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非官网)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国际刊号:1006-5741
  • 国内刊号:31-1700/R
  • 影响因子:1.29
  • 创刊:1995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7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相关期刊
期刊级别: 北大核心期刊
产品参数: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出版地方:上海
期刊标签:临床医学
国际刊号:1006-5741
国内刊号:31-1700/R
邮发代号:
创刊时间:1995
发行周期:双月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简介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双月刊)创刊于1995年,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主办。主要栏目有:神经影像学、头颈部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骨骼肌内影像学、儿科影像学介入放射学、核医学等.


栏目设置

神经影像学、功能影像学、头颈影像学、胸部影像学、腹部影像学、血管影像学、肌肉骨骼影像学、影像技术、质量控制、综述

杂志收录/荣誉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投稿要求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社征稿要求

  1.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文题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简明、确切,中文文题不超过20字。英文题名一般不超过两行(18个词)。题名内不应列入非公知公用的符号、代号,以及数学公式、化学结构式等。

  2.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作者姓名

  中英文均标出所有作者姓名。

  汉语拼音应按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拼写。建议:作者姓氏在前,全大写。名字在后,首字母大写;双名连写,其间加半字线。多作者姓名之间用逗号隔开,如:林皋LINGao,钟万勰ZHONGWan-xie,欧阳华江OUYANGHua-jiang。

  3.工作单位

  工作单位要规范、统一、稳定,英文译名结尾处应加"China"。如: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研究所,辽宁大连116024)不要只写"工程力学研究所";

  (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学院,辽宁大连116024)

  (SchoolofCivilEngineering&Architecture,DalianUniv.ofTechnol.,Dalian116024,P.R.C.)。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第二研究室勿写成大连化物所或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对于多作者、多工作单位,应写成

  LIZhi-gang1,CHENXiang-dong1,WANGPing2,ZHANGYU-shun3

  1.StateKeyLab.ofStruct.Anal.ofInd.Equip.,DalianUniv.ofTechnol.,Dalian116024,P.R.C.;

  2.Inst.ofEng.Mech.ofStateEarthq.Bureau,Harbin150080,P.R.C.;

  3.Inst.ofEarthq.of GuangdongProv.,Guangzhou510070,P.R.C.

  4.摘要

  论著和综述类文章须附中、英文摘要,论著摘要必须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应给出主要数据)、结论四部分,各部分冠以相应的标题。采用第3人称撰写,不用“本文”、“笔者”等主语。中文摘要可简略些(300字左右),英文摘要相对具体(500个实词左右)。不应出现公式、图表、参考文献的序号;第一句不应与题名重复。英文摘要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尽量用主动语态代替被动语态。

  5.关键词

  论著需标引3~5个关键词。请尽量使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辑的最新版《IndexMedicus》中医学主题词表(MeSH)内所列的词。如果最新版MeSH中尚无相应的词,处理办法有:①可选用直接相关的几个主题词进行组配。②可根据树状结构表选用最直接的上位主题词。③必要时,可采用习用的自由词并排列于最后。关键词中的缩写词应按MeSH还原为全称,如“MRI”应标引为“磁共振成像”。每个英文关键词第一个字母大写。各关键词之间用“;”分隔。

  6.文稿

  应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论点明确,资料可靠,文字精炼,层次清楚,数据准确,书写工整规范,必要时应做统计学处理。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论著类、综述等一般不超过5000字,病例报告、简报等不超过1500字。并作以下说明:①利益关系陈述:所有作者必须陈述,是否在研究过程中或得到的研究结果受到了某机构或厂商的影响。科研基金资助的课题必须注明科研基金机构全称和资助号。②知情同意书陈述:所有被研究人员(志愿者和病人)必须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③动物研究的伦理陈述:所有研究人员必需提倡人道地进行动物实验,必须严格遵守动物实验的各项伦理条例。

  (1)医学名词以1989年及其以后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名词》和相关学科的名词为准,暂未公布者仍以人民卫生出版社编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中文药物名称应使用1995年版药典(法定药物)或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辑的《药名词汇》(非法定药物)中的名称,英文药物名称则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

