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进一步认识、探讨三七有效成分Rx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机理提供实验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改良的Langendorff灌流装置建立离体大鼠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实验模型,分别用三七有效成分Rx灌流液小剂量5 mg/L,中剂量10 mg/L,大剂量20 mg/L,异搏定400 μmol/L,分别再灌注缺血离体心脏,从血流动力学(LVP、LVEP、CRP、HR),抗氧自由基(LPO),心脏能量代谢(ATP、ADP、AMP、CAMP),心肌损伤程度(LDH、CPK),血管内皮活性因子(TXB2、PGF1α)变化等方面观察三七有效成分不同剂量组与阳性药物异搏定及模型组比较观察.结果该药对血流动力学中指标LVP增加作用(P<0.05),LVEP、CRP、HR有下降作用(P<0.05);对LPO产生有减少作用(P<0.05);能量代谢中ATP、CAMP含量增加(P<0.05),ADP、AMP含量减少(P<0.05);对LDH、CPK产生减少(P<0.05);TXB2的释放减少(P<0.05),PGF1α的含量增加(P<0.05);各作用随药物剂量的增加而增强.结论三七有效成分Rx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低心率,增加心输出量,抗氧自由基的产生,减轻心肌耗能,减轻心肌损伤程度,降低LDH、CPK的释放,促进内皮活性因子的释放,保护内皮细胞;且剂量与效应成正比关系.提示三七有效成分Rx对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影响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钱越洲;刘宇;顾仁樾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持续性压迫后细胞凋亡的变化,探讨痉、痿证方对大鼠脊髓持续性慢性损伤局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大鼠颈椎前路螺钉压迫颈脊髓,螺钉留置持续压迫30 d以产生慢性损伤,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的TUNEL法对模型组及用药组的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脊髓受压后,灰、白质均有明显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凋亡,并以白质为明显,经药物干预后,阳性染色的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减少,染色变浅.与假手术组相比,各模型组细胞凋亡数明显增高,不同压迫程度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模型组以及治疗组之间相比,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痿证方组作用强于痉证方组.结论脊髓持续性压迫损伤后,受压区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都有明显的凋亡;痉证方、痿证方对脊髓慢性损伤后脊髓组织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的凋亡有抑制作用,痿证方强于痉证方.
作者:施杞;胡志俊;王拥军;李晨光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测定黑龙江地区不同产地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Lichrospher5-C18(4.6 mm× 2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0℃.结果黑龙江各地五味子中五味子乙素的含量均大于0.3%,其中以牡丹江所产五味子中所含五味子乙素高.结论本实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
作者:殷放宙;陆兔林;李林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通过用基因芯片方法研究肾阳虚骨关节炎温针治疗典型病例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索辨证论治的个体化医学治疗效果及分子疗效评定的新方法.方法对10例典型肾阳虚骨关节炎患者辨证评分,然后施以温针灸治疗,选出1例疗效好者,对其治疗前、后差异基因表达谱进行分析.结果所选患者肾阳虚证、疼痛评分分别减少26分和12分,基因芯片检测该患者治疗前、后血液获得有表达差异的基因57条,其中已知功能的基因有33条,与免疫相关者13条,约占整个已知功能基因的39.39%.结论温针治疗肾阳虚证有效病例的基因表达涉及面广,其分子机理包括免疫、能量、疾病、肿瘤等多个方面,但以免疫为突出.这提示可以以肾阳虚证的分子生物学为基础,来探讨辨证论治的个体化医学疗效及其评价方法.
作者:王米渠;陈聪;杨丽萍;黄信勇;侯志波;李常度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高蛋白饮食对慢性肾衰大鼠的血和肾组织 NO 和 NOS 的影响.方法通过先用5/6肾切除大鼠法制作慢性肾衰的动物模型,成功后再分别给予5/6肾切除大鼠不同蛋白饮食喂养2个月.观察不同蛋白饮食喂养的5/6肾切除大鼠血 BUN、Scr、24小时尿蛋白定变化;分光光度计比色法检测血 NO 和 NOS 水平;免疫组化法半定量检测肾组织 ENOS、NNOS、INOS 的表达.结果给予5/6肾切除大鼠高蛋白饮食,可导致慢性肾衰大鼠大量蛋白尿的产生,同时降低血 NO 和 NOS 水平及肾组织 ENOS、NNOS 的表达,增强肾组织 INOS 的表达.结论高蛋白饮食可通过导致5/6肾切除大鼠大量蛋白尿,降低 NO 和 NOS 对5/6肾切除大鼠的保护作用而加速慢性肾衰的进展.
作者:何立群;李均;曹和欣;秦秀芳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石斛属药用植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斛分子生物学方面研究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概括.结果对石斛分子鉴定、基因工程研究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今后药用石斛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前景.结论石斛属药用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为有效利用、开发、保护及开拓石斛资源创造了条件,也为以突变体和生物检测方法来克隆中药有效成分的功能基因探索了一条新路子.
作者:魏小勇;方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旋覆代赭汤加味预防以顺铂为主介入化疗引起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化疗前一周内服中药旋覆代赭汤加味治疗,对照组在化疗前30 min静脉注射恩丹西酮.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止吐有效率分别为70%和80%,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旋覆代赭汤能有效预防介入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且价格低廉,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周宜强;韩照予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抗早2号方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50例性早熟女童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75例,分别用抗早2号方和知柏地黄汤治疗,并观察患儿临床症状、体征、疗效,测定促卵泡生成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子宫卵巢容积、骨龄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84.0%和66.7%,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 LH 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B 超显示:治疗组治疗后子宫容积和卵巢容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用药后6个月骨龄显示:治疗组骨龄增长明显落后于年龄增长,减缓骨龄增长速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抗早2号方治疗女童真性性早熟的疗效确切.
