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男科学杂志

中国男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8-0848
  • 国内刊号:31-1762/R
  • 影响因子:0.43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484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上海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文摘与引文数据库,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医学文摘, 知网收录(中)
  • 上海科技期刊优秀奖
  • 泌尿科学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8年6期文献
  •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颈部挛缩的治疗

    目的 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TURP)术后膀胱颈部挛缩(BN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对75例TURP术后的BNC,采用经尿道膀胱颈部瘢痕切除加颈部切开(BNI),观察疗效.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25个月,72例(96%)1次治愈,1例再手术后治愈,2例前尿道狭窄经尿扩后治愈.结论 TUR+BNI是治疗TURP术后BNC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血、尿中PSA糖链结构的改变及意义

    目的 探索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新依据.方法 收集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空腹第一次晨尿和血标本各90份和30份,随机分为3组,用PSA抗体亲和层析柱提纯尿液和血液中的PSA,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凝集素SNA(sambucus nigra agglutinin)做探针,连接到己固定在膜上纯化的PSA的糖链,检测已结合的HRP来代表PSA糖链与凝集素的结合力,用增强化学发光法(ECL)检测已结合的HRP的结合力,其数值用发光单位(LLU)来表示.结果 用HRP标记的凝集素SNA-HRP作探针检测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血中PSA时,前列腺癌血中平均LLU仅为前列腺增生血中PSA的18.3%,与SNA-HRP的结合力两者之间有明显差异(P<0.001);而在尿液中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前列腺癌血中PSA糖链结构中唾液酸残基表达较前列腺增生明显减少.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血中PSA糖链结构与前列腺增生相比发生改变,其中糖链结构中唾液酸残基表达的改变可能为今后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新的依据.

    作者:杜广;袁维祥;李东;王浩;陈惠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cklfsf 2a在小鼠睾丸发育中的基因表达和蛋白定位

    目的 研究趋化素样因子2a(cklfsf 2a)在小鼠睾丸中的基因调控和蛋白定位.方法 采用RT-PCR方法检测cklfsf2a基因在不同周龄小鼠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制备cklfsf 2a多克隆抗体,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cklfsf2a蛋白和mRNA在小鼠睾丸组织中的定位.结果 cklfsf 2a mRNA在出生后14d内出现,表达量逐渐增加,在成年前达到高峰并持续表达.cklfsf 2a蛋白和mRNA均特异性的表达于睾丸初级精母细胞.结论 cklfsf2a基因存在发育的表达调控,随着睾丸发育的日趋成熟,表达量逐渐增加,其作用可能和精母细胞的发育有关.

    作者:孙涛;张志超;彭靖;刘刚;刘保兴;金哲;巩艳清;辛钟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骨显像评价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效应

    目的 了解骨显像评价89Sr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骨显像确认骨转移的53例前列腺癌患者,静脉给药89Sr治疗,剂量1.48~2.22MBq(40~60 μ C)/kg,3~6个月后复查骨显像,与治疗前对比.结果 (1)治疗后39(73.6%)例骨转移灶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或消失,10(18.9%)例稳定,4(7.5%)例恶化;(2)骨转移灶代谢活性即ROI比值(T/NT),由治疗前的(4.8±3.3)下降到(3.2±2.7);(3)部分病例可发现新生转移灶,范围扩大,核素浓集程度加深,临床改善和预后不佳.结论 骨显像评价89Sr治疗前列腺癌骨转移,客观、全面,对预后评价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作者:马玉波;刘平安;顾爱春;徐枫;戴继灿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α-受体阻滞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

