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抑郁障碍患者常见的症状,可导致较重的疾病负担.针对抑郁性失眠的治疗是抑郁障碍治疗的关键,通常作为抗抑郁治疗的疗效评估指标.本文综述抑郁性失眠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陈发展;陆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褪黑素能催眠药是近年催眠药物的研究热点.作为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和5-HT2c受体拮抗剂的阿戈美拉汀,其作用机制独特,受到广泛关注.本品不仅具有抗抑郁作用,还表现出促睡眠效应.本文综述阿戈美拉汀的作用机制,以及其对睡眠的影响和药物安全性、耐药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陈发展;陆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失眠是焦虑障碍中常见的躯体症状之一,可显著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更为严重的社会功能缺陷和疾病负担.针对焦虑性失眠的治疗方案,近年逐渐引起关注.本文综述近年多类药物在焦虑性失眠治疗中的评价研究.
作者:陆峥;陈发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失眠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睡眠障碍,可致老年人生活质量下降.新型催眠药物较传统药物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应为老年性失眠症患者首选.本文综述老年人睡眠障碍特点,并重点介绍老年性失眠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作者:白哈拉桑;陆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失眠症是常见的睡眠障碍.促睡眠药物是失眠症治疗的主要方案.近年来,大量以非传统作用靶点为目标的新型药物进入研究或临床使用,给失眠症的治疗带来了新思路.本文综述失眠症的诊断和药物治疗现状.
作者:陆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比较O.5%复方托吡卡胺与1%环戊通用于学龄儿童睫状肌麻痹的效果.方法212例年龄6~12岁的屈光不正患儿随机分为2组,分别给予0.5%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治疗组,n=75)和1%环戊通滴眼液(对照组,n=137)滴双眼,均点药3次,每次相隔5 min,后一次点药30 min后行电脑自动验光.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等效球镜(SE)值和柱镜((CP)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散瞳前后SE值分别为(-2.82±0.99)D和(-2.55±0.9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P<0.001):CP值分别为(-0.68±0.66)D和(-0.67±0.60)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散瞳前后SE值分别为(-2.31±1.22)D和(-1.99±1.2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显著性(P<0.001);CP值分别为(-0.57±0.59)D和(-0.55+-0.54)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散瞳后SE值和CP值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托吡卡胺与环戊通用于6~12岁学龄儿童的睫状肌麻痹具有等效性.
作者:马明明;张正威;宋建根;张一鸣;杨文忠;柯碧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年来,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逐渐增多,尤其是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出现,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困难.参考药敏试验结果,结合各种抗菌药物的药理特点,有助于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并有效控制感染.笔者在临床上成功诊治1例鲍曼不动杆菌肺部感染患者,现报道如下.
作者:钟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存在于哺乳动物中的一类抗菌肽cathelicidin由上皮细胞产生,LL-37为目前在人体内仅发现的一种cathelicidin.同防御素一样,LL-37为人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具有广谱抗菌活性外,还有免疫调节、诱导血管生成、抗内毒素、促进损伤修复、诱导细胞凋亡等生物学功能.本文综述LL-37的表达分布、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
作者:李方舟;胡海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血管内皮功能在慢性肾病中的作用非常显著.慢性进展性肾脏病患者,肾小球和肾间质瘢痕形成,微脉管系统发生进行性闭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抗氧化药物等可促进内皮细胞损伤的修复,达到延缓慢性进展性肾病肾功能恶化的作用.本文综述慢性肾脏病肾单位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其修复.
作者:王琰;余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引起的以呼吸道高反应性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气道上皮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哮喘治疗靶标,本文综述气道上皮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张琳惠;贾永良;谢强敏;张洪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双膦酸盐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一线药物.第3代双膦酸盐--唑来膦酸近年已进入国内临床应用,对治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症以及预防妇女绝经后骨量丢失等有效.然而,仍应高度重视本品可能引起的严重不良事件如下颌骨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和心律失常等.
作者:陈瑾瑜;彭永德;盛正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Beagle犬在雷公藤多甙急性中毒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 Beagle犬3只,分别间隔48h灌服雷公藤多甙60和120 mg/kg,给药后采用遥测系统连续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并于每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检测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和心肌钙蛋白T/I(Tn T/I),死亡动物行心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Beagle犬雷公藤多甙急性中毒后心电图出现鱼钩样ST段或T波明显压低,并且血压下降,AST、CK、LDH和TnT水平升高.1只动物死亡,组织病理学检查见其心内膜下出血和多灶性心肌细胞坏死.结论心肌细胞损伤为Beagle犬在雷公藤多甙急性中毒时的主要表现.
作者:李华;汤纳平;马璟;陈长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1994-2009年)等有关数据库,对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告进行手工统计分析.结果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35例,40岁以上患者30例(占85.7%).除1例为静脉注射外,34例为静脉滴注给药.过敏性休克可发生于用药后各个时间段,用药30min内出现者为20例(占57.1%),首次用药即出现过敏性休克者为23例(占65.7%),连续用药2次以上出现者为12例(占34.3%).经积极的抗休克治疗,34例恢复正常,1例死亡.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剂临床使用须注意加强药物不良反应监测,防止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胡洪;戴逢伟;雷光远;雷招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以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的合理用药管理工作模式.方法建立以副主任药师为主、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合理用药办公室,根据医院不合理用药相对集中的品种,将抗菌药、中成药注射剂作为重点监管品种,制定合理用药判定标准、考核办法及教育体系,并将合理用药相关指标纳入医院考核体系,以实施干预与否住院患者均次药费,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率,以及中成药注射剂规范使用率等对临床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评估.结果住院患者均次药费降低,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率提高,中成药注射剂规范使用率提高.结论建立以药学专业知识为基础的长效化、系统化行政管理科室模式,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进行有效干预,可充分发挥临床药师的作用,有利于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作者:宋金波;向明;李方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20多年来,一系列新型抗抑郁药陆续用于临床,由于疗效确切、安全性好、不良反应少,现已成为帮助很多心理(精神)疾病患者解除痛苦的常用药物.在这些抗抑郁药中三类药物使用多,第一类称为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产品有:氟西汀(fluoxetine)、帕罗西汀(paroxetine)、舍曲林(sertraline)、氟伏沙明(fluvoxamine)和西酞普兰(citalopram)及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第二类称为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双重再摄取抑制剂(SNRI),产品有:文拉法辛(venlafaxine)和度洛西汀(dLuloxetine);第三类称为去甲肾上腺素和特异性5-羟色胺能抗抑郁剂(NaSSA),现有产品如米氮平(mirtazapine).
作者:徐俊冕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