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中国药学会
  • 国际刊号:1007-4406
  • 国内刊号:31-1726/R
  • 影响因子:0.50
  • 创刊:1992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573
  • 全年订价:31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国际药学文摘,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
  • 药学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09年05期文献
  • 聚维酮联合多柔比星灌注对膀胱癌组织中Fas和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聚维酮(PVP)联合多柔比星膀胱灌注对膀胱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Caspase-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术前24 h膀胱灌注生理盐水30 mL加多柔比星20 mg(对照组),10%PVP 30 mL加20 mg多柔比星(实验组),术后病理证实为浅表性膀胱肿瘤标本各25例.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Fas、Caspase-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Fas mRNA和Caspase-3 mRNA在对照组中的阳性率较实验组高,且差异存在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VP联合多柔比星膀胱灌注能上调凋亡相关蛋白Fas、Caspase-3 mRNA的表达.

    作者:李叶平;翁志梁;王思齐;余志贤;陈必成;李澄棣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3种青鹏膏剂经皮行为的比较

    目的 比较3种青鹏膏剂的体外透皮吸收情况.方法 进行体外透皮实验,以没食子酸为含量测定指标成分,采用HPLC法检测透过及滞留在皮肤内的没食子酸含量.结果 样品A透皮效果明显优于其他2种市售样品.结论 不同基质处方的青鹏膏剂经皮性质差异显著.

    作者:蒋晔;沙先谊;吴娟;方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剂量苦参碱给药后的药动学及其在唾液中的分布

    目的 探讨苦参碱不同剂量给药后苦参碱在大鼠体内的动态变化规律及其在唾液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大鼠静脉注射苦参碱注射液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参碱在血液、唾液中的浓度,采用药动学软件MULTI 97V10进行数据处理,确定药动学参数.结果 苦参碱不同剂量给药后在大鼠体内符合二室模型分布,其高、中、低剂量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如下:t1/2=2.38h,AUC=203.0g·h·L-1,Vc=675.3 mL,CL=190.6 L·h-1;t1/2=1.39 h,AUC=70.7 g·h·L-1,Vc=489.4 mL,CL=243.3 L·h-1;t1/2=1.66 h,AUC=41.85 g·h·L-1,Vc=500.2 mL,CL=208.4 L·h-1.结论 通过高、中、低剂量及相应的AUC对比,可知苦参碱中、低剂量给药后在体内呈线性药动学消除过程,高剂量给药后呈非线性药动学消除过程,中、低剂量给药后,苦参碱腮腺中唾液药物浓度与血液药物浓度有一定相关性,可以考虑利用腮腺唾液代替血液进行苦参碱的药动学研究.

    作者:鞠爱霞;金轶奇;冯宇飞;李秋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头孢地尼胶囊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目的 通过治疗急性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评价头孢地尼胶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区组随机化、双盲双模拟、随机平行对照的试验方法.观察对象为符合入组条件的138例急性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细菌性感染的患者.试验组予试验用头孢地尼胶囊及已上市头孢地尼胶囊模拟药各1粒,po,tid.对照组予已上市头孢地尼胶囊及试验用头孢地尼胶囊模拟药各1粒,po,tid;疗程7~14 d.结果 本临床试验共入组138例,可进行疗效评价分析的病例共137例,试验组69例,对照组68例,2组总痊愈率分别为75.36%和77.94%,总有效率分别为92.75%和95.59%.呼吸系统试验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9.44%和91.67%,对照组分别为73.53%和94.12%;泌尿系统试验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1.82%和93.94%,对照组分别为82.35%和97.06%;2组总细菌阳性率分别为91.30%和80.88%,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89%和94.55%.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70%(6/69),对照组为13.04%(9/69),主要不良反应为轻至中度的恶心、上腹不适、皮疹、ALT和AST升高等,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试验用头孢地尼胶囊治疗细菌引起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感染,临床疗效明显,细菌清除率高,不良反应较少,与已上市头孢地尼胶囊疗效相当.

