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6-5741
  • 国内刊号:31-1700/R
  • 影响因子:1.29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7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5年1期文献
  •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阴道彩超与MRI比较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中阴道彩超及MR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本院2010-9月-2014年9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23例纳入研究,平均年龄(30.1士5.1)岁,全部完成阴道彩超及MRI检查,其中行MRI增强检查17例.结果:阴道彩超正确诊断瘢痕妊娠18例,准确率78.3%,MRI检查全部正确诊断,准确率100%.结论:阴道彩超可以较好诊断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但MRI更加准确,可以作为阴超诊断疑难时的有效补充.

    作者:李阳;岑秀雅;高源统;王晓阳;贾庆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能谱CT成像应用于肝硬化Child-Pugh分级

    目的:探讨宝石CT能谱成像(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GSI)的多点多参数分析在肝硬化Child-Pugh分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8例肝硬化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20例,B级20例,C级18例)纳入研究,采用能谱CT进行GSI三期增强扫描,测量并计算动脉期肝左叶、右叶、尾状叶及门脉期肝左叶、右叶、尾状叶、门脉主干、脾脏的标准化碘浓度,计算能谱曲线斜率,按分级比较.运用ROC曲线评估诊断效能,分别计算以碘浓度比、能谱曲线斜率为诊断指标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动脉期各参数各级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门脉期门静脉标准化碘浓度值A级(1.169±0.093)显著高于C级(1.098±0.097,P=0.026);脾脏标准化碘浓度值A、B、C级分别为0.689±0.068、0.633±0.086、0.549±0.138,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脉能谱曲线斜率A级(3.723±0.894)显著高于C级(3.028±0.536,P=0.007);脾脏能谱曲线斜率A、B、C级分别为1.711±0.197、1.706±0.433、1.392±0.479,A、B级分别与C级间有显著性差异(PAC=0.015,PBC=0.042).分别选择合适的诊断阈值,可使上述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达到60.0%及以上.结论:CT能谱成像并多点多参数分析有助于临床进行肝硬化程度分级.

    作者:江帆;邓克学;赵娜;唐皓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的CT和MRI征象分析

    目的:分析腹盆部孤立性纤维瘤(SFT)CT/MRI征象,提高对本病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11例腹盆部SFT的CT/MRI表现,7例行CT动态增强扫描,4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分析肿瘤的位置,形态,大小(大径),平扫密度及信号特点,动态增强特征,病灶周围有无迂曲血管影,病灶内有无点条状小血管影,边缘是否清晰.结果:11例共14个病灶;14个病灶表现为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大径约1.5~15.0cm; 7例10个病灶CT表现为低密度,7个病灶有囊变或坏死,2个伴钙化; 4例4个病灶MR平扫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混杂信号或低信号,3个病灶伴囊变或坏死;12个病灶表现为动脉期中等或明显强化伴延迟强化,2个表现为动脉期轻度强化伴延迟强化;6个病灶增强后显示病灶周围迂曲血管影,10个病灶内可见点条状小血管影;10个病灶边缘清晰,4个病灶边缘不清晰.结论:腹盆部SFT的动态CT/MRI表现有一定多样性,但多数为富血供伴延迟强化的肿块,病灶周围迂曲血管影和病灶内点条状小血管影有助于诊断.

    作者:单艳;曾蒙苏;林江;徐晨;徐鹏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对大脑功能网络效率的影响

    目的:从网络效率的角度来检验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大脑功能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并探讨MCI对大脑功能网络效率的影响.方法:共采集13名MCI患者和17名正常老年人(NC)的大脑静息态BOLD-fMRI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并构建大脑功能网络.针对每个网络生成100个与之具有相同节点和边数的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计算各网络的全局效率(Eglobal)、局部效率(Elocal)和网络收益(Earn).通过双样本t检验比较MCI患者与正常老年人大脑功能网络效率的差异.结果:两组受试者大脑网络均符合Eglobal(Greg)<Egloba1(G)<Eglobal(Grand)和Elocal(Grand)<Elocal(G)<Elocal(Greg),且MCI组Eglobal和Earn均高于NC组(0.16≤Sparsity≤0.28,P<0.05),Elocal低于NC组.两组Earn均为正值.结论:MCI患者和正常老年人的大脑功能网络都具有经济有效的小世界特性,但MCI患者大脑网络效率发生了异常,提示MCI患者大脑信息传递能力受损.