  (2)图表每幅图(包括线条图)表分别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连续编码,图片请用Word文档的插入功能按照图序插在文后,图片请适当压缩,以免文档太大影响网络发送。图片不要标注再讨论中。每幅图表应冠有图(表)题。说明性的资料应置于图(表)下方注释中,并在注释中标明图表中使用的全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图片说明资料应注明来源病例的性别、年龄和主要症状和体征。本刊采用三横线表(顶线、表头线、底线),如遇有合计或统计学处理行(如t值、P值等),则在这行上面加一条分界横线;表内数据要求同一指标有效位数一致,一般按标准差的1/3确定有效位数。图片要求有良好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图中需标注的符号(包括箭头)直接注在图片上,并插在文内相应位置。若刊用人像,应征得本人的书面同意,或遮盖其能被辨认出的部位。大体标本在图内应有尺度标记。病理照片要求注明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图表中如有引自他刊者,应注明出处。

  (3)计量单位实行国务院1984年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单位符号表示,具体使用参照1991年中华医学会编辑出版部编辑的《法定计量单位在医学上的应用》一书。单位名称与单位符号不可混合使用,如ng·kg-1·天-1应改为ng·kg-1·d-1;组合单位符号中表示相除的斜线多于1条时应采用负数幂的形式表示,如ng/kg/min应采用ng·kg-1·min-1的形式,不宜采用ng/kg·min-1的形式。在叙述中,应先列出法定计量单位数值,括号内写旧制单位数值,但如同一计量单位反复出现,可在首次出现时注出法定计量单位与旧制单位的换算系数,然后只列法定计量单位数值。但血压计量单位恢复使用

  毫米汞柱(mmHg),在首次使用应注明mmHg与千帕[斯卡](kPa)的换算系数。量的符号一律用斜体字,如吸光度(旧称光密度)的符号为A,“A”为斜体字。

  (4)数字执行GB/T158351995《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计数、计量均用阿拉伯数字。小数点前或后超过4位数字时,每3位数字1组,组间空1/4汉字空,如“12,329.476,56”应写成“12329.47656”。但4位数字时不空,如“1234.5678”不写成“1234.5678”。序数词和年份、页数、部队番号、仪表型号、标准号不分节。百分数的范围,前一个数字的百分符号不能省略,如:5%~95%不要写成5~95%。百分数的公差应写作(50.2±0.6)%,不宜写作50.2%±0.6%,不得写成50.2±0.6%。公差的表示,参量及其公差均需附单位,当参量与其公差的单位相同时,单位可只写1次,即加圆括号将数值组合,置共同的单位符号于全部数值之后。例如:“75.4ng/L±18.2ng/L”,可以写作(75.4±18.2)ng/L,不得写作“75.4±18.2ng/L”。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相乘,按下列方式书写:4cm×3cm×5cm,而不写成4×3×5cm3。

  (5)统计学符号按GB3358-82《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有关规定书写,常用如下: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x(_)(中位数仍用M);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t检验用英文小写t;F检验用英文大写F;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自由度用希文小写ν;概率用英文大写P(P值前应给出具体检验值,如t值、χ2值、q值等)。以上符号均用斜体。

  (6)缩略语文中尽量少用,必须使用时于首次出现处先叙述其全称,然后括号注出中文缩略语或英文全称及其缩略语,后两者间用“,”分开(如该缩略语已公知,也可不注出其英文全称)。缩略语不得移行。

  7.参考文献

  按GB7714-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依照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标出。尽量避免引用摘要作为参考文献。确需引用个人通讯时,可将通讯者姓名和通讯时间写在括号内插入正文相应处。外文期刊名称用缩写,以《IndexMedicus》中的格式为准;中文期刊用全名。每条参考文献均须著录起止页。参考文献必须由作者与其原文核对无误。将参考文献按引用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标出)排列于文末。(1)引用的参考文献必须是公开的出版物,不得引用非正式出版物、内部出版物、未出版物。

  (2)引用文献的作者为3人以上时,只写前3名作者的姓名,其后加“等”(英文文献用etal)。

  (3)引用文献的著录格式参照国家相关部门最新颁布的标准GB/T7714,具体如下:

  1)专著其格式为:

  序号.著者.书名.版次(第1版不需标注).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年份:页码。

  例: [1]龚兰生.内科手册.第4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6-59

  [2]昂温G,昂温PS.外国出版史.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21-25

  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其格式为:

  序号.析出文献的作者.析出文献题名//专著作者.专著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页码.