    目的 研究α-受体阻滞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Ⅲ型前列腺炎的效果.方法 本组48例被诊断为Ⅲ型前列腺炎(CP/CPPS)的患者,年龄20~50岁,平均30岁.均有会阴区域疼痛、尿频及紧张、焦虑等症状.病程3月~2年,平均18个月.均有抗生素治疗史,疗效不佳.采用α-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4mg/d或坦索罗辛2mg/d口服)、抗抑郁药(舍曲林50mg/d或文拉法辛75mg/d口服)联合疗法,3个月为一疗程.在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和12周对患者进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NIH-CPSI)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情况.疗效评定标准为:(1)显效:NIH-CPSI较治疗前下降>15分;(2)有效:NIH-CPSI较治疗前下降>5分;(3)无效:NIH-CPSI较治疗前下降<5分或上升.总有效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结果 显效16例,有效2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41/45).2例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退出治疗.结论 α-受体阻滞剂和抗抑郁药联合治疗方案安全有效,可以明显缓解Ⅲ型前列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孔良;白强;黄轶晨;陈建华;齐隽;陈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Y染色体微缺失分子诊断的意义(附122例报告)

    目的 建立Y染色体无精子因子(azoospermia factor,AZF)微缺失分子诊断的方法.方法 实验组选择122例无精子症及少精子症患者,对照组90例为具有正常生育能力的已婚男性.按照欧洲男科协会(EAA)和欧洲分子遗传实验质控网(EMQN)指南选择Y染色体序列标签点和设计引物.取受试者外周血,抽提DNA,进行多重PCR,筛查AZFa、b、e区域的微缺失.结果 采用2组多重PCR,122例生精障碍患者中发现Yq AZF微缺失13例(10.06%),共5种缺失类型,其中AZFa 1例,AZFb l例,AZFe 8例,AZFbc 2例,AZFabc 1例.对照组90例未发现微缺失.两组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EAA和EMQN推荐的指南对Y染色体AZF微缺失筛查有指导作用.无精子症及少精子症患者选择辅助生殖技术生育子代之前,进行Y染色体AZF微缺失的分子遗传学筛查应为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邵法明;虞建达;缪起龙;平萍;戴继灿;朱晓斌;刘玉林;郭安亮;李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精液中HA、LN、PCⅢ、CⅣ与生育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精液中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m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 Ⅳ)与男性生育能力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析测60例男性有生育者和不育者精液中的HA、LN、PC Ⅲ和C Ⅳ,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正常生育组精液中HA、LN的含量与不育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精液中HA、LN的含量可以作为了解生育能力的检测指标,同时为下一步应用外源性透明质酸治疗男性不育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黄群;吴军;方文珠;梁庆祖;黄勇平;黄键;农绍军;黄江河;罗章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1026例男性尿流率调查

    目的 界定排尿正常男性的各项排尿数据.方法 将1026例30岁以上志愿者或无下尿路症状性疾病的就诊者,按年龄分为6组,A组30~岁,238例;B组40~岁,329例;C组50~岁,227例;D组60~岁, 93例;E组70~岁,78例;F组80岁以上,61例.分别作尿流率检测,观察其大尿流率(Qmax)、平均尿流率(Qave)、排尿量、排尿时间和尿流时间.结果 各组排尿量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Qmax和Qave随年龄的增大而逐渐下降(P<0.05).结论 初步显示了各年龄组排尿正常男性的各项排尿数据,可作为评价排尿活动的参数.

    作者:周文龙;孙福康;邵远;张翀宇;祝宇;黄欣;吴瑜璇;刘定益;李恩才;沈鑫源;沈周俊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精索脂肪肉瘤(附6例报告)

    目的 探讨精索脂肪肉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6例精索脂肪肉瘤I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 6例患者均行手术治疗,2例行肿瘤切除术,其余4例行根治术,术后随访19个月~11年,1例保留精索的年轻患者于术后3年出现局部复发,其余5例无复发及远处转移.结论 精索脂肪肉瘤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治疗方法主要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对于肿瘤高分化且年轻未育者,可行保留精索手术.

