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6-3250
  • 国内刊号:11-3554/R
  • 影响因子:0.77
  • 创刊:1995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18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 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中医学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2年11期文献
  • 急性呼吸系感染疾病的舌象及其与症状的相关分析

    目的:采用相关系数分析法,对61名急性呼吸系感染病人的舌苔厚度、苔色、舌面pH值、舌面干湿度以及症状进行分析,探讨舌象特证与症状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在急性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中,舌苔增厚的出现率为97%,苔色积分异常者为98%,舌面pH值偏于酸性者为70%,舌面干湿度异常率为46%,显示具有低在0.32的相关性.结论:对不同舌象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舌象与症状之间相关性的研究,是探讨舌象形成机理以及辨证理论的基础步骤.

    作者:梁嵘;王召平;侯杨方;刘文兰;朱迎春;陈家旭;季绍良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扶正三法治疗慢性肝炎的临床应用

    慢性肝炎的病机为本虚标实,其临床症状均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本虚在于气血不足、肝脾肾受损,邪实责之湿热留恋、痰凝瘀血.邪气留连损伤正气使病程迁延,正气虚损抗邪无力致病情反复是其共同规律.笔者以健脾、柔肝、补肾三法为主治疗慢性肝炎取得较好疗效,兹介绍如下.

    作者:齐永茂;史彦芬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肾炎灵颗粒剂对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肾炎灵颗粒剂治疗慢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作用机理.方法:以肾炎灵颗粒剂治疗慢性肾炎和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过氧化脂质(LPO)、血浆和红细胞的超氧阴离子和SOD活性.结果:肾炎灵颗粒剂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过氧化脂质(LPO)、血浆和红细胞的超氧阴离子,提高SOD活性.结论:肾炎灵颗粒剂调整慢性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氧自由基代谢,可能是其临床疗效作用机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作者:孙伟;曾安平;王钢;邹燕勤;邵家德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蛰虫对肝纤维化大鼠IV.C、LN、HA的影响

    目的:研究蛰虫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以腹腔注射猪血清制备大鼠肝纤维化模型,以IV.C、LN、HA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观察蛰虫对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结果:蛰虫有降低IV.C、LN、HA的作用,并能改善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结论:蛰虫有减少纤维组织增生,阻止纤维化发展,促进纤维组织降解的作用.

    作者:袭柱婷;栾希英;李珂珂;单长民;姜学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狼疮肾合剂的药效学研究

    狼疮肾合剂分别在1.35g/kg、2.7g/kg和5.4g/kg 3个剂量组下与强的松(1.35mg/kg)减半合用,对同种大鼠异体肾皮质引起的Heymann肾炎有防治作用,能有效降低肾炎大鼠尿蛋白含量、血清尿素氮和肌酐含量;对卵蛋白-福氏完全佐剂引起的Ⅲ型超敏反应,3个剂量组在不同时间均能不同程度抑制大鼠皮肤超敏反应;同时对蛋清所致大鼠足肿胀有较好的抗炎作用,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实验结果提示,狼疮肾合剂与西药半量合用有较好的抗炎、抗变态反应等作用,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西药组.

    作者:张智;闪增郁;向丽华;陈燕萍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养阴益气活血方活性物质对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养阴益气活血方活性物质对脑缺血性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造成大鼠全脑缺血模型,观察脑匀浆液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环磷酸腺苷(cAMP)及血浆皮质醇(F)、全血谷光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含量变化及相应的病理改变.结果:养阴益气活血方在显著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中MDA、NO、ET、cAMP含量的同时,提高SOD、GSH-PX的活性.结论:养阴益气活血方能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对微血管和细胞损伤产生保护作用,因此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作者:别晓东;万海同;陈悦青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药2号方抗大鼠肝纤维化的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2号方对肝纤维化组织化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方面的影响.方法: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复制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模型,用中药2号方进行预防和治疗,观察了肝脏ATPase、ACP、CCO、5′-N、G-6-P、SDH、IV胶原、LN、FN的变化,用图像分析仪做定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中药治疗组上述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治疗组(P<0.01).结论:中药2号方有预防和治疗肝纤维化及保护肝细胞酶活性的作用.

