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9-6906
  • 国内刊号:31-1666/R
  • 影响因子:0.57
  • 创刊:1994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53
  • 全年订价:2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特种医学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2004年4期文献
  • 高压氧、机械通气对海水淹溺肺水肿兔肺组织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机械通气对海水淹溺肺水肿(PE-SWD)兔肺组织学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4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PE-SWD组、HBO治疗组、机械通气治疗组.在不同时间点观察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呼吸动力学指标,实验结束后进行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HBO治疗组、机械通气治疗组各相同时间点PaO2明显高于PE-SWD组(P<0.01);HBO治疗组除个别时间点外,pH、PaCO2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变化不明显;机械通气治疗后pH的变化规律略与PE-SWD组相同,但治疗结束时仍低于其他组(P<0.01),PaCO2始终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P<0.01).两种治疗都减轻了肺损伤程度,在降低气道峰压、提高肺顺应性方面两治疗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HBO和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纠正PE-SWD时的低氧血症,减轻肺损伤程度,改善呼吸功能.

    作者:胡慧军;段蕴铀;潘晓雯;段玮;张新红;魏建芬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临床高压氧下新生仔兔视网膜变化的观察

    目的观察足月正常体重新生仔兔在模拟临床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T)下视网膜组织结构的变化和检测视网膜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来推断足月正常体重的新生儿在临床HBOT下是否产生同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一样的病变.从而了解能否应用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ation,HBO)来治疗新生儿疾病.方法足月产正常体重12 d 龄新生仔兔116只,随机分成 HBO实验组(A组)、常氧高压氮组(B组)、空气对照组(C组).A、B组分别经不同实验压力、实验次数及喂养时间后取眼球与同龄C组眼球病理切片进行显微镜下比较,按1984年国际眼科学术大会制定的ICROP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并采用S-P免疫组化标记法进行VEGF表达的检测.结果全部116只仔兔共232只眼,经观察均未发现ROP病理改变.A、B、C组兔眼球视网膜组织中VEGF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足月产正常体重新生仔兔在模拟临床HBOT下没有发现产生ROP.临床对足月产正常体重新生儿直接或间接性缺氧性疾病的治疗,可参考这一结果运用HBO进行综合治疗,以提高其疗效.

    作者:连文洪;沈金辉;黄少婉;徐丽珊;吴璇;谢金祥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岱山县渔船民传染病发病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岱山县渔船民传染病发病特征,为制定渔船民传染病防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岱山县1994~2003年渔船民传染病发病资料,分析发病频率、发病顺位、分布规律和发病特点.结果 10年来渔船民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为533.21/10万,高于全县传染病平均年发病率(χ2=44.08,P<0.01).全县传染病死亡共6例,其中5例为渔船民,渔船民传染病平均年死亡率为1.52/10万.发病率以1994年为高,以后呈下降趋势.渔船民传染病发病顺位以病毒性肝炎居首,淋病位居第2,伤寒、霍乱、菌痢位居第3.发病月份呈双峰型,以2~3月、7~9月为高峰.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主.共发现2例HIV感染者均为渔船民,感染率为0.61/10万.结论渔船民在全县传染病发病的群体中发病率高,是本县传染病防制工作的重点(渔船民占全县总人口15.39%).

    作者:胡国忠;韩仕哲;李琼燕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压氧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影响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 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R)时,大鼠脑梗塞体积,脑组织病理改变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影响.方法用线栓法制备阻断大脑中动脉(MCA)的局灶性脑IR模型.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N组,n=6),缺血再灌注2 h+常压空气组(R1组,n=6),缺血再灌注24h+常压空气组(R2组,n=6),缺血再灌注2 h+HBO组(H1组,n=6),缺血再灌注24h+HBO组(H2组,n=6).R1、R2、H1、H2组缺血时间均为2 h.R1、R2组暴露于常压空气,H1、H2组暴露于2.5 MPa氧气.病理切片用HE染色,用Swanson方法测定脑梗塞体积,用酶联免疫法测定NSE含量.结果 H1、H2组与R1、R2组相比,神经元缺血性损害较轻,脑梗塞体积缩小,NSE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BO能减轻缺血性脑损害,保护脑组织.

