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9188
  • 国内刊号:31-1939/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302
  • 全年订价:41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2007年7期文献
  • 病毒性眼病的药物治疗进展

    病毒性眼病的药物治疗取得了很大发展,由非选择性抗病毒药物如碘苷、三氟胸腺嘧啶核苷发展到选择性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伐昔洛韦、喷昔洛韦、泛昔洛韦等.此外,干扰素(IFN)、白介素(IL)能增强免疫应答,是有效的辅助药物.基因工程疫苗和抗病毒特异性抗体导向治疗显示了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柯碧莲;刘皋林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盐酸氢(艹卓)斯汀鼻喷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评价

    变应性鼻炎是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由于其不易根治且频繁发作,极大地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第二代抗组胺药盐酸氮革斯汀鼻喷剂,具有抗组胺和抗炎双重作用,对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起效迅速,安全性好,其疗效已逐渐获得临床肯定.

    作者:江禾;王友群;杨勇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青光眼治疗药物评价

    在现有降眼压(IOP)药物中,单一药物治疗青光眼,只有25%~50%的病例IOP可达标.对于IOP不能达标者目前的选择有:换药、加药、激光或手术治疗.本文从降IOP药物的选择、联用及用药原则,以及其他视神经保护药、细胞骨架干扰剂等辅助药物治疗青光眼作一评价.

    作者:刘旭阳;陈晓明;贠洪敏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变应性结膜炎的药物治疗

    变应性结膜炎是眼部常见的过敏性疾病.目前治疗药物包括:抗组胺药、肥大细胞稳定剂、血管收缩剂、双效作用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目前尚无一种单药能完全遏制眼部过敏性疾病的发展,因此,新型抗过敏/抗炎症反应药物有待于进一步研发.

    作者:程勤益;邹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贝伐单抗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眼内新生血管是引起多种眼内血管疾病、导致视力障碍的重要原因.目前普遍认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VEGF 抑制剂贝伐单抗(bevacizumab,Avastin)因具有对眼内新生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被许多眼科专家尝试用于各类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的治疗,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和疗效.本文综述了近两年国外有关贝伐单抗治疗眼内新生血管疾病的研究,对其应用情况作一评估.

    作者:陈秋虹;骆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进展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1是骨髓基质细胞产生的CXC类趋化因子蛋白,其广泛表达于多种细胞(免疫细胞)和器官组织(包括心、脑、肝、脾、肺和肾)中,在免疫、循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SDF-1与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结构、作用和调节,SDF-1与眼新生血管,以及其与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和SDF-1抗体治疗PDR进行综述.

    作者:马晓昀;徐格致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及其制剂开发

    丹参酮(Tan)ⅡA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如天然抗氧化、抗心脑血管疾病、抗菌消炎、抗肿瘤及抗肝纤维化和抗肝损伤作用等.目前在其剂型与制剂技术开发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如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等方面的研究.

    作者:石远;姜同英;王思玲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治疗药pegaptanib octasodium

    1 商品名Macugen2 开发与上市厂商本品由Gilead Sciences公司研制,2005年1月在美国首次上市.3 适应证本品适用于新生血管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治疗.

    作者:赖树清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抗乙肝病毒药物市场前景分析

    全球获准上市的抗乙肝病毒药物仅20个品种,与种类繁多的抗菌药物相比,显得单一而匮乏,治疗需求远远未得到满足.新品种的进入将更大地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市值.

    作者:王彩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改善精神分裂症预后和结局的策略

    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明显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预后和结局,同时心理-社会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国内外有关精神分裂症预后和结局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璐;郭中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几种解毒剂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本文回顾了近10年来有关解毒剂作用与不良反应的主要文献,简述目前临床常用和较新的解毒剂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作者:杜修桥;张新贞;袁明勇;熊方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加兰他敏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

    加兰他敏是一种菲啶类生物碱,具有抑制胆碱酯酶活性和调节烟碱乙酰胆碱受体(nAChR)活性的双重作用,多用于阿尔茨海默病(AD)、精神分裂症的治疗.新近研究发现,该药还可抑制钾离子通道,激活多巴胺受体,并可通过抑制后超极化、干预代谢等保护中枢神经元.

    作者:刘艳霞;胡晋红;朱全刚;邓家欣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联合应用,近年来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但仍有不少医生、药师坚持这两类药物不宜联合应用的传统观点.本文以近几年的文献资料为依据,综合有关联合用药的理论基础和循证医学证据,提出,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各具不同作用特点,联合应用是合理的,对于某些临床病例甚至是非常必要的.

    作者:王祥领;余自成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自制苏芪合剂联合治疗Ⅲ~Ⅳ级IgA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自制苏芪合剂对Ⅲ~Ⅳ级IgA肾病患者的疗效及患者T细胞功能的改善.方法 28例Ⅲ~Ⅳ级Ig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醋酸泼尼松-日1mg,kg,隔日晨起顿服,盐酸苯那普利-日10mg;治疗组:在上述用药的基础上加用自制苏芪合剂.8周后,观察患者缓解率、T细胞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患者在缓解率、T细胞功能改善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且因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而出现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 苏芪合剂联合治疗Ⅲ~Ⅳ级IgA肾病疗效显著并能有效改善T细胞功能.

    作者:王锐艳;解桂芝 刊期: 2007年第07期

  • 198例院内肺炎克雷伯菌肺炎调查分析

    目的 探讨院内肺炎克雷伯菌(Kpn)肺炎的临床特点及细菌耐药情况.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方法,对我院198例院内Kpn肺炎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抗菌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并将患者痰培养获得的201株Kpn菌株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51.5%的Kpn肺炎发生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所有病例均在发病前使用了抗菌药,联合用药172例(86.87%).有62株Kpn(30.85%)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菌株,产ESBL菌株对青霉素类、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头孢菌素类均具有很高的耐药率,对亚胺培南未产生耐药现象.结论 合理使用抗菌药,防止耐药株产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作者:王伟秀;沈逸冕;许建玉;侯建青;朱峰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