    作者:王湘彬;赵小虎;江虹;王培军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多系统萎缩的临床及MRI特征分析

    目的:探讨多系统萎缩(MSA)的临床及MRI特征,分析MRI对临床亚型诊断的意义.方法:对临床诊断的20例MSA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临床资料及MRI表现分为2型:MSA-C型14例,其中临床表现小脑共济失调为主13例,MRI可见脑桥及小脑萎缩,其中脑桥十字征12例,小脑中脚高信号10例.MSA-P型6例,临床以行动迟缓为主要表现,MRI显示壳核萎缩和壳核边缘裂隙状高信号.结论:MRI对MSA及其亚型的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作者:江时忠;王士维;夏花;余竹萍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异位ACTH综合征:岩下窦采血结合综合影像学的诊断价值

    目的:分析异位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综合征(EAS)的影像学表现,比较胸腹部多层螺旋CT(MSCT)、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术(PET)在病灶检出中的差异,评估双侧岩下窦静脉采血(BIPSS)结合综合影像学对异位ACTH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20例根据临床症状、生化指标高度疑诊为EAS的病例,同时进行胸腹部MSCT及18F-FDG PET/CT检查,对照病理结果分析其影像学表现特点,统计不同检查方法对病灶的检出率及诊断准确性.结果:20例经综合影像学方法结合临床症状、生化指标明确为异位ACTH综合征,其中1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例为2个病灶,13例为单发病灶.15个病灶位于纵隔9个(60%),肺部4个(26.67%),胰腺2个(13.33%);6个为圆形,2个为卵圆形,2个分叶状,5个形态不规则,直径0.6~7.0 cm,平均2.45 cm,均无钙化及出血;8个肿块境界清楚(8/15),11个肿块密度均匀(11/15),增强后9例呈轻度强化,4例呈中度强化,2例呈明显强化.病理结果显示14例为神经内分泌肿瘤,1例为胸腺瘤A型.MSCT对EAS肿块定位诊断的阳性率为80% (16/20),18F-FDG PET/CT的阳性率为68.75% (11/16).结论:在异位ACTH综合征诊断中多种影像学的序贯检查非常重要,垂体MRI及BIPSS结合生化指标是异位ACTH综合征的定性诊断方法,胸腹部MSCT是肿瘤定位的首选方法,PET/CT是重要的补充手段,多种影像学方法结合可提高对异位内分泌肿瘤的检出率,有助于手术治疗方案的制定.

    作者:迟婧;宋琦;方文强;徐学勤;张华;吴志远;陈克敏;严福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臂丛损伤健侧C7神经移位术前后运动想象任务fMRI研究

    目的: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研究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患者健侧C7神经移位术前后执行运动想象任务时激活脑区的特点,探讨周围神经损伤影响运动想象的神经机制.方法:14例右侧全臂丛根性撕脱伤患者及7例健康对照接受磁共振检查,其中7名患者接受术前fMRI检查,另7名患者于健侧C7神经根移位于患肢正中神经术后接受fMRI检查.任务为分别想象双侧手抓握运动.结果:健康对照组想象右手抓握运动激活双侧辅助运动区(SMA)、双侧运动前区(PMA)以及左侧顶下小叶、左侧基底节区等脑区.14例臂丛损伤患者想象健侧手抓握运动时激活脑区与健康对照类似.术后组患者想象患手抓握运动时激活双侧SMA区、左侧初级运动皮质(PMC(M1))、左侧PMA区以及双侧顶上小叶.右侧臂丛损伤神经移位术后组激活图像减去术前组激活图像后保留右侧顶上小叶.结论:运动想象与真实运动有共用的脑功能区;臂丛损伤后周围神经传入、传出通道的完整性受损是引起运动想象任务脑功能网络改变的基础.

    作者:王卫卫;刘彬;华续赟;刘含秋;汤伟军;张俊海;孙华平;冯晓源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者脑灌注的改变

    目的:运用动脉自旋标记成像对青少年网络游戏瘾(IGA)患者的脑血流量(CBF)改变进行研究.方法:18名IGA及17名健康被试进行MRI扫描,进行基于体素的两组CBF比较.运用陈氏网络成瘾量表评分(CIAS)与18名IGA被试的全脑各区域的CBF值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GA组右侧颞上回、右侧额眶回、右侧豆状核、左侧扣带回、左侧豆状核/海马旁回、左侧颞中回、左侧中央前回、脑干左侧和左侧直回较对照组CBF明显增高;右侧颞上回CBF值与CIAS评分负相关.结论:本研究通过ASL技术无创地对IGA被试脑灌注改变进行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验证了IGA作为一种行为成瘾,与物质成瘾可能具有相似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的假说.

