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是现代医学的新近产物,在古代中医药中没有相关论述.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不少医家探索了中医中药在肾移植临床和实验中的作用,取得了不少成果.现将近20余年来有关这方面的实验研究概述如下.
作者:贺学林;何强;黄洪锋;陈江华 刊期: 2006年第03期
雷公藤是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雷公藤及其衍生物具有抗炎和免疫调节等多种药理作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风湿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肾病、哮喘、肿瘤等.
作者:王珏;周志愉;易剑峰;何颖辉;贾红伟;吕爱平 刊期: 2006年第03期
对胸椎小关节紊乱症应用刮痧、拔罐为主进行了56例疗效分析,1次治愈(即时治愈)占91.7%,2次治愈占5.4%,总有效率100%.此法治疗简单易学,便于操作,且见效快,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永祥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评估综合疗法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疗效,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确诊的337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治疗A组、中成药治疗B组、中西药结合C组,并酌情给予前列腺按摩、心理指导、热水坐浴治疗.结果:治疗后C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优于A、B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效果满意,心理治疗对患者有着极大的帮助.
作者:张晓毅;周桂琴;郭英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脾虚模型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受体后信号细胞内钙离子的变化,并观察补脾方药党参、白术、补中益气汤对其的影响.方法:大鼠壁细胞采用EDTA-Pronase酶法消化而来.胃泌素受体检测采用放射配基结合实验,壁细胞内[Ca2+]i变化测定采用双波长荧光法.结果:大黄脾虚模型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结合位点数有显著降低,经补脾方药治疗后有所恢复;同时脾虚模型壁细胞内静息钙离子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经胃泌素刺激后壁细胞内[Ca2+]i有所升高,且脾虚模型升高幅度明显高于正常组,经治疗后此状态有所恢复,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虚证可能与胃泌素受体低表达相关,且壁细胞内钙离子处于低代谢状态,但对于胃泌素刺激的反应性增强,进而可能导致酸分泌敏感性相对增高,胃黏膜易损性增强.补脾方药对其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李燕舞;王汝俊;王建华;杜群;巫燕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上呼吸道感染,是多种致病菌或病毒侵害肺部,影响肺脏功能,以高烧甚者昏迷为主要病症特点,属中医温热病范畴.素体本虚弱,又感六淫之邪或温热疫毒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1,2].
作者:周艳华;隋宇;孙明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九香气雾剂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利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的方法造成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相关生化指标.结果:九香气雾荆能明显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血清肌酸磷酸激酶、谷草转氨酶活性、丙二醛和内皮素含量,并且能显著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一氧化氮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与生理盐水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九香气雾剂具有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生化指标的作用.
作者:于震;周红艳;王军;王玉升;刘建勋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清咽喷雾剂是根据养阴清肺汤加减化裁而成的中药喷雾剂,临床治疗急慢性咽炎有较好的效果.我们对其药效学特别是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清咽喷雾剂能增加强的松致小鼠免疫力低下时免疫器官(胸腺)重量和提高单核细胞的吞噬力,能促进强的松致小鼠免疫力低下时淋巴细胞的转化率,有提高细胞免疫作用,能增加强的松致小鼠免疫力低下时溶血素含量,有提高体液免疫作用.提示喷雾剂治疗慢性咽炎有效,可能与其能改善免疫功能有关.
作者:阮岩;陈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运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构建糖尿病(Diabetic mellitus,DM)肾阳虚证DNA消减文库.方法:选择汉族中医辨证为肾阳虚证的DM患者以及正常人做对照组,进行正向和反向消减杂交.用Rsa Ⅰ酶切用硅胶法抽提基因组DNA成大小不等的片段,分别连接两种不同的接头,进行两次消减杂交及两次抑制性PCR,将PCR产物与U/A载体连接,经蓝白斑筛选及菌液PCR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构建DM肾阳虚证DNA消减文库.结果:用SSH方法筛选出DM肾阳虚证的差异DNA片段,经克隆及PCR筛选出阳性重组质粒,从而成功地构建了DM肾阳虚证的DNA消减文库.结论:SSH技术能够快速有效地分离差异DNA片段以构建DM肾阳虚证DNA消减文库,为进一步筛选和克隆DM肾阳虚证相关基因奠定了基础.