    作者:董潇;刘贤奎;孔垂泽;刘贤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创伤性睾丸脱位诊治(附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创伤性睾丸脱位的发病特点、漏诊误诊原因、手术时机等,以提高诊治水平,避免延误诊治.方法 复习历史文献并回顾1992~2006年经治的3例病人.结果 3例均较年轻,平均26岁.均由于骑行中突然减速致使会阴区骑跨冲击鞍座或油箱引起,其中2例延误诊治;3例均在8日内行手术治疗并治愈,随访时间分别为6年、1年、1年.睾丸位置、大小、形态、质地以及性生活均正常.精液检查未见异常.结论 本病容易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导致睾丸不可逆损害,所以应详缅了解伤病原因,认真听取病史,仔细检查阴囊和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于茂恒;刘晓强;孙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调查

    目的 探讨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156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测试,并与156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等因子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客观、主观支持及支持总分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社会支持低,在进行躯体治疗时应实施心理干预.

    作者:胡晓泉;刘宗元;那新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水通道蛋白抑制剂对大鼠精子成熟和生育影响的研究

    目的 通过水通道蛋白抑制剂对大鼠附睾精子成熟的影响,探索睾丸后抗生育作用靶点.方法 不同剂量乙酰唑胺大鼠灌胃给药,连续10d.结束时将受试雄鼠与雌鼠合笼,计算交配指数、受孕指数、生育指数.采用计算机辅助分析系统分析精子活力形态.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大鼠血清睾酮(T)和双氢睾酮(DHT)的浓度.睾丸附睾称重后进行HE染色和电镜分析.结果 乙酰唑胺各剂量组大鼠精子活力明显降低,同时畸形率显著增加,导致雌鼠受孕率下降,而T、DHT和交配指数均无明显变化,睾丸和附睾亦无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 水通道蛋白抑制剂乙酰唑胺可以通过影响大鼠附睾精子成熟来抑制雄鼠生育,同时不影响睾丸和生殖内分泌系统.

    作者:谢淑武;朱焰;马丽;赵志芳;曹霖;卢颖莹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伴前列腺炎的不育症患者治疗后的精液分析

    目的 分析并比较单纯用药、单纯理疗、药物联合前列腺理疗这3种方法对伴前列腺炎不育症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 从06年7月至07年7月间,对60例伴前列腺炎不育患者中的少弱精子症人群随机分为3组(A、B、C).A组(20例)采用葡萄糖酸锌颗粒70mg口服3次/d,天然维生素E胶丸100mg口服,1次/d;维生素C片100mg口服,1次/d,复方玄驹胶囊1.26g口服,3次/d,胰激肽释放酶120u口服,3次/d及服用敏感抗生素2周(如复方新诺明或左氧氟沙星等).B组(20例)单纯行前列腺物理治疗,即用前列腺治疗仪治疗,3次/周,且治疗后每晚坐浴1次,15min/次(水温37℃~42℃).C组(20例)是A组与B组的联合治疗.结果 3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检查分析精液,示治疗后精液质量均改善,但C组精液各项参数明显较A、B组要高,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对伴前列腺炎不育症患者行药物治疗联合前列腺物理治疗后,患者精液质量明显改善;且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或单纯理疗.

    作者:鄢桃飞;江立;许传亮;惠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湖南地区泌尿男科医生对慢性前列腺炎诊治行为的调查

    目的 了解湖南地区泌尿男科医师对慢性前列腺炎(CP)诊治的现状.方法 在湖南省男科学会成立的学术会议上,对121位湖南地区泌尿男科医师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92份进行分析.结果 在CP的病因上,87%的医师认为感染因素是主要的因素,其中39%则认为感染是唯一因素,其余的则认为是多个因素引起的.在诊断方面,不同的医生采用不同的诊断策略.只有45%的医生选用细菌培养,其中85%选择前列腺液单纯培养、4%选择精液培养、9%两杯法培养、2%四杯法培养.在治疗上,94%的医师选择多种方法综合治疗.93%的医师必定选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前3位的是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头孢类,多数医师使用2~3周.61%的医师会使用α-受体阻滞剂,大多数使用2~3周.61%的医师评估自己治疗效果很好或较好.结论 泌尿男科医师对CP的病因及发病机理仍没有统一的认识,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有各自不同的选择.因此,制定一个合理的诊治指南并进行有关的培训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何乐业;王勇;汤育新;蒋先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真两性畸形青春期纠正1例