  例: [1]白书农.植物开花研究//李承森.植物科学进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146-163.3)期刊中析出的文献

  引用文献为杂志、刊物,其格式为:

  序号.著者.题名.刊名,出版年,卷号:页码.

  例: 陶江.密码数字.自然杂志,1984,7:527-528.

  8.文章首页脚注

  (1)通信作者单位名称,单位地址及邮政编码、常用联系电话、E-mail地址。

  未注明通信作者,以第一作者为通信作者;建议研究生以导师为通信作者。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科技攻关项目、"八六三"高技术项目等资助项目名称,并在括号内写出批准号。中英文均要标出。

  9.投稿方式

  (1)本刊实行网络投稿,文字部分用Word格式,图片用TIF或JPG格式,图片像素不小于200百万。同时注明联系电话、传真号码以备用。

  (2)来稿须附单位推荐信。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推荐信应注明对稿件的审评意见,以及无一稿两投、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等项。

  (3)根据《著作权法》,并结合本刊具体情况,凡来稿在接到本刊回执后3个月,作者如欲投他刊,请先与本刊联系,切勿一稿两投。请自留底稿,对不采用的稿件本刊将不予退稿,但回函阐明编委会退稿意见。来稿一经接受刊登,由作者亲笔签署论文署名表,专有使用权即归本刊所有。本刊有权以电子期刊、光盘版等其他方式出版接受刊登的论文,未经本刊同意,该论文的任何部分不得转载他处。

  (4)来稿一律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本刊可对来稿做文字修改、删节,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提请作者考虑。修改稿逾3个月不寄回者,视作自动撤稿。

  (5)来稿须付稿件处理费,每篇40元。稿件确认刊载后需按通知数额付版面费,刊印彩图者需另付彩图印制工本费。稿件刊登后酌致稿酬,论著和综述类文章赠当期杂志3册及当年杂志合订本1本。

  (6)本刊录用的所有稿件,均以纸载体和数字载体形式同时出版。


杂志分析报告

名词解释: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影响因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发文量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总被引频次

杂志文章摘录

  • Bcl-2与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模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寻超声造影模式指标与Bcl-2蛋白标记物、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制订适合的治疗方案和准确判断预后提供参考.方法:72个甲状腺乳头状癌与Bcl-2蛋白标记物表达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找寻超声造影模式指标与Bcl-2蛋白标记物、淋巴结转移情况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2个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超声造影指标增强强度在Bcl-2阴性和阳性组间有一定的相关性.Bcl-2阴性表达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呈高或等增强(64.0%,16/25);Bcl-2阳性表达中,甲状腺乳头状癌多呈低增强(61.7%,29/47).72个甲状腺乳头状癌中,有淋巴结转移的结节22个,无淋巴结转移的结节50个.超声造影各指标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组间不存在相关性.Bcl-2蛋白标记物的表达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情况有一定的相关性,无淋巴结转移组中,Bcl-2阴性表达占84.6% (22/26),Bcl-2阳性表达占15.4% (4/26);有淋巴结转移组中,Bcl-2阴性表达占60.9% (28/46),Bcl-2阳性表达占39.1%(18/46).结论:Bcl-2蛋白标记物与超声造影模式指标中的增强强度及甲状腺乳头状癌有无淋巴结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正确认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及预后.

