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讨雄激素补充治疗对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疗效,本文通过对68例诊断为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病人分组,其中40例作雄激素补充治疗并对其临床症状,血睾酮水平,主观抑郁症状评分作观察,并与28例病情相同的病人予安慰剂对照.观察的病人症状改善率为74.3%;血睾酮水平3周前后分别为131.51±19 12与253.78±21.45,抑郁症状评分各指标均有较大改善.作者认为雄激素补充疗法是治疗男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作者:蔡岳斌;钟惟德;胡建波;王良圣;魏鸿蔼;余安迪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在建立糖皮质激素作用的大鼠的体内模型基础上,采用TUNEL染色,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分析、透射电镜观察等方法,研究糖皮质激素对大鼠生精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糖皮质激素能显著增加大鼠生精细胞凋亡.
作者:童明汉;胡燕琴;郭强苏;高惠宝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研究运用放射免疫分析观察腹腔内注射不同剂量白介素-2(1000U、2000U)的雄性SD大鼠下丘脑和血浆中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HRH)以及血清睾酮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①下丘脑LHRH水平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②血浆LHRH水平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别;③血清睾酮含量低于对照组,只有高剂量的IL-2有明显差别;结果提示:IL-2可抑制下丘脑LHRH的分泌,降低血中睾酮水平.
作者:王世鄂;周瑞祥;林静;何为民;陈奕权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阐明阴茎勃起的中枢性机制,对20例雄兔进行实验研究显示:兔基础阴茎海绵体压(2.5±1.8)mmHg,经侧脑室内注射催产素5μg及10μg,可诱发周期性有节律的阴茎海绵体内压升高,高阴茎海绵体平均压分别为(4.5±3.5)mmHg及(31±10)mmHg.海绵体注射美蓝可抑制催产素的中枢勃起效应,间接表明NO仍是阴茎勃起机制中的重要的神经递质.
作者:周瑞锦;刘中华;亓天伟;王鑫;赵升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正常对照、慢性前列腺炎及输精管结扎者(VSM)精浆中TNF-α和EGF含量.结果发现精浆EGF浓度在VSM组、正常对照组及慢性前列腺炎组中呈递增趋势(1 188.77±108.89 pg/ml,1 207 25±125 53pg/ml,1 229.25±73.88pg/ml),但无统计学意义.精浆中TNF-α浓度在VSM组和正常对照组(6.23±2 75pg/ml,6.87±2.57pg/ml)明显低于慢性前列腺炎组(17.31±8.08pg/ml).提示对精浆中TNF-α测定有望成为临床上对慢性前列腺炎评价的指标.
作者:殷钢;许纯孝;王兰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本文观察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中的高度前列腺上皮内瘤(HPIN)现象.回顾性分析54例行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患者的前列腺标本切片.统计其中HPIN的发生率,并结合患者术前血PSA值,分析HPIN与非HPIN之间的血PSA值差别.结果发现54例患者中22例有HPIN表现,占总数的40.7%.HPIN组与非HPIN组之间的血PSA值无显著性差异.在本组BPH患者中,HPIN表现占有一定比例,因此认为HPIN现象并非前列腺癌(Pca)专有.本组中HPIN比例偏高与患者平均年龄较大有关.本研究通过血PSA测定尚无法简单区分HPIN和非HPIN.对于HPIN现象,一方面应提高警惕,密切随访;另一方面也不必盲目悲观,毕竟HPIN只是一种前列腺癌的前驱表现,而并不等同于前列腺癌.
作者:卢慕峻;姚德鸿;蔡军;赵雁飞;林梅绥;束木娟;王炜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精浆转铁蛋白(Tf)含量与男性生育力的关系,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对20例正常生育男性和96例不育男性精浆Tf含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做精子密度、精子活动率及精子顶体完整率(PIA)分析.结果表明少精子组(精子密度<20×106/ml)精浆Tf含量较生育组与正常密度组(精子密度≥20×106/ml)显著低(P<0.01);精浆Tf含量与精子活动率无关;正常精子密度的不育患者精子PIA<80%组精浆Tf的含量显著低于PIA≥80%组(P<0.01).提示精浆Tf含量的下降与男性生育力有关.
作者:郑晓群;吕杰强;张信良;温怀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评价经尿道使用前列地尔(PGE1)对ED的治疗作用.作者对40例年龄29~65岁的ED患者,在门诊选用4种剂量的前列地尔进行测试(125、250、500、1000μg),对前列地尔有充分反应者被指定接受有效剂量的前列地尔,在家治疗1个月.结果40例中32例在家使用前列地尔治疗时,至少有1次成功的性交.平均反应时间在7~9 min,恢复到完全无勃起状态在50~72min.常见的副反应是阴茎有轻微的疼痛,但没有人因此而退出研究.没有阴茎异常勃起和阴茎纤维化发生.作者认为经尿道使用前列地尔能使大部分ED病人产生阴茎勃起,而且能进行性交.