    患者社会性别男性,15岁.因尿道开口异位、左侧睾丸缺如15年,自异位尿道口周期性流出暗红色血液半年入院.体检:精神抑郁,女性 声调,体型瘦长,皮肤细腻,无喉结、胡须, 两侧乳房发育如女性,有乳晕.

    作者:裴顺祥;姜佳星;赵国亮;杜昆山;张泽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前列腺电切术后并发症的处理

    我院自2005年5月-2007年4月开展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前列腺电切术(PKVP)治疗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146例,术后出现各种并发症48例,现分析如下.

    作者:金键;刘颖;付启忠;董圣芳;吕光耀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湿润烧伤膏在包皮手术粘连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

    我院自2006年2月-2007年8月对24例包皮粘连患者行粘连分离加包皮环切术,术后用烧伤湿润膏(美宝,MEBO,汕头市美宝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Z20000004)纱条代替凡士林纱条外敷切缘,并用MEBO涂抹粘连创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黄永斌;张海涛;聂锐志;刘希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尿道内切开术结合尿道扩张术治疗男性尿道狭窄

    男性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的常见疾病,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大类.先天性尿道狭窄常发生于尿道口,亦可见于其他部位.后天性尿道狭窄主要EEL于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瘢痕组织所致.

    作者:孙明;刘学锋;潘春雨;詹运鸿;卜仁戈;吴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改良术式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1 213例分析

    包皮环切术是泌尿外科门诊常见的小手术.我科从2000年1月-2007年7月采用改良术式包皮环切术为包皮过长或包茎病人施行了这种手术.

    作者:邬传光;闫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二仙汤联合万艾可治疗中老年人阴茎勃起功能障碍

    勃起功能障碍(ED)是成年男子较常见疾病,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不断上升,7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ED严重程度明显高于年轻男性[1].虽然万艾可治疗ED疗效较好,但仍有部分ED患者服用万艾可无效[2],因此,单种药物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3].

    作者:杨明;陈经宝;秦有;卢运田;代睿欣;朱首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学研究进展

    前列腺炎是男性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病,约50%的男性在其一生中曾有前列腺炎的症状[1].其中,慢性前列腺炎(CP)更为多见,在全世界男性中的患病率为9%~14%[2].

    作者:谭丹;张唯力;张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弱精子症的研究进展

    据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署(WHO/HRP)的统计显示,全球不孕夫妇已达6 000~8000万对[1].而男性不育患者中,弱精子症者占了相当大比例.弱精子症是指精液参数中前向运动的精子(a级和b级)小于50%或a级运动的精子小于25%的病症.

    作者:郭雪华;郑连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MAPK信号转导通路与前列腺癌的发病及治疗关系的研究进展

    前列腺癌在世界癌症总发病数中约占十分之一,全球范围内每年约有20万患者死于前列腺癌[1].在美国男性中,前列腺癌的诊出率和死亡人数在所有癌症中居第2位[2,3].在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虽然较欧美国家低,但近年来也有比较明显的上升趋势.

    作者:查树伟;查佶;王兴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男性免疫性不育有关病因因素的研究进展

    免疫因素是WHO男性不育标准化病因分类诊断之一.2000年WHO诊断标准为:性及射精功能正常,在至少一份精液标本中,混合抗球蛋白反应试验(MAR)或免疫珠试验有不少于50%活动精子表面被覆抗体[1].原因不明的不育夫妇中,约10%为免疫因素所致.

    作者:吕逸清;陈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老龄勃起功能障碍基因治疗研究进展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的发病率较高,它对男性及其伴侣的生活质量有很大影响.

    作者:蒲晓峰;苟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