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人血浆中左卡尼汀的I_E-MS/MS测定方法,并研究健康受试者口服左卡尼汀咀嚼片后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 采用双周期随机交叉试验设计.分别给予18名男性健康受试者左卡尼汀试验制剂或参比制剂2 g,运用LC-MS/MS法检测血浆中药物浓度,运用DAS Ver 2.0计算药动学参数,进行生物等效性判定.结果 参比制剂与试验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t1/2、ρmax、tmax、AUC0→24 h和AUC0→∞分别为(24.2±8.9)和(22.8±11.0)h,(15.8±3.8)和(14.9±3.8)μg·mL-1,(4.8±0.7)和(4.4±1.1)h,(253.0±56.9)和(246.2±57.8)μg·h·mL-1,(511.2±154.3)和(512.9±218.0)μg·h·mL-1.其药动学参数的计算未校正内源性左卡尼汀的血浆浓度.试验制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9±12.4)%(91.9%~102.6%).结论 检测方法简便、准确、灵敏.检测结果表明左卡尼汀两种制剂生物等效.
作者:罗晨辉;刘亚利;仇宇;蒋云;周晓;李玉光;崔美兰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测定瑞芬太尼抑制纤支镜辅助经鼻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ECe50).方法 将ASA Ⅰ级、择期全麻下行脊柱手术的30~60岁患者,按性别分为男性与女性组,每组20例.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联合效应室静脉靶控麻醉.所有患者在入室开通静脉并鼻黏膜充分表面麻醉后,静脉以丙泊酚效应室2 mg·L-1靶浓度镇静,在丙泊酚的血浆一效应室浓度达平衡后开始按Dixon序贯法输注瑞芬太尼.每例患者在瑞芬太尼血浆-效应室靶浓度达平衡后3 min开始经鼻将纤支镜送入声门,然后通过纤支镜引导置入气管导管,观察患者插管反应.当纤支镜进入气管内出现呛咳、插气管导管过程中多次呛咳或伴憋气及呼吸困难或烦躁不安、手足乱动均视为插管反应阳性.结果 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的瑞芬太尼ECe50分别为4.1μg·L-1(95%可信区间3.80~4.39μg·L-1)和3.7 μg·L-1(95%可信区间3.48~3.9μg·L-1)(P<0.01).结论 瑞芬太尼可抑制纤气镜辅助经鼻气管插管反应,且抑制插管反应的ECe50存在性别差异.
作者:张旭彤;卢园园;黄志莲;苏尔瞻;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黄芪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大鼠冠状小动脉平滑肌的舒张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采用高脂饮食诱导高脂血症大鼠模型,应用视频显微测量装置测定冠状小动脉内径.在去除冠状小动脉内皮后,观察累积浓度黄芪(0.01、0.03、0.1、0.3、1.0、3.0 g·L-1)对苯肾上腺素(PE)、KCI和4-氨基吡啶(4-AP)收缩的冠状小动脉作用及其对经格列苯脲、普萘洛尔、无钙液和无钙液加肝索预处理后的冠状小动脉作用.结果 高脂血症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累积浓度的黄芪(0.03、0.1、0.3、1.0、3.0 g·L-1)对PE(1μmol·L-1)和KCI(30 mmol·L-1)预收缩的大鼠冠状小动脉产生剂量依赖性舒张(P<0.05).经无钙液预处理后,黄芪(3.0 g·L-1)对冠状小动脉的舒张作用未被阻断(P<0.05);但经无钙液加肝素预处理后,该作用被抑制(P>0.05).累积浓度的黄芪对4-AP(3cnmmol-L-1)预收缩血管舒张作用与对照组比有明显的舒张作用,并呈浓度依赖性(P<0.05).而经普萘洛尔(1 μmol·L-1)和格列苯脲(1 μmol·L-1)预处理后,3.0 g·L-1的黄芪对PE预收缩血管舒张作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对高脂血症大鼠冠状小动脉平滑肌具有舒张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阻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质网上的三磷酸肌醇敏感的钙离子通道,抑制内钙的释放及细胞膜Kv通道有关.