作者:董国勤;姚德鸿;蒋跃庆;傅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运用PCR、PCR-SSCP、PCR产物直接测序等方法对61例少精子症及无精子症患者的精蛋白基因5端及3′端核基质结合区(Matrix attachment region,MAR)进行了突变筛查.结果发现2例少精子患者在5′端核基质结合区存在PCR-SSCP带型变异,经测序分析发现其碱基序列存在一杂合性改变.
作者:李建平;张思仲;肖翠英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们运用ConA包被珠的蛋白质亲和层析分离技术、蛋白质超滤技术对热处理后的人精浆进行蛋白分离、浓缩,结果发现:蛋白亲和层析洗脱浓缩液加茶碱的实验组与公牛附睾头部的精子共同孵育后,经计算机辅助的精子分析技术显示精子的前向运动速度显著高于仅用茶碱的对照组(P<0.01).蛋白亲和层析洗脱浓缩液经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及Coomassie blue染色后显示:蛋白条带由聚丙酰胺凝胶中的高分子量解离成SDS-聚丙酰胺凝胶中的低分子量,经SDS-聚丙酰胺凝胶电泳分离的主要蛋白其分子量分别为46.8和57.5kDa.精浆中与精子运动相关蛋白的分离及深入的研究对进一步了解其作用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理论和临床意义.
作者:丁之德;高惠宝;吴明章;张永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探讨男性不育病因,我们对1986年6月至1999年12月在我院男科门诊,婚龄2年以上的男性不育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陈荣安;房秉仁;欧阳贵;凌文利;李兴欢;邓衡;秦建平;张益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chronic nonb acterialprostatitis, CNP)及前列腺痛(Pros tatodynia, PD)的临床特征主要有:尿频、排尿困难、下腹部及腰骶会阴部疼痛、以及尿道括约痉挛症状,但没有反复的尿路感染病史.此类患者发病率高,好发于中青年,临床治疗较为困难[1].我科自1999年2月~2000年1月应用α1-受体阻滞剂Terazosin治疗CNP51例及PD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彭敬生;卢庆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前在临床上广泛应用的前列腺穿刺活检对确定前列腺癌诊断有决定意义.但因这项检查可并发尿路感染、血尿、尿道出血、发热、附睾炎、或直肠出血等,故往往在术前后常规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并发症.近3年来,我们进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96例次.完成穿刺检查后,不给予抗生素,以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
作者:苟欣;何梓铭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男性假两性畸形-睾丸女性化综合征,又称Goldberg-Maxwell氏综合征,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疾病.我院于1981年1月至1999年12月收治11例,报告如下.
作者:张东升;曹会峰;罗振国;郭玉刚;王国政;张国民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从1980年Duckett报告采用横裁包皮内板岛状皮瓣法尿道成形术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用此方法一期治疗先天性尿道下裂,但仍有较高的并发症,其中尿瘘占15%~30%[1].作者体会:在横裁包皮内板时,由于皮下组织被利用,于新建尿道完成后,覆盖尿道及吻合口处的组织不足是发生尿瘘的主要原因.为此,对Duckett术加以改进,初步治疗尿道下裂22例,报告如下.
作者:刘中华;李启忠;单磊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精索静脉曲张是导致男性不育的常见疾病,发病率约10%~15%.对1990~1999年我院门诊及住院诊治的316例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刘中华;周瑞锦;单磊;李启忠;范小玲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目前,相当多的研究表明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与男性不育密切相关.1986年,Naessens[1]等报道如果精液中存在解脲脲原体感染可显著地降低精子数和精子活率.衣原体感染泌尿生殖系统可造成精液质量参数异常并可造成男性不育,通过抗菌治疗可有效地根除衣原体感染,提高精液质量[2,3].也有研究者认为泌尿生殖系统细菌感染与男性不育无关,McGoWan[4]等发现感染性精液对精子数量,精子活率等无显著影响.
作者:黄旭;叶章群;李家贵;刘继红;杜光辉;章咏裳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精囊囊肿随着诊断技术的发展及对本病的认识提高,报告逐渐增多.我们共诊治8例,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8例.年龄21~70岁,平均40.3岁.未婚2例.已婚6例.左侧5例,右侧2例,双侧1例.
