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 主办单位: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672-9188
  • 国内刊号:31-1939/R
  • 影响因子:0.84
  • 创刊:1980
  • 周期: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302
  • 全年订价:41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药学
世界临床药物杂志   2017年7期文献
  • 成人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17的比例变化研究

    目的 研究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外周血和肾组织中调节性T细胞(Treg)和辅助性T细胞17(Th17)的比例变化,探讨Treg和Th17比例失衡参与IMN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就诊经肾活检确诊为IMN的患者(IMN组,n=30)、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n=20)及行肾癌手术者(肾癌对照组,n=10)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IMN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Treg和Th7的表达;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PBMC中叉状头/翅膀状螺旋转录因子3(Foxp3)和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ORγt)的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IMN组和肾癌对照组肾组织中IL-17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MN组PBMC中CD4+Foxp3+Treg表达水平降低(P<0.05),Th17表达水平升高(P<0.05),Treg/Th17比值显著降低(P<0.01).PCR检测结果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IMN组PBMC中Foxp3 mRNA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RORγt 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MN组患者肾组织中IL-17的表达较肾癌对照组患者显著升高(P<0.05),主要体现于肾小管处.相关性分析显示,IMN组患者外周血Treg/Th 17比值与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呈明显负相关(r =-0.537,P< 0.05),与血清白蛋白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69,P<0.05).结论 IMN患者外周血中存在Treg表达水平降低和Th17表达水平升高的比例失衡,而Treg/Th 17比例失衡与IMN的发病机制有关.

    作者:龙泉;朱淳;龙飞;蒋更如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神经内科门诊抑郁症、焦虑症的简易筛查和症状特点分析

    目的 建立针对神经内科门诊患者的抑郁症、焦虑症简易筛查方法,分析患者症状特点.方法 选择表现为“焦虑和/(或)抑郁”的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182例,使用患者健康问卷(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进行筛查,阳性患者进一步行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M.I.N.I.)检验以上量表的效度(敏感度和特异度).以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评估患者躯体症状的严重程度.结果 入组182例患者终确诊抑郁症35例,广泛性焦虑症37例,抑郁症/焦虑症共病33例.各组间性别组成、年龄以及学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M.I.N.I.为标准分析PHQ-9和GAD-7的效度:PHQ-9的灵敏度为94.3%,特异度为88.6%;GAD-7的灵敏度为97.3%,特异度为66.7%.PHQ-15总分评估,抑郁症组为(9.3±4.5)分,焦虑症组为(9.7±3.6)分,共病组为(12.8±4.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障碍、头痛和眩晕为神经内科就诊患者的三大相关症状.结论 神经内科门诊同时使用PHQ-9和GAD-7可有效筛查抑郁症、焦虑症,减少共病的漏诊率;联合PHQ-15量表的使用可进一步细化躯体症状,提高精神疾病的早期识别率,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随访方案.

    作者:王洁;陆学胜;许敏;王向明;姚胜旗;朱筱琦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SIRT1激动剂对糖尿病小鼠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

    目的 探索SIRT 1激动剂对糖尿病小鼠心肌氧化应激水平、心肌肥厚及心肌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将试验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6只,即空白对照组:不造模,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模型组:造模后给予生理盐水灌胃;阳性对照组:不造模,给予白藜芦醇灌胃,一日2.5 mg/kg;观察组:造模后给予白藜芦醇灌胃,一日2.5 mg/kg.30 d后检测氧化应激指标和心肌肥厚指标,并进行超声心动图和血流动力学检测.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心肌丙二醛(MDA)水平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显著下降,E/A比值和-dp/dtmax显著降低,心房钠尿肽(ANP)和B-肌球蛋白重链(β-MHC)的mRNA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给予白藜芦醇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观察组小鼠心肌MDA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上升(P<0.05);E/A比值明显上升(P<0.05),-dp/dtmax也有所回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ANP和p-MHC的mRNA高表达明显受到抑制(P<0.05或P<0.01).结论 外源性SIRT1激动剂可改善糖尿病小鼠的心肌肥厚和心肌舒张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及心室重构有关.

    作者:潘晔生;马健;侯晓峰;魏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CA199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CA125、CA199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米非司酮,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桂枝茯苓胶囊,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产素(LH)、雌激素(E2)、孕酮(P)以及CA125、CA199水平,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对照组(7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A125、CA199分别为(11.62±3.20) U/ml、(17.33±2.23) U/ml,FSH、LH、E2、P分别为(5.20±1.34) IU/L、(5.96±1.71)IU/L、(104.44±31.71) pmol/L、(0.40±0.35) nmol/L,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米非司酮联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清CA125、CA199及性激素水平,安全可靠.

    作者:芦艳丽;李娟;韩璐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应用于宫颈癌术前阴道冲洗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应用于宫颈癌术前阴道冲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妇产科经病理确诊临床分期为Ⅱ a期的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均在术前进行阴道冲洗,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应用10%活性银离子抗菌液和0.2%碘伏冲洗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阴道清洁度及阴道残端感染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阴道清洁度正常比例(97.5%)高于对照组(92.5%);残端感染率(2.5%)低于对照组(1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患者术前使用活性银离子抗菌液进行阴道冲洗,可有效清洁阴道环境、减少阴道残端感染的发生.

