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不同中医治法对细胞内蛋白激酶级联分子的影响.方法采用Affymetrix Rat 230A GeneChip检测了二乙基亚硝胺(DEN)诱导的大鼠肝癌模型组、不同中医治法组和西医治法组肝癌(含肝)组织,以及正常组肝组织基因表达谱的改变,根据有关基因功能分类的方法,筛选模型组表达大于正常而经过各种治法治疗后表达小于模型组的细胞内信号转导蛋白激酶级联分子.结果西药组下调显著3个基因,中医全方、清热、活血和健脾治法分别下调的3、2、2和3个基因.结论不同中医治法调节的靶点基因是不同的.
作者:赵晓珍;方肇勤;管冬元;阚卫兵;吴中华;盛学仕;高必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表达的差异以及红藤颗粒剂对其调节作用.方法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内异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红藤颗粒高、中、低(含生药浓度分别为120、80、55 g/kg)剂量组,达那唑高、中、低(分别为80、40、20 mg/kg)剂量组,以及去势组和空白组,共8组.采用明胶酶谱法测定给药后大鼠在位以及异位内膜组织中MMP-9和 MMP-2蛋白表达.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在位和异位组织中均有MMP-9和 MMP-2蛋白表达,红藤颗粒剂和达那唑高剂量组均能显著抑制在位和异位组织中MMP-9和 MMP-2的活性(P<0.05),与去势组作用相当.结论红藤颗粒剂可抑制MMP-9和 MMP-2蛋白表达,这可能是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之一.
作者:张婷婷;刘津翚;束兰娣;戴德英;朱焰;邱晓燕;孙祖越;曹霖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通过清热抗感冲剂对实验性免疫低下小鼠及正常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探讨该冲剂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18~22 g小鼠100只,雌雄各半,其中50只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中药对照组(银翘解毒片组)、西药对照组(γ-干扰素组)、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另50只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每天给药1次,连续7 d,造成免疫低下小鼠,然后随机分为环磷酰胺对照组、环+中药对照组、环+西药对照组、环+小剂量组、环+大剂量组.各组连续用药3 d后,处死,采血及血清,分别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及放免γ测量仪检测IL-2含量.结果清热抗感冲剂能显著增加正常小鼠和注射环磷酰胺引起的免疫低下小鼠的CD+4T细胞亚群的数量,增高CD+4/CD+8T细胞亚群的比值;提高血清中IL-2生成水平(P<0.01或P<0.05).结论清热抗感冲剂对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作者:王欢;乔模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活血通窍方经鼻腔给药对大鼠变应性鼻炎的一般行为及组胺的影响.方法采用2%卵蛋白(OVA)生理盐水溶液喷雾吸入法,造成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取造模成功动物50只, 随机分为5组,即中药大剂量组(4 g·kg-1·d-1)、中药中剂量组(3 g·kg-1·d-1)、中药小剂量组(2 g·kg-1·d-1)、西药组及模型组.于造模第11天起,各组均每日滴鼻给药3次,每侧15 μl,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用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滴鼻治疗.西药用伯克纳鼻喷雾剂,每次每侧1揿.连续用药15 d.观察给药后大鼠鼻部外在行为学的改变情况;用荧光比色法测定鼻黏膜组织中的组胺含量;观察鼻黏膜切片的病理学改变.结果活血通窍方各剂量组均有改变大鼠行为的作用,能显著减轻变应性鼻炎所致的鼻黏膜组织形态学的改变,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活血通窍方大剂量组和中剂量组能抑制鼻黏膜中的组胺含量,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经活血通窍方滴鼻给药后,显示了药物对变应性鼻炎模型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嗜酸细胞活性、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有关.
作者:李颖伟;潘颖宜;郭忻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对冠状动脉结扎致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的中医证型进行反证研究.方法采用冠脉结扎法复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依活血祛瘀、通阳散结、回阳益气、益气养阴不同治法选择经典复方失笑散、瓜蒌薤白白酒汤、参附汤和生脉散,对临床常见的冠心病(胸痹)证型进行比较研究,观察各组方药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栓素(TXB2)及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等指标的影响.结果中医治疗各组均有一定的疗效,均能提高SOD、6-keto-PGF1α的水平,降低MDA、TXB2的水平.综合各组的整体疗效,其中尤以失笑散组为显著,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瓜蒌薤白白酒汤组次之,参附汤组和生脉散组与模型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冠脉结扎法建立的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具有心血瘀阻的性质,今后的研究涉及胸痹心血瘀阻证型,似可采用冠脉结扎法造模.
作者:陈世宏;叶耘;尚正录;卫洪昌;尚云;严世芸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扶正抑癌方抗大肠癌肝转移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BALB/C裸鼠随机分为5组:模型组、中药组、化疗组、防治组、联合组,以5×106个/ml浓度的LoVo细胞悬液0.2 ml接种于裸鼠脾脏,建立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后4组分别予扶正抑癌方治疗、5-Fu治疗、扶正抑癌方防治、扶正抑癌方+5-Fu治疗,分别从移植瘤和转移瘤的重量、形态学以及血清癌胚抗原浓度来观察扶正抑癌方的疗效.结果与模型组相比,防治组、联合组、化疗组脾脏接种瘤、肝脏转移瘤重量均减轻(P<0.05),其中联合组低于化疗组(P<0.05);而且联合组、化疗组CEA含量明显降低(P<0.05).中药组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扶正抑癌方联合5-Fu可以降低模型动物的肝转移发生率,抑制脾脏接种瘤、肝脏转移瘤的生长.
