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是一本主要反映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医疗、科研、教学发展水平和与研究动态的高级学术期刊,以学术性强、质量高、版式规范为特点,侧重从中医药学科发展前沿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的角度精心组稿,精编刊物。栏目围绕中医高等教育和学术研究的需求,以培养文理相通、医工理结合的高层次人才,开拓视野、增长知识、提高思辨和认识水平,促进中医药学术理论研究向深度和广度进军。
1 撰稿要求
1.1 总体要求 文稿力求内容新颖,主题明确,层次清楚,文字精练,语言通顺,用词规范,数据可靠。文稿一般以4 000~6 000字为宜,论著、综述类不得超过8 000字。
1.2 名词术语 医学名词以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国家自然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医学名词》及中医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中医药基本名词》系列为准。文稿内使用的名词术语前后统一,新名尚无统一译名时,首次出现应在名词后面圆括号内注明原文。药物名称应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和卫生部药典委员会编写的《药名词汇》或《中国药品通用名称》为准;属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新药,采用批准的药名;创新性新药,请参照我国药典委员会的“命名原则”。均采用国际非专利药名,不用商品名。新译名词应附外文原文。在摘要及正文中,如原词过长且文内又多次出现,第一次出现时一律先写出中文名词全称,后在圆括号内标注英文全称及缩写词,英文全称及缩写词之间用逗号分隔,以后再出现时则用简称。常用公知公认的缩写词可不加说明直接引用,例如:WBC、RBC、Hb、DNA、HBsAg、IgG、IgA、IgM、CO2、NO等。文中引用中国人姓名时,应写全名。
1.3 外文字符 必须分清大、小写,正、斜、黑、花诸体,并注意上、下角标使用准确。如kg不能写成Kg,ml不能写成ML,pH不能写PH或Ph。
1.4 数字用法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是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且很得体的地方,均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1.4.1 时间 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间,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年份用4位数表,如1999年不宜写成99年。避免用时间代词,如“今年”、“去年”、“近期”等。时间天用“d”表示,小时用“h”表示,分钟用“min”表示,秒用“s”表示。
1.4.2 数字范围的表示形式 表示范围用“~”,不用“-”。5至10应为5~10;5万至10万应为5万~10万,不能写成5~10万;3×109至5×109应为3×109~5×109,或(3~5)×109,不能写成3~5×109;60 %至70%应写为60%~70%,不能写成60~70%;60 mg至70 mg应为60~70 mg不能写成60 mg~70 mg;25.5±0.5摄氏温度应写(25.5±0.5)℃。
1.4.3 附带长度单位的数值表示方法 每个数值后的单位不能省略。如40 mm×20 mm×30 mm不能写成40×20×30 mm,也不能写成40×20×30 mm3。
1.5 计量单位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3100-1993《国际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规定,正确使用和书写单位的名称和符号。
1.6 统计学符号 应以国家标准GB/ T 3358.1-93《统计学名词及符号》为准,如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两因素析因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等。符号一律用斜体,大小写应写清楚,如:(1)样本的算术平均数用英文小写表示(中位数仍用M);(2)标准差用英文小写s;(3)标准误用英文小写s;(4)t检验用英文小写t;(5)F检验用英文大写斜体F;(6)卡方检验用希文小写χ2;(7)相关系数用英文小写r;(8)自由度用希文小写υ; (9)样本数用英文小写n ;(10)概率用英文大写斜体P。
影响因子:指该期刊近两年文献的平均被引用率,即该期刊前两年论文在评价当年每篇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
被引半衰期:衡量期刊老化速度快慢的一种指标,指某一期刊论文在某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被引论文刊载的时间跨度
期刊发文量:通常是指在特定时间内,一个学术期刊所发表的论文数量。计算期刊发文量是评估期刊生产力和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学者选择投稿期刊时常常考虑的因素之一。
期刊他引率:期刊被他刊引用的次数占该刊总被引次数的比例用以测度某期刊学术交流的广度、专业面的宽窄以及学科的交叉程度
总被引频次: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这是一个非常客观实际的评价指标,可以显示该期刊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平均引文率:在给定的时间内,期刊篇均参考文献量,用以测度期刊的平均引文水平,考察期刊吸收信息的能力以及科学交流程度的高低
牛磺熊去氧胆酸(TUDCA)是熊胆中的主要药理活性成分,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与胆汁酸代谢异常相关的疾病.目前,市场上提供熊胆制品的唯一渠道是通过引流取胆法,但是该法目前受到相关条例的限制,因此有必要找到新的获取熊胆制品的方法.综述TUDCA的药理研究进展及人工合成TUDCA的方法尤其是生物合成法的研究进展.