    作者:姜学连;靳艳华;贲长恩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散血明目片抑制积血所致PVR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散血明目片对兔玻璃体积血所致PVR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血造兔右眼玻璃体积血模型,分别于造模后4周、8周观察增殖膜分级,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积血玻璃体中TNF-α、IL-6含量.结果:玻璃体积血4周,玻璃体内增殖不明显;TNF-α、IL-6含量:散血明目片治疗组与血塞通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模型组之间TNF-α有显著性差异(P<0.01)、IL-6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维持了TNF-α、IL-6 的高表达;8周,散血明目片组增殖轻;TNF-α、IL-6含量明显降到低水平,与血塞通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或P<0.01),与模型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散血明目片在玻璃体积血的早期能维持玻璃体内TNF-α、IL-6的高表达,在积血的中晚期能够降低玻璃体内的TNF-α、IL-6的含量.因此,散血明目片不仅可以加速玻璃体积血的清除,并且可以抑制玻璃体内细胞增生的启动、细胞的移行和增殖,从而预防PVR的发生发展.

    作者:李建超;彭清华;赵海滨;余惠旻;东长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生肌化瘀方对实验性大鼠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从细胞组织形态学角度探讨生肌化瘀方促进创面修复呈皮肤修复的机理.方法:采用体外培养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并用乳鼠皮肤成纤维细胞做对照,分别加入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制备的生肌方、化瘀方、生肌化瘀方大、小剂量药物血清.通过HE染色、透视电镜观察成纤维细胞形态学的改变.结果:生肌方可以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化瘀方能够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生肌化瘀方对成纤维细胞生长具有调节作用,即促进其增殖,又避免过度增生.结论:生肌化瘀方通过调控创面肉芽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影响Ⅰ、Ⅲ型胶原合成,使创面修复达到皮肤修复.

    作者:李斌;董莉;章云;王振宜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化大鼠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及肝脏超微结构的影响

    目的:研究观察加味四逆散对实验性肝纤维化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初步探索其防治机理.方法:采用人血清白蛋白(HSA)复制免疫性肝纤维化大鼠模型,设秋水仙碱为对照,观察加味四逆散对肝纤维大鼠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Ⅳ型胶原(放免法)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肝纤维化大鼠在应用加味四逆散防治后,血清HA、LN、Ⅳ-C含量明显降低,肝脏组织病理损害明显减轻,胶原沉积减少,纤维增生显著改善,肝细胞坏死得以修复,与病理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逆散能有效地改善肝脏微循环,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抑制星状细胞活性,减少肝内胶原蛋白合成和沉积,促进胶原降解,具有肯定的抗大鼠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孙守才;刘光炜;曾福海;刘国强;李晓苗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针刺对实验性动脉再狭窄模型前列腺素和血栓素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动脉再狭窄的作用机理.方法:用空气干燥法诱发大鼠颈总动脉再狭窄模型,以复方丹参注射液作对照,观察了针刺对动脉再狭窄模型大鼠血清中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和血栓素B2(TXB2)的影响.结果:针刺能升高6-keto-PGF1α的水平,降低TXB2的水平,降低TXB2/6-keto-PGF1α的比值.结论:调节6-keto-PGF1α与TXB2的平衡,恢复血管平滑肌张力,影响动脉再狭窄的病理进程,可能是针刺预防动脉再狭窄的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雷磊;徐国龙;周小军;田松;沈德凯;杨帆;尚容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康胃方对新生大鼠HP感染的根除及胃黏膜保护作用

    目的:HP悉尼菌株灌胃复制感染动物模型,观察康胃方对HP的根除及胃黏膜细胞保护作用.方法:SD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三联治疗组及康胃方组,除正常对照组外,每日经口接种109CFU/ml HP菌液0.1ml,共3次.8周后进行UBT,随即接受相应的治疗,共4周.疗后第4周,测定胃黏膜RO、NO、iNOS、MnSOD及NPSH的含量或活性.结果:HP感染动物,UBT与胃黏膜所含RO、NO、iNOS和MnSOD明显升高,NPSH显著下降(P<0.01).康胃方治疗后,UBT降低,其他指标明显改善(P<0.01).结论:康胃方对新生大鼠感染HP有明显的根除作用,并对胃黏膜有一定的细胞保护作用.

    作者:赵子厚;陈飞松;张锁雅;刘晋生;梁代英;任蜀兵;李春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肝脂消煎剂对脂肪肝大鼠血浆cAMP及抗脂质过氧化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讨肝脂消煎剂治疗脂肪肝药效学机制.方法:采用高脂饮食加白酒灌胃建立大鼠脂肪肝模型,以东宝肝泰作对照,观察肝脂消煎剂对脂肪肝大鼠血浆cAMP及肝微粒体后上清(sup)DTD、LPO的影响.结果:肝脂消煎剂能提高脂肪肝大鼠血浆cAMP含量,降低肝脏sup中LPO含量,提高DTD活性,降低血清、肝脏TC及肝功能酶活性,均明显优于东宝肝泰(P<0.05).其中降低血清、肝脏TC方面尤为突出(P<0.01).同时病理结果显示,肝脂消煎剂在改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方面明显优于东宝肝泰(P<0.01).结论:肝脂消煎剂具有良好的降血脂、抗肝脂、防治脂肪性肝炎作用.