作者:崔丽娟;赵晓山;罗仁;董晓蕾;周琳;孙晓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参蛇偏瘫胶囊对大鼠局灶脑缺血模型神经肽的影响,探讨其治疗脑缺血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FeCl3致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应用放免法测定SD和自发性高血压大鼠(HSR)血浆、下丘脑中ET和CGRP含量.结果:参蛇偏瘫胶囊可明显拮抗缺血24h以内的血浆CGRP降低及ET的升高,提高SHR脑缺血时脑组织CGRP含量.结论:参蛇偏瘫胶囊主要对缺血早期CGRP和ET的异常变化有改善作用,而对缺血后期神经肽尚无明显影响,且以升高血浆及下丘脑中CGRP含量为主,对血浆ET的升高也有一定影响.
作者:周刚;韩群英;赵敏;韩彩红;王忠;荆志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补肾益气活血方含药血清对硝普钠诱导的体外培养兔关节软骨细胞凋亡和bcl-2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取新西兰兔的关节软骨,将软骨细胞分离传代后,置入37℃、5%CO2培养箱内,各组在相应的血清培养24h后,采用TUNEL法和原位杂交法分别检测各组软骨细胞的凋亡和bcl-2mRNA表达.结果:①补肾益气活血方含药血清各组的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②补肾益气活血方含药血清各组对软骨细胞bcl-2mRNA表达明显高于模型组(P<0.01).结论:补肾益气活血方能通过上调bcl-2mRNA的表达,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达到防治膝骨关节炎的目的.
作者:唐勇;姜杰;孟辉;孙立;周永红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知柏地黄丸对肾阴虚幼龄大鼠血CORT、ACTH、CRH及肾上腺指数和肾上腺组织学结构的影响.方法:用氢化可的松每日腹腔注射法造成肾阴虚模型.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AMP含量无变化,cGMP含量明显降低,cAMP/cGMP含量明显升高,说明造模成功.与模型组比较,知柏地黄丸高剂量组可明显提高血浆CORT、ACTH、CRH及肾上腺指数.其疗效明显优于六味地黄丸组.知柏地黄丸低剂量组与六味地黄丸组比较,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镜下观察可见,模型组肾上腺各层明显变薄,皮质层萎缩尤为明显,部分细胞退行性变,类脂质空泡减少.知柏地黄丸治疗后,肾上腺各层增厚,退行性变细胞明显减少,类脂质空泡较多.结论:知柏地黄丸能显著提高激素性肾阴虚幼龄大鼠血浆CORT、ACTH、CRH及肾上腺指数,故证实该药可有效拮抗外源性糖皮质激素对HPA轴的抑制作用.
作者:史正刚;潘曌曌;张士卿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肝癥口服液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的影响,为临床应用肝癥口服液治疗肝癌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选取Ⅱb或Ⅲ期肝癌病人和健康志愿者各5例,分别在用药前及用药后8周采集血清,与SMMC-7721细胞共同培养24h、48h后,应用噻唑氮蓝(MTT)比色法测定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水平.结果:HCC患者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增殖抑制率在24h、48h分别为45.00%、39.32%;而健康志愿者为4.58%、7.70%,HCC患者含药血清对肝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健康志愿者.结论:肝癥口服液含药血清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促进其凋亡,表明肝癥口服液有抗肿瘤作用.
作者:宋海澄;王燕云;姚树坤;陆艳萍;韩依轩;舒荣;崔刘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结肠癌细胞抗失巢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处理结肠癌SW-480细胞,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结肠癌细胞抗失巢凋亡,采用软琼脂集落形成试验检测细胞的生长增殖.结果:姜黄素能有效地抑制结肠癌SW-480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且呈浓度依赖性.结肠癌细胞经姜黄素处理后,可促进失巢凋亡且与时间和浓度相关.结论:姜黄素可有效地抑制结肠癌细胞锚着不依赖性增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失巢凋亡有关.
作者:许则丰;范钰;丁佳逸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脑出血后抑郁动物模型脑内单胺神经递质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酪氨酸羟化酶的变化,研究中药颐脑解郁方对脑出血后抑郁的干预机理.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脑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变化及以西药百忧解为对照和中药的干预作用.结果:模型组脑内海马CA1区、扣带皮质、梨状皮质内5-HT阳性细胞表达减少,下丘脑TH阳性细胞表达减少,扣带皮质和下丘脑内NE表达减少;西药增加海马CA1、扣带皮质5-HT的表达,增加下丘脑TH的表达面积,增加扣带皮质、下丘脑内NE的表达面积增多.中药颐脑解郁增加海马CA3、梨状皮质5-HT的表达,增加下丘脑TH的表达面积,增加扣带皮质、下丘脑内NE的表达面积和光密度.结论:脑出血后抑郁模型大鼠脑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酪氨酸羟化酶表达下降,中西药可以通过增强TH、NE、5-HT的功能,增加其浓度,起到改善抑郁的作用.
