;公斌;李乃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医疗保险住院患者系统疾病费用分布特点.方法:对某医院2003-2006年构成前10个系统疾病医保出院患者进行统计,报告其住院总费用、例数、均数、标准差、中位数、小值、第5百分位数、第25百分位数、第75百分位数、第95百分位数、大值,并计算各系统第95百分位数以上的平均费用,累计费用及占总费用比例.结果:疾病医疗费用呈非正态分布.第95百分位数以上5%大额病例费用,占全部患者总住院费用比例达21.5%~29.9%.结论:医疗保险患者医疗费用的分布有其特殊性;医疗费用定额支付标准应根据疾病医疗费用分布特点和医疗服务需求强度制定.
作者:陈琳;杨国斌;杨宝林;刘玉秀;陈海云;戚苗苗;王与荣 刊期: 2009年第08期
1 招聘人员现状为了寻求医院发展新思路,本院面向社会招聘了大量的医务人员.据统计,截止2008年2月底,招聘医务人员736人,其中研究生12人、本科生213人、大、中专学历491人.从医院整体看,已逐步形成较合理的人才结构,并计划利用两年时间,逐步引进一批高学历人才,充实临床一线工作.
作者:张继利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军队精简整编,军队医院编制人员少而医疗任务重的矛盾十分突出,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医院近年来由地方院校引进的医务人员现已成为另一支生力军,加强聘用医师的管理是稳定队伍,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现结合医院的现状,就其存在的问题与管理对策浅析.
作者: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阐述了师承教育对中医学形成、发展的重要性及对于目前中医药发展的意义,论述了师承教育是中医师成材的重要途径,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有力保障;院校教育是师承教育的基础,两者的有机结合是造就现代名医的佳途径.
作者:周登峰;周晓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军队医院科室的组织氛围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作用.方法:随机选择3家军队中心医院工作人员共350人,共发放问卷350份,剔除无效问卷,回收有效问卷328份.运用描述性分析、因素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回归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处理.结果:军队医院中员工的工作投入情况及对科室的组织氛围,会因学历程度、职别及工作部门的不同而有差别;组织氛围各维度对员工工作投入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强调人性化管理、关心员工的行为及良好的人际关系对提高员工工作投入有正面影响.结论:根据研究结果为军队中心医院的科室主管改善组织氛围,提升员工的工作投入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作者:李萍;王振维;王海滨;刘振红;王丽华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对临床进修学生实行导师负责制度,是医学进修教育管理模式的一种创新,通过强调指导、强调综合,强调授人以渔,达到进一步提高进修教育层次和质量,适应新时期临床医学人才培养需要的目的.
作者:孙宏;李君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在组织设计和组织设计实现过程中,能否较好地体现激励机制,是组织目标能否很好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从军队中小医院的护理队伍现状出发,总结并提出了对护理人员有效激励的可能方法.
作者:周娜;江有琴;蒋莉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军队精简整编,医院现役护士锐减,合同护士已占医院护士总数的75.37%,无形中增加了科室成本,为了不增加人力成本的支出,护理工作处于满负荷状态.临床一线年轻护士多,外出开会学习、产假、病假等均可导致人力的相对不足.同时,医院还承担卫勤保障及全战区师以上干部的保健工作,上特护、临时保健任务,都需要从科室抽调人力,对抽调人员的工作能力,使用科室没有主动权.
作者:周丽娟;高柏青;梁英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军队医院精简整编使护理工作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特别是中小医院的护理工作矛盾和困难更加突出[1].目前,聘用护士已成为医院护理队伍的主要力量,但成分较新,学历、素质偏低,且医院对聘用护士管理的机制还没有较好地实现同步规范,护理队伍成为医院流动性大、不稳定的技术群体[2].
作者:方菊花;贾萍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护患关系是护理工作人际关系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决于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调查资料表明,患者满意度50%以上来自服务性活动,与技术无关;99.4%患者希望护理人员与其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其的需求[1].
作者:李勇;王利丽;秦晶 刊期: 2009年第08期
随着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护理工已成为目前各级医院除医师、护士以外,不可缺少的健康守护者.本文通过对上海女性参与护理工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女性护理工在岗位培训、工作待遇、生活状况、劳动权益、社会保障等相关问题,探讨女性护理工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就女性护理工队伍管理和规范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作者:秦美娇;许善华;李汉琳 刊期: 2009年第08期
近年来SCI论文的发表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推崇,主要原因是SCI期刊的影响因子是目前衡量学术论文质量一个比较客观的量化的标准.本文就发表卫管SCI论文的必要性、可行性、国外学者卫管SCI论文的特点,以及卫管SCI论文刊源进行总结和分析.
作者:余党会;刘璐;宋建武;郭健秀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论述了抗震救灾四级卫勤组织指挥体制与三级保障体制的构成;提出了抗震救灾卫勤力量筹措的原则与种类,卫勤力量部署的形式;阐述了抗震救灾卫勤保障力量的类型及任务分工;分析了抗震救灾过程中卫勤保障工作重点的四个转换;明确了抗震救灾卫勤力量协同的组织与内容.
作者:郭树森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借鉴模块化基本原理与方法,对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力量模块化进行界定与机理研究,并通过汶川抗震救灾卫勤力量使用的实证分析,获得了由功能模块标准化抽组到模块化体系优化部署的卫勤力量模块化基本规律,提出目前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力量抽组的标准化程度与效率高于卫勤力量部署,为进一步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保障水平提供借鉴.
作者:张鹭鹭 刊期: 2009年第08期
本文论述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训练的重要性,较详细地叙述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训练的主要内容;提出了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训练理论学习,想定作业,计算机模拟,卫勤演习4种训练方法;指出训练中应注意指导思想要明确,应有完善的训练方案和计划,训练内容要有针对性,应体现应急快速和应开展训练考核评估等5个问题,希望能在全军非战争军事行动卫勤训练中起指导参考作用.
作者:陈国良 刊期: 2009年第08期
在我国,要充分认识和发挥军队卫勤力量的优势和特色,通过平时训练、为军服务,以及实战的积累,加强军队卫勤力量的建设,把军队卫勤力量建成国家应急医学救援的主力军.从国家层面讲,应在整个中国范围内,根据地缘环境、医疗水平和基础设施情况,通过规范救援体系、加强装备建设、形成药械存储机制、加强人才培养,由国家统一建立以军医大学为核心的区域性突发灾害医疗卫生救援中心,协调各类救治与防护力量,实行划区保障.
作者:樊代明 刊期: 2009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