    作者:陶玲玲;吴敏;陆采葑;王怡;丛阳;陈曼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颅内动脉开窗畸形伴脑动脉瘤的MRA诊断价值

    目的:应用3D-TOF MRA对颅内动脉开窗畸形伴发脑动脉瘤解剖分型并探讨颅内动脉开窗畸形与脑动脉瘤发生的相关性.方法:2008年6月至2010年10月间的4,652例患者纳入研究,年龄在23~73岁,疑似因颅内动脉瘤或其他脑血管疾患行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3D-TOF-MRA),并对所有图像行容积重建(VR)及大密度投影(MIP),以明确颅内动脉开窗畸形、脑动脉瘤存在与否,如果存在开窗畸形及脑动脉瘤,则根据颅内动脉开窗畸形与脑动脉瘤的解剖关系,将其分为三种类型:Ⅰ型,动脉瘤与开窗畸形紧邻但不位于窗内;Ⅱ型,动脉瘤位于开窗畸形窗内;Ⅲ型,动脉瘤与开窗畸形较远,无明确联系.结果:141例存在开窗畸形(13%),其中24例存在脑动脉瘤(17%),24例中,Ⅰ型7例;Ⅱ型3例; Ⅲ型14例.结论:VR 3D-TOF-MRA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动脉开窗畸形与脑动脉瘤的解剖细节及毗邻关系,颅内动脉开窗畸形伴有较高的脑动脉瘤发生可能性.

    作者:杭晓杰;程鸣;杨亚旭;潘海滨;黄峰;朱平;孙贞魁;顾斌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房颤患者320排CT冠脉成像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研究

    目的:通过设立窦性心律组为对照,在图像质量与诊断准确性方面探讨320排CTCA在房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拟于1周内先后行CTCA、CCA检查的受检者进入本研究.CTCA检查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手动触发.依检查时所记心电情况,29例受检者纳入房颤组,52例受检者纳入窦性心律组.两组间基本资料、图像质量的比较采用Independent-Samples t检验,频数的比较采用Chi-square检验.以CCA作为金标准,绘制两组的ROC曲线,比较两组的AUC值.结果:房颤组与窦律组的平均心率分别为78.9±9.8、72.5±8.3(P=0.010);未显示冠脉节段比例分别为2.5%(11/435)、0.5%(4/780)(P=0.317);可供研究的冠脉节段数分别为424、776;图像质量1~2分、可用于诊断的冠脉节段比例分别为96.0%(407/424)、100%(776/776)(P=0.775);两组图像质量的平均分分别为1.404±0.571、1.178±0.382(p=0.000).房颤组中,图像质量3分、不可用于诊断的冠脉节段为4.0%(17/424),多分布于LAD7(35.3%,6/17)及RCA2(23.5%,4/17).房颤组与窦律组的AUC值分别为0.906、0.949.结论:与窦性心律受检者比较,房颤患者320排CTCA的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均有所降低,但总体图像质量仍可达到诊断要求,检查仍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作者:周智美;陈德基;谭理连;侯建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320排容积CT诊断冠状静脉回流左心房

    目的:总结并探讨320排容积CT诊断冠状静脉异常回流左心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诊断冠状静脉异常回流患者的CT资料.利用血管探针技术及选择不同的重组模式,立体观察心脏和冠状静脉的三维空间解剖结构,了解冠状静脉管壁、管腔及其与邻近冠状动脉和心腔的关系.结果:6例患者中2例冠状静脉窦开口处闭锁;2例心中静脉单独汇入左心房;1例冠状静脉窦顶部与左心房之间共同壁中间部分缺损,通过缺损口与左心房交通,冠状静脉窦末端纤细注入右心房;1例冠状静脉窦完全缺如,冠状静脉从不同部位注入左、右心房,并存在左、右心房的异常交通.结论:320排螺旋CT可准确显示异常冠状静脉汇合、行径、形态及左右心房开口情况,是一种理想的无创性影像学诊断方法.