作者:史杰;陈思;赵淑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医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优秀中医儿科临床医师的重要途径之一.实践过程中发现:规范化培训普遍存在儿科医师来源缺乏、中医儿科基本功的训练不足、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够、中医儿科临床示教存在困难、培训基地带教模式缺乏中医特色、中医儿科专业规培生的就业缺乏保障等问题,对培养优秀的中医儿科医师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作者:薛征;阮艳艳;虞坚尔;孙海英;徐文斐 刊期: 2014年第06期
Warburg效应是肿瘤糖代谢重编程的重要表现,密切参与肿瘤形成并支持其恶性表型.从Warburg效应的成因及调控入手,突出了肿瘤糖代谢重编程的病理意义和研究价值,评价中药对肿瘤Warburg效应的调控靶点及机制,以期为抗肿瘤中药的药理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李晓芸;卞卡 刊期: 2017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电针对盘源性神经根损伤模型受损神经根超微结构的影响,探讨电针对盘源性神经根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12只,分为正常组、模型3d组、模型12d组、电针组.正常组无管压处理,模型组管压造模,电针组造模后电针干预.术后3d、12 d对大鼠进行灌注,取压迫区L5神经根,采用电镜和光镜观察神经根形态学变化,并测量髓鞘厚度和轴突直径.结果:电针组与模型12d组比较,轴突排列相对有序,髓鞘崩解较轻;运动根大直径(≥6 μm)轴突的平均髓鞘厚度以及感觉根中等直径(4.0 ~5.9 μm,2.0~3.9 μm)轴突平均髓鞘厚度均比模型12 d相应轴突髓鞘厚(P<0.05).结论:盘源性神经根损伤是神经根脱髓鞘和髓鞘再生的过程,电针可以减少此过程中因机械压迫而导致的神经根脱髓鞘,减轻轴突分布的紊乱,保护神经根.
作者:徐贵锋;高令军 刊期: 2015年第03期
4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运用酸甘化阴法治疗6个月.结果:口眼干燥症状缓解,Schirmer Ⅰ试验和含糖唾液试验的积分明显降低,提示本法对干燥综合征疗效确切.
作者:陈浩;陈湘君 刊期: 2005年第03期
目的:观察复方莪术油微球肝动脉栓塞对大鼠移植性肝癌的治疗作用.方法:制备75只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空白微球组、莪术油微球组、丝裂霉素微球组、复方莪术油微球组,每组15只.经肝动脉插管分别灌注0.2~0.3 ml 0.9%NaCl溶液、空白微球10 mg/kg、莪术油微球10 mg/kg、丝裂霉素微球2 mg/kg、复方莪术油微球10 mg/kg.比较各组大鼠肿瘤生长情况和坏死情况,观察复方莪术油微球对移植性肝癌大鼠血常规的影响.结果:复方莪术油微球组明显减小灌注后肝肿瘤体积,对肿瘤生长率的抑制更明显;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显示,复方莪术油微球组给药的大鼠肝脏内移植瘤组织坏死程度高于其他组;与丝裂霉素微球组比较,复方莪术油微球组明显升高大鼠血常规中WBC、LC、MN 3项指标.结论:复方莪术油微球经肝动脉栓塞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较单用莪术油微球和丝裂霉素微球抑瘤作用更明显,且可明显减轻丝裂霉素引起的血象异常.