作者:杨振宇;郭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评价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性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阳性药对照试验方法.试验组用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500 mg,iv gtt,bid;对照组用左氧氟沙星200 mg,iv gtt,bid,疗程7~14 d.结果 本研究共人组287例,试验组144例,对照组143例.细菌培养阳性病例193例,试验组94例,对照组99例,试验组总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9.57%和90.43%,对照组分别为59.60%和87.88%.其中呼吸系统感染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57.45%和91.49%,对照组分别为61.22%和83.67%;泌尿系统感染试验组的痊愈率和有效率分别为61.70%和89.36%,对照组分别为58.00%和92.00%,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细菌清除率为95.74%(90/94),对照组为93.94%(93/9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42%(15/144)和13.29%(19/143),主要表现为轻至中度的恶心、腹泻、头痛、皮疹、注射部位疼痛、静脉炎、ALT升高、BUN升高、Cr升高等,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甲磺酸帕珠沙星注射液治疗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急性细菌感染,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好.
作者:黄海;修清玉;方正;周新;张渊;万欢英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红景天苷(Sal)对兔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新西兰白兔36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和Sal组,分别以NS及Sal(200 mg·kg-1·d-1)连续灌胃4周,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各组分别于术后0,4.5、6 h取左室心肌制备石蜡切片,TUNEL染色计数凋亡细胞;摘取心脏标本前采血检测血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钙蛋白I(cTnI)、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0S)含量.结果 ①2组缺血4.5、6 h血CK-MB、cTnl含量均较0 h显著升高(P<0.05),且Sal组较NS组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2组急性心肌缺血早期不同时点(4.5 h及6 h)均可检出凋亡细胞,缺血4.5 h凋亡细胞指数高于缺血6 h,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Sal组凋亡细胞指数较NS组明显减少(P<0.05).③同一时点2组血NO、NOS含量比较,Sal组高于NS组(P<0.05);但同组内各时点NO、NOS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可诱导心肌细胞凋亡,Sal显著减少细胞凋亡并增加血NO含量,提示其抗凋亡作用可能与血NO含量增高有关.
作者:袁晓明;陈晓平;彭勇;刘丽云;何霁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患者的多药耐药基因(MDRI)C3435T、G2677T/A和C1236T位点的基因多态性对他克莫司(FK506)血药浓度的影响.方法 使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AxSYM)测定42例肝移植患者在术后1周和1个月时FK506的血药浓度,使用等位基因特异扩增法(ASA-PCR)对患者进行MDR1基因分型,比较不同基因型之间FKS06的浓度/剂量比的差异.结果 在42例患者中,C3435T中CC型16例(38.1%),CT型23例(54.8%),TT型3例(7.1%);G2677T/A中GG型4例(9.5%),GT型13例(31.0%),TT型8例(19.0%),GA型7例(16.7%),AT型10例(23.8%);C1236T中CC型6例(14.3%),CT型19例(45.2%),TT型17例(40.5%).根据移植术后第1周和第1个月的记录,在C1236T中CC型患者的浓度/剂量比小于CT型和TT型,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C3435T和G2677T/A中不同基因型之间的浓度/剂量比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肝移植患者中MDRI多态性与FK506血药浓度具有相关性,C1236T CC型患者拟取得相似的血药浓度要比CT型和TT型患者服用更高剂量的FK506.