作者:赵鋆;虞坚尔;朱敏华;曹潇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证体会,认为中风失语症病机不等同于原发中风病的病机,根据其病机特点提出宣肺、调督、活血相结合的方法治疗中风失语症.
作者:田胜利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介绍总结沪上针灸名家杨永璇的学术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杨永璇的针灸学文献.结果和结论杨氏的学术经验主要为针药并用、刺罐结合,切脉望舌、重视经络,注重手法、善用补泻,擅治中风、通常达变等四个方面.
作者:戎倩雯;杨奕望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功血汤治疗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9例青春期功血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6例采用中药功血汤治疗,对照组23例采用西医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及Hb、RBC、PLT、BBT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8.0%(P<0.01).结论功血汤能调养先天肾之气阴不足、后天脾失所养造成的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止.
作者:朱玉妹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鉴于方剂君臣佐使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尝试应用结构论来完善方剂的分析工具和组方原则(思路).方剂的结构包括一元式和多元式,一元式又包括单行式和相须式,而多元式则包括主辅式和复合式,并以经典方剂为例进行说明.
作者:邢斌 刊期: 2005年第01期
通过搜集整理历代中医主要论著,总结心律失常脉象相关论述.在秦汉时期,提出了心律失常典型脉象有促、结、代脉之名,明确结、代脉的概念,描述了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脉象的特征;在西晋至隋唐五代时期,以王叔和<脉经>具代表性,对心律失常脉象的认识不局限于促、结、代脉,还有数、迟、涩、芤及诸多死脉,确立了心律失常脉象更为客观具体的内容;在宋金元时期,诸多医家对<脉经>论述的心律失常脉象各有不同的理解,并对促、结、代脉、涩脉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对心律失常脉象的理解和认识更趋全面,更切合临床实际.
作者:包来发;汤晓龙;张宁 刊期: 2005年第01期
植根于中医基础理论,考据中医古典医籍,从理论上论述了脾胃在体质构成中的重要作用.提出生殖之精(体质在形态方面的雏形)的滋养、气血津液(体质构成的基本物质)的充养以及心肝肺肾功能(体质形态的维持因素)的正常发挥,皆赖脾胃化生的精微物质和脾胃的上下转枢机能,脾胃是体质形成发展的基础.
作者:胡春雨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从免疫调节解度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前景.方法综述和分析近年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病理和免疫调节治疗的研究.结果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病理与CTL,Th和DC密切相关;中医药可调节乙肝患者免疫力.结论中西医当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中发挥各自的优势.
作者:刘光伟;王灵台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总结和分析近十五年来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的文献.结果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疗效确切,但辨证和疗效评价的标准不一致.结论今后应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建立完善的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规范化诊疗体系.
作者:侯文光;岑珏;高志强;陈跃来 刊期: 2005年第01期
从脉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探头形式两方面对近20年来脉象传感器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概述,并提出了脉象传感器研究与应用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作者:燕海霞;王忆勤;李福凤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对上海医学高职教育的基本评价与岗位需求.方法根据上海医学高职教育的现状,以问卷形式调查上海各级医疗机构对医学高职教育的基本评价与岗位需求情况.结果和结论通过调查认为上海应进一步发展医学高职教育,并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作者:沈美萍;刘懿;周典;陆海英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客观了解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择期手术中的抗生素应用状况.方法由医院信息中心汇总2003年9月至2004年2月间的普外科择期手术者,并分析其抗生素应用的品种、时间、费用等情况.结果 265例患者的99.25%应用抗生素,平均应用时间为8.1d,人均费用为318.53元,抗生素的品种以阿莫维酸钾、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头孢哌酮钠等为主.结论该院普外科择期手术患者抗生素使用率高、种类较单一,使用时间较合理,费用控制较好.
作者:邵茵 刊期: 2005年第01期
肺纤维化属络病范畴,肺络痹阻是其基本病理,本虚标实是基本病机.本虚以肺肾两虚为主,标实以痰瘀阻滞肺络为主.肺纤煎通补并举,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目前,中医药干预肺纤维化的研究虽已取得一定的成果,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
作者:吴银根;唐斌擎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诊断决策支持系统的可行性.方法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用于中医诊断学,建立基于 Agent 技术的中医诊断决策支持系统.结果提出诊断结果产生与解释的设想,并提出了支持系统规划和实现的几点思考.结论认为多 Agent 技术特点基本符合中医的诊断特点,采用多 Agent 技术模拟中医诊断,是切实可行的.
作者:吴芸;周昌乐;张志枫 刊期: 2005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大鼠肝脏与 DEN 诱导肝癌高表达基因 DD31 完整序列的克隆.方法在以往采用 DDPCR 技术发现大鼠肝癌 DD31 EST 片断的基础上,采用 RACE-PCR 的方法筛选雄性 Wistar 大鼠肝组织 cDNA 文库.结果首次得到 DD31 的全长表达的基因序列 384bp,并实现 GenBank 的登录(GenBank 登录号为 AY653032).经检索该基因定位于19号染色体19p12-p13区带.采用 ExPASy 服务器中的 Translate 和 NCBI 中的 ORF finder 进行蛋白阅读框架(ORF)的识别,其中完整的 ORF 含有108bp,编码36个氨基酸.结论该基因在大鼠体内多组织均有表达,其中以肝组织、肝癌组织、脾组织和大脑组织中表达量较高.
作者:赵晓珍;方肇勤;管冬元 刊期: 2005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