作者:盛学仕;张瑞芳;庞慧芳;章忱;卫洪昌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分析正常和诱导凋亡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建立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培养体系,使用抗Fas抗体诱导凋亡,分别从正常组和诱导凋亡组的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中抽提mRNA,经反转录后用Cy3、Cy5荧光标记,获得椎间盘软骨细胞cDNA的探针,再与BiostarR-40s的基因表达谱芯片杂交,ScanArray 4 000激光扫描仪扫描,GenePix Pro 3.0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图像分析、标准化处理、Ratio值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凋亡细胞与正常细胞比较,共筛选出明显变化的基因231条.在30条表达有差异的已知基因中,20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下降(Ratio<0.5),10条基因表达量明显上升(Ratio>2).变化的基因包括蛋白酶类,生长因子类,信号转导通路类等方面.结论初步筛选出大鼠颈椎间盘软骨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为研究颈椎病在基因水平上的病理变化提供了基础.
作者:孙鹏;王拥军;施杞;周泉;刘梅;胡志俊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健择联合顺铂方案(G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减毒作用.方法 34例拟行GP方案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参附先期治疗组(18例)和参附后期治疗组(16例).参附先期治疗组:于第1疗程化疗前3 d开始用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化疗实施GP方案;第2疗程仅用GP方案作自身对照.参附后期治疗组:第1疗程仅实施GP化疗;第2疗程化疗前3 d开始用参附注射液,后实施GP方案.通过随机自身前后交叉对照,观察参附注射液对GP方案毒性的影响.结果总体参附+GP方案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毒性均较GP方案低(P<0.01),其中参附先期治疗组参附+GP方案的血液毒性较GP方案低(P<0.01),而参附后期治疗组两方案无显著差异.参附注射液对气虚痰湿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显示较好的减毒作用(P<0.01或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时的血液毒性和消化道毒性,对气虚痰湿型和气阴两虚型患者的减毒作用较明显;早期联合应用参附注射液,减毒作用更好.
作者:吴万垠;龙顺钦;张海波;柴小姝;邓宏;薛晓光;王斌;罗海英;刘伟胜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发病与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对17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患者,运用频数统计等方法对其症状及证候表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78例患者共收集到症状25个,频次在20次以上的有9个,频次在50例次以上的有胸闷、胸痛、憋气、痛时汗出4个.1、2、4、8、10、11月气候变化较明显的月份,相应的发病数也居多.证候要素有12个,其中血瘀、气虚、痰浊占全部病例的比例分别是94.94%、 66.85%、57.30%.结论ACS常见临床症状数量有限,发病与季节(气候)有关,不稳定性心绞痛(UA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在临床表现及病机方面具有相似性,邪实正虚是ACS的主要病机,而邪实矛盾更为突出,内热在AMI中更多.
作者:衷敬柏;王阶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益气清络饮治疗气虚湿热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与机制.方法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益气清络饮治疗组和雷公藤浸膏片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关节局部症状、握力、ESR、RF及药物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活动性症状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总有效率达90%,与对照组相似(P>0.05),且在降低患者RF、Ig、CRP、ESR(P<0.01)及提高Hb与RBC方面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1),而副作用发生率则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清络饮能通过改善患者免疫指标的紊乱,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控制病情的发展,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陈湘君;顾军花;胡秋荣;茅建春;周时高;苏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有胃黏膜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的治疗效果.方法将内镜和病理确诊为CAG且伴有Dys和(或)IM的78例患者,予中医辨证治疗.结果中医辨证治疗总体疗效为69.20%;患者治疗前后腺体萎缩程度缓解明显;患者治疗前后黏膜Dys、IM改善显著.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CAG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使黏膜Dys、IM改善.
作者:柯莹玲;单兆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通过探讨气虚血瘀在高血压肾损害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认为气虚血瘀是高血压肾损害的病理关键,并探讨了益气活血法治疗高血压肾损害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彬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对丹参的药理作用和在器官保存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丹参具有改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微循环、抑制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因子的分泌等作用,能减轻组织损伤,在器官保存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作者:韩秋成;朱有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通过对环状混合痔不同手术方式的演变、发展以及近年来多种改良术式的文献回顾,对各种不同术式的疗效、不良反应及趋势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
作者:王琛;陆金根 刊期: 2005年第04期
介绍英语医学论文摘要的基本结构及中医论文摘要英译的基本原则.
作者:汪腊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目的建立黄英咳喘糖浆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鉴别处方中黄芩、罂粟壳、甘草、杏仁和薄荷脑;HPLC法测定麻黄中盐酸麻黄碱与盐酸伪麻黄碱的含量.结果 TLC能较好地检出黄芩苷、盐酸罂粟壳碱、可待因、甘草酸铵、苦杏仁苷和薄荷脑.盐酸伪麻黄碱在0.36~18.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2%;盐酸麻黄碱在0.06~3.0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8.1%,RSD为1.1%.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王凌;陈逸红 刊期: 200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