    作者:李磊;陈雪;孙锦华;孙雅文;庄治国;丁伟娜;周滟;许建荣;杜亚松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双源CT结合超声对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第二代双源CT和超声在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CAF)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4年4月经手术证实19例CCAF患儿的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DSCTCA)和超声心动图(UCG)检查,分析冠状动脉瘘及合并其他心脏畸形的CT和超声表现,并与手术对照.结果:手术证实孤立性CCAF10例(瘘口19处),合并其他心脏畸形9例(瘘口10处);DSCTCA诊断孤立性CCAF11例(瘘口19处),合并其他心脏畸形8例(瘘口9处),并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瘘起源、走行、瘘口口径及位置;UCG诊断孤立性CCAF9例(瘘口10处),合并其他心脏畸形8例(瘘口9处).结论:第二代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诊断小儿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金标准,超声心动图可作为筛查,双源CT结合超声可以对小儿CCAF和合并其他心脏畸形做出全面、正确诊断.

    作者:于喜红;杨瑞;刘继伟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孤立性肺结节双低CT灌注与增强成像的比较研究

    目的:对比分析低浓度对比剂结合低剂量宝石CT灌注及增强成像在孤立性肺结节(SPN)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行宝石CT低剂量增强加灌注扫描,其中恶性34例(A组),良性12例(B组).比较两组结节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S)以及增强前后的结节强化值、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S/A)的差异.结果:良、恶性SPN的BV值及PS值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9和0.003),BF值及MTT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89和0.149);以BV≥7ml/100g联合PS≥7ml/100g/min较单独以BV或PS作为诊断恶性结节的阈值时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符合率均增高,分别为96.6%、64.7%、82.4%、91.7%、84.8%.良、恶性SPN的结节强化值及结节-主动脉强化值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004和0.022);以结节强化值≥15HU、结节-动脉强化值比≥10%作为恶性结节的诊断阈值,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依次为94.1%、91.7%、96.97%和84.6%.结论:以PS≥7ml/100g/min联合结节强化值≥15HU、结节-动脉强化值比≥10%作为恶性结节诊断阈值时,有利于SPN良、恶性的鉴别,在CT灌注及增强成像诊断恶性SPN的准确性相近时,应选择诊断敏感度较高的BV值.

    作者:肖慧娟;刘谊和;谭红娜;梁盼;高剑波;周志刚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传统危险因素相关性的研究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钙化积分(CACS)与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我院2010-2012年因可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有胸痛症状入院患者646例,行血压及相关血液生化检查,生化检查项目包括:LDL-C、HDL-C、TC、TG,其中545例患者行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评分,对相应患者的CACS与血压及血液生化水平进行Logistic相关与回归检测.结果:545例患者中CACS>0者517例,男性310例(59.9%),女性207例(40.1%),平均年龄为69.4±10.3岁,平均CACS=479±767; CACS=0者28例,其中男性16例(57.1%),女性12例(42.9%),平均年龄61.3±10.7岁.CACS与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LDL-C、HDL-C、TC、TG无显著相关性(P>0.05),与尿酸(r=0.1585,P<0.05)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尿酸水平越高CACS值越大.结论:尿酸水平与CACS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可以客观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状况,对预测冠脉事件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乔琛;张蕾;李晓生;黄雨亭;左雄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体表压痛点标记法CT检查在基层医院细微肋骨骨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使用体表压痛点标记法CT靶扫描,提高细微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方法:对53例胸部外伤患者,找出体表压痛点做好相应标记后进行靶扫描,按标记物指引寻找出肋骨骨折位置和数量.结果:53例患者常规扫描中已发现肋骨骨折19处,另外117处体表压痛点通过本方法增加检出114处肋骨骨折,3处压痛点未检出骨折.结论:应用体表压痛点标记靶扫描,使临床体征-检查手段-影像诊断得到紧密联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基层医院设备劣势,提高细微肋骨骨折的检出率.

