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牙周炎患者的病原学状况及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变化,为牙周炎的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30例牙周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体检健康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2个组受检牙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丧失(AL)、菌斑指数(PLI)和龈沟出血指数(SBI)等指标,分离鉴定病原菌,比较2个组龈沟液RANKL和OPG的差异,分析观察组的临床检查结果与RANKL、OPG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受检牙的PD、AL、PLI和SBI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菌、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和齿蚀拟杆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龈沟液中RANKL水平和RANKL/OPG高于对照组,OP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OPG水平与PD和AL呈负相关(P<0.05),RANKL水平和RANKL/OPG与PD和AL无相关性(P>0.05),RANKL水平、OPG水平及RANKL/OPG与PLI和SBI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 牙龈卟啉单胞菌、伴放线放线菌和生痰二氧化碳嗜纤维菌是牙周炎的主要致病菌,RANKL和OPG在牙周炎患者的牙槽骨组织破坏过程中发挥作用.
作者:刘勇刚;施立煌;张子杨;贾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检测用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疗效评估的可能性.方法 检测115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15名体检健康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IgA、IgG、IgM水平,采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量表(疼痛评分、排尿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总分)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治疗前进行评分,并于治疗6周后再次评分,以评价疗效.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各项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临床疗效与IgA、IgG、IgM的关系.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组血清IgA、IgG、IgM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0).高水平IgA、IgG、IgM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NIH-CPSI量表评分均高于低水平IgA、IgG、IgM患者(P=0.000).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清IgA、IgG、IgM水平与NIH-CPSI量表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不同疗效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之间血清IgA、IgG、IgM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3个指标对慢性前列腺炎疗效的影响大小依次为IgG[比值比(OR)=5.003,95%可信区间(CI)1.822~7.894]、IgA(OR=3.792,95%CI 3.302~7.580)、IgM(OR=2.599,95%CI 1.168~5.782).结论 血清IgA、IgG、IgM水平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疗效有关.
作者:王家芷;王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浆D-二聚体(DD)水平在乳腺癌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98例乳腺癌患者(乳腺癌组)以及100名女性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血浆DD水平.对血浆DD水平与乳腺癌临床分期、转移和预后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血浆DD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浆DD水平与临床分期、转移有关(P<0.05).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患者血浆DD水平高于HER-2阴性患者(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浆DD水平与临床分期、转移有关,对辅助诊断乳腺癌有一定价值.
作者:金梓涵;冯同保;戚春建;苏兆亮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肝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2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组,122名年龄、性别与其匹配的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和终末期肝病模型联合血清钠(MELD-Na)评分对患者肝硬化严重程度进行评价.检测各组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并作比较.结果 研究组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MELD≥20分组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高于MELD<9分组和MELD 10~19分组(P<0.05).相关分析发现,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MELD评分呈正相关(r=0.563,P<0.001),MELD-Na评分>23分组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高于MELD-Na评分≤23分组(P<0.001).血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与MELD-Na评分呈正相关(r=0.621,P<0.001),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的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高于肝硬化未合并腹水的患者(P<0.001).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显著升高,并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作者:康海岩;郝若飞;任赐菊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沙门菌的耐药谱及其耐药基因携带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400例急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进行细菌培养,疑似菌株采用Vitek MS质谱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血清分型,采用小抑菌浓度(MIC)法测定沙门菌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菌株相关耐药基因的携带情况.结果 22株沙门菌分离株主要的血清型为鼠伤寒沙门菌(36.4%,8/22)、肠炎沙门菌(27.3%,6/22)和伦敦沙门菌(18.2%,4/22).22株沙门菌分离株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的耐药率高(95.5%),以下依次为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头孢噻肟-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他啶、阿米卡星;但对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则全部敏感.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株中blaTEM-1和blaDHA基因的携带率为23.8%(5/21);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株中aadA1基因检测携带率为25%(1/4);喹诺酮耐药菌株中qyrA4基因、qnrA基因、qnrB基因、qnrS基因、parC基因携带率分别为47.1%(8/17)、5.9%(1/17)、11.7%(2/17)、17.6%(3/17)、58.8%(10/17);磺胺类耐药株中sul I基因的携带率为66.7%(4/6).结论 分离自急性感染性腹泻患者粪便样本的沙门菌总体耐药率较高,对不同药物的耐药率有差异,耐药菌株携带的耐药基因与国内其他地区有所不同,提示沙门菌耐药表型和耐药机制复杂,临床需要进行相关检测并采取个体化精准治疗.
