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各级高血压患者血浆内皮素(ET)进行检测,以探讨血浆ET测定的高血压病情进展中的意义.
作者:王金龙;陈兆军;蒋挺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我们对95例不育者精液及30例有正常生育能力男性精液进行了精液常规分析,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血清催乳素、精浆催乳素浓度.旨在了解血清催乳素、精浆催乳素浓度、精子活力三者的关系.
作者:丁杰锋;张荣富;屠凤娟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糖尿病肾病(DN)是1型和2型糖尿病重要和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引发终末期肾脏疾病(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DN在1型和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35%[1].近些年,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成为糖尿病肾病(DN)研究、检测和治疗的热点,对它们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有可能为DN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中sICAM-1、四型胶原(Ⅳ-C)浓度测定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兴木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A125含量并与其临床分型分期进行比较,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75例(男47,女28),肺癌患者来源于本院2001年5月~2006年10月住院治疗的肺癌患者,并经病理学诊断证实.年龄(24~75)岁,平均61岁.所有患者均未经抗肿瘤治疗.75例中鳞癌27例,腺癌31例,未分化癌17例.Ⅰ期5例,Ⅱ期21例,Ⅲ期29例,Ⅳ期20例.所有受检者均无心、肝、肾等疾病.健康人43例(男23,女20)作为正常对照组,平均36岁.
作者:魏晓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对64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进行放射免疫分析(RIA),以探讨其与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陈立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人垂体分泌的黄体生成素(LH)、卵泡生成激素(FSH)、泌乳素(PRL)及睾酮(T),参与男性生育调节,对正常生殖起着重要作用,其分泌过多过少,可以导致男性不育.本文比较正常生育者和不育症患者血清FSH、LH、PRL、T的变化情况,探讨在男性不育症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张荣富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突眼是指病人以前无突眼症状,近年表现为突眼(分为双眼突和单眼突),常见于甲亢、内分泌性突眼和脑部肿瘤,本文患者是突眼伴视力减退,且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并排除眼科疾患,其中左眼突20例,右眼突14例,双眼突41例.为了明确原因,进行了甲状腺131I试验及血清FT3、FT4、TT3、TT4、rT3、TGA、TMA的放射免疫分析.
作者:赵桂云;王海生;赵桂香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原发性肝癌是指从肝细胞或肝内胆管细胞发生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在消化系统中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居第三位[1].研究证实肝癌直径与手术后5年生存率密切相关,肿瘤直径<2cm,5年生存率100%,肿瘤直径每增加1cm,5年生存率下降20%,因此汤钊猷院士把肝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称为二级预防,认为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主要途径[2],说明肿瘤早期诊断十分重要.肿瘤标志物的发现和检测对疾病判断有重要意义,肿瘤标志物有无须定位、可以定量、无创、能动态监测、易普及和推广等优点.本文通过联检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血清铁蛋白(SF)、α-L-岩藻糖苷酶(AFU)四项指标,探讨其对肝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菊英;陈丽萍;雷静月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了满足临床对肺癌的诊断需要,故我们采用细胞角蛋白19血清片断21-1(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糖类抗原-50(CA50)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早期肺癌的诊断.
作者:於王骐;洪慧东;陈兆军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大量研究表明,感染性炎症与慢支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关系[2].但它引起气道阻塞和组织损伤的机理尚未完全清楚.本文对30例慢支患者血清IL-6、IL-8、TNF-α、NO、CRP水平进行了检测,以探讨它们在慢支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赵雪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偏头痛是女性常见病,其发病机理尚未清楚.我们检测47例偏头痛患者血浆β-内啡肽(β-EP)和P物质的含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于素清;于维林;陈升杰 刊期: 2007年第01期
为探讨女性肥胖不孕患者经二甲双胍治疗后的免疫学缓解指标和药物疗效,我们测定了患者血清空腹胰岛素(INS)、瘦素(Leptin)、睾酮(T).进一步探讨二甲双胍对肥胖不孕患者的治疗作用,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疗效的评价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
作者:白振连;张爱华;卓连坤;王虹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选用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对其在卵巢癌血清中的水平进行检测并比较,同时对肿瘤标志物联检进行探讨.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邵丽佳;徐瑞龙;胡轶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健康成年女性内生雌激素的变化对脂类代谢的影响,为雌激素替代治疗(ERT)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健康体检育龄妇女387例,年龄(21~50)岁,测定雌激素(E2)、孕激素(P)、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脂蛋白a[LP(a)].并从中选取40例自愿者作月经周期中自体早排卵期(EF)和黄体期(LUT)对照.结果:月经周期中雌激素的周期性波动,会影响到脂类代谢,选取EF、LUT作配对比较,发现内生雌激素水平对apoA-Ⅰ、apoB、apoA-Ⅰ/apoB、HDL-C、LDL-C、LDL-C/HDL-C、TC、TC/HDL-C、TG有影响,对LP(a)无影响,其中LDL-C、LDL-C/HDL-C、TC/HDL-C水平在LUT均比EF明显低(P<0.05).结论:健康成年女性月经周期中内生雌激素的波动对脂类代谢有影响,虽然对于多数脂类影响不显著,但对在绝经期前女性进行脂类检测和药物治疗监测时,对测定结果处于临界水平的标本,需将其考虑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不注意这些波动可能会影响治疗和诊断.随年龄增长呈周期性变化的雌激素水平有下降趋势,脂类:TC、TG、LDL-C、apoB随年龄增长有增长趋势,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是一个较长的渐进过程.