    作者:黄海;修清玉;方正;沈爱娣;吴琦;强万明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环孢素脂质体的制备工艺与质量评价

    目的 制备环孢素脂质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用薄膜-超声分散法制备环孢素脂质体,以包封率为评价指标,正交设计法优化处方和工艺,用HPLC法测定环孢素的含量,并观察其形态、粒径和稳定性.结果 用混合磷脂制备环孢素脂质体的优处方是磷脂和胆固醇的质量比为4:1,磷脂在水化介质中的浓度为3%,药物和磷脂的质量比为1:40,水化介质为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佳的工艺条件为水化温度45℃,水化时间30 min,搅拌时间10 min,超声时间2 h.按该处方工艺制备的脂质体包封率为97.84%,98.2%的粒径为(32.65±5.46)nm.在4℃冰箱存放5个月后形态和粒径无明显变化,渗漏率为4.55%.结论 制备的环孢素脂质体包封率高、粒径小、稳定性好.

    作者:陈赛贞;王婷;徐珊珊;杨建苗;陈斌;蒋正立;余中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氨溴索注射剂对多索茶碱在大鼠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目的 研究氮溴索对多索茶碱(DP)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参数的影响.方法 采用HPLC法测定16只大鼠单独给予DP和合并盐酸氨溴索给药后DP以及其代谢产物茶碱(TP)的血药浓度,用DAS药动学软件对DP血药浓度-时间数据采用非房室模型分析,求得DP在大鼠体内主要的药动学参数,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大鼠DP药动学参数t1/2、AUC0→t、MRT0→7 h、VZ/F、CL/F、tmax、ρmax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氨溴索与DP合并使用时,DP代谢产物TP的AUC0-7h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用组提高了38.77%.结论 氨溴索对DP在大鼠体内动力学过程无影响,但有减缓DP的代谢产物TP代谢的趋势,两药同时使用时,应注意监测TP的血药浓度.

    作者:熊建华;胡国新;周署华;刘金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盐酸度洛西汀大鼠离体肠吸收动力学

    目的 考察盐酸度洛西汀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特征.方法 采用离体外翻肠囊法,以HPLC法测定不同浓度的盐酸度洛西汀在大鼠各肠段的吸收量,并分别计算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渗透系数(Papp);同法考察了P-糖蛋白抑制剂(维拉帕米和环孢素A)对盐酸度洛西汀肠道吸收的影响.结果 药物浓度对大鼠各肠段ka没有明显影响;ka按空肠、回肠、十二指肠、结肠依次减小,分别为(2.64±0.17)、(2.15±0.11)、(1.24±0.04)和(0.88±0.09)·h-1,药物吸收符合一级动力学特征,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Papp按空肠、回肠、十二指肠和结肠依次减小,分别为(5.59±1.69)×10-5、(4.88±1.38)×10-5、(3.08±1.05)和(2.66±0.70)×10-5cm·s-1;P-糖蛋白抑制剂对吸收没有明显影响.结论 盐酸度洛西汀吸收窗比较长,适合制成肠溶制剂,也提示可以制成在肠道中缓释的制剂.

    作者:王有妹;张丽锋;郑斯骥;李雅娟;方晓玲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481例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综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的特点和规律.方法 通过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知识库检索1994-2007年收载的中文医药期刊报道的中药注射剂致过敏性休克个案,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汇总,并进行分析.结果 死亡病例21例,占4.4%;以静脉滴注为主,占89.8%;速发型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有382例,占79.4%;涉及中药注射剂45种,其中以双黄连注射剂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例数为多,有71例,占14.8%.过敏性休克临床表现主要以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神经系统为主.结论 用药前询问过敏史,严格掌握中药注射剂用药指征,密切观察用药后反应,确保用药安全.

    作者:丁洁卫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评价

    目的 了解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处方合理用药状况.方法 对我院2008年7月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处方根据合理用药国际调研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应诊不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占56.37%;用药者中平均用药品种数1.32种;抗菌药物使用率16.07%,占总药费的38.16%;注射剂使用率87.08%,占总药费的36.09%;国家基本药物使用率94.85%;平均处方金额14.78元;用药金额以抗菌药物、局部麻醉药、中成药、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和口腔外用药为主,占总金额的92.30%.结论 我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处方用药基本合理.

