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反复熔铸对钴铬烤瓷合金生物相容性的影响.方法:将钴铬烤瓷合金分别经过1~3次熔铸,使用DMEM细胞培养液进行浸提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检测浸提液中金属离子的种类和水平,使用合金浸提液培养小鼠肺结缔组织成纤维细胞(L-929),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L-929细胞周期的改变,Annexin-V-FITC/PI法检测L-929细胞凋亡与死亡情况.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反复熔铸后,第3代合金与第1、第2代相比,除镓(Ga)的析出量增高外(P<0.05),其他金属离子的析出量及金属离子析出的总量均无显著变化(P>0.05);第1~3代合金对L-929细胞周期的影响无显著差异,早期凋亡率、晚期凋亡与坏死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经1~3次熔铸的钴铬烤瓷合金生物相容性未发生明显改变.
作者:林泓磊;江磊;张长源;林东红;程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为上海市嘉定区儿童口腔预防工作提供基线资料,明确嘉定区儿童中浅度龋齿免费充填活动的效果.方法:使用整体抽样方法,对2所经济条件、生活环境相似的幼儿园中的918名儿童连续观察3 a.一所幼儿园连续3年免费充填中、浅度龋齿,一所幼儿园作为对照.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r检验.结果:基线时2所幼儿园患龋率、龋均(dft)、龋蚀严重度指数(CSI)均无显著差异.经过3年干预,2组幼儿园儿童患龋率、dft、CSI均有显著差异.经过3年干预,干预组幼儿患龋率(43.90%)、dft(2.86)、CSI(7.3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64.08%、3.51、10.17).结论:免费充填干预提高了儿童龋病充填率,降低了患龋率、龋均、CSI,早期抑制了龋病的发展.
作者:董华;张书宇;李月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低氧处理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t 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全骨髓细胞贴壁法分离、培养rBMSCs,应用化学低氧剂氯化钴(CoCl2)建立低氧模型,分别以0、50、100、200、400μmol/L浓度的CoCl2孵育细胞,首先采用MTT法检测CoCl2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免疫印迹检测低氧诱导因子1 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的表达情况.rBMSCs经低氧处理0、12、24、48、72、96 h,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OPG、RANKL mRNA的表达.采用SPSS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200、400 μmol/L的CoGl2抑制rBMSCs增殖(P<0.05),而50、100 μmol/L CoCl2实验组的增殖并未产生显著影响(P>0.05).在50、100 μmol/L CoCl2实验组,rBMSCs表达HIF-1α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0 μmol/L CoCl2组较50 μmol/L CoCl2组高.100 μmol/L CoCl2孵育12h时,低氧组和对照组rBMSCs的OPG、RANKL mRNA的表达无变化(P>0.05);24、48、72、96 h时,与常氧组相比,低氧组OPG mRNA表达水平升高,RANKL mRNA表达水平下降,OPG/RANKL的比值显著升高(P<0.05).结论:100 μmol/L CoCl2低氧处理可通过调控rBMSCs OPG、RANKL mRNA的表达,从而促进成骨分化.
作者:史新连;胡碧波;任曼曼;喻文彬;邓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体外成骨诱导培养的小鼠胚胎10.5 d(E10.5)的上颌突间充质细胞与体内发育的上颌突间充质细胞的成骨分化差异.方法:体外培养E10.5和E17.5的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观察其细胞形态.取体外培养3d的E10.5原代细胞进行成骨诱导培养7d,然后应用免疫荧光、qPCR等方法比较其与体外培养3d的E17.5原代细胞的成骨分化差异.采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成组样本t检验.结果:E10.5和E17.5的小鼠上颌突细胞在体外呈贴壁生长,细胞呈多边形、椭圆形.E17.5的小鼠上颌突原代间充质细胞在体外培养时,增殖速度较E10.5的小鼠上颌突细胞快.E10.5的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成骨诱导7d后,成骨标志物Runx2和OCN的蛋白表达与未成骨诱导的E17.5上颌突间充质细胞表达相似,成骨标志物Runx2、OCN和OPN的mRNA表达和未成骨诱导的E17.5上颌突细胞表达相似.成骨诱导培养14d的E10.5的小鼠上颌突细胞与成骨诱导7d的E17.5上颌突细胞形成的钙结节无显著差异.结论:E10.5的小鼠上颌突间充质细胞体外成骨诱导培养,能较好模拟上颌突细胞体内成骨发育过程,为研究颌骨发育提供了合适的细胞模型.