作者:方洁;陈冰;张伟霞;金昭;余自成;蔡卫民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失眠患者的抑郁、焦虑因素和人格倾向,比较帕罗西汀或舍曲林联合曲唑酮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03年3月-2004年3月华东医院失眠门诊的患者,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评定,比较帕罗西汀、舍曲林分别联合曲唑酮治疗12、24周时量表分值下降情况.结果 146例失眠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为(49±9)分,抑郁自评量表(SDS)为(0.56±0.11)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l)为(16.9±2.7)分,焦虑与抑郁合并存在者69.2%.44例患者进行了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帕罗西汀、舍曲林联合曲唑酮治疗后12、24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分值下降显著(P<0.01).失眠患者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评定量表分值中疑病症、抑郁症、癔症的T分均值升高,达到偏离常模水平(T分60).结论 失眠患者多数存在焦虑、抑郁情绪,抗焦虑、抗抑郁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季闽春;顾之光;耿晓芳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用探针药物法测定大黄对大鼠肝细胞色素CYP2E1酶的影响.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组,给药组予大黄灌胃,以生理盐水组为空白对照,尾静脉给予CYP2E1探针药物氯唑沙宗,HPLC法检测体内药动学参数来评价各组的CYP2E1酶活性.结果 氯唑沙宗代谢符合二室模型,给药组t1/2β(1.18±0.28)h、AUC(20.09±12.11)mg·h·L-1、V(c)(0.30±0.21)L、CL(s)(0.94±0.59)L·h-1,对照组t1/2β(1.49±0.14)h、AUC(38.87±8.35)mg·h·L-0、V(c)(0.21±0.06)L、CL(s)(0.12±0.02)L·h-1.结论 大黄对大鼠肝细胞色素CYP2E1有诱导作用.
作者:陈荣;谢陶吟;邹素兰;徐星凯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对脑梗死急性期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120例经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CT)或磁共振扫描(MRI)确诊为脑梗死的患者,依据随机化分组,开展随机对照研究.在西医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规范护理康复的基础上,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加依达拉奉和灯盏花素治疗组)60例,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组)60例.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动态观察,评价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对照组为6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血脂等指标的改变也优于对照组.研究中未发现与使用药物等治疗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加用灯盏花索能明显地改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
作者:袁东运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临床药师的认知度和需求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分别对医务人员、患者、临床药学及药学本科生进行随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数据.结果 共发出1 300份问卷,其中针对医务人员的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79份,回收率95.8%.调查显示68.82%医务人员认为很有必要听临床药师的意见,66.67%医护人员认为临床药师有必要加强药物经济学知识.针对患者的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1份,回收率96.2%.调查显示56.84%患者主动向药师咨询相关用药问题.针对学生的300份问卷,回收291份,回收率97%.调查显示90.32%学生认为临床药师工作主要是血药浓度监测与指导临床用药,42%学生首选医院为就业对象.结论 医务人员对临床药师的需求较迫切,主要在药物经济学指导方面;临床药师工作包括提供药品信息、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用药咨询及药物经济学分析等;临床药师工作中除与患者有效沟通外,还需注意与医护人员的沟通协作.
作者:汤静;潘慧;徐松;刘皋林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索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的制备工艺和含量测定.方法 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采用新工艺生产,其主要成分利多卡因含量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在高速搅拌下混合,超级净化台上分装,室温6个月内质量稳定;利多卡因质量浓度在50~200 mg·L-1内与其峰面积(A)之间线性良好(r=0.999 9),加样回收率在99.1%,RSD为0.37%.结论 本制备工艺配制的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质量稳定;所建方法可用于复方利多卡因西甲硅油乳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陈瑞杰;蒋硕民;任斌;潘建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分离菌的体外药物敏感性,探讨该菌所致感染的治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BC感染81例患者的感染类型、临床表现及易感因素等,分析分离菌对抗菌药的敏感性.结果 81例均属医院感染,包括肺部感染62例、血流感染11例、尿路感染5例及伤口感染3例.所有患者均有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基础疾病及使用呼吸机等易感因素.对于该菌敏感率超过80%的抗菌药有头孢他啶、美罗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敏感的药物尚有复方磺胺甲噁唑、环丙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结论 BC感染都为院内感染,感染患者都有基础疾病或易感因素;该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高,应根据药敏结果选用抗菌药.
作者:董蘅;苏家春;华正豪;顾静文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病例] 女,83岁,曾有头孢拉定过敏史.因反复胸闷心悸10余年,加重4 d,伴气急入院.查体:t36.5℃.BP 140/90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双肺呼吸音低,可及少许干湿啰音.HR 86次·min-1,杂音不明显.