    作者:郑利光;牛桂田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药师开展出院用药指导对提高神经科患者依从性的作用

    目的 评价药师开展出院用药指导对提高神经科患者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将神经科出院患者106例分为试验组65例与对照组41例.试验组由临床药师进行出院用药指导;对照组按以往模式由护士在出院时将药物发给患者,临床药师不进行干预.制订用药知识和依从性调查表,在出院2周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结果 在用药知识方面,试验组回答评分为良好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试验组75.28%,对照组46.33%,P<0.01).依从性方面,两组漏服药物患者比例(试验组18.97%,对照组29.73%,P>0.05)及自行停药患者比例(试验组12.07%,对照组21.6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对两组总漏服次数(试验组0.63%,对照组3.20%,P<0.01)及自行停药的药品总品种数(试验组13.16%,对照组30.19%,P<0.05)进行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药师对神经科患者出院用药的指导,有助于增加患者的用药知识并提高用药依从性.

    作者:安慧艳;刘芳;王攀峰;寿延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依折麦布治疗肝酶轻度异常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治疗肝酶轻度异常高脂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肝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轻度异常的高脂血症患者63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给予依折麦布10mg,qd;多烯磷脂酰胆碱2片,tid,治疗共12周.对照组32例,给予阿托伐他汀20mg,qd;多烯磷脂酰胆碱2片,tid,治疗共12周.分别于入选时及治疗4、8、12周测定两组血脂、肝肾功能、血常规、血糖指标及观察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血脂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用药前后肝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变化.结论 依折麦布可作为肝酶轻度异常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选择,安全性良好.

    作者:杨应军;袁旻池;支建峰;何宇波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建立PIVAs药品管理体系的初步探索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PIVAs)是全院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的场所,是在符合GMP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洁净条件下,由受过专门培训的药学技术人员(包括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全肠外营养(TPN)、细胞毒性药物和抗生素等的静脉用药的配置,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1].

    作者:陈晔;张建中;吕迁洲;范军;金知萍;李晓烨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不同提取方法对六味地黄丸中丹皮酚含量测定的影响

    六味地黄丸是滋补肾阴的代表方,由熟地黄、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6味中药组成,临床用于肾阴亏损、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1].

    作者:蔡进章;潘晓军;章波;林观样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奥美拉唑的化学配伍禁忌及药物相互作用

    奥美拉唑(omeprazole,Ome)是一种新型的胃酸分泌抑制剂,由于其选择性地抑制壁细胞的H+-K+-ATP酶,从而对各种刺激因素(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等)引起的胃酸分泌都可产生强大的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

    作者:李旭梅;涂厉标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有限取样方法在霉酚酸治疗药物监测中的应用

    霉酚酸酯(mycophenolate mofetil,MMF)是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的前体药物,其作为首选抗代谢增殖类免疫抑制药物在实体器官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方案中应用越来越广泛[1].

    作者:余自成;陈红专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上海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药物流行病学研究的起源与发展

    随着医药事业发展的突飞猛进,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不断给人类造成灾难和困扰.ADR的发生,对于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来说,其危害是极其严重的.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各国约有10%~20%的住院患者发生ADR,其中约5%的患者因严重的ADR而死亡.

    作者:杜文民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我院188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

    随着医药事业的发展和药品种类的增加,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的发生率也逐之增多.由于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期,故对药物的耐受性、反应性均与成人有较大差异.很多药物不仅在儿童患者临床上应用经验不如成人,而且药品说明书有时也不能提供更详细的资料.

    作者:张佐慧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68例分析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第3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的复方制剂,头孢哌酮通过在细菌繁殖期抑制细菌细胞壁黏多肽的生物合成而达到杀菌作用,舒巴坦对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产生的多种重要的β内酰胺酶具有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对所有对头孢哌酮敏感的细菌均具有抗菌活性.

    作者:马丽娜;冯明;周英智 刊期: 2009年第05期

  • 我国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及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传统医院药学工作内容和模式已难以满足医疗工作的需求,以合理用药为核心的临床药学工作和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PC)工作模式已成为21世纪我国医院药学的主要发展方向.

    作者:马国;朱依谆;张鹏;蔡卫民;华蓉蓉;王晔 刊期: 200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