作者:郑军;王雷;母东亮;杜玉芳;刘丽佳;郑杰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8(IL-6、IL-8)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于我院就诊的94例牙列缺失患者,按治疗方式分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实验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TNF-α、IL-6、IL-8,牙龈状态、牙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74%:80.85%,P<0.05).实验组TNF-α、IL-6、IL-8[(3.55±0.42)μg/L、(25.90±3.24)μg/L、(69.34±8.65) μg/L]显著低于对照组[(4.69±0.58)μg/L、(41.37±5.19)μg/L、(108.72±13.56)μg/L] (P<0.05).实验组牙龈状态、牙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种植修复在牙列缺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肯定,可抑制龈沟液中TNF-α、IL-6、IL-8的表达,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改善牙的功能.
作者:罗蓉;罗军;夏罗英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上颌前牙区2种即刻种植术对牙槽骨长度、软硬组织的影响及手术的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接受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翻瓣组(80例)和不翻瓣组(80例),分别运用翻瓣和不翻瓣即刻种植义齿修复,随访1年,观察2组牙槽骨长度、软硬组织变化及手术并发症.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翻瓣组种植体成功63例,不翻瓣组为78例,成功率分别为78.75%和9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均出现疼痛、出血、肿胀等并发症,翻瓣组分别为23.75%、16.25%、20%,总发生率为60%;不翻瓣组分别为11.25%、6.25%、8.75%,总发生率为26.25%,2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龈沟深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牙槽骨长度和嵴顶吸收均较种植前下降,且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不翻瓣即刻种植在降低牙槽骨长度和手术并发症,以及改善软、硬组织等方面均优于翻瓣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作者:杨立;陆卫青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义获嘉N Ceram纳米瓷化树脂、N Flow流动树脂及Bulk Fill 三次方大块充填树脂充填上颌前磨牙Ⅴ类洞后树脂充填体边缘的微渗漏情况,评估3种不同复合树脂的抗微渗漏性能,寻找较好的充填V类洞的复合树脂材料.方法:选取牙体完整、健康的人离体前磨牙66颗,随机分为3组(n=22).所有样本牙在颊侧颈部制备标准V类箱状洞型(长4 mm、宽3 mm、深2 mm).3组试验牙经选择性釉质酸蚀自黏结后,分别使用N Ceram纳米瓷化树脂(A组)、N Flow流动树脂(B组)及Bulk Fill三次方大块充填树脂(C组)进行充填.充填完成后,3组试验牙均行弱光启动固化,打磨抛光.将3组样本进行1500个周期的冷热循环,2%亚甲基蓝浸泡染色7d,然后沿牙体颊舌向切片.每组随机选取2颗样本牙,在扫描电镜下观察牙体-充填体交界面的密合程度;其余60颗样本牙在体视显微镜下(×40)观察剖面充填体的微渗漏情况.采用Spot Advanced软件测量微渗漏深度,并根据0~3分分别给(牙合)、龈壁微渗漏程度评分.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各组的微渗漏深度分别进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和Mann-Whitney检验.结果:义获嘉Bulk Fill组树脂在3组中龈壁的微渗漏小,且与另外2组相比有显著差异,N Ceran纳米树脂组与N Flow流动树脂组龈壁的微渗漏均较高(P<0.05);3组复合树脂材料(牙合)壁的微渗漏无显著差异(P>0.05);3组树脂(牙合)壁的微渗漏值均比龈壁小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3组树脂在(牙合)壁的微渗漏值无显著差异.义获嘉Bulk Fill组树脂充填V类洞时.在3组中龈壁的微渗漏小,且与另外2种树脂之间有显著差异.
作者:朱晸;朱亚琴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改良牙槽突裂修复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2016年收治的41例牙槽突裂患者,从手术切口、植骨床制备、取骨、植骨方法等多方面进行改进,总结临床效果.结果:手术成功率为92.8%;术后随访6~12个月,无明显供骨区并发症.结论:微创制取的条块状髂骨松质骨块成骨效果好,手术创伤小.植骨床应用“Z”瓣,可提高成骨效果,降低术后植骨区并发症.
