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目前,出现了一些新的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脂质剂型、伏立康唑、布替萘芬、阿莫罗芬和卡泊芬争等,本文就抗真菌药物的单独和联合应用作简要综述.
作者:廖万清;贺志彬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银屑病是一种T淋巴细胞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致病的记忆-效应T淋巴细胞集聚于病变皮肤并产生Ⅰ型细胞因子是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基于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细胞免疫的关键步骤,研究开发了一些具有靶位特异性的生物制剂,这类药物无特定脏器毒性,具有安全、易耐受和使用方便的特点,为银屑病的长期治疗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方案.根据作用靶点,可将药物分为抑制抗原呈递和共刺激、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和白细胞结合、直接杀伤活化T淋巴细胞、抑制炎症介质的活性和调节细胞因子平衡5类.
作者:林大东;唐耀琼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探讨积雪苷片治疗伴有结节损害的寻常痤疮的疗效.方法将伴有结节性皮疹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治疗组(84例),采用消痤合剂(自拟方)、四环素联合积雪苷片口服;一组为对照组(79例),采用消痤合剂联合四环素口服.4周为一疗程,长4疗程.每一疗程结束,根据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83.33%,对照组痊愈率为65.82%,两组痊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积雪苷片治疗伴有结节损害的寻常痤疮可获得满意的疗效,且安全性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玮蓁;曾宪玉;段逸群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研究近5年来临床用药与药疹发生及其类型的关系.为临床防治药疹提供参考.方法对267例药疹患者的致敏药物、皮疹类型等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致敏药物以抗生素为常见,其次为解热镇痛抗炎药、生物制剂、中成药、抗癫痫药等.皮疹类型以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发疹型为常见,其次为多形红斑、荨麻疹和固定红斑型等.结论临床医生在诊治患者时,应详细询问其药物过敏史,尽可能减少药疹的发生.
作者:袁定芬;陈丽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生殖器疱疹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近年来,其发病率上升明显.抗疱疹病毒药物已从先的阿昔洛韦发展到新一代的泛昔洛韦等高效制剂.此外,免疫制剂(干扰素、白介素等)和生殖器疱疹疫苗亦处于开发应用中,可谓前景广阔.
作者:茅伟安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患者体内多种抗体形成为特点,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临床可分为4型.红斑狼疮患者如能获得早期诊断和治疗,仍能享受高质量的生活.
作者:李明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商品名Amevive2 结构特点本品是一种免疫抑制性二聚融合蛋白,由连接于人lgG1的Fc(铰链区,CH2和CH3域)部分的人白细胞功能性抗原3(LFA-3)的胞外CD2+结合蛋白组成.本品是通过重组DNA技术利用中国仓鼠卵巢(CHO)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制得的.分子量为91.4kD.
作者:刘萍;边强 刊期: 2003年第08期
1商品名Neulasta2 结构特点本品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非格司亭(filg rastim,Neupogen)的聚乙二醇化物.
作者:何玉红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发病率和市场规模世界糖尿病患者已接近1.4亿,泛亚(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糖尿病发病率高.2000年,这一地区的糖尿病患者至少为9600万,到201 0年,预计将达1.39亿.
作者:何玉红;吴云珍 刊期: 2003年第08期
对新型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如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在幽门螺杆菌相关性疾病,包括维生素B12缺乏、妊娠剧吐、儿童慢性腹痛、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程书权;梁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欧美各国卫生改革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近年来,随着医疗费用的不断上升,世界各国都普遍强调:医疗卫生发展的重点应从提供临床医疗服务转向提供预防保健服务上来,并为此进行了形式不一的卫生改革.
作者:张勇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前用于哮喘治疗的免疫调节剂主要包括卡介苗、微卡、DNA疫苗和卡介苗素等.本文就哮喘的免疫学发病机制、上述免疫调节剂的研究进展及其发展前景作简要综述.
作者:郑行;谢强敏 刊期: 2003年第08期
COMET研究是迄今为止大规模的心力衰竭药物干预研究之一,其结果再次确立了卡维地洛在慢性轻至中度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地位.对心力衰竭患者建议使用β受体阻断剂治疗,但并非所有的β受体阻断剂均对心力衰竭患者有益.不论是卡维地洛还是美托洛尔,均应努力达到其目标剂量或大耐受剂量.唯有如此足量的长期治疗,才能使心力衰竭患者获得大程度的心脏保护,从而大程度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李勇;范维琥 刊期: 2003年第08期
目的以氧氟沙星注射剂为对照,评价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60例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一日2次,每次1 00mg,B组给予氧氟沙星静脉滴注,一日2次,每次200mg,两组疗程均为7~1 0天.结果A、B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3.3%和90.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7.5%和81.3%,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均为3.3%.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安全有效.
作者:胡家安;高蓓莉;万欢英;邓伟吾 刊期: 2003年第08期
长期使用干扰素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可引起多种免疫相关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肾损害、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因而对于使用干扰素治疗的患者,应警惕有无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和体征出现,并监测实验室相关指标.
作者:蔡长明;于亚平 刊期: 2003年第08期
格列卫为人工合成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成功用于血液系统肿瘤,尤其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治疗,并正试用于胃肠基质瘤、小细胞肺癌以及胶质母细胞瘤等实体肿瘤的治疗.本文就格列卫的作用机制、适应证以及不良反应作简要的探讨.
作者:余和平;徐晶 刊期: 200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