作者:张丽娜;吕时铭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建立IgG3酶联免疫分析(ELISA)方法,探讨IgG3在炎症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方法:用兔抗人IgG3的多克隆抗体包被成固相酶标板,以识别结合待测标本中的IgG3,再用此多克隆抗体标记生物素(Bio-Ab),用亲和素标记辣根过氧化物酶(HRP-A),向固相酶标板中加入标准品或待测品,反应、洗涤后,加入Bio-Ab,反应、洗涤后,加入HRP-A,反应、洗涤后,酶标板上形成Ab-Ag-Ab-Bio-A-HRP复合物,加酶底物显色,用酶标仪在相应波长下测定光密度(OD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出待测标本中的IgG3含量.结果:该法测定范围为(1.875~60)ng/ml,低检出量1.5ng/ml,批内和批间误差分析<8%和10%.用该法测得正常青年人血清IgG3含量为(12.91±4.25)ng/ml(n=64),风湿病患者为(11.23±4.64)ng/ml(n=64),肺部感染患者为(9.32±2.00)ng/ml(n=24),后两组血清IgG3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青年人(P<0.05).结论:我们建立的IgG3 ELISA方法稳定、简便,特异性和灵敏度高,适于检测人血清IgG3水平的变化.
作者:张凯;颜光涛;林季;郝秀华;薛辉;王录焕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讨化疗和未化疗的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IL-10、CEA、CA724的水平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电化学发光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55例消化道肿瘤化疗和未化疗、消化道良性疾病患者的血清IL-10、CEA、CA724含量,并与30例正常人比较.结果:未化疗组患者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组、化疗组及良性疾病组(P<0.05),但血清IL-10与CEA、CA724无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对消化道肿瘤患者血清IL-10水平的检测,可以了解其肿瘤免疫抑制状态,对肿瘤的诊断和化疗预后判断有较好的临床意义.
作者:欧阳杰;张金龙;李方都;王玉宝;邵慧丽;杨桂英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胸苷酸合成酶(TS)及二氢嘧啶脱氢酶(DPD)转录水平及其对5-氟脲嘧啶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从胃肠癌细胞株中扩增胸苷酸合成酶及二氢嘧啶脱氢酶的DNA片段,并与内参照基因GAPDH进行比较.结果:对5-FU敏感的细胞株MKN45 TS和DPD的表达水平较低,而其他对5-FU不敏感的细胞株则无此现象.结论:TS及DPD mRNA水平对应用5-氟脲嘧啶治疗胃肠癌的疗效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作者:赵晶;张景然;赵利红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浆N末端脑尿钠肽(NT-proBNP)浓度与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组织多普勒(DTI)等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5例冠心病患者、32例正常人测定血浆NT-proBNP浓度、LVEF、DTI等指标.结果:心衰组NT-proBNP中位数显著高于对照组.NYHA分级与NT-proBNP、左房径、左室径、E/e呈正相关;与LVEF、Vs、Ve、Va、VTIs、VTIe、VTIa呈负相关.心力衰竭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左房径,左室径、E/e呈正相关;与LVEF、Vs、Ve、Va、VTIs、VTIe、VTIa呈负相关性.结论:LVEF和DTI所测出的多项参数能较客观的反映心脏功能,与NT-proBNP所反映出的心脏功能变化有着很好的相关性.
作者:刘永岭;张厚亮;刘建军;Mahande;王佩显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了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IL-2R和SCP活力的变化.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生化速率比色法测定了32例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SIL-2R和SCP活力的变化,并与30名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化疗前血清SIL-2R和SCP活力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P<0.01),化疗后6个月复发者血清SIL-2R和SCP活力持续异常,未复发者SIL-2R和SCP活力水平恢复正常.结论:观察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与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密切相关.
