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旨在检测男性尿道炎患者中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并进行解脲脲原体(Uu)培养,以评价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的临床意义.将2284例男性性病患者的尿道分泌物涂片,亚甲蓝(美蓝)染色后镜检多形核白细胞,并体外培养尿道分泌物的Uu.结果显示,645例患者(28.2%)Uu培养阳性,其中158例(24.5%)≥5个多形核白细胞,157例(24.3%)1~4个多形核白细胞,330例(51.2%)无多形核白细胞.218例阳性患者(33.8%)无症状,614例阳性患者(95.2%)无体征.男性尿道多形核白细胞数量在Uu培养阳性和阴性患者中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果提示临床诊断与实验室检查在证实男性非淋病奈瑟菌性尿道炎中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龚匡隆;龚向东;尤永燕;张津萍;孙厚华;沙仲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研究在已建立的柯萨奇病毒B3型(CVB3)黏膜疫苗chitosan-pVP1基础上,引入C家族趋化因子,即淋巴细胞趋化因子(LTN),以期诱导更强的黏膜免疫应答,获得更有效的免疫保护作用.将pLTN与pVP1各50 μg混合后,与chitosan形成共聚复合物,隔周滴鼻免疫小鼠,共4次;末次免疫后2周,检测血清IgG、粪便IgA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同时,以3 LD50/0.1 ml CVB3腹腔感染小鼠,7 d后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及心肌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chi-(pVP1+pLTN)可显著提高CVB3特异性血清IgG水平、粪便IgA水平以及增强肠系膜淋巴结特异性CTL应答.病毒攻击后,chi-(pVP1+pLTN)组心肌炎发病率仅为16.7%,显著低于chi-(pVP1+pcDNA3.1)组的33.3%.心肌组织病理显示,chi-(pVP1+pLTN)组心外膜下仅有轻微炎症,而chi-(pVP1+pcDNA3.1)组除心外膜下有较多淋巴细胞聚集外,心肌内尚有少量炎症浸润和坏死灶.结果提示,LTN与VP1质粒经chitosan共包装后进行滴鼻免疫,可增强CVB3特异性黏膜免疫应答,更有效地预防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
作者:岳艳;胡林昆;徐薇;熊思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研究旨在评价脂阿拉伯甘露糖(LAM)联合38kD蛋白的混合抗原在结核病血清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选取128例活动性结核病患者(活动性肺结核107例,肺外结核21例)、51例潜伏性结核感染者和68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检测抗LAM和38kD混合抗原的IgG抗体(LAM-38kD-IgG).结果显示,LAM-38kD-IgG检测的总敏感度为46.88%,特异度为98.53%,阳性预测值为98.36%,阴性预测值为49.63%.其中肺结核组敏感度为46.73%,肺外结核组敏感度为47.62%(P>0.05);初治组为45.54%,复治组为51.85%(P>0.05).涂片阳性肺结核组敏感度为52.54%,高于涂片阴性组(39.5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M-38kD-IgG检测在对照组中的特异度为98.53%.其特异度远高于结核菌素试验(TST)的41.46%(P<0.01).LAM-38kD-IgG水平与结核病病情有一定的相关性.结果提示,应用LAM和38kD混合抗原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诊断活动性结核病方面具有中等敏感度、极高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不仅可与结核病的其他诊断方法联用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而且特别适用于细菌学检查阴性结核病和肺外结核病的诊断.
作者:王森;陈嘉臻;张文宏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细环病毒(TTV)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人畜共患DNA病毒,广泛存在于包括人类和家畜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中.目前我国猪群中TTV的流行病学报道较少.为研究猪细环病毒(PTTV)在我国的流行情况,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2009年我国9个省市部分发病猪场中的PTTV1和PTTV2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91份病料中PTTV的总阳性率为77.0% (147/191),其中PTTV1的单一阳性率为68.6%(131/191),PTTV2的单一阳性率为53.9% (103/191),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为45.5%(87/19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不同猪场、不同年龄猪群、不同病料组织中,PTTV的感染情况均不相同.此外,对41份健康猪的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PTTV总阳性率、PTTV1单一阳性率、PTTV2单一阳性率及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分别为43.9%(18/41)、36.6% (15/41)、24.4% (10/41)和12.2%(5/41).结果提示,发病猪体内PTTV总阳性率、PTTV1单一阳性率、PTTV2单一阳性率及两基因型的共感染率均显著高于健康猪(P<0.01).PTTV在临床上是否对猪致病或与其他病原有协同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翟少伦;龙进学;岳城;袁世山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本文旨在研究儿童社区获得性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中肺炎支原体(MP)和沙眼衣原体(CT)的感染特征.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06年10月~2008年2月因ALRTI收入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的患儿呼吸道标本中MP和CT 的DNA,并分析2种病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特征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在1 312份深部鼻咽分泌物标本中,MP和CT检出率分别为7.85%(103/1 312)和2.97%(39/1 312).MP在5岁以上患儿中的检出率为33.33%(30/90),而CT在3个月以内患儿中的检出率为6.28%(31/494).MP感染后易出现40 ℃以上高热,较少发生发绀与重症呼吸道感染;白细胞计数常无明显升高,但C反应蛋白升高较多见.CT感染后40 ℃以上高热和重症呼吸道感染少见,C反应蛋白升高也较少见.结果提示,在5岁以上儿童的社区获得性ALRTI中,MP是重要的病原体;而在3个月以内儿童中,CT为常见病原体之一.
