拙著《针灸学释难》自1986年至今,已出版了三次,每次各写上一篇序.初版的序是用文言体裁写成,当时想让各位老先生看了能引起重视.再版时,此序退居第二位;三版时,又退到第三位,与读者的关系显得疏远了.年青的读者还以为写得老腔老调,不适合他们阅读,愈见这是篇像有了年代的古文.
作者:李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自1998年始,我们开始了对《鼠疫汇编》的研究,在本校发现第一个《鼠疫汇编》版本,而此本《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未见收载.此时宁波郑建军等人在网上惊呼发现世界第一部鼠疫专著,此即是第二个版本的出现,此后随着对此书了解的加深,大量疑点也随着出现,某些报刊杂志介绍时张冠李戴,如认为罗芝园是《鼠疫约编》或《鼠疫抉微》的作者;误认罗芝园为罗芷园;只识《鼠疫约编》,不知有《鼠疫汇编》;误认吴宣崇的字存甫为子存、学存;误认为吴宣崇是《鼠疫汇编》的作者;误认《治鼠疫法》为《鼠疫治法》;误认各书的成书年代及成书先后顺序等.
作者:李禾;李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齐鲁文化是先秦时期在今山东省境内形成和发展的一种地域文化,随着儒家学说官方意识形态地位的确立,成为此后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齐鲁文化有鲜明的特点,本文仅从齐鲁文化的思想核心一一儒家文化出发,探讨儒家学说对中医的影响以及地域文化对中医地方特色形成的影响.
作者:曲清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扁鹊是中国历史上首位立传的医学家,姓秦名越人,生活在公元前5-4世纪,勃海郡郑人(即今河北任丘鄚州镇),家在卢国,又名卢医.受学于长桑君,业成之后在民间行医,足迹遍及当时的齐、赵、卫、郑、虢、秦等地方.他品德高尚,医术精湛,针药并施,精通内科、妇科、五官科、小儿科等.
作者:孟庆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研究中医逻辑学,能促进中医学的教育和科研,是中医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认为《黄帝内经》阴阳学说的逻辑思维模式和特点,《伤寒论》的思维确定性原则都是对中医逻辑思维的贡献.
作者:周瀚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新泥』.《中医药文化》杂志在去年春天既是更名也是创刊,经过一年的风晴雨雪,现在又迎来了一个春光明媚的新年.
作者:张如青 刊期: 2007年第01期
通过对成语、典故渊源的探讨,详尽阐述了成语、典故的结构,与医学的关系及其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认为成语、典故与中医学关系密切、并对中医药文化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红楼梦》这一部文学巨著呈现给世人的不仅仅是当时的传统文化面貌,其中文内一些悬而未决的疑念吸引着世人不断品读并予以猜测,关于黛玉之死说法颇多,但根据中医五运六气学可以推算出当年的气候情况与黛玉之死有着一定的联系.
作者:魏晓光;吴兴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各御医诊德宗景皇帝案》系清代医家薛鼎元辑录,成书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本书系薛氏辑录其师曹沧州和陈莲舫等御医诊治光绪皇帝的病案.曹沧州(1849~1931)名元恒,字智涵,号沧洲,晚号兰雪老人,江苏吴县人.祖父曹云洲,父曹承洲都精通医术.
作者:任宏丽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中药在中国医药宝库中是璀璨的瑰珍,为医疗养生作出独特的贡献.摭拾并了解一些中药文史资料,是一件极有趣而且很有意义的事.
作者:贡树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不再为衣食而发愁时,就自然而然地把健康和长寿作为关注的热点.而健康的方法众多,或做操、练拳、散步,或栽竹、养花、溜鸟,或歌之、舞之、蹈之,不一而足.我以为寄兴临池,每天随兴练习书法,不失为怡悦心身的健身大法.试想,一个人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夜来人静,伏案灯下,展纸濡毫,握管走笔,写上几张字,确然是一件很快活的事.
作者:王庆其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