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疱疹病毒8型与卡波济肉瘤、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多中心性Castleman病相关。由该病毒的K2基因编码的病毒白细胞介素-6与人白细胞介素-6有24.8%的氨基酸同源性。在该病毒相关疾病组织中,病毒白细胞介素-6基因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在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和多中心Castleman病的B细胞中有高水平的表达,而在卡波济肉瘤的纺锤细胞中只有低水平的表达。功能研究表明病毒白细胞介素-6具有抗凋亡和促进细胞增殖、诱导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人白细胞介素-6产生等作用。
作者:丁传林;姚堃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许多病原微生物能侵入人体细胞,在囊泡或胞质中增殖,并导致疾病。细胞骨架在该过程中发挥着中心作用,一些特殊蛋白及信号传递系统也至关重要。本文就胞内茵进入宿主细胞的两个机制:“拉链”和“触发”机制,胞内茵在宿主细胞内肌动蛋白依赖性的运动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李婷;李明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动弯杆菌是1984年命名的厌氧菌。该茵为条件致病茵,与细菌性阴道病密切相关。本文概述了动弯杆茵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实验室的检查方法。
作者:袁春雷;陈群;曾忠铭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幽门螺杆茵感染可通过各种致黏膜炎症信号诱导宿主产生较强的免疫反应,但宿主免疫应答非但不能有效地清除感染,反而促进炎症反应而导致病情的加剧。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所致宿主免疫应答以及该茵长期定居胃黏膜和致炎症的机制。
作者:袁建平;童善庆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白血病病毒包括禽白血病增生症病毒、猫白血病病毒、牛白血病病毒、长臂猿白血病病毒和小鼠白血病病毒等,它们的基因组结构完整,具有病毒复制能力,但是序列内不含有癌基因,这是此类病毒的共同特点,其中以小鼠白血病病毒具代表性。小鼠白血病病毒感染动物后可产生不同类型白血病,潜伏期较长(3~4个月)。小鼠白血病病毒诱发白血病机制较复杂,是一个由多因子参加、多阶段发展的过程。本文就小鼠白血病病毒前病毒插入诱发的淋巴细胞白血病和粒细胞白血病中,原癌基因激活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程立;殷莲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回顾了蛋白芯片近10年的发展过程、蛋白芯片的操作原理及要点,总结了蛋白芯片在临床上的应用,包括蛋白的纯化、蛋白功能的鉴定、蛋白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蛋白磷酸化的研究、疾病诊断及药物分析等方面。
作者:王艳;何为;刘志红;马立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多表位病毒疫苗是目前病毒疫苗研制的热点,特别是对于易变异或者本身有癌基因的病毒。本文就近年来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马绍辉;李琦涵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念珠菌感染为阴道感染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炎。估计75%的育龄妇女至少患有一次念珠茵性阴道炎,40%~50%患者有再次发作的经历,而5%的妇女有反复发作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严重影响着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有关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病原学方面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晓芳;王家俊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口腔链球茵包括许多菌种,许多菌种包括广泛的遗传型克隆株。丰富的遗传型和表型对菌种的定植、生存有着独特的意义,既是形成正常口腔生态系统的基础,也是导致疾病的根本原因。本文就目前遗传型和表型的研究状况作一概述。
作者:聂敏;边专;樊明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幽门螺杆茵粘附于胃黏膜是其进一步发挥致病作用的前提,本文从幽门螺杆菌的粘附素、粘附素相关受体、粘附于胃上皮细胞的病理机制以及粘附素在该茵疫苗构建中的作用对其粘附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白杨;陈烨;张亚历;张兆山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白念珠菌细胞表面疏水性、侵蚀性酶,以及表面甘露糖、蛋白质等对上皮细胞粘附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阻断白念珠菌粘附的方式。
作者:刘为国;黄敏;牟希亚 刊期: 2002年第02期
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宿主细胞后,与宿主细胞受体发生反应,激发宿主的跨膜信号传递和细胞骨架重排,从而进入细胞。进入宿主细胞的金黄色葡萄球茵可以在胞内存活,并且繁殖,胞内存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茵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侵袭和侵袭后过程中,毒力调节因子Agr和Sar起了调节作用。
作者:刘挺;管远志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肺炎衣原体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基于:①血清流行病学的研究;②病变组织的检测和观察;③动物模型的建立;④抗生素的治疗。动物模型的建立有助于充分弄清致病机制,确立病因和致病原,认识各种致病因素的附加或协同作用,制定新的治疗方案以及疫苗的研究和开发。
作者:吴向辉;倪安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趋化因子是近年发现的一大类结构相似、功能多样的新型分子。其不仅与淋巴细胞迁移、炎症反应、新生血管生成、造血、肿瘤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趋化因子在病毒感染的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可导致组成性和诱导性趋化因子表达谱的改变,这些表达水平改变了的趋化因子通过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参与了病毒的致病过程;同时某些病毒可编码趋化因子样或趋化因子受体样分子,从而干扰趋化因子网络功能。研究趋化因子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和意义,将有利于阐明病毒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抗病毒感染新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作者:熊思东;徐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作者:闻玉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治疗性疫苗是一个新概念,而实际上在一个世纪之前该治疗技术即为众人所知:应用于治疗慢性葡萄球菌感染、梅毒和结核等慢性传染性疾病,只是其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因此至20世纪40年代后即消失在抗生素的发现和临床使用的浪潮中。然而,即使在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疫苗的治疗性接种仍用于母亲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新生儿及拟诊为狂犬病病毒早期感染的患者。……
作者:瞿涤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