作者:施华平;周玲玲;马健 刊期: 2009年第05期
对从人类孟德尔遗传在线服务(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OMIM,http://www3.ncbi.nlm.gov/Omim/searchomim.html)检索的舌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将无色,白、黄、红、蓝、灰、紫、五彩、黑、绿10种舌色及光滑、大、胖、瘦、畸形、半边、小、长、短9种舌形态的相关基因资料与上述舌色及舌形态的主证资料对照分析,发现一种遗传病可有多种证型,部份遗传病只有一种证型,非遗传性疾病有更多的证型.
作者:林乔;王米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在脉象客观化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72例健康受试者应用ALOKA Prosound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颈动脉WI检测,同步应用双DDMX-100脉象仪进行寸口脉、趺阳脉的脉象参数检测,分析三者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WI参数与脉象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寸口脉与趺阳脉的脉象参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WI技术有助于完善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作者:高东雯;肖沪生;徐芳;任亚娟;银浩强 刊期: 2013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与胃阴亏虚证患者体表温度、湿度及舌中温度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运用寒热湿诊测仪测定慢性胃炎脾胃虚寒证和胃阴亏虚证患者的手心、手背、手臂尺肤、额头、舌中温度及手心、手背、手臂尺肤、额头湿度,并与正常志愿者的体表、舌中温度及体表湿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胃阴亏虚组患者的手心温度、手背温度、尺肤温度、额头温度和舌中温度均显著升高(P<0.05),而脾胃虚寒组患者的手心温度、手背温度、尺肤温度、额头温度则显著降低(P<0.05);脾胃虚寒组患者的手背湿度、尺肤湿度、额头湿度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慢性胃炎的虚寒证与虚热证患者其体表温度及湿度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通过检测其定量值可能对慢性胃炎虚寒证与虚热证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果刚;程建丽;张妍妤;王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对颈型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力学的影响.方法:37例颈型颈椎病患者(治疗组)采用推拿治疗,共10次;另选取37例无颈椎病人群作对照(正常组).应用等速运动测试仪测定两组颈部后伸和前屈肌群总功及主动/拮抗比值的变化.结果:颈椎病患者颈部后伸和前屈肌群总功及主动/拮抗比值较正常人群低(P<0.01);经推拿治疗后,治疗组的总功及主动/拮抗比值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推拿治疗可通过改善颈部肌群的协调性以治疗颈型颈椎病.
作者:竺融;沈国权;张喜林;吴耀持 刊期: 2011年第06期
审稿速度很快,我是2月10日投的稿件,一个月不到就返回了审稿意见,速度上还是很认可的,编辑老师很认真负责,专家也很专业,给出的意见都很可观,让我受益很多。
求助各位学友,还有3天就投稿满一个月了,但是现在目前仍然是初稿待处理,请问这样是不是就没希望了呀。现在想撤稿了,官网也没有撤稿的选项,请问该如何撤稿呢?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审稿较快,14天左右就发回退修,退修之后10天左右再次退修,我吸取上一篇投稿的教训(退修了两次仍未达到要求,退稿了),仔细按照编辑发来的要求修改,顺便提一下,编辑人很好,修改之后很快录用,9个月之后见刊。
感觉还是挺难投的,不过编辑老师挺好的。去年八月份投了一篇文章,修改后录用了,今年投了篇,个人感觉比上一次写的好,却退稿了,可能这就是命吧
昨天联系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杂志社说我的文章还在初审当中,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出结果,好急,菩萨保佑过了,过了
文章接收速度还可以,我投稿的时间有些尴尬,恰逢是在放假的时候,耽误了一段时间。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在学术界还是有一定地位,还是不错的。编辑老师也很不错,比较推荐大家投此杂志。
各位学友,这个期刊是不是投稿就会通过初审? 看我很多投稿的朋友说,初审后被拒稿的也很多啊……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这个刊物免审稿费,版面费正常,效率高
五天了还是已发回执状态 什么情况?有人知道么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在同类刊物里面相对比较容易中,审稿有回复,退稿有温度(笔者之前的文章因改动较大,杂志建议退稿之后修改重投),不失为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