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9188
  • 国内刊号:31-1939/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302
  • 全年订价:41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2009年2期文献
  •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脑血管意外23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合并脑血管意外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159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中发牛脑血管意外患者的治疗与转归.结果 血液透析患者发生脑血管意外23例,发生率14.46%,其中脑出血14例,脑梗死9例.行低分子肝素或无肝素透析,同时予对症治疗,脑出血患者病死率达71.4%,脑梗死患者病死率达22.2%.结论 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脑血管意外病死率高,积极预防和治疗脑血管意外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牛命有着重要作用.

    作者:施莲珍;常娟;秦纪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剂量辛伐他汀维持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经辛伐他汀强化治疗血脂恢复正常的高脂血症患者,接受低剂量辛伐他汀维持治疗控制血脂水平的效果.方法 85例高脂血症患者,先服用辛伐他汀一日1次40 mg强化治疗8周,待血脂恢复至正常水平,将辛伐他汀减量至一日 1次或隔日 1次20 mg,维持治疗12周,复查血脂指标.结果 强化治疗血脂明显下降的患者,接受低剂量辛伐他汀维持治疗,未见血脂水甲上升.结论 低剂量辛伐他汀维持治疗能有效控制患者的血脂水平.

    作者:俞小韵;陈锐;阮长武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纳米炭标识前哨淋巴结检测结肠直肠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的评估

    目的 评价纳米炭标识前哨淋巴结(SLN)对结肠直肠癌腹腔淋巴结转移状况判断的价值.方法 50例初次接受手术且术前末接受放化疗的结肠直肠癌患者,以纳米炭淋巴示踪剂进行术中染料定位,黑染的第1~4个淋巴结定义为SLN并缝线标记,随后行标准的结肠直肠癌根治术,标本术后送病理检查.结果 50例患者中47例找到SLN,SLN检出成功率为94%;芡找到SLN 104枚,平均每例标本检山SLN 2.2枚(104枚/47例).准确率为95.7%(45例/47例);特异件为93.1%(27例/29例);假阴性率为10%(2例/20例);阴性预测值为93.1%(27例/29例).结论 SLN检测判断结肠直肠癌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简单且准确,可作为结肠直肠癌患者手术治疗的参考.

    作者:傅骏;郁宝铭;卞伟国;张敏;吴唯勤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转移性骨肿瘤治疗新突破

    骨骼是恶性肿瘤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对转移性骨肿瘤的治疗已成为当今肿瘤学研究的热点之一.骨保护素(OPG)、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及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RANK)的骨调节轴即OPG/RANKL/RANK,是影响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重要途径.安进公司丌发的完全人源化RANKL抗体denosumab,可通过阻止RANKL和RANK结合抑制破骨细胞形成,从而实现肿瘤骨转移治疗的新突破.本文详细介绍OPG/RANKL/RANK及denosumab的作用机制以及相关大规模临床研究.

    作者:孙颖佳;陆舜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阿昔单抗诱发血小板减少症及其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或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患者采用血小板糖蛋白Ⅱ b/Ⅲ a受体拮抗剂治疗对改善临床预后起着关键作用.但该类药物所敛血小板减少症已成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文就阿昔单抗诱发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标准、鉴别诊断、监测指标、治疗及预后等进行简要阐述.

    作者:严铭玉;王骏;王鸣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低剂量纳洛酮对氯胺酮抗罗哌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

    目的 观察低剂量纳洛酮对氯胺酮抗罗哌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方法 试验小鼠150只随机分为4组,组1(30只)测定氯胺酮抗罗哌卡因致惊厥ED50;组2(40R)分为NS(生理盐水)组及KT1、KT2和KT3组(氯胺酮5、10和20mg/kg),观察氯胺酮对罗哌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组3(40只)分为NS组及NL1、NL2和NL3组(纳洛酮1、10和100ng/kg),观察纳洛酮对罗哌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组4(40只)分为NS组、NL组(纳洛酮10ng/kg)、KT组(氯胺酮10mg/kg)和NL+KT组(纳洛酮10ng/kg与氯胺酮10mg/kg合用),观察低剂量纳洛酮对氯胺酮抗罗哌卡因致惊厥作用的影响.结果 与NS组相比,KT3组的惊厥次数、惊厥持续时间和惊厥数均降低(P<0.05),NL各剂量组的上述各指标均相似(P>0.05);NS、NL、KT和NL+KT各组的惊厥持续时间、惊厥次数、死亡数和惊厥数相似(P>0.05).结论 低剂量纳洛酮对氯胺酮的抗罗哌卡因致惊厥作用无显著影响.

