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学说作为中医理论体系的方法论和基本内容,现代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但在研究中存在着不同层次阴阳概念的混淆、不同研究方向的混同、古代与现代方法论的同一等问题,值得以后研究中认真加以解决.
作者:邢玉瑞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宫环出血病病理生理机制.方法:(1)60例气虚血瘀型宫环出血患者完全随机分为GHⅡ治疗组和吲哚美辛对照组,7d为1个疗程.(2)采用放射免疫等方法观察宫环出血患者治疗前后月经血中NO、NOS、免疫五项的改变.结果:GHⅡ降低宫环出血患者月经血中NO水平;降低宫环出血患者月经血中C3、C4、IgG、IgA水平.结论:GHⅡ的作用机制在于:调整局部血管舒缩因子(如NO)水平,使血管舒缩状态趋于正常;调整局部免疫状态(如降低C3及IgG、IgA、IgM水平).
作者:张烨;尤昭玲;文乐兮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补肾益肺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高浓度长时间SO2熏吸法复制COPD动物模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的实验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补肾益肺胶囊组和核酪口服液组,每组各10只.肺组织切片行HE染色,并用病理图像分析系统之测微尺测量气管直径.采用单因素方差检验.结果:补肾益肺胶囊可以改善COPD动物模型的肺部炎症改变和细支气管气道重建;可以增加细支气管内径、缩小外径和改善内外径比值,与模型组相比存在差异.结论:补肾益肺胶囊可以防治COPD,其机理是通过改善了COPD的气道重建来实现的.
作者:张炜;毕小利;史苗颜;杨秋泓;冯峥;万粉娣;李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以前列腺素E1(PGE1)为对照组,观察当归四逆汤合路路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DLASO)的疗效.方法:40例DLASO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均有改善高黏状态及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血流动力学指标的作用;治疗组有调节血脂的作用;治疗组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结论:当归四逆汤合路路通能改善DLASO患者临床症状及血流动力学指标.
作者:汪艳娟;王行宽;陈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以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胃泌素(GAS)、胃动素(MTL)、肿瘤坏死因子-α1(TNF-α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并观察清热化湿方药对其影响与临床疗效.方法: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的脾胃湿热证患者60例,随机分清热化湿方药组及多潘立酮组,两周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放免法(RIA)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GAS、MTL及TNF-α1、IL-10水平并与2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结果: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GAS,MTL水平高于正常组;中药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多潘立酮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明显下降,中药组下降水平比多潘立酮组明显;脾胃湿热证患者TNF-α1高于正常组,IL-10低于正常组;治疗后中药组TNF-α1与治疗前相比明显降低,IL-10明显升高但未自调节至正常水平;多潘立酮组TNF-α1、IL-10虽有变化,但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中药组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组.结论:以消化不良为主要表现的脾胃湿热证患者血清胃动素、胃泌素、肿瘤坏死因子-α1、白介素-10的水平有明显变化,清热化湿方药对其有明显调节作用;清热化湿方药的临床疗效优于多潘立酮组.
作者:郭彦清;姚树坤;范海燕;田元祥;黄世玉;冯丽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研究骨碎补总黄酮对骨密度和血清IL-6、IL-4、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X线骨密度测量仪测定大鼠股骨、腰椎骨密度;应用放免法,通过自动酶免分析仪测定血清IL-6、IL-4、TNFα水平,在550nm光下读取OD值,应用标准曲线计算含量.结果:骨碎补总黄酮能显著提高大鼠股骨、腰椎骨密度,作用明显优于骨松宝对照组.骨碎补总黄酮能调节细胞因子IL-6、IL-4、TNFα的水平,其中中剂量组IL-6、TNFα较模型组明显降低,骨碎补总黄酮三个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IL-4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骨碎补总黄酮能明显提高去卵巢大鼠的骨密度,对血清TNFα、IL-6水平有抑制作用,对IL-4分泌有促进作用.
