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8-861X
  • 国内刊号:31-1788/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6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17年6期文献
  • 炎调方对巨噬细胞中HSP70表达及其效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炎调方药物血清对离体巨噬细胞中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他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效应,以验证炎调方治疗脓毒症的作用途径和位点.方法:培养大鼠巨噬细胞RAW 264.7,将培养后的巨噬细胞RAW 264.7分为空白对照组(RAW 264.7+培养液)、正常血清组(RAW 264.7+正常大鼠血清)、炎调方药物血清组(RAW 264.7+炎调方药物血清),每组设4个平行孔.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增殖,确定炎调方药物血清的无毒性剂量范围;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细胞HSP70、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1β、IL-8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HSP70、NF-κB蛋白表达,以ELISA方法检测细胞TNF-α、IL-1β、IL-8蛋白表达.结果:炎调方药物血清的无毒性浓度范围包括10%~30%,故后续实验选取20%浓度的炎调方药物血清进行.正常血清组的各项指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组和正常血清组比较,炎调方药物血清组RAW 264.7细胞的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NF-κB、TNF-α、IL-1β、IL-8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炎调方治疗脓毒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上调HSP70的表达,进而抑制NF-κB的活化和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作者:何淼;计高荣;熊旭东;沈晓红;周钱梅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电针对吗啡成瘾大鼠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

    目的:探讨吗啡对大鼠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伏隔核(NAc)、前额皮层(PFC)内酪氨酸羟化酶(TH)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影响及电针的调节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电针治疗组,每组5只,模型组、电针治疗组采用吗啡自身给药成瘾大鼠模型.电针治疗组选取双侧L5、L2夹脊穴,20 min/d,电针连续治疗10 d;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不予电针干预.采用免疫组化法观察各组大鼠VTA、NAc、PFC内TH、GFAP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区VTA、NAc、PFC内TH及VTA内GFAP含量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治疗组大鼠脑区VTA、NAc、PFC内TH及VTA内GFAP含量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吗啡成瘾后大鼠相关脑区的多巴胺能神经元发生了相应改变,电针治疗可调节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异常表达,对吗啡成瘾大鼠的多巴胺能神经元起到保护作用.

    作者:梁艳;曾亮;张彦瑾;高晓悦;张晴;来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新雷公藤衍生物雷藤舒对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研究新雷公藤衍生物雷藤舒[(5 R)-5-hydroxytriptolide,LLDT-8]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联合白介素(IL)-17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ibroblast-like synoviocytes,FLS)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体外培养RA FLS,根据干预措施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LLDT-8+DMEM培养液,对照组加入等容量DMEM培养液;培养24 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同时加入含TNF-α、IL-17的DMEM培养液;刺激12h后,收集细胞,分离获取总RNA.采用Aglient基因表达谱芯片检测RAFLS基因表达的变化,利用KEGG数据库分析LLDT-8对RA FLS Pathway的影响.结果:①LLDT-8干预TNF-α联合IL-17诱导RA FLS后差异表达基因共408条,其中上调基因119条,下调基因289条.②LLDT-8能调控TNF-α联合IL-17诱导的RA FLS的细胞因子受体通路、趋化因子信号转导通路、Toll样受体通路、TNF信号通路、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等多条RA相关通路.结论:LLDT-8可能通过双向调节细胞因子受体通路、趋化因子信号转导通路,下调Toll样受体、NF-κB、JAK-STAT等信号通路达到抗RA作用,为进一步临床运用提供实验依据.