作者:吴烨;谢福平;刘欢欢;牛刚;陈嘉民;林李嵩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在根尖狭窄破坏的情况下,PropexⅡ测量准确性与根尖孔大小的相关性.方法:磨除40颗单直根管离体牙根尖l mm,采用2%液态琼脂凝胶注入卡斯特罗模型,使用PropexⅡ电子根尖定位仪进行根管长度测量,记录测量值(LP),计算实际测量的根管工作长度(L)与电测法测量的根管工作长度(LP)的差值(△L).显微镜下拍摄根尖孔图像,利用Photoshop CS 6.0软件测量根尖孔面积(S).采用SPSS 22.0软件包对测量结果进行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以±0.5 mm作为△L的允许范围,△L均为正值.在根尖狭窄破坏的情况下,PropexⅡ的测量准确率为52.5%.R值为0.903,S与△L呈线性相关.建立的线性回归方程为:S=0.04+0.11×△L.结论:在根尖狭窄破坏的情况下,电子根尖定位仪准确性下降;根尖孔面积越大,准确性越差.
作者:胡玉凤;金文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全麻下实施手术的ASA分级Ⅰ~Ⅱ级的困难气道患者30例,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组,n=15)和解剖定位组(A组,n=15).全部患者均选择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经鼻腔气管插管.U组在超声下显示呈高回声的甲舌膜,观察到无回声的喉上动脉穿出甲舌膜,喉上神经内支位于喉上动脉内侧,通过超声引导下平面内技术在此区域注入局麻药,以相同的方法阻滞对侧喉上神经内支.超声下显示呈高回声的环甲膜,通过超声引导下平面内技术进行环甲膜穿刺,气管内表面麻醉.A组依靠传统的解剖标志定位方法触诊舌骨大角和甲状软骨上角,进行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触诊甲状软骨和环状软骨等解剖标志,通过环甲膜穿刺进行气管内表面麻醉.确定气管插管成功后,各组患者均进行快速麻醉诱导.比较2组患者间环甲膜穿刺成功率、各级呛咳发生率和围插管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应用SPSS 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A组相比,U组患者的环甲膜穿刺成功率更高(P<0.05),呛咳发生率更低(P<0.05).与A组相比,U组患者T1(入室后)、T2(插管前)和T5(插管后3min)HR、SBP、DBP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插管时)、T4(插管后1min)心率增快和血压增高的幅度较小(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侧喉上神经阻滞联合环甲膜穿刺麻醉,在清醒气管插管时安全、有效、优势明显.
作者:王俊安;孙宇;黄燕;姜虹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观察survivin蛋白在氟中毒SD大鼠牙胚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探讨氟对survivin蛋白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氟斑牙的发病机制.方法:取妊娠10d孕鼠45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饮水中含氟浓度分别为0、50、150 mg/L.每组分别在E18.5 d(妊娠18.5 d)、E20.5 d、P1.5 d(出生后1.5 d)、P3.5 d、P5.5 d时取材、固定、包埋,选择P1.5 d标本做H-E染色.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对每组切片染色.利用Motic Med 6.0数码医学图像分析系统(A)进行图像采集.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在牙胚发育的不同时期,各组survivin蛋白的表达均呈“M”形变化趋势.E18.5d组F=1.050,P>0.05;E20.5 d组F=2.232,P>0.05,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1.5 d组正=3.538,P<0.05,P3.5 d组F=3.820,P<0.05,P5.5 d组F=5.096,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survivin的表达有显著差异.新生鼠各组经SNK法比较,对照组与实验1组之间的survivin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与实验2组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氟使新生鼠survivin蛋白表达量减少,且氟浓度越高,这种抑制作用越明显,可能是氟牙症发生的一条途径.
作者:钟翠翠;田剑刚;黄瑞哲;齐红;邓转云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七氟烷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功能的影响及其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随机分为4组(每组包含4个直径为10 cm的培养皿),对照组、七氟烷暴露组0.5 h组、lh组和2h组.对照组为正常环境培养的细胞,七氟烷暴露组培养环境包括5% CO2、21% 02和2%七氟烷(相当于1.6个MAC);对4组细胞分别进行划痕实验,观察HUVECs的迁移能力,并对各组HUVECs采用RT-PCR检测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mRNA (VE-cadherin mRNA)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划痕实验12h后,与对照组相比,在2%七氟烷中暴露2h的HUVECs迁移距离显著缩短(P<0.01),细胞迁移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而在2%七氟烷中暴露0.5 h和lh的HUVECs迁移距离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RT-PCR实验结果显示,在2%七氟烷中暴露2h的HUVECs与对照组相比,VE-cadherin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结论:2%七氟烷暴露2h对HUVECs迁移功能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七氟烷上调VE-cadherin的表达有关.
