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
  • 国际刊号:1673-6184
  • 国内刊号:31-1966/R
  • 影响因子:0.59
  • 创刊:2006
  • 周期:季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341
  • 全年订价:22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 获卫生部《国外医学》系列评比三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微生物与感染杂志   2005年1期文献
  • 酵母双杂交系统在病原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酵母双杂交系统作为一种新型的研究蛋白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方法是功能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其在病原生物学的后基因组研究中也日益广泛和深入.本文将从病原体与宿主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病原体内蛋白之间相互作用以及病原体蛋白自身相互作用等三方面作一综述.

    作者:黄孝天;刘晶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乳头瘤病毒E7蛋白的研究

    人乳头瘤病毒与许多人类疾病密切相关,E7蛋白是其重要的转化蛋白之一,可以与许多细胞蛋白结合,永生化人类原代角质形成细胞,转化啮齿类细胞系,参与细胞周期的调节,并与细胞凋亡的敏感性有关.近的研究表明它也可能参与了中心体的复制.高、低危型乳头瘤病毒的E7蛋白存在序列上的差异,其生物学行为也明显不同.

    作者:范雪莉;樊建勇;骆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结核活疫苗的研究进展

    近年研究较多的结核活疫苗主要有重组卡介苗、减毒牛分枝杆菌和减毒结核分枝杆菌,另外对田鼠分枝杆菌和猿分枝杆菌也有所研究.大多数结核活疫苗在动物模型中的免疫效果低于或相当于卡介苗,只有极少数的免疫效果优于卡介苗.

    作者:夏长胜;卢贤瑜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Toll样受体与抗真菌感染免疫

    Toll样受体是一类保守的天然免疫识别受体家族,可识别众多微生物共有的保守模式分子--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通过某些信号转导途径,激发机体先天性及获得性免疫应答,引起炎症介质的释放.数个真菌细胞壁成分可被Toll样受体识别,不同的白细胞介素1受体/Toll样受体超家族成员通过MyD88的相互作用,激活Toll样受体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诱导宿主抵抗真菌的攻击.

    作者:顾克菊;马越云;于文彬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转座因子在肺炎链球菌耐药进化中的作用

    肺炎链球菌的耐药决定子由染色体上的转座因子携带,与耐药相关的转座因子和转移的主要方式有:①接合转座子:携带erm(B)、tet(M)和aphA-3等的Tn916-Tn1545家族,通过接合转移;②缺陷转座子:携带mef基因及ABC外排系统的Tn1207.1和mega插入元件,可转化到敏感菌株引起耐药;③复合转座子:由mega插入元件与Tn916整合产生的Tn2009,以转化方式转移.肺炎链球菌通过转座因子获得并传播耐药基因,在其耐药进化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吴文娟;倪语星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霍乱弧菌的越冬机制研究进展

    霍乱弧菌至今已引起7次世界性的霍乱大流行,人们对于霍乱弧菌生物学特性的了解取得了很大进展,但关于霍乱弧菌在疫区流行间歇期的季节性生存(即越冬机制)问题仍远未清楚.霍乱弧菌的生理和生化变化、遗传变异的理论尚无法解释其越冬生存,而霍乱弧菌复杂的微生态学特征、水环境宿主等方面为理解霍乱弧菌越冬过程和新出现霍乱的流行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温度对霍乱弧菌的生存影响、霍乱弧菌的遗传变异、水生态学及环境宿主(包括浮游生物、自由生活阿米巴原虫包囊内)方面阐述霍乱弧菌的越冬机制.

    作者:李勤学;姜庆五;李子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新的干扰素的研究进展

    干扰素自被发现以来,由于其广谱的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控作用,受到日益关注.近年来又发现许多新的干扰素,其结构或功能与干扰素-α、β相似,但各有其特殊性,而且随着分子生物学和DNA重组技术的发展,这些新的干扰素基因均已被克隆.本文着重阐述了这些新的干扰素的生物学特性等研究进展.