    作者:陈圣敏;祝继青;许振兴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人关节软骨中对比剂扩散系数的同步辐射研究

    目的:利用同步辐射相位对比成像技术测定含碘对比剂(I370)在人关节软骨中的扩散系数,为进一步观察软骨基质间隙流动提供依据.方法:将含碘对比剂(I370)分别在6块股骨髁软骨样本中进行沿软骨深度方向的一维扩散,持续5h.然后进行同步辐射相位对比成像.所得图像经MATLAB-导入后进行浓度归一化,并与COMSOL一维扩散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匹配,终得到该对比剂的扩散系数.结果:含碘对比剂(I370)的扩散系数为2.28×10-11 ±0.71×10-11m2/s.结论:同步辐射相位对比成像技术结合一维扩散模型的理论计算能够测定对比剂的扩散系数.高浓度对比剂(I370)在软骨中的扩散系数远小于对比剂稀释后的扩散系数,适用于跟踪观察软骨基质的间隙流动.

    作者:周海宇;陈喆;李元超;陆勇;李智慧;蒋梅花;王成焘;严福华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形态学特征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的超声造影形态学特征.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9例患者的114个甲状腺结节术前行超声造影,对每个结节进行六项超声造影特征评估,术后以>1cm及≤1cm、实性与囊实性把甲状腺结节分为两组,分别与各项超声造影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超声造影特征中的增强程度、有无环形增强、增强快慢、消退快慢与组织病理学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1cm及≤1cm为分组的甲状腺结节中,有无环形增强、增强快慢、消退快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实性与囊实性为分组的甲状腺结节中,增强程度、增强均匀性、有无环形增强、增强快慢、消退快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造影能为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提供更多补充性信息.

    作者:陶玲玲;王天翔;沈依;贾宛儒;陈曼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误诊原因分析

    目的:探讨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分析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1月-2014年2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28例乳腺原发神经内分泌癌的声像图表现.结果:28例患者皆为女性,年龄43 ~77岁,平均58.8岁.超声检查共发现27例肿块,肿块直径7~30mm.超声肿块检出率96.4%,但恶性诊断敏感性仅为60.7%.声像图上,乳腺神经内分泌癌有3方面特征(有无钙化灶、后方回声、纵横比)主要符合良性肿块表现,1个方面的特征(内部回声)主要符合恶性肿块表现,另有3个方面特征(形态、边缘、内部血流)无特异性.结论: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声像图上部分偏向良性肿块、部分偏向恶性肿块的表现是造成误诊率较高的主要原因.

    作者:王意达;王涌;秦茜淼;许萍;王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ADChigh评价考布他汀抗人结肠癌移植瘤疗效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高b值拟合ADChigh评价考布他汀A4 (CA4P)血管靶向治疗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早期效果的可行性.方法:人结肠癌裸鼠皮下移植瘤实验组(18只)和对照组(12只),分别腹腔注射CA4P 100mg/kg及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建立疾病模型.治疗前、治疗(1h、24h、48h)进行10个b值的DWI扫描,测量瘤体中心及边缘的ADChigh值;治疗后分批处死实验动物,计算瘤体不同区域PCNA计分.组内及组间ADChigh分别行方差分析和t检验.ADChigh与PCNA间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瘤体中心ADChigh逐渐升高,治疗24h与1h,48h与治疗前及治疗1h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瘤体边缘ADChigh治疗24h升高,治疗1h及48h均低于治疗前.治疗24h实验组ADChigh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心t=2.978,P=0.008;边缘t=2.111,P=0.049);治疗48h瘤体中心ADChigh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08,P=0.001).治疗48h边缘ADChigh与PCNA计分负相关(r=-0.568,P=0.000).结论:多个高b值拟合的ADChi曲能反映CA4P抗人结肠癌裸鼠移植瘤的早期坏死及存活,是动态监测和评价抗肿瘤血管靶向药物疗效的可行手段.

    作者:熊青青;丁爽;杨利霞;王红;王云玲;许永华;贾文霄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中的应用进展

    随着超声工程学的发展,超声在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将超声在周围神经卡压性病变、肿瘤性病变、创伤性病变、术中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作者:倪雪君;王怡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针灸对网络成瘾者神经系统影响的影像学研究进展

    网络在带来前所未有便利的同时,网络成瘾作为一种新的成瘾现象已经受到广泛关注.网络成瘾的发病机制之一是神经生物学假说.随着脑功能成像技术的发展,神经影像学进展迅速,为我们观察大脑的功能情况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这些研究在神经生物学层面发现提示着网络成瘾可能与物质成瘾存在着相似的发病机制.目前关于网络成瘾的研究主要包括网络成瘾的诊断、分类及干预,对于网络成瘾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相对较少.针灸对包括网络成瘾、物质成瘾等治疗效果是明确的,但具体机制不明确,神经影像学提供了一种可能的研究思路.