作者:孙元青;梁冰;张磊;徐辉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Mtwo R再治疗锉、Reciproc锉与手动器械在根管再治疗过程中对根管内充填物的清除效率.方法:取45颗离体下前牙,清理根管后,预备至40#.牙胶尖和AH Plus糊剂以冷侧压法充填根管.随机分为3组,分别用手用器械、Mtwo R和Reciproc去除根管内充填材料,收集推出根尖孔的碎屑,称重,记录所用时间.样本沿长轴颊舌向劈开,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评分.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种方法碎屑推出量和管壁清洁度无显著差异(P>0.05),Mtwo R组和Reciproc组用时更少(P<0.05).结论:镍钛器械并不能完全清除根管充填物,但可以提高效率.
作者:李金恒;伍甜甜;何宏;韩俊力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研究铁代谢异常及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ROU)的内在联系.方法:检测100例ROU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血清铁、铁蛋白及其细胞免疫功能,比较2组间的差异,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铁蛋白及细胞免疫与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关系.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ROU组男、女血清铁、铁蛋白、CD3+、CD4+及CD4+/CD8+比值浓度均出现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铁、铁蛋白及CD3+、CD4+降低均为ROU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铁缺乏、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与ROU发病关系密切.
作者:蓝余炼;唐亮;崔日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微种植体和传统支抗在错(牙合)畸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20例错(牙合)畸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例)与实验组(1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支抗,实验组采取微种植体支抗,对比2组临床应用效果.应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U1-NA、L1-NB、U1-APg、U6-PtPNS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2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微种植体支抗能改善双(牙合)前突以及前牙覆(牙合)、覆盖关系,正畸疗效理想,作为有效的支抗控制,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钱毅;周华杰;吴建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评价快速成型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11月在我院进行口腔修复治疗的120例患者,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采用快速成型技术进行修复,常规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修复,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治疗满意程度及不良反应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且试验组患者对修复过程及修复结果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显著多于试验组.结论:采用快速成型技术对患者进行口腔修复治疗效果理想,患者满意度较高,术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及可行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潘巧玲;袁家侃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检测龈沟液中Dickkopf-1 (DKK1)水平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比较Er∶YAG激光辅助超声龈下刮治联合根面平整术(scaling and root planing,SRP)与单纯SRP对慢性牙周炎(chronic periodontitis,CP)疗效的影响.方法:采取半口对照设计方案,纳入11例CP患者,19对38颗患牙,以超声洁治后1周作为基线.按照随机原则,一侧(实验侧)应用Er:YAG激光辅助SRP,另一侧(对照侧)仅采用SRP.分别在基线、治疗完成后1周、1个月、3个月收集龈沟液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龈沟液中DKK1水平及磷酸苯二钠法检测ALP活性;并于基线、刮治后1个月、刮治后3个月记录受试牙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CAL).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无论是激光组还是对照组,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BI、PD、CAL较基线均明显下降,但2组之间临床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基线、治疗1周、治疗后1个月和治疗后3个月龈沟液中ALP活性逐渐下降,分别为(396.19±150.55)、(386.69±146.42)、(341.22±171.62)、(249.27±98.72) U/L;DKK1浓度亦逐渐下降,分别为(307.12:±45.63)、(297.32±91.34)、(265.87±41.40)、(244.43±43.09)μg/L.对照组同期ALP活性分别为(394.09±±120.25)、(374.72±131.27)、(344.42±127.80)、(252.36±90.4)U/L,DKK1浓度分别为(305.33±47.40)、(310.34±±84.68)、(270.04±±55.14)、(247.31±56.99) μg/L,ALP及DKK1均呈下降趋势,但2组同期ALP活性及DKK1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DKK1与CAL呈显著正相关(r=0.675,P=0.00).结论:Er:YAG激光作为非手术方法辅助SRP治疗慢性牙周炎安全有效,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作者:吴凯悦;许春姣;池毓坦;孙晓娟;王宏峰;王苗苗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MTA根尖屏障术和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对年轻恒牙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方法:将75例年轻恒牙根尖周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7)和实验组(n=38),对照组患者行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实验组患者行MTA根尖屏障术,比较2组患者在3、6、9个月及1年复查时的临床疗效,以及接受治疗的平均次数和平均周期,并对2组患者在就医环境、医护服务、后期保健指导、治疗费用、治疗周期及治疗效果等6个方面进行满意度评价.