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其发病率近年来逐年上升.目前常用的治疗药物有β2受体激动剂、胆碱受体阻断剂、糖皮质激素、茶碱、抗氧化剂等,但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以阻止气道阻塞的进程.随着对COPD发生机制在分子和细胞水平认识的加深,逐步研究开发出新的靶点药物如4型磷酸二酯酶选择性抑制剂、LTB4受体阻断剂、细胞因子抑制剂、趋化因子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
作者:吴康松;谢强敏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指一组以基本不可逆的慢性气道阻塞为特征的临床疾病,这种气道阻塞与毒性吸入物引起的异常炎症有关.COPD常见的发病因素是吸烟,其他少见因素有遗传性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等.
作者:韩伟;周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Disease,EUROSCOP)和肺健康研究-一种肺泡被破坏(肺气肿)和2(Lung Health-2,LH-2).所有研究细支气管纤维化(阻塞性支气管炎)的的随访期均为2年以上,病例数均超疾病.延缓疾病进程比改善生理情过100例.况更具现实意义.
作者:时国朝;邓伟吾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尽管作用机制不同,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仍是目前常用的哮喘控制药物.由于二者在作用机制上的互补性,使它们的联合治疗较单独使用具有更佳的临床效果,且较其它联合用药方案更为优越.本文主要就近年来联合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在哮喘治疗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韩伟;周新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钟倩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李晓东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药物对小肠的不良反应常被忽视,即使小肠粘膜受到严重损害,临床也难以识别.许多口服药物吸收后广泛分布于组织器官,而小肠则是药物浓度高的部位.
作者:叶金朝;李峙;叶菲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病情介绍患者:男性,42岁,因发热2天、咽痛、伴排尿后灼热感前来就诊.
作者:孙慧英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过去15年,表面活性剂疗法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标准疗法.确实,以前很少有哪一种药物能象表面活性剂这样明显地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死亡率和发病率.
作者:盛辉;陆权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药物介绍2000年上市用于急性髓样白血病(AML)复发治疗的单抗药物gemtuzumab ozogamicin(Mylotarg)由细胞毒抗肿瘤抗生素calicheamicin与人重组单克隆抗体偶联而成,其中单克隆抗体约含98%的人源氨基酸序列,其
作者:田维荣;孙华君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简介血浆中所含脂蛋白(a)包括两个不同的组分:一是含有载脂蛋白B的脂蛋白颗粒,其结构与低密度脂蛋白(LDL)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另一是载脂蛋白A,它与载脂蛋白B连接.
作者:盛辉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本文回顾临床药学在欧美的起源及在我国的兴起,总结其近20年在国内曲折的发展道路及目前研究与实践的现状,详细分析亟待解决的相关问题,结合自身实践提出相应的对策与设想,并对未来临床药学的发展前景和工作模式做了大胆的展望.
作者:胡晋红;王卓 刊期: 2003年第02期
对勃起功能障碍(ED)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根据ED的病因、程度、医师的经验、患者的愿望以及技术条件等因素.
作者:王益鑫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03年第02期
近年来,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育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本病常与胰岛素抵抗、肥胖、高血压以及血浆脂质代谢异常有关,故有极高的致心血管病变的危险性.本文就更迭生活方式、控制血糖、纠正脂质代谢紊乱、降压、抗血小板凝聚以及改善胰岛素抵抗等治疗进行简要的讨论.
作者:杨钢;王鸣和 刊期: 2003年第02期
综述第二代H1受体拮抗剂的临床应用和评价,包括药效学、药物动力学、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等.
作者:刘惠侠;张中行 刊期: 200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