作者:张景皓;杨峰;方毅;杨丽华;刘文健;赵虎;张艳梅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尿α1酸性糖蛋白(ORM)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肾脏损伤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211例,以骨科患者60例作为应激对照组,以体检健康者68名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所有对象尿ORM、肌酐(Cr)、白蛋白(Alb),计算尿α1酸性糖蛋白/肌酐比值(OC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根据ACR水平,将T2DM患者分为正常尿ACR(NACR)组(117例)、低ACR(LACR)组(62例)和高尿ACR(HACR)组(32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价尿OCR与尿ACR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尿OCR与肾脏损伤的关系.结果 T2DM组尿OCR明显高于应激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NACR组、LACR组和HACR组尿OCR依次增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OCR与尿ACR呈正相关(r=0.894,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T2DM组中,尿OCR是LACR患者和HACR患者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以NACR组为参照,LACR组:比值比(OR)=1.140,95%可信区间(CI)1.061~3.347;HACR组:OR=0.869,95%CI 1.123~7.333].结论 尿ORM在T2DM早期肾脏损伤监测方面有一定的辅助作用.
作者:陈雁汶;林瑶;许东雯;马慧丽;刘瑞来;胡尧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溶血对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检测血浆儿茶酚胺[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及其代谢产物[变肾上腺素(MN)、去甲变肾上腺素(NMN)、3-甲氧基酪胺(3-MT)]的影响.方法 在正常血浆样本和轻度溶血[血红蛋白(Hb)为0.75 g/L]、中度溶血(Hb分别为1.50、3.00 g/L)、重度溶血(Hb为7.50 g/L)样本中分别加入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标准品溶液,制成低值和高值样本.将上述样本采用弱阳离子固相萃取板进行前处理,每份样本重复检测3次.采用LC-MS/MS检测前处理提取液中的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水平.结果 无论MN、NMN、3-MT是高值还是低值,除3-MT在重度溶血(Hb为7.50 g/L)时未能被检测到外,其他不同溶血程度样本MN、NMN、3-MT检测结果与正常样本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值3-MT、MN、NMN 3次检测结果的变异系数(CV)均<15%.低值3-MT在中度溶血(Hb为1.50 g/L)时、低值NMN在重度溶血(Hb为7.50 g/L)时,3次检测结果CV均>15%.对于Hb为3.00 g/L的中度溶血样本,无论DA、E、NE是高值还是低值均无法检出;当Hb≤1.50 g/L时,E、NE和DA低值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正常样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A和NE高值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正常样本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E高值样本的检测结果在轻度溶血(Hb为1.5 g/L)时明显降低(P<0.05).高、低值DA、E、NE在Hb≤1.50 g/L时3次检测结果的CV均<15%.结论 中、重度溶血对LC-MS/MS检测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袁凤喜;薛雄燕;陈彩凤;赖月红;梁泳仪;李岩;谢雯春;杨绍杰;吴燕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不孕妇女抗核抗体(ANA)检测结果的分析,探讨ANA诊断不孕症的价值.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测定2939例不孕妇女(实验组)与同期无不良孕产史的308名健康育龄妇女(对照组)的ANA,采用免疫印迹法(LIA)测定其ANA谱.比较2个组检测结果,分析自身抗体与不孕的关系.结果 实验组中检出ANA阳性316例,阳性率为10.75%;对照组检出ANA阳性6例,阳性率为1.95%.实验组与对照组ANA阳性滴度占比高均为1:100.实验组常见ANA核型为颗粒型(64.24%)、核仁型(19.31%);对照组常见ANA核型为颗粒型(83.33%)、均质型(16.67%).实验组ANA谱检测,各类抗体均有检出,抗SS-A抗体检出率高(23.03%),ANA阴性者也有ANA谱检出,各抗体类型阳性率不同.ANA与ANA谱联合检测,实验组阳性率为20.42%,对照组阳性率为6.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NA是不孕的病因之一,ANA与ANA谱联合检测诊断不孕症的价值优于单独检测.
作者:徐萍;应春妹;方筠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淋巴细胞中CD39+CD4+CD25+T细胞比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AML患者157例(AML组),并将其按AML 5种亚型分为AML-M1、AML-M2、AML-M3、AML-M4和AML-M55个亚组,以41名体检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所有对象外周血CD39+CD4+CD25+T细胞和+CD4+CD25+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根据CD39+CD4+CD25+T细胞或CD4+CD25+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例将AML患者分为低、中、高水平组.结果 AML组及各亚组CD39+CD4+CD25+T细胞比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L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CD4+CD25+T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ML-M1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AML-M2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CD39+CD4+CD25+T细胞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髓外浸润比例及骨髓原始细胞CD34、CD7阳性率依次升高,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CD25+T细胞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之间髓外浸润及CD34、CD7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D39+CD4+CD25+T细胞低水平组比较,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的下次治疗时间(TTT)较短(P<0.05);而CD4+CD25+T细胞低水平组、中水平组和高水平组之间T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39+CD4+CD25+T细胞比例升高与AML预后较差有关.CD39或可作为AML疾病发展的标志物.