    作者:徐慧婷;曹耀萍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左卡尼汀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收集12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CA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给予左卡尼汀治疗.两组患者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81.7%.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咳嗽及气促等临床症状改善所需时间分别为(2.4±0.6)d、(4.9±1.0)d及(4.1±0.8)d;对照组分别为(3.7±0.9)d、(6.5±1.3)d及(5.2±0.7)d.临床症状改善所需的时间观察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清PCT、CRP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CAP总有效率高,能够迅速改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薛于林;王玉娟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气道功能指标的影响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血清炎性因子及气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90例支气管哮喘儿童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孟鲁司特钠片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气雾剂治疗,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炎性因子及气道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治疗3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或P<0.01);治疗后,两组的白介素-2、呼气峰值流速、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量、25%肺活量大呼气流量(MEF25)、MEF50和MEF75水平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或P<0.01),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 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调节患儿血清的炎性因子水平,改善气道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刘锋;马小苗;张礼梅;王甜甜;王敏;张燕妮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微小核糖核酸调控通路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肝癌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微小核糖核酸(miRNA)的调控异常可见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其调节通路中相关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通过对miRNA的表达及靶位的调节在原发性肝癌(PLC)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分别从合成与加工miRNA相关基因SNP、转录miRNA基因SNP以及miRNA靶位基因SNP阐述miRNA调节通路基因多态性在PLC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郑园园;郭传勇;周莹群;夏玉敬;马阿火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治疗进展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PCED)是由于角膜上皮愈合功能下降而引起的持续性角膜上皮损伤.治疗困难、易复发,是眼科临床的挑战.传统方法如无防腐剂的人工泪液、角膜绷带镜等治疗效果非常有限.本文综述针对病因及发病机制开发的多种新的干预措施及相关治疗药物开发进展.

    作者:么娆;柯碧莲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细菌性结膜炎主要局部眼用抗菌药物的应用评价

    细菌性结膜炎为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眼部疾病,可波及所有年龄段人群,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便.一旦发病,需及时治疗.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临床应用及国外己上市但国内尚处于研发阶段、即将上市的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期为指导细菌性结膜炎的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吕白桦;苏其果;高红;周在富;刘俊敏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吲哚胺2,3-双加氧酶抑制剂及相关抗肿瘤药物开发

    多种肿瘤的发病均与色氨酸代谢异常有关,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作为哺乳动物血红素家族中独特的一员,是色氨酸代谢途径中由色氨酸转化为犬尿氨酸过程中的重要限速酶.IDO可催化色氨酸产生L-犬尿氨酸,并继续氧化生成喹啉酸等具有神经毒性的代谢产物,IDO作为抗肿瘤新药开发的重要靶点近期日益引起关注.本文简要概述IDO抑制剂及其相关衍生物的抗肿瘤药物开发进展.

    作者:李湘;樊钱永;沈舜义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抗肿瘤药物研发与市场概览

    癌症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死亡原因,全球癌症持续增长的发病率和高企的死亡率,催生并加速了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近几年,全球对抗肿瘤药物研发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本文从上市药物数量、全球药物市场、研发成功率以及全球研发趋势等方面,对抗肿瘤药物及其市场进行概括描述.

    作者:黄可;于飞;张晓薇;刘恕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降压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预后影响的评价

    高血压在中国发病率较高,且与脑卒中、心肌梗死及其他心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降压药物可以通过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脑卒中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不同种类的降压药物在靶器官保护方面存在差异.本文主要综述了各类降压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及其预后的影响,以期对高血压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郑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6血脂异常管理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更新解读

    2016年欧洲心脏病学会联合欧洲动脉粥样硬化学会(ESC/EAS)共同发布了《2016 ESC/EAS血脂异常管理指南》,随后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发布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风险管理中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非他汀类药物治疗专家共识》,并更新了《二级预防血脂管理绩效评估指南》,《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2016年修订版)》也于同年发布.上述指南及共识结合各地区人群的经济状况、流行病学资料及临床研究新证据,从临床实践出发,针对危险分层、LDL-C控制目标及治疗药物等给出合理推荐,为血脂异常的临床防治工作提供了参考.本文就上述指南及共识的要点进行解读.

    作者:郑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2016欧美心力衰竭指南更新要点解读

    2016年5月,欧洲心脏病学会及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心力衰竭协会相继发布了《急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及《心力衰竭新型药物治疗指南更新》,更新要点均集中于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两部指南均更新或修改了对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和窦房结调节剂伊伐布雷定的推荐,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世界范围内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新进展.本文就上述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解读,旨在为我国心力衰竭诊疗指南的制定提供参考.

    作者:郑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

  • 左心室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临床上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将心力衰竭分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FrEF)和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FpEF).目前,对于HFpEF仍无证据证实存在有效的特异治疗药物或方法.本文主要综述HFpEF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郑刚 刊期: 201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