    作者:何予;刘军;周顺科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儿童常见骨肿瘤诊断中ADC定量的价值

    目的:评价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定量测定对儿童常见骨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价值.方法:4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骨肿瘤(恶性17例,中间型4例,良性19例;年龄2~18岁,男24例,女16例)纳入研究,全部完成MRI常规T1WI与T2WI平扫、增强和弥散成像(DWI),并测定病灶的ADC值.结果:恶性骨肿瘤ADC值为(0.86±0.04)×103mm2/s,显著低于良性骨肿瘤ADC值(1.50±0.10)×10-3mm2/s(t=5.79,P=0.000<0.05),有别于中间型骨肿瘤ADC值(0.89±0.06)×10-3mm2/s.良性、中间型及恶性骨肿瘤三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19.71,P=0.000<0.05).结论:ADC定量有助于鉴别儿童常见骨肿瘤的良恶性,MRI常规扫描结合ADC定量可帮助提高儿童常见骨肿瘤诊断的效能.

    作者:崔雪娥;李玉华;李惠民;汪登斌;叶彤;崔艳芬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玻璃体内木质异物的3.0T磁共振成像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兔眼玻璃体内木质异物的MRI常规序列及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的表现特点.方法:于48只实验动物的右眼玻璃体内分别植入1枚直径0.2mm、长2mm的木质异物,以不植入异物的左眼为对照,于术后2h行T1WI、T2WI及SWI序列检查.结果:对于48枚兔眼玻璃体内木质异物,T1WI、T2WI、SWI分别检出8、48、48枚,检出的异物呈点状或条状,除在SWI序列的相位图上呈高信号或低信号外其余均呈低信号.T1WI检出异物直径较异物实际直径小;T2WI检出异物直径接近异物实际直径;SWI检出异物直径较异物实际直径大.结论:T2WI和SWI是诊断兔眼玻璃体内木质异物的有效检查方法,且SWI具有放大效应,有利于微小木质异物的检出,是MRI常规检查的重要补充.

    作者:文宝红;程敬亮;张会霞;张勇;张晓楠;张风光;王斐斐;闫晨宇 刊期: 2015年第01期

  • CT灌注与MR灌注加权成像对烟雾病血管重建术疗效的评价

    目的:探讨CT灌注(CTP)与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PWI)对烟雾病血管重建术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收集经DSA证实并行单侧血管重建术的28例烟雾病,均在术前及术后一周内行CTP及PWI检查.获得脑血流量(CBF)、脑血容量(CBV)、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或延迟时间(DT)灌注图,测量手术前后手术侧大脑中动脉(MCA)分布区及同侧小脑对照区的灌注参数值(CBF、CBV、MTT、TTP或DT值),计算术侧MCA分布区/同侧小脑对照区的灌注参数相对比值(rCBF、rCBV、rMTT、rTTP或rDT值).采用配对f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比较手术前后CTP及PWI灌注参数相对值的差异,定义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28例烟雾病患者灌注图显示术前手术侧MCA分布区相比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脑血流灌注异常区.烟雾病患者CTP结果显示术后手术侧MCA分布区与小脑对照区的rCBF (1.06±0.35)高于术前rCBF (0.61±0.18)(f值为-4.58,P<0.05);术后rCBVl.98(0.71~2.68)高于术前rCBV1.36(0.59~2.34)(z值为-3.05,P<0.05);术后rMTT(1.85±0.55)及rTTP(1.08±0.23)明显低于术前的rMTT(2.89±0.57)及rTTP (2.01±0.52)(f值分别为3.96、4.05,P均<0.05).PWI结果显示术后手术侧MCA分布区与小脑对照区的rCBF(1.95±0.35)及rCBV(2.31±0.33)高于术前的rCBF(0.86±0.17)及rCBV(1.26±0.30)(f值分别为-3.24、-3.15,P均<0.05);术后rMTT(1.16±0.28)及rDT(1.31±0.14)低于术前的rMTT(1.85±0.21)及rDT(3.32 ±0.45)(t值分别为3.99、4.71,P均<0.05).结论:CTP和PWI参数图像能显示脑异常灌注区域,两者均可作为烟雾病血管重建术疗效评价的重要方法.

    作者:王斌;周茜;姚振威;李征宇;何光武 刊期: 201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