    作者:周泽芳;郑世钢;涂珍碧;谢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渔民心身疾病与烟酒嗜好的关系初探

    目的探讨20~39岁渔民心身疾病与吸烟和饮酒嗜好的关系.方法调查54例20~39岁渔民既往疾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并采用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酒精依赖性疾患识别测验问卷Ⅰ、Ⅱ进行检测,对所患的心身疾病、吸烟饮酒的数量和问卷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以了解烟酒嗜好与所患心身疾病的关系.结果渔民组吸烟和饮酒的比率、年限及烟酒消费的数量远较对照组高(P<0.01或0.001);高血压、肝炎、结膜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或0.001).吸烟、饮酒与疾病间相关性显示:患肝肿大、溃疡和结膜炎者与吸烟,患肝炎、肝硬化、肥胖、溃疡病和结膜炎者与饮酒均明显相关.结论渔民是一吸烟饮酒的群体,他们中与吸烟饮酒有关的心身疾病的发生率明显增高.他们吸烟饮酒有职业性和非职业性的动因,因此,必须改善他们船舶的条件和心理社会环境.

    作者:顾永健;顾卫东;张德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中耳加压治疗豚鼠内淋巴积水

    目的探讨中耳加压治疗是否可抑制豚鼠内淋巴积水.方法 42只豚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0只,双耳未手术;32只豚鼠右耳制备内淋巴积水的动物模型:积水4周组10只,积水8周组10只,加压组12只.加压组豚鼠在术后第5周起在压力舱内进行加压治疗,共3周.观察4组动物耳蜗形态和功能的变化.结果加压组右耳70 dB SPL-SP/AP值、大中阶面积(SMA)比率(分别0.29±0.09,2.23±0.20)与相同生存期的积水8周组(分别为0.69±0.15,4.01±0.52)相比显著减小(P<0.05),而与积水4周组(分别为0.29±0.13,2.22±0.20)差异不显著(P>0.05).加压组右耳听觉脑干电反应(ABR)听阈[(36.67±14.30) dB SPL]低于积水8周组[(44.00±14.30) dB SPL],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治疗可显著抑制内淋巴积水的发展,并改善耳蜗功能.为梅尼埃病的治疗寻找一种无创伤性方法--加压治疗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梁琴;迟放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压氧对损伤脊髓GAP-43mRNA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高压氧(HBO)治疗对脊髓损伤(SCI)组织GAP-43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用Allen氏WD法制作鼠脊髓损伤模型.55只成年Wistar鼠随机分为11组:正常对照组、SCI后第1,4,7,10,14 d组和HBO(SCI后HBO治疗)第1,4,7,10,14 d治疗组,每组各5只.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鼠损伤脊髓组织中GAP-43mRNA表达水平.结果 GAP-43mRNA在正常成年鼠脊髓中微量表达, SCI后表达增加,且HBO治疗组较SCI组表达更为显著(P<0.01).术后7 d时,SCI组的GAP-43mRNA表达达到高峰,14 d时降至接近初始水平,但HBO治疗组GAP-43mRNA表达仍维持较高水平.结论 HBO可增强损伤脊髓组织GAP-43mRNA表达水平,促进损伤脊髓神经元再生和修复,对脊髓损伤起保护作用.

    作者:王钢;刘世清;王石顺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海水浸泡对犬弹烧复合伤伤情特点的影响

    目的研究海水浸泡对弹烧复合伤动物的致伤特点.方法成功建立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模型后,依模型将15只成年杂种犬随机分为单纯弹烧复合伤组(简称非浸泡组)7只和海水浸泡弹烧复合伤组(简称浸泡组)8只,动态监测伤前、伤后4,7,10,20,28 h共6个时相点体温(T)、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中心静脉压(CVP)、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心脏指数(CI),计算每搏输出指数(SVI)、外周循环阻力指数(SVR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左室每搏功输出指数(LVSWI)、右室每搏功输出指数(RVSWI).结果动物海水浸泡后,体温明显降低;心率、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心脏指数、每搏输出指数明显下降;外周循环阻力指数、肺循环阻力指数明显增高;左室每搏功输出指数、右室每搏功输出指数明显下降.结论海水浸泡明显加重动物伤情.实验动物中心体温明显下降;血流动力学紊乱明显加重,休克出现早,致动物死亡时间提前,死亡率增高.

    作者:陈强;赖西南;葛衡江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医院船手术台合理配置研究

    目的预计不同规模医院船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提高医院船手术能力的组织指挥方法.方法运用随机服务系统理论对医院船手术台利用排队系统进行研究.结果模拟了不同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提出了不同床位医院船手术台配置理论值,指出了提高医院船手术伤员通过量的措施.结论排队论理论在医院船手术台配置与利用中的运用,创新了手术台昼夜伤员通过量传统理论值,丰富了卫勤组织指挥理论.