作者:谢雁鸣;许勇钢;赵晋宁;王智;李谨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肾健脾养血通利方对PCOS大鼠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选用Poresky的PCOS动物,观察大鼠体重、动情周期、血清胰岛素和IGF-I水平、性激素以及病理组织学的变化.结果:本方能降低PCOS大鼠的体重、维持动情周期、降低血清胰岛素和IGF-I水平;卵巢囊泡体积明显缩小,卵泡壁颗粒细胞层及黄体数量增加.结论:益肾健脾养血通利方具有降低血清胰岛素水平、改善多囊卵巢征象、恢复排卵的作用.
作者:黄玉华;赵子厚;柴松岩;张晓辉;张锁雅;梁代英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初步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医证候的分布规律.方法:采用SPSS(11.0),从全国九所医院收取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339例,研究其中医证候在年龄、性别、病程、地域、双手X线分期、类风湿因子、血沉、C反应蛋白、IgA、IgG、IgM等方面的分布规律.结果:类风湿关节炎的不同证候在年龄、病程、地域、双手X线分期上存在差异.中医证候在性别与相关实验室指标上差异无显著性.结论:RA患者年龄较轻者证候主要表现为湿热阻络、寒湿阻络,年长者以肝肾不足兼痰瘀阻络为主.在病程方面,肝肾不足兼痰瘀互结型病程长.各地域间证候分布不同.双手X线分期提示各证候均以Ⅱ期为多,其中寒湿阻络型以Ⅲ期、肝肾不足兼痰瘀互结型以Ⅰ期少见.性别和相关实验室指标在证候分布上变化不明显.
作者:何羿婷;付丽媛;阎小萍;冯兴华;苏励;刘维;曾升平;朱婉华;宋跃进;钱先;吕爱平;杨小波;陈伟;欧爱华;王昊;陶庆文;朱建华;张华东;周艳丽;陈志军;纪伟;覃光辉;王宝娟;何晓红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研究润肺止咳丸的杭炎,祛痰和镇咳作用.方法:以耳肿胀法,琼脂肉芽肿,酚红排泌,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为指标,观察润肺止咳丸对小鼠二甲苯致耳肿胀模型,对大鼠皮下注射琼脂肉芽肿模型及小鼠酚红排泌法模型,小鼠氨水引咳法模型的作用.结果:润肺止咳丸能明显减轻小鼠耳肿胀,抑制大鼠皮下肉芽肿形成,促进酚红排泌,延长咳嗽潜伏期及咳嗽次数.结论:润肺止咳丸具有抗炎、祛痰和镇咳作用.
作者:莫新民;孙淑荣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肾络通对单侧肾切除加重复阿霉素注射所诱导的肾小管间质纤维化大鼠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实验动物分为病理模型组、中药治疗组、西药治疗组和假手术组,采用生化、放免、免疫组化、病理图像分析等方法,检测肾功能、肾小管间质PCNA、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中药肾络通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尿β2-MG、尿NAG明显低于病理模型组,部分优于西药组.结论:肾络通可能是通过抑制PCNA和TGF-β1表达,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展.
作者:丁跃玲;赵玉庸;陈志强;张雪静;李国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药止哮平喘方对哮喘豚鼠炎性细胞的影响及诱导T淋巴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复制卵蛋白致敏哮喘模型.实验动物分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小剂量组、中药大剂量组,共5组.第一次诱喘24h后开始给药,共治疗8d.测量全血及肺泡灌洗液(BALF)中血细胞计数,以反映哮喘的炎症情况;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检测外周单个核细胞(PBMC)中T淋巴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哮喘模型组全血及BALF中炎性细胞数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中药大剂量组炎性细胞数均显著降低).哮喘模型组T淋巴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中药大剂量组T淋巴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结论:中药止哮平喘方能够降低气道及外周血炎性细胞的数量,具有抗气道炎症的作用;T淋巴细胞凋亡减少是哮喘气道炎症中T淋巴细胞功能亢进、在气道浸润的主要原因之一;中药止哮平喘方是通过诱导或促进T淋巴细胞凋亡来实现调节哮喘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抗气道炎症的作用.