    作者:刘佳;童萍;何东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对Walker256荷瘤大鼠实施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引流术的可行性评价

    目的:评价实体瘤中心变性粉碎引流术(the method of solid tumors center's denaturation,smashing and drainage,TCDS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腹水型Walker 256乳腺癌细胞接种雄性SD大鼠腋下形成实体瘤模型,分别设模型对照组(A组)、实体瘤中心热变性组(B组)、热变性+中心粉碎+引流(TCDSD)组(C组)、TCDSD后粉碎腔内阿霉素和预知子种子醇提物复合给药组(D组).分别予相应干预,并分析各组大鼠肿瘤生长及肿瘤空腔重构情况,比较大鼠荷瘤体质量及对肝、肾、脾的影响.结果:瘤质量见C组<D组<B组<A组的趋势;抑瘤率见C组>D组>B组的趋势;C、D组大鼠肿瘤粉碎腔均被肿瘤及变性后肿瘤组织填满,实现术区重构;各组大鼠荷瘤体质量、去瘤体质量、肝肾脾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脾外观无明显差别,提示各治疗组均未见毒副作用.结论:TCDSD治疗实体瘤安全有效,是对完善和优化现有肿瘤治疗方案的积极探索.

    作者:卢涛;潘志强;方肇勤;梁龙龙;王晓敏;周张杰;卢文丽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黄芪解毒汤对乳腺癌细胞凋亡及Notch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黄芪解毒汤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凋亡及Notch1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该方抑制乳腺癌复发转移的可能机制.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分为黄芪解毒汤血清组、阿霉素血清组、参一胶囊血清组,另设生理盐水血清组.常规培养细胞,MTT法检测不同浓度含药血清对MCF-7细胞增殖的影响;选择佳抑制浓度的含药血清分别干预乳腺癌细胞,干预3d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MCF-7细胞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MCF-7细胞Notch1基因的表达.结果:MTT法检测结果显示,3种含药血清均可抑制MCF-7细胞增殖(P<0.05)且对细胞抑制佳浓度为20%含药血清.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血清组比较,黄芪解毒汤血清组、参一胶囊血清组、阿霉素血清组均可明显诱导MCF-7细胞凋亡(P<0.05);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血清组比较,黄芪解毒汤血清组、参一胶囊血清组、阿霉素血清组Notch1基因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黄芪解毒汤可能通过诱导MCF-7凋亡、降低Notch1基因表达起到抑制乳腺癌复发转移的作用.

    作者:吴世婷;刘丽芳;丁玲;肖洒;曾叶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升降散对脓毒症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升降散对脓毒症大鼠肾组织Toll样受体4(TLR4)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30只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每组各10只.对照组和模型组在造模前72 h开始灌胃0.9% NaCl溶液,治疗组灌胃升降散浓缩液;造模后24h采集动脉血检测肌酐(SCr)水平及肾组织检测TLR4 mRNA表达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治疗组SCr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但治疗组SCr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和治疗组TLR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P<0.01),但治疗组TLR4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升降散可以通过减少肾脏TRL4 mRNA表达,以减轻脓毒症大鼠肾损伤.

    作者:沙媛媛;包华枫;黄海;钱风华;赵雷;钱义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葛根芩连汤对自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ZDF大鼠FFA及NF-κB/IRS2通路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芩连汤(GegenQinlian Decoction,GQD)对自发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ZDF大鼠血清中游离脂肪酸(FFA)、胰腺组织中核因子(NF)-κB、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的影响.方法:8只雄性ZDF(fa/+)大鼠设为正常对照组,成模的雄性ZDF(fa/fa)大鼠24只随机分为模型组、二甲双胍组和葛根芩连汤组.二甲双胍组、葛根芩连汤组分别予二甲双胍0.3 g·kg-1 ·d-1、葛根芩连汤13.8g·kg-1·d-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同体积的0.9% NaCl溶液灌胃,均连续灌胃8周.每2周测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给药8周后取材,全自动生化法检测FF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大鼠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含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免疫印迹(Western blot,WB)法检测NF-κB、IRS2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质量、FBG、FFA、FINS、IRI均显著升高,ISI明显降低(P<0.01);胰腺组织中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IRS2的蛋白相对表达量下降(P <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组大鼠体质量、FBG、FFA、FINS、IRI均明显降低,ISI明显升高(P<0.05,P<0.01);胰腺组织中NF-κB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IRS2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P<0.01).结论:葛根芩连汤可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相关低度炎症反应中的细胞因子有关.