作者:周育洋;钱强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内蒙古地区汉族人群中IgA肾病(IgA nephropathy, IgAN)与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 beta, TNF-β)1069位点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with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PCR-RFLP)技术对内蒙古地区汉族107例IgA肾病患者及内蒙古地区汉族105例正常人的TNF-β基因的单碱基突变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IgA肾病患者的TNF-β*2等位基因频率(67.8%)较正常人(53.8%)明显升高(P<0.01).结论:TNF-β*2等位基因可能为内蒙古汉族IgA肾病的易感基因.
作者:李永强;王彩丽;刘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上皮钙黏蛋白(sE-cadherin, sE-cad)表达水平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技术检测32例胃癌患者血清sE-cad浓度,并与30名正常人作比较.结果:所有胃癌病人和30例正常对照血清中均能检测出sE-cad.胃癌组sE-cad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且sE-cad的表达水平与胃癌TNM分期、胃壁浸润、淋巴结转移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低分化腺癌组略高于高分化腺癌组,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腺癌组与黏液细胞癌组之间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血清sE-cad表达水平可以反映肿瘤的临床病理进展及转移情况,对评价胃癌患者病情和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作者:海鸥;张伟龙;谢立群;李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血浆N末端B型尿钠肽(NT-proBNP)被认为是较好的能反映心脏功能的生化标志物.作为有助于临床诊断的检测项目,NT-proBNP在国内已得到临床和实验室普遍重视[1],但其检测数据基本上是沿用生产厂商提供的主要来自于欧美人群的资料.目前中国人群NT-proBNP参考范围的资料报道较少.因此,了解适合国人人群的NT-proBNP参考范围,充分发挥NT-proBNP在心脏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是临床和实验室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了解NT-proBNP在国人中的参考范围,以便在临床中应用,我们对600名健康人进行NT-proBNP的检测并对检测方法学初步评价.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吕玉芹;张厚亮;刘永岭;杨国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观察过敏性哮喘(简称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免疫球蛋白在发病过程中的变化,并与健康人作对照;观察这两种疾病在发生及发展过程中机体的免疫功能状态,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评价治疗效果、监测复发及估计预后提供依据.
作者:曹卓;叶再挺;刘惠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本文将用于检测尿液HCG标本的胶体金早早孕试纸法运用到免疫化学发光法中,两种方法联检血清β-HCG的测定,取得了很好的质量效果和经济效果.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陈仲平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联检和核素全身骨显像对前列腺癌早期骨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52例患者(其中74例为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78例为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全部进行血清PSA、cPSA检测,并同时对74例临床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进行核素全身骨显像.另选择正常健康查体男性90例检测血清PSA、cPSA结果作为对照组.并计算cPSA/PSA比值.结果: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cPSA检测结果及cPSA/PSA比值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及正常健康男性.其中,骨转移阳性显像组血清PSA、cPSA水平及cPSA/PSA比值显著高于非骨转移显像组,检测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PSA>20μg/L、cPSA>10μg/L、cPSA/PSA>0.80时,发生前列腺癌骨转移的可能性较大,应常规做核素全身骨显像,可早期、全面地发现前列腺癌骨转移.
作者:薛忠光 刊期: 2007年第01期
肾性血尿与非肾性血尿的区别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检查尿中红细胞形态已经被作为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一个常用诊断指标.尿中异形红细胞达到三种以上,同时变异率70%以上代表肾性血尿(非均一性血尿),而红细胞形态一致则说明标本是非肾性血尿(均一性血尿);但是,这种方法有时受到尿液标本的理化性质影响.一些研究表明,尿的渗透压、pH值、离子比等因素都可影响红细胞的形态和大小.我们认为,尿中红细胞上的Ig染色,是鉴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的一个很好的方法;用荧光标记的兔抗人Ig抗体(抗IgA抗体,抗IgG抗体)对尿中红细胞上Ig染色(简称免疫荧光染色)的方法来区别肾性与非肾性血尿,同时和超高倍相差显微仪尿沉渣形态学检查(简称形态学检查)结果相比较.