    作者:马晓燕;董志刚;杨扬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鼻咽癌家系体质调查研究

    目的:调查鼻咽癌患者及其家系成员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方法:运用中医体质调查表,对16名初诊鼻咽癌患者、38名放疗后鼻咽癌患者、119名鼻咽癌核心家系成员及98名家系成员之配偶(作为对照)的体质类型进行调查.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鼻咽癌家系成员体质以虚弱质为特点,而鼻咽癌放疗后患者以虚热及虚瘀体质为特点.回归分析显示,虚弱质为家系成员的主要体质高危因素,虚热及虚瘀体质、癌家族史及嗜食腌熏食品为鼻咽癌患者发病相关的主要危险诱因.结论:虚弱质是鼻咽癌发生的首要内因和基本体质,而在鼻咽癌形成后及治疗中则出现虚热及虚瘀体质.

    作者:周小军;田道法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苗族药物金铁锁研究进展

    苗药金铁锁(苗语:Jenb tieeg sox)系苗族习用药材[1],首载于<滇南本草>,为石竹科植物金铁锁 Psammosilene tunicoides.W.C.Wu et C.Y.Wu的干燥根.别名独定子、昆明沙参、蜈蚣七、对叶七、白马分鬃等,分为布于贵州、四川及云南、西藏等地,具有散瘀定痛、止血、消痈排脓之功,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痛、胃痛、创伤出血等的治疗[2].目前金铁锁作为一种民间药物被日益重视,正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和开发.为了系统整理和进一步研究,现就金铁锁的研究状况做一综述.

    作者:王学勇;邱德文;蒋朝晖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作用机理实验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各种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二位.中医中药在治疗原发性肝癌方面占有重要地位,有关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作用机理的基础研究,国内外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现就近年来实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李东涛;孙桂芝;吴志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牵正灵治疗面瘫痉挛后遗症简介

    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是指面神经发生了非特异性炎症,从而引起面神经功能丧失.其病因虽不甚明了,但下列因素与本病有关,如风寒刺激,风湿性面神经炎,面神经管内的骨膜炎,滋养血管痉挛使面神经缺血等.其病理改变是面神经发生非炎性水肿、变性及萎缩.

    作者:孙连桂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逍遥散加味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35例

    笔者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女性更年期失眠,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有关资料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35人,均为女性,年龄40岁~60岁,其中40岁~45岁4人,45岁~50岁16人,50岁~55岁13人,55岁~60岁2人.35人均为正常进入更年期,没有妇科手术史,而且除外其他神经科疾患.失眠1个月到1年不等,平均3个月,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卧床1h以上不能入睡,睡后易醒,醒后难以再次入睡,每晚睡眠时间少于4h,多梦,白天精神疲倦.常见的伴随症状有潮热盗汗、心烦易怒、眩晕、焦虑、月经紊乱、心悸等.

    作者:冯立新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医动物模型的特点

    动物模型是认识与控制人类疾病的重要工具,建立动物模型的标准与方法体现着某种生命观、疾病观和方法论,它是实验医学的重要基础,是基本理论赖以发展的前提条件.近代以来,随着西医占据主流地位,以及伦理学的要求,直接通过人体进行研究已不可能,中医开始借鉴西医的动物模型方法用于自身的理论研究,但遇到两个大的困难:一是中医传统辨证方法无法在动物身上充分发挥,取证不全,辨证不准;二是没有自身客观指标,不得不借用西医标准与方法与中医之证生硬套用.

    作者:马晓彤;刘燕池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临床研究及评价方法

    对中医药研究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寻找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切入点,探讨制约中医药防治2型糖尿病的关键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提出中医药控制2型糖尿病不单纯从指标终点,而且更重要的是从临床与亚临床终点、成本效益、生存质量、卫生技术、中医证候进行系统评估,创建适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和内涵的临床评价方法.

    作者:刘喜明;谭凤森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祭仲景文

    二00二年四月九日,于南阳举行张仲景国际学术研讨会及经贸洽谈会,盛况空前.遵中华中医药学会之嘱,撰<祭仲景文>一则,立碑者为中华中医药学会,捐资者为河南省宛西制药有限公司.刊布此文,以为医史之一助云.

    作者:钱超尘 刊期: 2002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