作者:虞小明;黄翼然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首次或者多次输精管吻合术复通失败在临床并不少见,笔者采用三角梅花瓣式对合管腔,缝合管瓣的方法再次和多次吻合输精管4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郑天贵;张玉兰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催乳素(Prolactin,PRL)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与人类的生殖功能和性功能关系十分密切,PRL的升高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男子的性功能和生殖功能.1998年8月~1999年3月,对来我所就诊的高催乳素血症伴有阴茎勃起功能障碍(ED)的33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前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和雌二醇(E2)的测定及临床观察.
作者:彭弋峰;陆仁康;彭守静;俞丽华;方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血管性勃起功能障碍(ED)是指阴茎动脉供血不足或阴茎海绵体静脉系统异常,在勃起过程中阴茎海绵体未能充分充血勃起[1].随着近年来阴茎勃起生理研究和ED诊断技术不断发展,对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1990年~1994年,我院收治血管性ED13例,采用腹壁下动脉及阴茎背深静脉吻合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邓刚;张洁祥;王国增;张维明;古力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我们自1995年6月始,应用酮康唑对一组行阴茎和尿道手术的病人进行了预防术后自发性阴茎勃起的临床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作者:徐耀庭;陈修诚;傅梧;马鹏程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男性不育是一个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较为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世界各国学者所关注研究的问题.因此,我们在对2000例不育症患者的病因进行综合检验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无精子症的染色体畸变及性激素水平的改变.
作者:许光亚;李克秋;邢惠珍;王春兰;王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89年1月~1999年1月共收治阴茎异常勃起7例,其中6例属早期,采用海绵体内注射尿激酶,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善闻;李宏;姜存积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7年5月至1999年7月,对195对不育夫妇丈夫的前列腺液常规及夫妇双方的血清抗精子抗体(AsAb)进行了检测,对慢性前列腺炎与夫妇双方AsAb之间存在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朝彬;秦川;袁自勤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评价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各种侵入性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作者在1995年2月~1997年8月对204例年龄在52~84岁的患者进行了研究.共有173人完成了本次研究.其中经尿道前列腺切除55例,经尿道微波治疗34例,前列腺间质激光凝固治疗42例,细针消融治疗42例.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采用IPSS生活质量评价指数和BPH影响指数以及自测问卷对性功能状况进行评估.所有四组病人在症状积分方面都有显著的改善,包括IPSS生活质量积分和BPH影响指数积分,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或激光消融治疗满意度高,阴茎勃起功能在经尿道前列腺切除、微波热疗、激光凝固治疗和细针消融治疗中有轻到中度下降,其所占比例分别为26.5%,18.2%,18.4%,20.0%,但是治疗前后勃起功能和性欲积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射精丧失或精液量严重减少分别为48.6%,28.1%,21.6%和24.3%,有趣的是,44例病人中,有20例(占45.5%)丧失射精或精液量严重减少者,报道性生活障碍;而56例射精量无异常者中,只有2例出现类似的障碍,射精功能障碍与性功能的影响之间有高度显著的关联(P<0.001).作者认为:目前的侵入性治疗可以显著改善生活质量,这些治疗对性欲和勃起功能影响不大,术后的性功能障碍主要与射精功能损伤相关,泌尿外科专家对接受治疗的患者,即使是微创性治疗者,也应给予这方面的忠告.(戴继灿摘译,黄平治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调查促黄体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LHRH-a)治疗前列腺癌后骨折的发生率,从而判断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危险性,作者对1994~1999年期间接受LHRH-a治疗≥6月的218例前列腺癌患者(平均年龄为77.3岁)进行调查(这些患者由于长期处于一种低睾酮水平状态,从而降低了骨质的密度).治疗期间有14人发生了骨折(发生率为6%),其中由于机动车事件者排除在外.所有患者第3腰椎骨质的密度进行了计算机定量测定,并且对骨代谢的标志物骨钙素、1,25-二羟基维生素D、尿1型胶原交联NTx、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进行了测定.骨折患者的平均年龄为78岁,从接受治疗到出现骨折的平均间隔为28(11~46)个月,没有一个病例的骨折部位是前列腺癌的转移部位,出现骨折的患者的骨质密度显著低于没有出现骨折的患者.