作者:王岐;李军;王百文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与化学发光检测对肿瘤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与化学发光技术,对180名健康体检者和已患肿瘤的210例病人进行12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与化学发光检测两种方法在对健康体检组阳性率和特异性经统计学分析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已患肿瘤的210例12种肿瘤标志物检测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为AFP 、 PSA、f-PSA、CA199、CA153、NSE有显著性差异(P<0.05),CA242、β-HCG 、HGH、CA125、Fer、CEA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与化学发光检测在对提高肿瘤诊断的阳性率和特异性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价值优于化学发光检测,而对确诊的肿瘤患者,化学发光检测优于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
作者:杜同信;王自正;傅雷;瞿卫;田韧;毛鸽华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现市场上供应的结核快速诊断试剂盒中应用的抗原均从结核杆菌中提取[1~3].目前我国城市人口中的大部分人均接受过卡介苗的注射,因此有部分假阳性存在.尤其刚接种不久的人群中假阳性率更高.本文应用基因工程表达结核抗原A60,将其应用斑点金免疫渗滤试验[4]以检测结核血清抗体.对活动性肺结核病人、正常人及非结核性病人的血清标本用该方法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卢忠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缺血性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 CI)是人类致残或致死的危险疾病.动脉粥样硬化(arteriosclerosis, AS)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众多,而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代谢异常导致的高Hcy血症正越来越多地被证实为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近年研究显示,高尿酸(UA)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尿酸浓度与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相关联[1~3].本文观察缺血性脑卒中与对照组血浆Hcy和尿酸水平,旨在探讨Hcy和尿酸引发缺血性卒中的机理,对于降低Hcy和尿酸在进一步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宏斐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血清CA125和CA199的测定对卵巢疾病和胰腺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发光免疫分析测定了50例正常对照组,95例卵巢疾病和67例胰腺疾病患者血清中CA125和CA199的水平.结果:卵巢癌与胰腺癌患者的血清CA125和CA199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1).结论:血清CA125和CA199联合测定对诊断和鉴别卵巢癌和胰腺癌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王兰君;李国兴;王秀民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水平对慢性炎症患者并发缺铁性贫血与慢性炎症患者并发非缺铁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散射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非贫血对照组,单一原因造成的缺铁性贫血(IDA)、慢性炎症并发缺铁性贫血患者、慢性炎症并发非缺铁性贫血患者sTfR浓度.采用t检验和ROC曲线评价sTfR的诊断价值.结果:非贫血对照组与单一原因造成的IDA sTfR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UC=0.965,有较高的诊断准确度.慢性炎症并发缺铁性贫血患者与慢性炎症并发非缺铁性贫血患者sTfR浓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AUC=0.834,有一定的准确度.结论:sTfR浓度对单一原因造成的IDA和慢性炎症并发缺铁性贫血患者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且根据不同的临床资料选用不同的阈值用于诊断.
作者:卢忠;沈俊娅 刊期: 2007年第01期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易感个体体内的环境因素改变引发的肠道免疫系统对肠道正常菌群的免疫耐受失衡.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其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明确.国内外研究多集中于感染、免疫、遗传等因素,而免疫学因素是UC研究中的热点.已经证实有许多细胞因子参与了结肠黏膜的炎症免疫反应,与UC的发病及转归密切相关.本文就细胞因子的放射免疫分析在UC诊治中的应用情况综述如下.
作者:黄修海;何云南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s)是一类罕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发育、成熟及免疫功能细胞方面的异常.受累个体对反复性感染、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易感.目前,已鉴定出至少95种免疫缺陷病[1].反复感染仅是诊断PID的重要线索,确诊有赖于实验室检查.本文就PID实验室检查的一般原则及各种类型PID的实验室表现作一介绍.
作者:陈英剑;孙晓明;胡成进;罗南萍 刊期: 2007年第01期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是一种病因复杂、发病隐匿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现象.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AS好发于青壮年(10~40)岁,发病高峰年龄(20~30)岁.在我国AS患病率为0.3%.自1973年首次报道AS与HLA-B27关联以来,HLA-B27一直被认为与AS密切相关.科学家们对AS做了相当多的相关研究,但至今对AS的发病机理尚未明确,随着现代科学的进一步发展,人类对AS有了更新的认识.为了对AS的发病机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本文综述国内外近几年在AS发病机理方面的研究作如下综述.
作者:蔡安季;苏卓娃;陈群 刊期: 2007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金芪降糖片中主要成分黄芪、黄连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P-SLT、TNF-α、血糖及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的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糖尿病患者分为西药治疗对照组和金芪降糖片加西药治疗组,患者于治疗前后检测空腹与餐后2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HbAlc)、血清P-SLT和TNF-α水平.结果:金芪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bAlc、P-SLT和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有明显下降;金芪组治疗后HbAlc、P-SLT、TNF-α水平明显降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P<0.01、P<0.01).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黄芪和黄连进行治疗,对于降低P-SLT、TNF-α及HbAlc水平,稳定血糖、预防或延缓微血管病变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方法.
作者:齐法莲;徐军;王滨;陈英剑;尹秋霞;克丙申 刊期: 2007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