作者:詹红;缪红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病例] 女,27岁,体重45 kg,妊娠51 d.拟在门诊手术室行元痛人流术.既往体健,手术前血常规及ECG检查均正常,否认有药物过敏史及哮喘病史.
作者:冯秀玲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临床药学服务是医院药学工作发展的方向,有利于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这是医疗机构改革发展所提出的新要求.自2006年卫生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工作.
作者:杨春艳;梁民琦;丰连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随着药学理念的更新,医院药师的工作重点从药品供应向临床服务转换在药学界已达成共识.但由于国内临床药师的缺乏,相关制度的不完善,使临床药师开展工作面临许多问题[1].
作者:鲍引娟 刊期: 2009年第02期
氯氮平是目前公认的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它对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阳性症状和冲动攻击行为均有效,还可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对难治性分裂症的有效率达30%~60%[1].
作者:汪志良;范强 刊期: 2009年第02期
他汀类药物,即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3-hydroxy-3-methyglutaryl-coenzyme A,HMC-CoA)还原酶(GNG- CoA reductase,HMG-CR)抑制剂,是一种高效降血脂药物,主要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近年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抗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丛青;李斌 刊期: 2009年第02期
双氯芬酸(diclofenac)是一种新型苯乙酸类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因其药效强,使用方便,为临床常用药用.双氯芬酸是消炎、镇痛、解热药中为数不多的既能口服又能注射的药物,临床广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非关节性风湿病、非关节性炎症引起的疼痛,各种神经痛、癌症疼痛、创伤后疼痛及各种炎症所致发热等.
作者:阮莲芝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社会,而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降钙素是由甲状腺细胞分泌的多肽,具有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从而抑制骨吸收[1,2].鲑降钙素是人工合成多肽,是治疗骨质疏松的主要药物之一,在临床应用中一般耐受性较好,但时有不良反应发生.笔者对52例鲑降钙素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作者:金丽霞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对围绝经期功血患者诱导闭经的效果.方法 对无服药禁忌证、无手术适应证并自愿接受药物治疗的332例患者,行诊刮止血并排除恶性病变,连续服用米非司酮治疗6个月,观察诱导闭经效果,并检测血清生殖激素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服药期间所有患者均闭经,停药后301例患者直接进入绝经期,22例月经稀发,9例恢复正常月经;用药前后卵泡刺激素分别为(10.5±4.5)U·L-1和(7.1±2.7)U·L-1,黄体生成索分别为(8.1±1.7)U·L-1和(5.8±2.5)U·L-1,孕酮分别为(5.4±0.3)nmol·L-1和(3.2±0.2)nmol·L-1,雌二醇分别为(35.1±25.1)pmol·L-1和(10.9±8.7)pmol·L-1,催乳激素分别为(0.58±0.03)nmol·L-1和(0.49±0.02)nmol·L-1.子宫内膜明显萎缩;贫血得到纠正.结论 使用米非司酮诱导围绝经期功血闭经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沈景丰;赵玲萍;蒋盈盈 刊期: 2009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神经妥乐平行星状神经节阻滞(SCB)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头面部、上肢及胸背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74例.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神经妥乐平和1%利多卡因进行SGB.在每次阻滞前、阻滞后15 nin观察2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治疗前及治疗后1、2、3、4、8周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睡眠质量评分(QS).结果 SVB后15 min 2组血压、心率均下降,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神经妥乐平组治疗前VAS为8.84±0.66,QS为3.78±0.31;治疗8周后VAS评分和QS评分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11±0.38和0.2±0.13,与治疗前比较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利多卡因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采用神经妥乐平和1%利多卡因行SGB对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均有治疗作用,且前者止痛效果优于后者,而且霍纳综合征发生率低,对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和改善睡眠质量疗效显著;因此是临床治疗本病的较满意方法.
作者:林海;皮治兵;高小燕;林寿春 刊期: 200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