    作者:马丽丽;杨吉成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黏膜疫苗

    在以往的20年间,有关发展艾滋病疫苗的研究曾经进行了大量的工作,但进展不大,通常诱生基于抗包膜抗体的疫苗效果并不理想.目前一般认为,细胞免疫应答,特别是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抑制细胞和CD4辅助性T淋巴细胞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控制上是必需的.因此能诱生细胞免疫应答的疫苗在控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播散上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有关黏膜疫苗的理论、艾滋病黏膜疫苗的种类以及经口免疫耐受性问题,并提出艾滋病应当视为一种自身免疫病,故抗炎症或免疫抑制药物应用似有其可取之处.

    作者:余传霖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朊毒体病治疗对策的研究进展

    朊毒体病又称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是一类人畜共患的慢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可表现为传染性、遗传性和散发性3种形式.朊蛋白PrPc向PrPSc的转化以及PrpSc的复制是TSE致病的关键.目前已发现多种化合物可针对朊毒体扩散和复制的不同环节在体外或动物模型中发挥一定的抗朊毒体活性,其中几种药物已进行了初期临床试验.近年来PrP抗体的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兴趣,提示主、被动免疫可能成为有效的防治策略.

    作者:万言珍;高建梅;董小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P糖蛋白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

    P糖蛋白是一种药物外泵蛋白,可识别多种物质并将其转运至细胞外.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过程中,P-gp 可直接影响病毒对宿主细胞的感染,并由于其泵出功能影响抗病毒药物,尤其是蛋白酶抑制剂药物的吸收和组织渗透性,与艾滋病病人药物治疗后转归有关.有学者建议利用干扰P-gp活性,提高药物的吸收和胞内及特殊组织内聚积而促进艾滋病病人药物治疗效果.

    作者:李华林;闻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007拟态弧菌毒力相关基因的分布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002核酸扩增试验筛查有助于防止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的输血传播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001基于3种抗原以IgM捕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登革病毒血清分型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008幽门螺杆菌在人血浆及胆汁中的趋化性反应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003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过氧化氢酶阴性、革兰阳性需氧球菌的比较研究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005戈氏链球菌中一种新的与生物膜形成相关的双组分系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006肠道作为医源性感染的储菌库和来源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004鼻腔金黄色葡萄球菌携带者及非携带者院内菌血症的发生率及结局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美国微生物学会会讯摘要(2004年第12期)

    1.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美国FDA于2004年9月建议采取必要措施减少沙门肠炎杆菌感染或污染鸡蛋白措施,其内容包括大量生产蛋的工厂应遵守的生物安全、保存记录及控制啮齿类的项目.此外,对禽舍的清扫和消毒措施以保证沙门肠炎杆菌不致污染蛋类.另外,在Purdae大学正在设计一种敏感的有鉴别功能的生物传感器以测定食品中的李斯特单胞菌,食品包括肉及鸡等.该方法为用特异性抗体包被纤维,然后再用第2抗体测定细菌是否存在.第2抗体带有一种颜料,在激光下可发荧光.

    作者:闻玉梅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对流感再认识的重要性

    冬、春季为各种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受气候、人口流动频繁等因素影响,容易引起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流感是由甲(A)、乙(B)、丙(C)3型流感病毒分别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甲型流感病毒常以流行形式出现,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

    作者:张顺宝;郝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 细菌基因的转录调控系统

    细菌可通过不同的系统感应自然界的多重复杂环境条件的变化,并对环境因素改变的压力产生应激应答,表达不同的生物学特性.细菌如何整合多重环境的刺激信号产生适当的应答,是研究细菌转录调控的关键点.虽然目前人们对细菌基因表达调控的认识还大多基于严格控制的单个实验条件改变的研究结果,但研究细菌不同转录调控因子及其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调节相关基因的转录和表达将有助于阐明细菌适应多种环境及致病性表型改变的分子机制.由于细菌的转录调控因子及其机制非常复杂,本文仅简单介绍数个研究较为深入的细菌转录调控系统.

    作者:瞿涤;欧元祝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