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文化杂志

中医药文化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 中华中医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3-6281
  • 国内刊号:31-1971/R
  • 影响因子:0.06
  • 创刊:198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449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中医药文化杂志   2018年4期文献
  • 梳理源流而究根本 汇集众长以臻大成——品读《〈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

    《〈黄帝内经〉百年研究大成》一书梳理并汇集民国以来百年《内经》研究学术文献,资料丰富、编写体例统一、逻辑严谨、述评结合,弥补了近现代《内经》史研究的学术空白,对今后的《黄帝内经》学术研究颇有帮助.

    作者:王键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阴阳学说视域下的五禽戏养生原理探析

    五禽戏作为重要的传统养生保健功法,今人对其研究颇多、综观现阶段研究多集中在养生功法讨论,缺乏对五禽戏阴阳相关理论研究.从阴阳学说角度切入,系统探讨“五禽戏”的阴阳相反、阴阳互根、阴阳消长以及阴阳时间观、经络观等中医养生原理,以期挖掘其理论内涵,更好地指导功法养生.

    作者:赵指南;张挺;李其忠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白族医家彭子益圆运动生命观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当代启示

    民国白族医家彭子益提出的升浮降沉大气圆运动造化四季万物的生命观不仅对临床医疗具有简明高效的指导作用,更对当今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启迪警醒作用.阐释彭子益先生这一圆运动生命观的具体内容,进而以此观点为指导思想,探讨今天在开采石油、煤炭、天然气与使用地铁、水泥路、农药化肥等事关人类社会长足发展所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作者:颜文强;张其成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正史医家传记中师承神异叙事的文化释读——以《史记·扁鹊传》和《后汉书·费长房传》为例

    正史医家传记中包含着大量的神异叙事,蕴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具有一种“文化胎记”的作用.以《史记·扁鹊传》和《后汉书·费长房传》为例,解读其中的师承神异叙事,可以挖掘出传统师承教育中的尊师、慎授、秘传医术等特色,彰显师承教育的传统文化内涵.

    作者:段鸣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越南国家图书馆现存汉喃医学古籍情况概要

    中医在越南流传有悠久的历史,与越南固有的民族医学有机结合,形成越南传统医学.越南传统医学在发展过程中留下不少医学古籍,这些医学古籍包括传入越南的中国医学古籍以及越南医家所撰的医学古籍.通过查阅越南国家图书馆的汉-喃古籍数字化图书馆现存医学古籍,分析越南现存的汉喃医学古籍情况,并发掘其特点,对了解中越医学文化交流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郑秀琴;胡军;芮芸;阮明玉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从《大唐西域记》看唐代西域的医药文化

    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口述的《大唐西域记》,不仅是佛学研究史上的重要著作,也为了解西域医药文化提供了绝佳的窗口.在玄奘生活的时代,西域医药崇尚自然、善于运用整体疗法治疗身心疾病,具有鲜明的善恶观念和复杂的伦理思想,充满了西域地方神秘色彩.西域医药文化特色的形成有着多方面的因素,既与地理环境多样性有关,也与医药文化的自身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者:胡惠滨;章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鲍威尔写本》的研究进展

    新疆库车出土的梵文桦树皮写本《鲍威尔写本》的发现与传布,引起欧洲东方学界的高度关注.霍恩勒对该写本的研究、转写、翻译,奠定了对该写本研究的基础,探讨了该写本的形制与年代,分析了其组成状况,阐述了其对印度阿输吠陀医学的影响.从霍恩勒时代之后,各位学者提及中亚文献史、印度医学史、佛教史都会提及《鲍威尔写本》.通过梳理从霍恩勒时代到目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提示对其文本的利用还需要更深入与更专业化的研究.

    作者:范振宇;王兴伊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新加坡中医药的传入与中医教学的本土化变迁

    中医药随着华人迁徙下南洋,传入新加坡,在当地发展出一些与中国本土不同的特征.纵观1892-2013年间,在中医教学方面,新加坡的中医教学先由民间自主进行,根据自身条件需求发展,从多元传统方式逐渐过渡至单一现代化学院体系;新加坡中医立法后,民间组织与政府协商互动,向当地西医制度看齐,将中医教学进一步制度化,纳入官方体系.研究新加坡中医教学的本土化变迁过程,有助于了解中医药如何在海外由下至上地传播发展,对中医药走出去提供借鉴实例.

    作者:杨妍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中医药全球发展的战略格局与基础路径

    重新界定和确立中医药的文化属性,有益于拓宽中医药创新发展的科技依赖路径.遵循文化传播与融合规律,开展中医药的全球化发展,形成“原创化”与“本土化”相得益彰的战略格局,将使中医药的全球发展既能引领中国文化的现代创新,也将引领中国文化的对外交流与发展.

    作者:张超中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汉译佛经中的天竺药名札记(四)

    通过梵汉对勘和比较的方法,讨论汉译佛经中的三组天竺药名——毕履阳愚、郁金和郁金香,研究指出其在丝绸之路医学史研究上的价值.

    作者:陈明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国际化的问题与对策——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德国美因茨大学交流项目为例

    对上海中医药大学与德国美因茨大学的国际交流合作项目进行分析,认为该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药教育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认知不足、中西文化差异大、中医药学科内涵模糊、合作院校课程体系兼容性差等.提出通过增强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意识,理性处理现代与传统、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重视学科内涵建设,促进跨学科交流,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等方式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作者:瞿筱逸;沈雪勇;王静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日本内经医学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会贺词

    尊敬的宫川浩也会长,日本内经医学会的同道们,大家好!日本内经医学会自1988年成立以来,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我作为你们的老朋友,作为《黄帝内经》的爱好者,从一衣带水的上海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中国有一句老话说“三十而立”,但是这句话不适用于日本内经医学会,因为你们早就昂头挺胸地站立在日本中医文献学界.你们是很有卓越见识的.因为《黄帝内经》是现存早的一部医学经典著作,探讨医学科学为根本的命题,即生命的规律.《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日生”,《汉志》说“方技者,皆生生之具”,对生命的重视,对健康的关注,具有亘古不变的崇高价值.

    作者:段逸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陈书》讳言姚僧垣“精医术”

    姚僧垣(499-583)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医家,历任梁、北周医官.梁武帝曾赞叹说:“卿用意绵密,乃至如此,以此候疾,何疾可逃?”《周书》卷四十七《姚僧垣传》载其医案十二则.姚氏曾撰有《集验方》十二卷,已佚,《外台秘要》《医心方》等收录其中部分佚文.姚僧垣的长子姚察,历任南朝陈著作郎、吏部尚书等职.姚察之子姚思廉,系唐初著名史学家,撰就《梁书》五十卷、《陈书》三十卷.《陈书》撰于唐太宗贞观十年(636),其中卷二十七有《姚察传》,提到姚僧垣.文日:姚察,字伯审,吴兴武康人也.九世祖信,吴太常卿,有名江左……父上开府僧坦,知名梁武代,二宫礼遇优厚,每得供赐,皆回给察兄弟,为游学之资.

    作者:段逸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 习近平发展中医药思想的内在动力与外在需求分析

    发展中医药的科学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不仅提出了一系列发展中医药的重要思想,还从制度设计、中医药立法及实践推进层面对中医药工作进行具体的指导.习近平中医药思想的相关研究既是对中国共产党人中医药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文化交流”双重背景下的政策回应,更是为人类健康和世界卫生发展提供“中国方案”的时代自觉.

    作者:张菊;李小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