在骨代谢标志物中,骨折患者NTx水平较高.作者认为:对于接受长期LHRH-a治疗的前列腺癌患者,每隔一段时间应该对其骨质密度和骨代谢标志物进行测定,这样有助于判断是否出现继发性骨质疏松.(戴继灿摘译,黄平治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为了研究芬兰男性一生中前列腺炎的发生率,作者对芬兰北部二个省2500名年龄在20~59岁的男性进行随机的关于前列腺炎的问卷调查.资料收集时间为1996年6月~1997年10月,问卷回收1832份,回收率为75%.结果:前列腺炎的发生率为14.2%,年龄为40~49岁的人前列腺炎发生的危险性是年龄为20~39岁人的1.7倍,是年龄为50~59岁的人3.1倍,每年总的发生率为37.8/10 000.在有或曾经有过前列腺炎症状的261名男子中1/4以上(27%)至少每年发作一次,16%的人症状持续,前列腺炎的患者中63%的人在冬天(11月至3月)症状恶化.前列腺炎的发生与教育程度和职业没有关系,但是,离婚或独身的男性前列腺炎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已婚的男性.大多数患者认为,他们首次就诊时没有从医师那里得到足够的信息.本次调查显示在芬兰北部地区有前列腺炎症状的男性较世界其他地区高,这一结果可能与芬兰北部的寒冷气候有关.戴继灿摘译,黄平治校
作者: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性病经性接触传播,感染首先波及到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以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的损害有:一期梅毒的硬下疳,二期梅毒的湿丘疹和扁平湿疣,三期梅毒的树胶肿溃疡,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的原发损害和淋巴结的破溃,生殖器疱疹等;以非糜烂溃疡为主要表现的损害有:梅毒硬下疳的早期,二期梅毒的丘疹鳞屑性损害,三期梅毒的树胶肿,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阴虱等.但生殖器部位的皮肤粘膜损害并非都是性病的感染,应加以鉴别,特别是对性病进行临床诊断或病征处理时,更显得重要.
作者:邵长庚 刊期: 2001年第02期
在精液检验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病人在精液常规报告中有白细胞增多,实际上经仔细鉴别则是脱落的生精细胞.因为其结果容易误导临床治疗,可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并延误治疗时间.如我院接诊一名病人,男,30岁,自述结婚3年余而不育,曾到过多家医院检验精液,精子密度在7~9×10 9/L左右,白细胞卅/HP,服过一年多的抗生素及中药清热解毒、清火利湿等方法治疗无效,到我院检查时查体双侧睾丸等大,约20ml,无精索静脉曲张.精液量2.5ml,颜色灰白,pH值7.5,精子密度9×10 9/L,白细胞0~1/HP,发现大量的生精细胞(主要为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卅/HP.检验提示病人无感染而是生精功能障碍.临床停用抗生素,改变用药治疗,三个月后行精液复查,精子数量大量增加,精子密度为65×10 9/L,生精细胞降到+/Hp.
作者:周正强;熊东方;吴保华;阳志强 刊期: 2001年第02期
无精子症是指经过两次以上的精液分析,并将精液离心沉淀后,显微镜下仍未发现精子者.约占男性不育患者的7%~14%[1].通常将无精子症分为精子通路梗阻或缺如导致的梗阻性无精子症,以及精子发生障碍导致的非梗阻性无精子症.由于引起无精子症的病因复杂,临床治疗相当困难,但随着近年来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完善,给无精子症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现作综述如下.
作者:王晓平;孙毅海 刊期: 2001年第02期
1995年10月~1999年10月本科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不射精症1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16例25~36岁,婚龄2~10年,性生活过程中阴茎能够勃起,也能进行正常抽送,但无性高潮出现,也无射精感觉,无精液排出.其中12例曾经用过补肾壮阳中药和西药雄激素等治疗未能改善.
作者:孙阳;孙舸;李燕芬 刊期: 2001年第02期
通关胶囊为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男科经验方,临床验证多年,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疗效确切,起效快,与α1-受体阻滞剂的效果类似[1].为了评估其对BPH的疗效和安全性,我院从1998年3月至1999年6月对60例BPH患者口服通关胶囊治疗,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常德贵;张蜀武;邵继春 刊期: 2001年第02期
自1997年7月~2000年12月,用自拟祛瘀通络汤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235例,并以西药治疗296例作对照,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将确诊为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患者576例,在门诊按数字表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取祛瘀通络汤和西药治疗,后收集到完整资料列人比较.
作者:杨槐;邓伟民;沈有高 刊期: 2001年第02期
第一届亚洲国际老年男性研究协会学术会议于2001年3月1日至4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来自亚洲、澳大利亚、美国、德国等32个国家的共500余名代表出席了会议.来自中国上海、南京、北京、河南等地的代表一共25人也参加了这次大会.本次会议涉及老年男性健康问题的范围之广令人触目,既有基础研究,又有临床诊治方面的内容.会议采用专题讲座、大会发言、午餐会专题报告以及墙报等形式.这里编译其中一些内容供大家参考.
作者:江鱼;戴继灿 刊期: 2001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