    作者:叶礼新;史永江;宋晓娜;李静;喻佳;姜叶芳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BI-RADS 4B类乳腺肿块的超声造影诊断

    目的:评价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BI-RADS 4B类乳腺肿块的进一步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分析76个BI-RADS-US 4B类乳腺肿块的造影形态学特征和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AT、TTP、PI),进行超声造影良恶性鉴别诊断,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76个BI-RADS-US 4B类肿块,术后病理结果为恶性47个、良性29个,良恶性组间在造影形态、边界、周围穿入或扭曲血管、内部对比剂分布、造影后有无显著增大方面均具有较显著差异(P<0.05),而定量参数AT、TTP、PI在良恶性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76个BI-RADS-US 4B类肿块中造影诊断恶性51个、良性25个,其敏感性91.5%、特异性72.4%、阳性预测值84.3%、阴性预测值84.0%、准确性84.2%,其中主要是对浸润性导管癌、纤维腺瘤、导管原位癌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分别为94.7%、91.7%、86.7%,反之对炎症的误诊率为100%.结论:超声造影可以对常规超声BI-RADS 4B类乳腺肿块做进一步良恶性鉴别,提高其术前诊断准确率.

    作者:许萍;黄淑演;汪晓虹;王怡 刊期: 2013年第05期

  • 肾癌的超声声像图与组织病理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病理组织结构肾癌的超声声像图表现,以提高超声对声像图表现不典型肾癌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患者的123例肾癌和13例患者肾错构瘤的超声声像图特征,以无回声、低回声、高回声和强回声进行分类,并结合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相对照.结果:123例肾癌中肾透明细胞癌117例,肾乳头状细胞癌2例,移形细胞癌2例,肾母细胞癌1例,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121例肾恶性肿瘤声像图表现:无回声3例,低回声77例,高、强回声41例.13例肾错钩瘤均为高、强回声.结论:肾癌的声像图以低回声为主,部分可伴囊变,钙化,部分肾癌会出现高,强回声,是引起超声诊断错误的原因之一.

    作者:戴训芦;黄咏红;赵保平;王涌;张新伟;陈忠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表观弥散系数值在儿童颅后窝常见肿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对儿童颅后窝常见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儿童颅后窝常见肿瘤,其中髓母细胞瘤25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23例,室管膜瘤12例.所有患儿术前行MRI平扫、增强和DWI检查.测量三组肿瘤的平均ADC值和小ADC(ADCmin)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获取肿瘤鉴别诊断的佳阈值及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准确率.结果:髓母细胞瘤、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平均ADC值分别为(0.69±0.34)×10-3mm2/s、(1.68±0.23)×10-3mm2/s和(1.15±0.27)×10 3mm2/s;ADCmin值分别为(0.48±0.29)×10 3mm2/s、(1.59±0.32)×10-3mm2/s和(0.83±0.39)×10-3mm2/s,三组肿瘤的平均ADC值和ADCmin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鉴别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平均ADC值佳阈值为0.87×10-3mm2/s,相应敏感度92.7%、特异度96.3%、诊断准确率94.5%;鉴别室管膜瘤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平均ADC值佳阈值为1.36×10-3mm2/s,相应敏感度91.7%、特异度92.6%、诊断准确率92.7%.ADCmin值鉴别髓母细胞瘤与室管膜瘤的佳阈值为0.67×10-3mm2/s,相应敏感度97%、特异度100%、诊断准确率97.8%.ADCmm值鉴别室管膜瘤与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佳阈值为1.06×10-3mm2/s,相应敏感度95.7%、特异度97.9%、诊断准确率94.7%结论:平均ADC值和ADCmin值在儿童颅后窝常见肿瘤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且ADCmin值对肿瘤的鉴别诊断能力优于平均ADC值.