    作者:石春雷;陈银宝;徐小林;王辉;姚磊;戴体俊;任香梅;金英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全球医药快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上市新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我院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使用调查

    目的 调查和分析我院门诊处方中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断剂(ARB)的使用及其合理应用情况. 方法选取2007年9和10月两月中我院门诊处方,分析ARB的使用及其与说明书适应证的相符性. 结果替米沙坦使用频率高,缬沙坦(代文)、氯沙坦钾-氢氯噻嗪和氯沙坦钾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均>1,提示存在药物不合理使用现象,ARB使用与其适应证的相符率为88.45%.结论 我院ARB类抗高血压药物使用基本合理.

    作者:吴燕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促进我国仿制药发展的政策建议

    仿制药品生产开发对我国整体医药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我国制药企业研发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仿制药品牛产企业相关产业政策建议,有利于我国仿制药产业的发展.

    作者:杨舒杰;陈晶;王淑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内皮祖细胞骨移植在缺血再灌注肾损伤中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缺血/再灌注(I/R)肾损伤是急性肾衰竭(ARF)的常见病因.研究证实,内皮祖细胞(EPC)在血管新生和内皮再生,尤其在缺血性疾病治疗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近对EPC在I/R损伤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综述I/R肾损伤后EPC的促血管新生作用.

    作者:余毅;谢福安;王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药物对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影响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会出现多器官功能减退.临床中,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经肾脏排泄的药物,不仅要考虑机体器官哀老相关的生理改变,同时也应考虑慢性肾脏疾病对药物疗效及药物代谢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回顾老年人群的药物代谢特征,综述老年肾功能不全患者临床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

    作者:易家志;丁国华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降钙素在肾性骨病中的应用

    随着各种肾脏替代疗法的广泛开展,尿毒症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肾性骨病已逐渐成为影响患者牛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其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棘手的问题.降钙素(calcitonin)作为一种调节钙磷代谢的药物,其抑制骨吸收及镇痛的作用确切,用于原发性及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已得到广泛认同.但用于肾性骨病治疗国内少有报道,尚欠缺成熟的治疗经验.本文对降钙素的药学特征以及在治疗肾性骨病方面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刘音;王玉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肾性贫血患者静脉铁剂使用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贫血治疗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同时需常规补充铁剂.静脉铁剂在提高CKD患者对EPO的反应、减少EPO用量、达到并维持血红蛋白靶目标方面的疗效优于口服铁剂,其生物利用度高,起效快,无胃肠道刺激,已成为肾性贫血患者的重要治疗方案.本义简要阐述肾性贫血患者临床静脉铁剂使用情况,探讨需引起注意的若干问题.

    作者:范瑛;汪年松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其保护

    残余肾功能(RRF)是影响透析患者存活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回顾血液透析以及腹膜透析患者保存RRF的重要性以及RRF的评估方法、影响因素与保护措施等.阐述降压药物尤其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拈抗剂(ARB)对透析患者的独立于降压作用以外的RRF保护作用.

    作者:萧杏贤;张益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 雷帕霉素靶蛋白抑制剂在移植后新发肿瘤中的应用

    随着外科技术的改进和新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器官移植的存活率已明显提高,但恶性肿瘤仍是影响移植物长期存活的主要因素之一.以西罗莫司为代表的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抑制剂除了具有强有力的免疫抑制作用外,其对恶性肿瘤的靶向治疗作用近年逐步得到确认,并在临床得到推广.本文探讨该类药物在器官移植后新发肿瘤中的应用,包括其作用机理、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以期为临床移植后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作者:罗明;邱建新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