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次数和周期以及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3个月和6个月复查时,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9个月和1年复查时,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8.38%:94.74%,P=0.037;75.68%:97.37%,P=0.006).实验组的治疗次数和治疗周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分别为(3.24±0.39)次、(0.68±0.23)个月和(7.78±0.65)次、(8.24±2.95)个月.2组患者对就医环境、医护服务、后期保健指导及治疗周期的满意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2个调查项目上,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MTA根尖屏障术较使用Vitapex根尖诱导成形术临床疗效更优、治疗次数更少、治疗周期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左园林;李朝晖;刘莞洁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牙髓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endodontalis,P.e)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成骨细胞产生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acrophageinflammatoryprotein-1d,MIP-1α)mRNA和蛋白分泌的影响,以及姜黄素对此过程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以20 mg/L P.e-LPS作用细胞不同时间(0-48 h)后,采用实时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al-time 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MIP-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同样方法检测姜黄素对20 mg/L P.e-LPS刺激MC3T3-El细胞后MIP-1α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 13.0软件包对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Dunnett t检验.结果:在观察时间内(0~48 h),20 mg/L P.e-LPS作用MC3T3-El细胞后,MIP-1α mRNA的表达和蛋白的分泌具有时间依赖性.10 mol/L姜黄素预处理细胞1h,可以降低P.e-LPS诱导的MIP-1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P.e-LPS可以诱导成骨细胞表达和分泌MIP-1α,姜黄素对此过程发挥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于雅琼;李晓琳;仇丽鸿;郭佳杰;杨谛;郭艳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部分去龋治疗恒磨牙深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2颗恒牙深龋进行部分去龋法结合树脂严密充填,随访6个月以上,评价其牙髓存留率及治疗主观感受.结果:随访到的97颗患牙中,90颗充填物完好,牙髓活力正常,治疗成功率为92.8%;79.9%的患者治疗感受为轻度不适或无反应.结论:部分去龋法治疗恒牙深龋,可以减少牙髓暴露的风险,减轻患者治疗时的不适,获得较好的充填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青;区跃坚;张玲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分析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在轻度复发性阿弗他溃疡诊治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诊断为轻度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799例患者(试验组)和762例正常人(对照组)进行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比较2组人群的检测阳性率有无差异;对试验组按年龄、性别、患病时间、间隔期、溃疡数目、过敏史等情况进行分类,分别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x2检验,分析其检测阳性率有无差异;对部分检测阳性患者进行食物轮替,观察其对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影响.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45.2%和40.9% (P=0.101);对试验组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低龄人群和短间隔人群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3%和83.9%)显著高于其他人群;食物轮替可明显延长溃疡间隔总天数(轮替前均值13.00 d,轮替后均值14.77 d,P=0.007),但对溃疡数目(轮替前均值为6.63个,轮替后均值为5.95个,P=-0.057)无显著影响.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检测对于年轻、频繁发作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者的诊治具有一定意义.
作者:杜岩;邢跃雷;季磊;杨洋;欧龙;刘荣森;张贤华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CAD/CAM氧化锆、银钯合金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的修复效果及对牙周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全冠修复患者46例49颗受试牙,采用3种材料进行修复(CAD/CAM氧化锆、银钯合金、钴铬合金).修复前、后进行GCF含量、TNF-α、IL-6检测,并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价.采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各组修复后效果,修复体颜色匹配和牙龈状况指标CAD/CAM氧化锆全瓷冠组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P<0.05).各组修复后GCF含量、TNF-α和IL-6检测结果,CAD/CAM氧化锆全瓷冠组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P.<0.01).结论:CAD/CAM氧化锆全瓷冠修复体修复效果好,且对患者牙周组织的破坏较小,优于银钯和钴铬合金烤瓷全冠修复体.