    作者:张岚;张勇;朱海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 小儿睾丸肿瘤的超声诊断

    目的:了解小儿睾丸肿瘤的临床和超声图像特征,提高超声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 2016年12月期间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20例小儿睾丸肿瘤,了解各种睾丸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结果:本组病例中畸胎瘤(12例),发病率高,其次为卵黄囊(5例),右侧睾丸畸胎瘤随诊2年后多次复发左侧睾丸卵黄囊瘤(1例),其余2例分别为副中肾管囊肿(1例)、蔓状血管瘤(1例);AFP与睾丸肿瘤的复发具有一定相关性;男性患儿下腹部肿物,应注意隐睾肿瘤的可能.结论:超声有助于小儿睾丸肿物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作者:贺宇凡;尚宁;肖祎炜;刘艳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动态和延迟增强MRI诊断早期股骨头骨骺软骨缺血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动态和延迟增强MRI诊断乳猪早期股骨头骨骺软骨缺血的价值.材料和方法:24例2~3周龄乳猪随机分为正常组10例,缺血组14例.缺血模型制作采用双髋关节蛙式位固定1h~12h,MRI扫描序列包括SET1WI、FSET2WI、动态和延迟增强MRI扫描.扫描完成后解除固定,并于1d和1周后行MRI复查.采用时间-信号强度曲线观察股骨头骨骺二次骨化中心首过灌注状态并测量相对强化比率,采用延迟增强MRI信号变化观察骨骺软骨的造影剂弥散情况,并与组织学检查行对照研究.结果:正常组10例双侧股骨头骨骺二次骨化中心动态增强扫描呈早期快速强化,相对强化比率平均值为1.51±0.46.延迟扫描骨骺软骨强化均匀.缺血组14例,固定3h和6h者各5例,固定1h和12h者各2例.14例共28个股骨头中,MRI平扫均未见异常.动态MRI增强扫描显示24个股骨头骨骺二次骨化中心呈低灌注状态,相对强化比率平均值为0.34±0.13,与正常组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延迟MRI扫描20个股骨头骨骺呈片状不强化或强化减低区.其中,4个股骨头可见灌注异常而延迟增强M RI扫描呈正常强化.1d后复查,13个股骨头恢复正常强化,另7个股骨头1周后复查也恢复正常强化.组织学检查显示所有28个股骨头骨骺均未见缺血坏死征象.结论:动态MRI增强扫描能敏感地发现乳猪蛙式位固定后股骨头骨骺二次骨化中心的早期缺血性改变,延迟增强MRI能很好地显示骨骺软骨的缺血,两者结合使用能较好地评价股骨头骨骺软骨早期缺血及其恢复.

    作者:李勇刚;李小明;王仁法;唐立华;张景峰;张伶;高小玲;夏黎明;王承缘 刊期: 2006年第03期

  • 超声对乳腺叶状肿瘤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超声诊断乳腺叶状肿瘤的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6例PTB的超声表现.结果:26例PTB中,13例为良性,8例为交界性,5例为恶性.7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4例内部有钙化点.肿瘤大径>5cm的16例PTB中,交界性与恶性共7例,恶性PTB彩色血流显示多为Ⅱ级.结论:PTB在超声图像上,有一些特征表现.超声对PTB的术前评价、鉴别诊断及术后随访具有特殊的临床价值.肿块局部边界不清、内部有囊变或钙化、内部血流丰富则提示恶性的可能.PTB大小与良、恶性之间无明显联系.

    作者:董怡;王怡;张希敏;陈为民 刊期: 2006年第02期

更多评论>>

网友反馈(不代表本站观点)

谢正勇** 的反馈:

请问一下,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投稿授权证明要不要盖单位的章,录用了,说要搞个什么授权证明。

谢飞明** 的反馈:

尊敬的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编辑大大,请问我的文章初审通过了没有,已经投了快一个月了,好急啊

王德平** 的反馈:

请问这个刊物需要英文摘要吗?知道的可以告诉我吗?

小鲸** 的反馈: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

春风沉醉de早上** 的反馈: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江东宇** 的反馈:

请问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投稿时需要附单位介绍信吗?

嘟噜噜~** 的反馈:

退修了三四次,基本都是格式和缩减字数,可能文章比较符合期刊主题。样刊是平邮,大家一定要写好自己的详细地址,越细越好流泪

康新隆** 的反馈:

投稿一周,就说初审没过,我好想大哭一场,投这个刊物怎么这么难[伤心][难过]

一江春水** 的反馈: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迷途风雨** 的反馈: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