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9188
  • 国内刊号:31-1939/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302
  • 全年订价:41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2009年7期文献
  • 房内传导阻滞者缺血性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观察

    .

    作者:黄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伏立康唑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耐氟康唑白色念珠菌肺部感染

    结论 伏立康唑用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耐氟康哗白色念球菌肿部感染安全且有效.

    作者:谢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戊乙奎醚联合氯解磷定救治35例老年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

    目的 观察戊乙李醚联合氯解磷定救治老年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的疗效.方法 35例老年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患者,根据中毒程度不同,分别接受不同剂戊乙李醚联合氯解磷定治疗.结果 35例经戊乙奎醚联合氯解磷定治疗者,均治愈出院,住院期间无反跳现象发生.结论 应用戊乙奎醚联合氯解磷定救治老年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疗效较高,毒剐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冯斌;李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RNA干扰类药物开发策略及临床研究进展

    RNA干扰(RNAi)是由双链RNA介导的特异性基因表达沉默.利用RNAi技术可使某些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基因沉默或表达水平降低,从而有效治疗疾病.目前RNAi类药物的研究已在多种疾病治疗领域取得了较好进展.本文综述RNAi类药物的开发策略及其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龚桂花;张秀红;胡又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雷帕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研究进展

    雷帕霉素有效的免疫抑制作用备受关注,尤其是雷帕霉素产生菌吸水链霉菌的雷帕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测定,雷帕霉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得到全面系统的研究.本文从雷帕霉素基因簇出发,重点综述雷帕霉素生物合成代谢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铭;胡海峰;朱宝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抑郁药治疗社交焦虑障碍的临床研究

    社交焦虑障碍(SAD)是一种常见的、能导致社会功能受损的疾病,是继重度抑郁发作、酒精依赖后的第三大常见精神障碍.患者社交功能、职业功能和日常生活等均可因此受到严重影响.本文就近年抗抑郁药治疗SA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何磊英;陆峥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肾细胞癌靶向治疗进展——索拉非尼

    肾细胞癌约占肾痛发病率的90%,生物反应调节剂如α-干扰素(IFN-α)的治疗有效率仪为10%~20%.酪氨酸激酶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侵袭、转移以及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密切相关,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索拉非尼的上市,为晚期肾细胞癌(RCC)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

    作者:葛魏巍;张贤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牛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及鉴定

    纯度的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简单、经济易操作.可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病变研究提供可靠的(体外)试验方法.

    作者:陈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上市新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全球医药快讯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国内平喘药的医院用药概况

    根据全国16城市样本医院购药金额统计数据,糖皮质激素占据了约三分之一的哮喘市场份额.单品种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复方吸入剂的表现不俗,为潜力品种;孟鲁司特、多索茶碱、细辛脑等全身用制剂国内也有较好的市场表现.

    作者:徐玉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物对认知功能损害的研究

    诸多药物能损害认知功能,其作用有专一性,作用强弱与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等因素有关.一个半世纪以来,有关药物与认知损害的关系一直足研究的热点.正确了解药物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对药物深入全而地认识,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本文探讨药物与认知损害的关系,加深对影响认知功能约物的认识,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意义.

    作者:傅剑亮;邵福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物引起的锥体外系不良反应

    抗精神病药物如吩噻嗪类、硫杂蒽类及丁酰苯类等长期、高剂量应用,可产生多种锥体外系反应(EPS).近年来,非抗精神病类药物引起的EPS报道也较多,本文重点介绍近儿年药物尤其足抗精神病药物相关的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DIP)的诊治,并简要分析文献报道的其他多种药物引起的EPS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其治疗,以便引起临床用药的观注.

    作者:赵迎春;陈生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

    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临床上并不少见,有些不良反应可使原有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加重,有些农现为类似神经系统疾病的症状或精神症状.常见约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影响有药源性癫痫、药源性头痛、药源性认知功能障碍、药源性意识障碍、药源性脑病、药源性腩血管疾病、药源性锥体外系疾病及药源性精神障碍等.临床实践中应对药物可能山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及时处理,从而更好地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大限度地降低药物的不良反应.

    作者:王瑛;陈生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源性神经病变研究进展

    药源性神经病变(DIND)临床上颇为常见,其发生与药物所敛脑组织能量代谢降低、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及受体敏感性改变等因素有关.DIND的临床表现形式繁朵,涌盖神经系统多个层面.临床上应提高对DIND的认识,尽早识别,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以防患者出现不可逆损害.

    作者:王宇卉;邵福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源性神经肌肉病变的研究进展

    药源性神经肌肉病变的临床表现随药物种类不同而异,其发病机制涉及药物的直接毒副作用、免疫机制障碍、蛋白质合成受阻及线粒体功能受损等.由于药源性神经肌肉病变具有可治性,早期诊治可直接影响预后,故临床上提高对该病变的认识非常必要.

    作者:宋莉莉;邵福源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