作者:许辛夷;张银莲;耿芳惠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上颌窦区骨量不足3 mm的情况下,进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并植骨同期将种植体植入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静安区牙病防治所2012年4月1日-2015年12月31日上颌后牙缺失患者56例,剩余牙槽骨高度均小于3 mm,术中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并植骨,同期将种植体植入.术后3、6、12个月定期随访,分析及评估术后愈合效果及骨结合情况.结果:56例患者共植入72颗种植体,随访期间,种植体与周围骨组织结合良好,种植体稳定.术后6个月行种植修复,均能正常行使咀嚼功能,牙龈无形态、色泽异常,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成功率为100%.结论:对于上颌窦底骨量不足3 mm的患者,术中行上颌窦底提升术并植骨同期将种植体植入,也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戴小锋;包立;余优成;施乐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功能性颈淋巴清扫术(functional neck dissection,FND)与根治性颈淋巴清扫术(radical neckdissection,RND)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3例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分为FND组(n=30)和RND组(n=33),FND组保留胸锁乳突肌、副神经、颈内静脉及耳大神经,术后随访2组患者的肩外展功能、耳大神经功能、颈部是否明显凹陷及颈部复发率.应用SPSS 18.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x2检验、两独立样本均数t检验,以及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FND与RND组之间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T分期、N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病理学类型、术前化疗及术后化疗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所有患者均为N0或N1期,FND组术后肩关节活动度、耳垂感觉麻木及颈部凹陷改善程度显著优于RND组(P<0.05);术后随访2年,FND组的颈部复发率与RND组无显著差异(P=1.000).结论:对于N0或N1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FND与RND相比,患者颈部复发率无显著差异,但其并发症显著减少,可明显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少明;高岭;任文豪;薛令法;许尧祥;岳金;郅克谦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调查分析泰州市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为泰州市儿童口腔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WHO龋齿调查标准,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从全市158所小学随机抽取20所学校7~9岁儿童3653名,进行第一恒磨牙的龋病流行病学调查.采用SPSS2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第一恒磨牙总患龋率为24.99%,龋均为0.49,龋齿充填率为3.62%.儿童患龋率从7岁的15.37%增长到9岁的39.67%.女生患龋率为27.61%,男生患龋率为21.84%,男女患龋率有显著差异(P<0.05).下颌牙患龋率高于上颌牙.结论:泰州市7~9岁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率高,建议对适龄儿童第一恒磨牙进行窝沟封闭,早期防龋,降低龋病发生率.
作者:钟先梅;贾春梅;段义峰;燕小勤;乔肖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比较水激光和超声在根管消毒方面的杀菌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慢性根尖周炎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3组,分别采用常规机械预备和冲洗(对照组)、常规机械预备后用水激光消毒处理(水激光组)、常规机械预备后超声荡洗根管(超声组).用纸尖法提取根管根尖1/3的样本,用BHI培养液10倍系列稀释,分别取50 μ.L接种于BHI血琼脂平板培养基中,37℃厌氧(80% N2,10% H2和10% CO2)培养24h后计数菌落.应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病例根管预备前、后的细菌数量变化,评价三者的根管消毒效果.结果:3组在根管预备前的细菌数量无显著差异,根管预备后3组的细菌数量均有明显减少,具有显著差异.水激光组和超声组预备后的细菌数量减少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水激光组和超声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根管预备后根管内的细菌数量明显减少,应用水激光或超声后细菌减少更明显,应用水激光或超声可以增加根管的消毒效果.
作者:陆春慧;钟群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针对我国目前口腔医学生临床技能考核中存在的弊端,构建和实施口腔临床客观结构化考核体系(objective structured clinical examination,OSCE).方法:OSCE采用计算机信息化作业,考核方式为多站式考核.共分为3大部分、8个站点,考核内容包括基础知识选择题、辅助检查结果评判、病例分析测试题、医患沟通以及基本技能操作考核等.结果:运用OSCE,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对口腔医学生分析、解决临床表现和问题的能力进行测试:从多方面、多目的评估应试者的临床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及职业素质;信息化操作平台也更加方便、环保.结论:计算机化OSCE有助于学生提早适应执业医师考试,提高学生的临床综合技能,值得在口腔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聂蓉蓉;朱锋;谢思静;吴丽;杨洁;孙卫斌 刊期: 2017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口腔种植患者围术期疼痛管理方法,提高对口腔门诊种植手术患者的护理水平.方法:纳入100例口腔门诊种植手术患者,以随机抽签方式分为管理组和对照组,管理组采用疼痛管理干预手段进行护理,对照组仅采用传统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及满意度进行比较.采用SPSS 16.0软件包对评价结果进行x2检验.结果:在2组紧张程度相同的情况下,管理组患者的疼痛率降低,满意率高,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口腔种植患者进行围术期疼痛管理,可有效减轻不适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利于及早康复.
作者:张凌怡;滕梅荣 刊期: 2017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