作者:章梁君;钟辉秀;杨新春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糖尿病与肿瘤、心血管疾病被并称为世界三大非传染性疾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引起的一类以代谢紊乱为特征的临床综合症.其血管并发症包括微血管病变和大血管病变,是目前导致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在导致糖尿病血栓前状态的因素中,血小板高活性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对糖尿病导致血小板高活性的机制进行综述.
作者:范志佳;徐黎明;王力;武强;王志成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外泌体是具有磷脂双分子膜结构的纳米级囊泡,内含微小RNA(miRNA)、mRNA、DNA片段、蛋白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存在于多种类型的细胞中,广泛分布于血清、尿液、唾液等体液中.目前发现肿瘤来源的外泌体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外泌体可以作为一种生物标志物在肿瘤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发挥作用.因此,肿瘤外泌体内容物的检测和分析可以用于肿瘤的早期辅助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文章就外泌体在肿瘤诊断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琪;王保龙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现有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大多采用射频/直流电检测方法,配合荧光染色技术,通过激光照射,在鞘流液的作用下,收集不同角度的吸收光和发散光,从而对细胞进行分类.然而,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颗粒减少会改变吸收光和发散光的强度,使细胞坐标落在非预期区域内,从而导致检测结果错误.本研究对1例EO颗粒减少患者2种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比较.
作者:张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在链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中,90%由A群链球菌引起.溶血性G群链球菌(group G Streptococcus,GGS)可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等途径感染,引起咽炎、软组织坏死、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多种疾病[1],涉及各年龄段.目前,GGS感染呈上升趋势,应引起临床关注.本研究拟对GGS感染的临床特点和耐药性进行分析.
作者:衡翔;吴晓燕;倪侃翔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BRAF)基因V600E(T>A)突变位点的焦磷酸测序(PYRO)方法.方法 提取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gDNA,采用Qigene pyro24测序仪进行BRAF基因的PYRO,并通过重复性试验和Sanger测序法验证方法的正确性.结果 建立了BRAF基因V600E突变位点的PYRO方法,经重复性试验和Sanger测序验证,结果准确可靠,10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标本中共检测出6例有基因突变.结论 建立的BRAF基因突变的PYRO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度和准确性高的优点,适用于科研和临床批量检测.
作者:周钢;钟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免疫透射比浊法自建检测系统钩状效应性能的确认方法.方法 采用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选取3种非配套免疫透射比浊法IgG试剂盒(试剂A、试剂B、试剂C),通过对不同浓度IgG样本进行检测,绘制Heidel-berger曲线,确定平衡点及安全范围.比较不同IgG试剂从抗原适量到过量的过程中,快速反应期内吸光度(A)值变化速率、达到峰值时间及上升幅度的差异,确认3种非配套IgG试剂钩状效应的识别参数.结果 3种非配套IgG试剂(试剂A、试剂B、试剂C)的Heidel-berger曲线平衡点浓度分别为49.0、42.0、105.0 g/L;安全范围分别为35.0~90.0、20.0~75.0、33.0~120.0 g/L.试剂A、试剂B、试剂C钩状效应报警的浓度范围分别为49~350、28~70、42~350 g/L.结论 免疫透射比浊法自建检测系统可通过钩状效应性能确认方法建立相关识别参数,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
作者:夏勇;薛灏;李明洋;纪玲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分析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室间质量评价(EQA)失控原因,进一步探讨EQA方案存在的问题.方法 分析EQA回报结果,逐步排查失控原因.参照CLSI H47-A2文件中APTT试剂因子敏感性评估方法,量化评估某国产试剂(鞣花酸法)与仪器原厂配套试剂(鞣花酸法)内源性凝血因子的敏感性.APTT试剂因子敏感性由非线性回归曲线与正常参考区间上限的交叉点确定,并用百分活度(%)表示.结果 回报结果均为正偏移,失控标本均为低值标本.EQA当月实验室各项记录正常,人员操作合规,质评物正常.上报系统显示,凝血项目EQA按仪器分组,未按试剂/仪器检测系统分组.某国产试剂的因子敏感性为:FⅧ54.0%,FⅨ37.3%,FⅪ56.5%,FⅫ36.4%;原厂配套试剂的因子敏感性为:FⅧ42.9%,FⅨ30.0%,FⅪ45.3%,FⅫ28.4%.结论 EQA APTT项目失控是由所使用试剂的内源性凝血因子敏感性与原厂配套试剂不一致导致的.APTT项目的EQA不应仅按仪器分组,应按试剂/仪器检测系统分组,以避免对参评实验室的错误判断.