    作者:邹志康;吉保民;姜树强;刘巽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船上实验次声发生装置声场特征研究

    目的测量分析某型次声发生装置在船上工作时的声场分布特征,为开展次声生物效应及防护措施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次声发生装置在船上连续工作6 h,用BK2231型精密积分声级计、BK1627型次声滤波器、BK4156型电容传声器和挪威840型实时分析仪对次声场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次声发生装置工作时主要舱室和工作位置的线性声压级为95.6~118.5 dB,A计权声级为71.1~112.3 dBA,次声级为92~117 dB,G1次声计权声压级为97.8~125.0 dB,G2次声计权声压级为89.7~119.5 dB.其中多数舱室和工作位置的次声级为105~117 dB,少数为92~104 dB,次声的频谱能量主要集中在12.5,16.0,20.0 Hz.结论该范围强度次声有可能对船员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作者:黄锋;梁振福;唐志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海军特殊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保健要点

    海军官兵特别是舰艇人员处于海上航行、舰艇舱室和水下等特殊环境中生存、训练和战斗,在未来军事斗争中,集陆、海、空、天一体化的作战形式下,海军部队承担着立体作战的使命,其重要性显而易见.因此,如何指导官兵在特殊环境中做好个人的医学卫生防护和自我保健,减少人员伤害和疾病,提高适应和生存能力,保证在海上长航、远航、舰艇密闭环境下工作,以及于水下进行军事行动官兵的安全、健康,提高部队战斗力,做好保健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疑,也是一项复杂繁重的任务.

    作者:张彤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压舱内专用Siaretron 1000型呼吸机排气方式的改进

    随着高气压医学不断发展,应用高压氧治疗危重患者日益增多.由于高压舱环境的安全要求,常压下使用的呼吸机不能直接搬入高压舱内使用[1].我院引进了意大利生产的高压舱内专用Siaretron 1000型呼吸机,但其呼气管(排氧管道)直接排入舱内,会使舱内氧体积分数增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我们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对该呼吸机排气装置做了改进,通过临床应用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高光凯;吴镝;石永亮;杨鹰;王曙光;黄辉;王淑新;郝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氧液和高压氧对断肢再植后循环危象患者的疗效

    断肢再植后出现的血液循环危象,是影响其成活的重要因素.我院自2001年以来,分别采用医用高氧液、高压氧配合治疗断肢再植后出现的血液循环危象,现报告如下:

    作者:何小科;周华东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r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涉及多系统、多器官、具有多种自身抗体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肾脏累及称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LN),为SLE的较大组成部分[1].过去仅传统的药物治疗(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效果欠满意,近十几年来,我们采用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高压氧(HBO)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作者:周文生;谢佑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对鼓室功能曲线的影响

    高压氧(HBO)对微循环障碍性疾病的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而且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应用HBO治疗可引起耳闷、耳痛及听力下降,甚至诱发分泌性中耳炎、鼓膜穿孔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为阐明HBO治疗对中耳并发症的影响,我们对5年来接受HBO治疗的65例患者进行了耳部检查和鼓室功能曲线测试,报告如下.

    作者:张伟;鲁文军;王士美;丁晋澄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253例海上作业渔民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救治

    近几年,海洋捕渔业迅速发展,机械设备的广泛应用,捕捞区域进一步扩大,渔民海上作业时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增高.由于其受伤机制与救治时效同陆地颅脑损伤有所区别,故其损伤有一定的特殊性.为提高诊疗水平,特将其临床特点与处理作一分析.

    作者:林君挺;仇保渭;韩春燕;朱良才;金晓红;陈观涛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海上医疗队配合神州5号飞船发射任务时手术室用品的准备与管理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次载人神州5号航天飞船顺利入轨,1 d后准确着陆返回.我院手术室组织了两支海上医疗队,实施海上医疗卫勤保障.现将有关手术室用品的准备及管理报告如下.

