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9188
  • 国内刊号:31-1939/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302
  • 全年订价:41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2004年1期文献
  • 奥美沙坦治疗高血压

    奥美沙坦为一种新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阻断剂.本品对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尤对舒张压升高及合并其他心血管危险因子的患者作用显著.本文就本品的药动学、药理作用和新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骏;王鸣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肺动脉高压治疗新药treprostinil及其临床评价

    前列环素(依前列醇)连续静脉注射是目前临床肺动脉高压的标准治疗方案,但静脉注射可能引起的严重不良反应促使人们进行新药以及新制剂的研究开发.新近上市的前列环素类似物treprostinil可有效治疗肺动脉高压,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其疗效与依前列醇类似,可作为静脉注射用前列环素的替代用药,且与华法林联合使用对华法林药动学和药效学几无影响.

    作者:沈金芳;徐彬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他汀类降脂新药罗苏伐他汀的临床应用

    罗苏伐他汀是他汀类药物中的新品,具有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且甚少进行代谢转化的特性.多项历时6周至1年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显示,本品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普伐他汀.研究还显示,罗苏伐他汀对杂合型和纯合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酯血症或混合性脂质异常患者均有一定疗效.另外,本品还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作者:杨钢;王鸣和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脑利钠肽对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脑利钠肽(BNP)水平变化在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DHF)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46例DHF患者和30例健康成人(对照组)血清BNP-32浓度;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和心房收缩期血流峰值(A),计算E/A值.结果(1)DHF组BNP水平为(458.6±228.6)ng/L,对照组为(109.3±37.6)ng/L,前者明显高于后者,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DHF组BNP水平的95%置信区间(390.9~526.3ng/L)与对照组(95.3~123.3ng/L)之间无相互交叉.(2)血清BNP水平对DHF的诊断界值为120ng/L时,其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5.7%和86.7%.(3)DHF组BNP水平与左心室E/A值呈负相关(r=-0.586,P<0.01).结论DHF患者的血清BNP水平显著升高,与左心室E/A值呈负相关.血清BNP水平对于DHF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陈协兴;洪华山;王一波;陈良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醛固酮受体阻断剂依普利酮的研究进展

    依普利酮是第一个获准上市的选择性醛固酮受体阻断剂(SARA),可望用于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的治疗.本文就依普利酮的临床研究开发进展以及临床实践中所获得的证据进行探讨和总结.

    作者:江洪;胡丹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降血脂药物研究新进展

    降血脂药物可有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文章根据降血脂药物作用机制进行分类,全面综述了近年来上市或正在进行临床研究的降血脂药物的作用机制、疗效和不良反应等.

    作者:蔡正艳;宁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新证据和新争议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已经成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基石,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能更完全地阻断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但是,ARB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影响是否优越于ACEI,ACEI联合ARB的治疗策略,是否能获得更大的益处均存在争议.

    作者:李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几类常用药物的肝毒性

    药源性肝病在住院患者或门诊患者中都占相当比率.许多药物因具潜在的肝毒性而影响了开发和应用前景,甚至被撤离市场.本文介绍非甾体抗炎药、降压药、降糖药、抗惊厥药、降血脂药和抗精神失常药的肝毒性问题.

    作者:崔银珠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激素替代疗法的抉择

    激素替代疗法(HRT)在绝经期妇女中应用广泛.在英国,51~57岁的妇女有60%接受过HRT,而50岁的妇女有45%曾接受HRT.在美国,有38%的绝经妇女接受HRT.2000年,美国惠氏的结合雌激素(conjugatedestrogen,商品名倍美力,Premarin)处方4600万张,成为美国第二大处方用药.

    作者:叶金朝;叶菲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干扰素治疗慢性乙肝的现状

    α干扰素(IFN-α)具有免疫调节、抗病毒、抗增殖和抗纤维化作用,早批准用于毛细胞白血病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V)是IFN显示良好疗效的第一种病毒感染性疾病.

    作者:凌飒;陈本川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胰岛素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应用

    2型糖尿病是糖尿病常见的类型,约占糖尿病患者的95%以上.2型糖尿病的内在病理生理缺陷是:胰岛素抵抗和/或胰岛素分泌异常.胰岛素抵抗表现为患者外周组织对胰岛素的应答和利用异常,因而不能有效利用葡萄糖.

    作者:何玉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儿童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的药物治疗

    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是临床常见病,尤其在儿童和青少年中有较高的发病率.我国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1%~10%,俗称多动症.在美国,至少有5%的学龄儿童受到此病困扰,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影响.追踪调查研究表明,患有ADHD的儿童在成年后有发生新的精神障碍,包括敌视社会和物质滥用(抽烟,酗酒和吸毒)的危险.

    作者:傅翔;杨樟卫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免疫抑制剂在治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中的应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造血功能异常伴外周血细胞数减少,并具有演变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高危险性.MDS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免疫调节功能异常可能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本文简要介绍几种免疫抑制剂在MDS治疗中的探索及其结论.

    作者:马晓霞;王椿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他汀类药物对糖尿病性肾病的保护机制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在胆固醇的合成途径中抑制限速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减少胆固醇的合成,临床上用于调节血脂.他汀类药物还直接作用于肾脏细胞减轻肾小球的硬化,并通过调节血脂、抗炎和血流动力学的作用间接保护肾脏,延缓肾功能衰竭.尤其对糖尿病性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许旌;缪珩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皮肤病治疗药 吡美莫司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乳腺癌治疗药 氟维司群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医生面临的社会心理挑战

    随着医疗卫生改革的不断深入,组织结构、筹资渠道和卫生服务提供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也逐步演变为医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近年来社会开始重视医生工作的社会心理环境,以及这些环境变化对医疗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中 刊期: 2004年第01期

  • FDA批准Climara Pro上市等17篇

    作者: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