    作者:王烨;周琦;朱向东;司晓丽;王燕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制大黄-川芎药对对CIN大鼠肾组织Nrf2/HO-1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在前期发现制大黄-川芎药对能抑制对比剂肾病(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CIN)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基础上,进一步从核因子E2相关因子/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通路探讨该药对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组(A组)、模型组(B组)、药对组(C组)、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D组).C组于造模前7d每日灌胃制大黄-川芎水煎液,D组造模前3d每日腹腔注射NAC(150 μg/g).B、C、D三组按照文献方法制备CIN模型.造模后24h处死动物,并腹主动脉采取血测定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代谢笼收集24 h尿液,并测定尿液中急性肾损伤(AKI)标志物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γ-谷氨酰转肽酶(U-y-GT);分别提取肾组织中核蛋白和总蛋白,采用Westernblotting方法检测肾组织中Nrf2和HO-1蛋白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大鼠Scr、BUN、尿NAG、U-γ-GT均明显升高(P<0.01),肾组织中Nrf2、HO-1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1);与B组比较,C、D组Scr、BUN明显降低(P<0.05),尿NAG、U-γ-GT显著降低(P<0.01),Nrf2、HO-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结论:Nrf2/HO-1通路活化参与了CIN大鼠急性肾损伤过程,且制大黄-川芎药对可通过抑制该通路活化保护CIN大鼠肾功能.

    作者:龚学忠;邱安东;段怡汝;叶紫;郑君丽;王骞;王国华;王跃荣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雌激素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索隔药饼灸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雌激素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造模,成功后随机将SD大鼠分为模型组、隔药饼灸组和达那唑组,另设未造模的大鼠为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大鼠常规固定、暴露关元穴,不做其他处理;其余两组分别给予隔药饼灸法治疗、达那唑悬浊液灌胃,共2个疗程.待治疗结束后,用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组织及异位内膜组织形态学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E2水平;RT-PCR检测内膜组织芳香化酶(P450arom)和环氧化酶-2(COX-2)的mRNA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的异位内膜上皮细胞呈柱状增生,间质细胞密集,局部纤维化,血供丰富;隔药饼灸组的异位内膜上皮细胞萎缩,呈矮立方状,间质细胞萎缩,血供减少,局部呈纤维化.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E2水平和异位内膜组织P450arom mRNA、COX-2 mRNA的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隔药饼灸组和达那唑组大鼠血清E2水平和异位内膜组织P450arom mRNA、COX-2的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与隔药饼灸组比较,达那唑组血清E2水平和异位内膜组织P450arom mRNA、COX-2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隔药饼灸可能通过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血清E2和异位内膜组织中P450arom、COX-2的表达,从而抑制雌激素的生成代谢、抑制异位病灶的生长.

    作者:周志刚;肖小文;王萍;王晓洁;覃肯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消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子宫内膜基质细胞NF-κB/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消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和异位内膜基质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筛网法原代分离、培养EMs患者在位、异位及正常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将分离出的子宫内膜细胞分为正常组、在位组和异位组,其中在位和异位组再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西药对照组(孕三烯酮组)、中药低剂量组(消瘤方提取物5 g/L组)及高剂量组(消瘤方提取物10 g/L组),各组分别加入相应药物干预后采用RT-PCR方法检测内膜细胞NF-κB/MAPK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药物干预后发现,消瘤方高剂量组和西药组可抑制在位及异位子宫内膜细胞的NF-κB/MAPK p38信号因子的激活,降低NF-κB/MAPK p38因子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NF-κB/MAPK信号通路的激活密切相关,消瘤方可通过抑制子宫内膜细胞NF-κB/MAPK信号通路因子的表达,从而阻止内异灶的形成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作者:周华;张倩;齐聪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紫草地龙汤联合MTX治疗输卵管妊娠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紫草地龙汤联合甲氨碟呤(MTX)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共纳入符合观察条件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常规肌注MTX,治疗组在肌注MTX的基础上联合口服中药紫草地龙汤.定期检查肝肾功能及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阴道超声等,直至正常;同时,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及其他临床症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保守治疗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为69.8%,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血清β-hCG水平和消除病灶等的时效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副反应亦明显减少.结论:紫草地龙汤联合MTX治疗输卵管妊娠,可以提高保守治疗的有效率、减少住院天数、缓解MTX的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作者:牛芳;高华;马凤岚;钱俊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软脉煎联合常规西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软脉煎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2例肾精亏虚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治疗同时加用软脉煎口服治疗,疗程均为6个月.治疗前后评价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检测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TC、H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VL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Hcy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的Hcy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组患者的Hcy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复方软脉煎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证候和血脂指标,降低患者的Hcy水平.