作者:胡作为;周燕萍;王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小柴胡汤并用拉米夫定抗DHBV的作用,探讨中西药联合抗乙肝病毒的治疗思路及疗效差异.方法:将药物分成联合组(小柴胡汤合拉米夫定)、中药组(小柴胡汤)、西药组(拉米夫定),分别观察其抗DHBV的不同作用.结果:三组药物对DHBV的抑制作用,依次以联合组、西药组为强,但两组停药后均反跳明显;中药组作用也较显著,而作用较为持久,停药后无反跳.结论:就本实验方法观察,小柴胡汤合拉米夫定抗DHBV优势不明显.
作者:刘中景;柳盛;袁有斌;孙维会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清毒饮、养正片诱导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细胞凋亡及对细胞增殖周期的作用;探索其时效关系,为临床提供选择佳用药时机的实验基础.方法:制备含清毒饮、养正片药物血清,建立相应的培养体系,加入含药小鼠血清,培养K562细胞株;分别于培养12、24、36、48、72h收集细胞,固定、染色、上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人白血病K562细胞株存在有自然凋亡,正常小鼠血清无诱导该细胞凋亡的作用;清毒饮、阿糖胞苷具有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凋亡率愈加明显.清毒饮对K562细胞周期的影响,还表现出明显的时间依赖性;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当细胞出现明显凋亡时,细胞株S期显著下降,G0/G1期升高,提示清毒饮和清毒加养正合剂都可引起K562细胞株的G0/G1期阻滞,对凋亡的敏感性增强.结论:清毒饮能抑制K562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分化、诱导细胞凋亡,提示该中药复方具有从分子水平抗肿瘤细胞增殖的效应,这也是中药复方协同化疗药物治疗白血病在增效减毒方面的关键机制;清毒饮对K562细胞发生细胞毒作用,是通过抑制其细胞周期S期、将其阻滞于G1期,并通过促进K562细胞凋亡实现的,其作用强度与时间呈密切正相关.
作者:梁毅;陈志雄;丘和明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结合文献和临床研究,并分析了脑血管意外性昏迷和颅脑损伤性昏迷的病理变化,提出了血瘀窍闭是脑血管意外性昏迷和颅脑损伤性昏迷的关键病理变化.
作者:倪祥惠;李宝京;单静 刊期: 2004年第01期
探讨中医肝脏的实体内容及其与生理病理功能的关系.主要采取文献研究、理论探讨、古今比较等方法,根据中医古代文献记载、现代人体解剖学、肝脏功能认识的古今比较,临床辨病与辨证论治的实践综合研究,结果发现中医学中的肝脏有其实体基础,其生理功能与病理变化与人体肝脏、甲状腺、甲状旁腺密切相关,临床中医辨治的肝脏病变与人体肝、甲状腺、甲状旁腺病变相关.
作者:胡剑北 刊期: 2004年第01期
通过2例精原细胞瘤病例经过大剂量放疗后致无精子不育后,经中药治疗由无精、偶见精子到具有接近正常的精液质量表现,其中1例致女方怀孕生出健康女婴、随访18个月表明婴儿发育正常的过程,提出中药在明确的生精作用中可能具有尚未引起重视的对生精干细胞的直接作用.首次提出中药对生精干细胞可能具有诱导或促分化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应引起重视.
作者:张树成;贺斌;王弘毅;沈明秀;陈秋梅;王介东 刊期: 2004年第01期
例1:李某,男,50岁,于2000年12月18日因脑出血曾来我院住院,出血部位在右侧外囊与内囊之间,量约24ml,经用疏血通注射液及中药汤剂口服治疗1个月后痊愈出院,以后自服华佗再造丸、偏瘫复原丸等药,肢体及语言功能一直良好.
作者:赵德喜;王少华;姚金文 刊期: 2004年第01期
向玛莉(中文名),女,46岁,美国纽约人.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市贸大厦突被飞机撞塌,轰炸声震耳欲聋,烈焰灰雾腾空而复四散.
作者:朱曾柏 刊期: 2004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鼻敏袋泡茶对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单盲对照的方法对289例变态反应性鼻炎患者进行治疗,并在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实验室指标的变化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经过统计学分析,鼻敏袋泡茶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其总有效率为95.16%,复发率为11.98%.结论:鼻敏袋泡茶疗效明确,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药物.
作者:邢燕军 刊期: 200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