作者:沈军;朱启镕;曹林峰;俞蕙;王晓红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治疗性结核病疫苗主要用于接种已感染结核分枝杆菌的个体,包括化学药物治疗的患者和潜伏感染者.治疗性疫苗可逆转发生在疾病进展期的非保护性免疫反应,使其向Th1型反应发展;能打破机体的免疫耐受,有效激发宿主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的以抗原为基础的细胞免疫反应,诱发抗原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来清除胞内寄生的结核分枝杆菌.治疗性疫苗将有助于防止潜伏结核病的复发;与药物联合使用以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针对耐药结核病的治疗.
作者:沈洪波;王洪海 刊期: 2010年第02期
肠杆菌科丝氨酸蛋白酶自动转运家族(SPATE)蛋白是指致病性肠道杆菌通过自动转运方式产生的一类毒性蛋白.此类蛋白的氨基酸同源性可达35%~55%,均由3个部分组成:N端信号肽序列,协助分泌性毒性蛋白穿越细菌内膜;中部载乘区域,是发挥各种生物学功能的主要结构域;C端转运单位,促使载乘结构域自细菌周浆间隙向胞外分泌.α螺旋的铰链区连接载乘区域和C端转运单位,其中14个氨基酸残基的组成序列EVNNLNKRMGDLRD非常保守,是蛋白酶水解位点,也是整个蛋白中长的保守氨基酸序列,在SPATE蛋白的分泌和成熟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改变往往会引起该蛋白家族不能正常分泌和成熟.目前,有研究将其作为药物作用的新靶点.
作者:张俊琪;瞿涤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分子流行病学是研究结核分枝杆菌传播和种群进化的有力工具.特别是近年来建立起来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型方法,能将结核分枝杆菌临床菌株分为三大家族,并且确立其种系发生关系.研究表明,不同进化分支上的结核分枝杆菌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流行,不同基因型菌株的致病性和传播力不尽相同.如细胞和动物模型都证明在东亚流行的北京基因型菌株比其他基因型菌株具有更高的毒力,能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本文综述近年来在结核分枝杆菌进化、分型及菌株致病性方面的研究成果.
作者:董丹丹;高谦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单核-巨噬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功能,在机体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有效保护宿主免受多种致病菌的感染.病原菌在与宿主单核-巨噬细胞的长期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多种逃避杀灭的有效策略,得以在宿主体内存活并增殖.本文从病原菌抗巨噬细胞吞噬作用、抗巨噬细胞内吞噬溶酶体降解作用、诱导和抑制巨噬细胞凋亡或坏死4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病原菌逃避单核-巨噬细胞杀灭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云蔓;郭晓奎;姜叙诚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机体的免疫力在清除感染微生物中起重要作用.免疫功能恢复或免疫失衡(包括免疫反应不足和免疫反应过度)都会对机体产生损害.免疫重建综合征(IRS)是指原有免疫抑制状态迅速缓解所激发的一系列免疫反应,导致局限性和系统性的表现,它常被误判为抗真菌治疗的失败.目前快速、强效免疫调节剂在临床中广泛使用,IRS逐渐被人们认识.IRS的概念强调免疫失调及过度免疫反应会对机体造成损害,但在内源性抗感染免疫反应不足的情况下,给予适当的免疫调节治疗也是必要的.
作者:廖勇;廖万清 刊期: 2010年第02期
编者按:鉴于近年我国学者向国外专业杂志投稿日益增多,部分涉及临床试验研究,特邀请照日格图教授撰写此文,希望能对读者有所裨益.
作者:照日格图 刊期: 2010年第02期
放线菌目戈登菌属支气管戈登菌存在于环境中,在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可感染致病.从1例肺部感染4年的78岁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1株菌株,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16S rRNA DNA,序列比对分析证实为支气管戈登菌.该菌株在含蔗糖的Middlebrook 7H9(7H9-L)半固体培养基上呈煎蛋样嵌入性生长,在含氯化钠的92-3TB(92-3 TB-L)液体培养基也生长,而在罗氏培养基、 BACTEC MGIT-960、不含氯化钠的92-3 TB(92-3 TB-B)液体培养基及不含蔗糖的Middlebrook 7H9(7H9-B)半固体培养基不生长.涂片抗酸染色显微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抗酸染色阴性球状或短杆状菌.传代培养2代后可见橘红色菌落,涂片抗酸染色可见少量抗酸染色弱阳性杆状菌,革兰染色及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菌体为杆状.结果表明,从患者痰液中分离的菌株为L型支气管戈登菌,提示肺部感染迁延不愈的免疫力低下患者需考虑感染L型支气管戈登菌的可能.
作者:陈玉芊;同重湘;姜元;水永珍;田丽丽;张颖;祝秉东 刊期: 2010年第02期
实验室生物安全的重要性逐渐被人们认识,但仍有一些生物安全问题被医学实验室忽视,如常规标本和细胞培养系中可能存在病原,用于检测样本的实验室设备可能被病原污染.对这些被忽视的生物安全问题,应在具体工作中加以关注,并提高必要的个人防护水平.
作者:周志统 刊期: 201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