    作者:杜文婷;王臻楠;顾耘;高东雯;孙卫华;龚路;徐辉;潘露茜;韩素静;孙国珺;许若玢;林宇栋;高爽;王嘉宜;吴建文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艾灸关元穴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关元穴对慢性肾小球肾炎(chronic glomerulonephritis,CGN)患者微炎症状态及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CGN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艾灸组42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肾脏病的常规治疗,艾灸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关元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于治疗前后检测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高敏C反应蛋白(plasma Creactive protein,p-CRP)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包括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治疗后,艾灸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76.2%和45.0%,艾灸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h尿蛋白定量、p-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艾灸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p-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SCr水平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患者的BUN与SC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GFR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艾灸组患者的BUN与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P<0.01)、G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艾灸关元穴对CGN患者具有明显的抑制微炎症作用,能有效缓解肾小球毛细血管损伤,降低蛋白渗出,从而改善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东梅;林星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改良胶圈套扎术治疗Ⅲ期混合痔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改良胶圈套扎术治疗Ⅲ期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纳入120例Ⅲ期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运用改良胶圈套扎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运用外剥内扎术治疗.术后评价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天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均无感染、无肛门狭窄或失禁.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天数较对照组均明显缩短(P<0.05),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创面疼痛、水肿、出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胶圈套扎术治疗Ⅲ期混合痔疗效确切,可与传统手术相媲美,且其具有手术操作简便、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及愈合快等优势.

    作者:李盈;吴炯;金炜;杨豪杰;韩昌鹏;金磊;李金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益气清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miR-146a表达和Th17、Treg水平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清络方对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miR-146a的表达及辅助性T细胞(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0)和对照组(n=30),同时纳入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给予甲氨蝶呤(MTX)治疗,治疗组患者辅以益气清络方口服,对照组患者辅以安慰剂口服,两组治疗周期均为12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所有患者的PBMC中miR-146a的表达及Th17、Treg水平,且采用相同方法检测所有健康志愿者的PBMC中miR-146a的表达及Th17、Treg水平.结果:①与健康志愿者比较,RA患者的PBMC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量和Th17水平均显著升高(P <0.05,P<0.01),Treg水平明显降低(P<0.01).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BMC中miR-146a相对表达量及Treg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P<0.01),Th17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PBMC中miR-146a的相对表达量及Tre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Th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清络方结合传统西药治疗RA的机制可能与上调miR-146a的表达,调节Th17、Treg水平相关.

    作者:朴雪梅;王亚乐;丁兴;何正阳;杭明辉;史鑫鑫;徐智辉;薛鸾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健脾解毒方治疗脾虚湿热型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健脾解毒方对脾虚湿热型晚期大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共选90例化疗失败的脾虚湿热型晚期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在常规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服用健脾解毒方煎剂,对照组服用复方斑蝥胶囊,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健脾解毒方对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中医证候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共有84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治疗组43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的中位OS为102 d(95%CI:95.6 ~108.4 d),对照组中位OS为80d(95%CI:76.1~83.9d),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显著改善15例、部分改善17例、无改善11例,对照组中显著改善9例、部分改善10例、无改善22例,治疗组的证候改善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CD4+、CD4 +/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脾解毒方可以延长化疗失败的晚期大肠癌患者生存期,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提高细胞免疫功能.