    作者:高虹;刘丽;朱亚静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深Ⅱ度烧伤创面早期削痂植皮并高压氧治疗42例

    深Ⅱ度烧伤在烧伤创面处理过程中往往难以把握,深Ⅱ度偏浅的创面,经换药等处理,通常于伤后3~4周愈合.而深Ⅱ度偏深创面自然愈合困难,即便感染不重自然愈合后往往疤痕增生严重,愈合时间长,影响外形及功能.如何使深Ⅱ度创面尽早封闭,大限度的恢复患者烧伤部位的功能及外形,我院自2000年3月~2002年10月对42例烧伤患者深Ⅱ度创面予以早期削痂,自体皮移植并同时进行高压氧(HBO)治疗,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黄国雨;吴建国;赵晓光;宋志军;徐谦;徐纪玲;王奎海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放射性脑病患者疗效观察

    肿瘤的放射治疗是目前非常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放疗的疗效有了显著的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但放疗也产生了严重的毒副作用.放射性脑病(radiation encephalopathy,RE)是头颈部恶性肿瘤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并发症之一,放射性脑病一旦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殊的治疗方法,为探讨较好的治疗方法控制脑病,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自1999年6月~2003年6月我们应用HBO治疗放射性脑病30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对比,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旋;刘思海;赵月坤;张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危婴儿脑损伤的早期高压氧干预效果

    高危儿是指分娩前后有感染、低出生体重、窒息、重症黄疸等高危病史的婴儿,其潜在危害主要是易发生脑性瘫痪、智力低下、癫痫及行为异常.对高危儿采取特殊保健措施,是保护新生儿生存和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早期干预高危婴儿发生的脑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1年9月~2003年11月,对淮北市出生的部分高危婴儿进行了发育筛查并对其中脑损伤患儿采用高压氧(HBO)进行了早期医学干预性治疗,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清华;郑达;刘素芹;汪伟;许玉峰;曾春野;范志忠;岳忆玲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鱼舱内有害气体中毒性肺水肿88例分析

    近年来,渔民在鱼舱内因有害气体中毒病例时有报道,但涉及中毒后引起肺水肿的研究报道甚少,我院在1995~2002年间救治了鱼舱内有害气体中毒患者623例,其中88例发生肺水肿,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豪;胡仁典;曹秀丽;尹彩芳;李琴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压氧治疗后陪舱人员出现减压病一例

    患者,男,23岁.既往身体健康.作为陪舱人员进入6人空气加压舱陪护一脑外伤颅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进行高压氧(HBO)治疗:治疗压力0.2 MPa,加压20 min,稳压70 min,减压为等速减压,减压时间为25 min.稳压时戴面罩吸纯氧60 min,中间休息10 min吸舱内空气.由于该脑外伤患者神志恍惚,在吸氧及减压的过程中出现躁动不安,该陪舱人员用力按住患者双手,阻止其抓拔吸氧面罩和防止自我伤害.在整个吸氧至减压过程中该陪护人员大部分时间按住患者,未按要求时间吸氧.在减压出舱后约30 min,该陪舱人员便出现双手腕关节不适,其附近皮肤阵阵发痒,有灼热感,并伴有点状和块状丘疹.其他入舱人员均正常,无任何不适.经HBO医师会诊,初步确诊为减压病.即入空气加压舱加压治疗,当舱内压力加至0.22 MPa时,患者双手腕部皮肤痒感即减轻.随后将舱内压力加至0.25 MPa,并在0.25 MPa处稳压,让患者用吸氧面罩吸纯氧,吸氧时间为40 min,中间休息5 min,患者自觉症状消失,丘疹消退.减压为等速减压,减压时间为45 min.患者出舱后症状消失.经过几天随访该患者恢复正常,无其他不适.

    作者:毕德英;王鹏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压氧辅助治疗单纯疱疹病毒脑炎一例

    一、病例资料患儿,女,9岁,主因发热、疱疹7 d,头痛、呕吐3 d,抽搐、意识障碍1 d入院.查体:T 37.8 °C,口唇可见疱疹,昏迷状,呼吸平稳,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颈强直,心、肺及腹部无异常,布氏征、克氏征阴性,双侧膝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阳性.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8.6×109/L,中性0.84,淋巴0.16;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260×109/L,中性0.23,淋巴0.77,蛋白0.56 g/L,糖和氯化物正常,脑脊液特异性抗体IgM阳性.头颅CT示额叶低密度改变.