作者:罗斌;唐启盛;司银楚;徐向青;侯秀娟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明·杜文燮<药鉴>虽以药名书,实贯穿着以五运六气学说(运气)为纲的医疗思维模式,认为百病根源,运气为先;百病生于气(六气),生死决于运(五运);治病六气为本、五运为标;运用药物气味顺逆而达脏腑补泻之效.
作者:杨威;张宇鹏;于峥;孙明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探讨补肾降脂方对高脂血症的治疗作用及机理;使用shimadiu CL-7200型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TC、TG、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ApoA、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APoB治疗前后基本无变化(P>0.05);对照组TC、TG、LDL水平明显降低(P<0.05),ApoA、HDL水平明显升高(P<0.05),而APoB基本无变化(P>0.05).
作者:李恩庆;佟晓辉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对化疗局部反应的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进行住院化疗、静脉注射的机会频繁,药物往往渗出血管外,有操作技术原因,也有血管自身因素,临床所见血管外渗比例可达5%~10%.常用的易引起组织坏死的化疗药物有:丝裂霉素、阿霉素、表阿霉素、阿克拉霉素、氮芥、更生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异长春花碱等,这类药物外渗时首先发生局部肿胀、疼痛难忍,继而皮肤由苍白转暗红,疼痛转为麻木,形成溃疡或组织坏死.
作者:杨玉兰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是临床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病机理和治疗方法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难点之一.本研究以胰炎灵颗粒治疗急性胆源性水肿型胰腺炎46例,取得了较好疗效.
作者:李运伦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方药对阿霉素所致大鼠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血清肌酸肌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0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心肌组织ET,心电图ST-T及Q波的异常率及心肌病理改变.结果:各项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模型组(P<0.01,P<0.05),但Q波异常率、NO、TNF-a、ET对照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镜观察,治疗组心肌病理改变明显减轻.结论:本方药可达到减轻心肌损伤、治疗心肌炎的目的.
作者:李永新;齐建兴;郭双庚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治疗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机理和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118例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随机抽取,分为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的糖脉康胶囊治疗组80例;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胰复康胶囊对照组38例,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并检测空腹及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80例,显效29例(36.25%),有效42例(52.20%),无效9例(11.25%),总有效率88.75%;对照组中显效9例(23.68%),有效19例(50%),无效10例(26.32%),总有效率73.68%,两组显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养阴、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能有效地改善糖尿病血管病变临床体征,并能降低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血液流变学指标,是治疗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有效方法,其中之化痰散结法必不可少.
作者:尹翠梅;吕蕾;郭俊杰;刘亚丽;徐秀峰;刘照宏 刊期: 2006年第03期
近,一位朋友以<思考中医>见赠,且曰:此书不但畅销而且作者一举成为与某老并列的中医名家,有关学界一片叫好之声.闻听此言,心中甚喜.
作者:赵洪钧 刊期: 2006年第03期
由于吸烟、环境污染等原因,肺癌发病率在近年内以惊人的速度上升.有人统计[1],自1995年以来,全世界发病率高的肿瘤是肺癌,目前每年新发病人数约为103万.我国肺癌发病率目前也已上升为首位.
作者:何秀兰;胡凯文;肖俐 刊期: 2006年第03期
根据历代和现代文献中相关肥胖的论述,结合临床实际,从脏腑、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出发,系统探讨了肥胖的病因病机.认为肥胖的主要病因病机是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劳逸失度以及先天不足,导致脾胃肝胆肾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水液膏脂代谢紊乱,水湿痰湿膏脂积聚而发为肥胖.
作者:卢思俭;王芬芬 刊期: 2006年第03期
中医论文即中医药学术论文,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织部分,在中医药学术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那么,它是怎样形成和发展的呢?笔者依据有关资料简述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赵允南 刊期: 2006年第03期
1 引言现代时间生物学认为,昼夜节律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机体随着自然界晨昏变更而出现的生物节律波动.轮班、睡眠剥夺等等因素则往往可导致昼夜节律紊乱,昼夜节律紊乱会对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负影响,表现为不同类型的睡眠障碍,睡眠-觉醒紊乱,胃肠道功能失调,疲劳,记忆力、反应力下降,精细动作障碍,甚至影响视力(复视、视觉不精确、调节困难)等等,从而导致工作效率降低,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1、2].本实验将大蒜制成膏药,观察该制剂贴敷神阙穴对于睡眠剥夺所致昼夜节律紊乱的调整作用,现将实验结果总结如下.
作者:王升旭;石娜;李求实;陈静;沈群;吴明玮;黄泳 刊期: 200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