    作者:杨燕青;刘宁宁;刘煊;王炎;孙筱婷;冯媛媛;邓皖利;李琦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网络药理学预测中药复方治疗骨关节炎的分子机制

    目的:探索骨关节炎(OA)治疗中药的核心配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治疗OA的中药复方,采用Access 2003建立药物数据库,运用复杂网络方法建立药物配伍网络,以网络相对中心度较高的前5味药作为治疗OA的核心配伍.查找中药主要有效成分的人类活性靶蛋白和OA相关基因,采用通路分析软件(IPA)分析平台对中药及OA分子网络进行整合分析.结果:共纳入复方208首,牛膝、当归、甘草、杜仲和白芍构成核心配伍;去重后的靶蛋白共97个,OA相关基因365个.相关度评分较高的OA和中药分子网络功能均涉及结缔组织、骨骼和肌肉疾病、炎症和代谢性疾病.网络整合分析显示:TP53、PTPN1、RELA、DNMT1、NFκB1和VDR是OA和中药分子网络共同直接作用的分子;OA基因相关经典通路中,与中药靶蛋白相关度较高的通路有28条细胞免疫通路、17条凋亡通路、11条细胞生长与增殖通路.结论:中药核心配伍从机体免疫、凋亡、细胞增殖、代谢等多个方面综合发挥对OA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丽平;朱嘉;宋庆慧;张万强;卢海生;张平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经方合用探析

    通过研究《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经方合用的相关条文及历代名医名家运用经方的相关文献,探析经方合用的原因、合用原则、合用的形式及历代医家运用经方合用的典范,结合自己临床上经方合用的经验与体会,探讨仲景经方合用的思想,为临床经方合用提供方法与思路.

    作者:杜延军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医治“痔”的古代文献研究

    通过阅读中医古籍,对中医治疗痔疮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分析内治法、外治法的形成与发展源流,归纳中医治疗痔疮的分类和方法.内治法分为清法、补法、消法;外治法分为中药外用、结扎疗法、针灸法、导引法、枯痔法,这些方法为现代临证治疗提供重要思路与方法.

    作者:关威;李师;张晓明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及药理学研究进展

    综述中药复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及药理学研究进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数据库及参考书目,就中药复方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临床应用及在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血清药物化学、药代动力学、作用机制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方面的进展作一总结.

    作者:时潇丽;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评价市售阿胶的质量

    目的:基于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及聚类分析对市售阿胶进行质量评价,以期探索可靠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收集市售的10批阿胶商品药材,采用盐酸水解法制备水解氨基酸样品溶液,以异硫氰酸苯酯(PITC)和三乙胺柱前衍生化后进行HPLC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amino acid (4.6 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A为0.1 mol/L醋酸钠溶液(调pH至6.5)-乙腈(93:7)、流动相B为乙腈-水(80:20),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40℃.经梯度洗脱,得到各批阿胶中氨基酸含量,测定不同批次阿胶药材中17种氨基酸类成分的含量;使用相似度评价软件及SPSS 21.0软件进行相似度分析和聚类分析(HCA).结果:阿胶中氨基酸衍生溶液36 h内保持稳定,17种氨基酸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均>0.995,加样回收率在85.8%~120.2%;10批阿胶的氨基酸指纹图谱具有专属性,相似度均>0.95,聚类分析结果与相似度结果相似.结论:该方法可靠,操作简便,精密度和重复性良好,可用于阿胶中17种水解氨基酸含量测定;10批阿胶中所含的氨基酸分布及比例比较稳定,将指纹图谱与聚类分析运用于不同来源阿胶的质量鉴别,可为药材特征评价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作者:李婉斯;李婷;陆春怡;丁越;张彤;聂岚岚 刊期: 2017年第06期

  • 陆金根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肛瘘经验

    介绍陆金根教授治疗小儿肛瘘的临床经验.对于小儿肛瘘,陆教授主张以手术为主,根据瘘管走形采用切开、拖线、垫棉压迫等方法;低位肛瘘多采用一次性切开根治术,多支管的复杂性肛瘘采用拖线术,后期结合棉垫压迫.同时配合中药内服,重视调理脾胃,以健脾止泻为主,兼以驱除胎毒,外用洗剂、丹药、散剂等.并举验案1则.

    作者:蒋晓雪;王琛;曹永清;俞婷 刊期: 2017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