    作者:刘慧;张虹;杜秀玲;刘立亚;张平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高压氧综合治疗绞缢一例

    患者男性,23岁.于2004年3月22日晨不慎从8 m高屋顶坠落,在半空被突出物钩住后背衣服而发生绞缢.约3 min后被救下,当时患者面色紫绀,意识呈深昏迷状,生命体征尚平稳.即被送入附近医院,急诊检查头颅及胸腹部CT除头皮肿胀外未见异常,经吸氧、脱水以及抗感染等治疗,意识障碍有所减轻.14 h后患者被转来我院急诊科,当时患者呈中度昏迷,双侧Babinski征阳性,颈部有明显青紫色勒痕.入我院1 h内采用空气加压舱予以急诊高压氧(HBO)治疗1次,治疗压力0.22 MPa(2.2 ATA),治疗时间125 min,其中吸纯氧时间80 min(40 min 2次,间隔10 min吸舱内空气),24 h内共治疗2次,以后调整为每日1次.同时给予静滴促醒、营养神经、改善脑供血以及脱水等药物,鼻饲饮食、注意呼吸道护理等以防止并发症产生.首次HBO治疗减压阶段患者曾出现双侧瞳孔不等大,直径左侧4 mm、右侧5 mm,经快速静滴20%甘露醇125 ml后,双侧瞳孔恢复等大,出舱时意识改善呈浅昏迷.经积极治疗,第7天患者意识完全恢复,但有认知功能障碍、烦躁和失眠.第11天起出现明显狂躁不安、不配合检查治疗、睡眠昼夜节律倒错等精神症状,继续予以HBO治疗,加用抗精神药物,至第35天时精神症状缓解,但仍有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继续予以上述治疗,并加强改善认知功能和营养神经等药物治疗,同时加强功能锻炼.经HBO治疗70次,患者认知功能恢复正常,痊愈出院.入院后曾查脑电图(EEG)中度异常(基本节律解体),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示右侧脑干听通路传导不良,事件相关诱发电位(ERP)听觉P300示认知功能障碍,颅脑MRI未见异常.出院前复查EEG轻度异常,ERP正常.

    作者:虞容豪;谢秋幼;黄怀;古菁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渔民潜水供气中断造成全身挤压伤一例

    患者,男性,33岁,潜水渔民,潜水工龄4年.2003年3月11日下午1时许,在俚岛附近海域着十二螺栓通风式潜水装具(为报废装具,无对讲装置)从事捕捞作业.当时风力、水温、水流、水深、水底情况均未勘测.在入水过程中未使用入水绳,下潜距水面约10 m处,供气管爆裂,急速下坠,下坠过程中感觉胸闷、憋气、喉头有强烈上提感.下坠至约20 m处被水面人员发现后迅速拖拉出水.自入水到被拖拉出水历时4~5 min.卸装后发现头面部、颈部及领盘与皮肤接触处青紫肿胀,界限清楚.眼结膜充血,口唇外翻,不能闭口,头晕,视物旋转.急送来本院.自发病后患者神志清楚,大小便正常.查体:体温37.0 °C,脉博84次/min,呼吸21次/min,血压12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精神欠佳,痛苦面容,头面部至胸骨角处(领盘与皮肤接触以上部分)皮肤青紫,边界清楚,明显肿胀.眼裂变小,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眼震(-),结膜充血明显,口唇肿胀外翻,不能闭口,口腔粘膜、舌体青紫.双肺呼吸音清晰,律齐,各瓣膜未闻及病理性杂音.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多.心电图示TⅡ低平,RV5《1/10(心肌缺血).血常规检验白细胞13.8×109/L,中性粒细胞0.95,淋巴细胞0.04,单核细胞0.01.诊断:中度全身挤压伤.

    作者:袁书泽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微机控制系统在医用高压氧舱的应用

    我院2003年引进的YC2880/0.3-16型医用高压氧舱,配备了微机全程控制系统,实现了对氧舱内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及自动操舱,应用情况报告如下.

    作者:方弘;孙丽明;刘洋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186名潜水渔民健康观念调查

    人类对海洋认识的不断加深,促进了海洋养殖捕捞业的发展,从事潜水的渔民(根据其技术素质还不能称为渔民潜水员[1])队伍也不断壮大.而潜水作业是在水下特殊环境中进行的劳动作业,条件复杂,技术要求高,一旦发生意外,会引起潜水人员发生减压病,肺气压伤等职业病,甚至危及生命.为了了解这一特殊危险职业人群对职业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自我防护和保健意识,我们对驻地海域的潜水渔民进行了调查,掌握了他们发生职业病的危险因素,为这一人群的健康促进(health promotion)提供了依据.

    作者:王淑新;于松波;张剑 刊期: 2004年第04期

  • 我校加压舱内空调装置演变的回顾

    随着戴人压力容器(潜水加压舱、高压氧舱)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调节加压舱内温度的装置(加压舱内的空调装置)也发生了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不规范使用到规范使用的演变.本文就我校加压舱内空调装置的演变作一介绍,供全国同行借鉴.

    作者:钱炳龙;俞海泉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