作者:王威;袁莉;何晓璇;王刚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不同等级医院血常规检测结果的一致性,为血常规检测结果互认提供依据.方法 将2个批号经弱固定处理的新鲜全血样本发放至不同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要求每个批号样本重复测定5次,对回报结果[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计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不同等级医院临床实验室2个批号样本WBC计数、RBC计数、Hb、HCT、PLT计数变异系数分别为3.80%~6.11%、1.22%~2.72%、0.96%~2.87%、2.54%~4.05%、3.21%~7.25%.结论 上海地区公立医院尤其是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临床实验室血常规检测结果总体上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作者:诸佩超;王青;宋颖;许蕾;缪颖波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了解国产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的检测性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方法 选取7种国产试剂平行检测不同浓度的衣原体纯培养物,并对101例临床拭子样本中的DNA同步进行扩增.根据试剂性能比较结果,选取E试剂和D试剂作为参考试剂,比较各种检测试剂对临床DNA样本的检测性能.结果 2种参考试剂对101份DNA样本检测的结果一致,其他5种试剂与2种参考试剂比较,敏感性为88.89%~100%,特异性为97.59%~100%,各种检测试剂与参考试剂的检测敏感性有一定的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7种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试剂的敏感性有差异,且部分试剂在检测低浓度样本时性能欠佳,需要进一步优化其扩增条件以提高扩增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建议增加对无创性样本的考量,以更好地适应大规模的筛查需求.
作者:陈凯;韩燕;尹跃平;钟铭英;朱邦勇;施美琴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上海地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分枝杆菌分离情况及对一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2年7月—2016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AIDS住院患者临床样本中分枝杆菌的分离情况及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纳入AIDS住院患者1940例,共送检分枝杆菌培养样本4648例,其中分枝杆菌阳性样本892例,阳性检出率为19.19%;共分离出不重复菌株409株,其中结核分枝杆菌(MTB)199株(48.66%),非结核分枝杆菌(NTM)210株(51.34%).MTB和NTM样本来源均以痰液为主,分别为116例(58.29%)和150例(71.43%).MTB对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和异烟肼的耐药率分别为18.75%、28.13%、15.63%和32.03%.结论 上海地区AIDS患者合并分枝杆菌感染的病例较多,NTM感染更为严重.应根据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大程度减少NTM感染给患者带来的危害.
作者:蔡金凤;张桂红;郑江花 刊期: 2018年第12期
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um,NTM)是指除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复合群和麻风分枝杆菌外的分枝杆菌.目前共发现13个亚种154种NTM,大部分为腐物寄生菌,仅少部分对人体致病.Runyon分类法根据NTM在试管内的生长温度、生长速度、菌落形态及色素产生、与光反应的关系将其分为4组 [1],其中Ⅳ组为快速生长分枝杆菌(rapid growing Mycobacterium,RGM),培养3~5 d即有肉眼可见的菌落,多数在1周内形成较大的菌落.临床常见RGM包括脓肿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偶发分枝杆菌和耻垢分枝杆菌等.2016年11月17日,周浦医院从1例胃癌化疗患者血液中分离出1株脓肿分枝杆菌,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淑芬;郑江花;胡秀华;陈峰 刊期: 201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男性不育患者脲原体对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和四环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检测通过固体培养基分离和纯化的分离自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样本的64株脲原体菌株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脲原体对12种常用抗菌药物的MIC为0.015~64μg/mL.脲原体对环丙沙星的MIC50和MIC90高,分别为16和64μg/mL;对多西环素的MIC50和MIC90低,分别为0.25和0.5μg/mL.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和相关参考文献折点判断,脲原体耐药率高的抗菌药物分别为环丙沙星(92.2%)、左氧氟沙星(70.3%)和安妥沙星(64.0%);耐药率低的分别为阿奇霉素(0.0%)、交沙霉素(1.6%)和多西环素(3.1%).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脲原体菌株对12种常见抗菌药物的MIC分布范围均较广;多西环素对脲原体的抗菌能力强,环丙沙星的抗菌能力差.脲原体耐药率高的是喹诺酮类,阿奇霉素、交沙霉素和多西环素可作为治疗男性不育患者脲原体感染的首选药物.
作者:周运恒;石晓星;杨阳;顾伟鸣;马红霞 刊期: 2018年第12期
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是我国国家监测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可引起男性尿道炎、附睾炎及女性宫颈炎、盆腔炎等.在高危人群中开展沙眼衣原体免疫层析法快速检测,对控制衣原体感染和传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文章介绍了沙眼衣原体免疫层析法检测试剂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顾伟鸣 刊期: 201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