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8-861X
  • 国内刊号:31-1788/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6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13年2期文献
  • 地龙提取液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

    目的:观察地龙提取液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生长及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并探索相关分子机制.方法:将裸鼠皮下注射人结肠癌HCT116细胞以建立小鼠移植瘤模型,分为模型组和地龙组,分别灌胃给予溶媒和地龙提取液(100 mg·kg-1 ·d-1),持续28 d,其间测量肿瘤体积.干预结束后取材,称取肿瘤质量,分析肿瘤组织中血红蛋白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CD31和CD105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JAK和STAT3的蛋白及磷酸化水平.结果:地龙提取液可以抑制肿瘤体积及质量,从肿瘤植入后第12天开始即有显著作用(P<0.05).地龙提取液显著降低肿瘤组织中血红蛋白含量以及内皮标志物CD31和CD105的mRNA水平(P<0.01),地龙提取液显著降低JAK及STAT3的磷酸化水平(P<0.01).结论:地龙提取液对小鼠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及血管新生有显著抑制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JAK-STAT3通路有关.

    作者:刘松江;孙姮;闫珺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噬在染料木素抑制结肠癌HCT116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观察染料木素(genistein)对结肠癌HCT116细胞的自噬诱导作用并探讨其在抗肿瘤增殖中的作用.方法:不同浓度(0、5、10、20、40、60、80 mg/L)染料木素及80 mg/L染料木素联合2mmol/L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分别作用于HCT116细胞24、48、72 h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通过双荧光素酶慢病毒载体构建LC3及突变LC3(LC3 Mu)基因过表达的HCT116细胞,经100 mg/L的染料木素处理24h后,荧光显微镜观测荧光在细胞内聚集情况.不同浓度(0、10、50、100 mg/L)染料木素处理HCT116细胞24h后,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LC3蛋白Ⅱ/Ⅰ的比例.结果:CCK8法细胞增殖实验的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24h、48 h、72 h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5.70 mg/L、34.44 mg/L、20.56 mg/L,而3-MA可以降低染料木素对HCT116细胞的抗增殖作用(P<0.01).荧光显微镜观测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可以诱导HCT116细胞中LC3荧光蛋白的聚集(P<0.01),从而参与自噬小体的形成;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随着染料木素浓度的增加,LC3蛋白Ⅱ/Ⅰ的比例逐渐升高(P<0.01).结论:染料木素可能通过上调LC3蛋白Ⅱ/Ⅰ的比例诱导细胞内自噬体的产生,从而抑制结肠癌细胞的增殖.

    作者:孙健;石磊;季青;王依屹;张珏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肠胃清对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化疗的减毒作用

    目的:研究肠胃清对裸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奥沙利铂(L-OHP)化疗的减毒作用.方法:构建裸鼠人结肠癌细胞HCT116皮下移植瘤模型.造模后裸鼠分为空白组、L-OHP组、肠胃清组、肠胃清联合L-OHP组(联合组),每组10只,分别用0.9% NaCl溶液、L-OHP、肠胃清、肠胃清联合L-OHP干预30 d.观察各组裸鼠体质量的变化,检测裸鼠脾脏质量,计算脾脏指数;检测裸鼠肝功能[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肾功能[尿素氮(BUN)、肌酐(SCr)],心功能[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结果:L-OHP组裸鼠体质量减轻18.1%,较空白组明显减轻(P<0.01);与L-OHP组比较,肠胃清组及联合组裸鼠体质量下降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血清AST、ALT、SCr、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HP组CK、LDH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P<0.01);肠胃清组及联合组CK、LDH水平较L-OHP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P<0.01).L-OHP组脾脏指数较空白组明显降低(P<0.01);与L-OHP组比较,肠胃清组及联合组裸鼠脾脏指数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L-OHP对裸鼠副作用较大,肠胃清联合L-OHP后可减轻L-OHP化疗的毒副作用.

    作者:余倩云;许建华;李朝衡;洪坚锋;张瑞娟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当归四逆汤对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水通道蛋白1活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对慢性血瘀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ies,DPN)大鼠坐骨神经组织水通道蛋白1(aquaporin1,AQP1)活性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雄性Wistar大鼠4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甲钴胺组和当归四逆汤(中药)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均通过喂饲高脂饲料加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后,再注射泼尼松龙和肾上腺素制备成2型糖尿病中医血瘀证大鼠模型.当归四逆汤组灌胃给药当归四逆汤(10 g·kg-1·d-1),甲钴胺组灌胃给药甲钴胺(6.75 μg·kg1·d-1),模型组及正常组予等容量0.9%NaCl溶液,连续8周后处死大鼠取双侧坐骨神经组织.采用干湿重法检测坐骨神经含水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QP1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活动减少,毛色无光泽,舌质瘀斑紫暗,空腹血糖升高,体质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甲钴胺组大鼠空腹血糖下降,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坐骨神经含水量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与甲钴胺组大鼠坐骨神经含水量明显下降(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AQP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当归四逆汤组与甲钴胺组大鼠AQP1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血瘀证DPN大鼠AQP1过度表达与坐骨神经组织水停密切相关,当归四逆汤可能通过抑制AQP1的表达干预血瘀水停.

    作者:向庆伟;谭子虎;刘进进;陈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瓜蒌薤白白酒汤通过调节Akt/GSK-3β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白酒汤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C57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IRI组、Akt抑制剂组及瓜蒌薤白白酒汤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MIRI组通过Langendorff系统建立离体模型;对照组小鼠心脏持续体外灌注;瓜蒌薤白白酒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予瓜蒌薤白白酒汤500 mg·kg-1·d-1、1 000 mg·kg-1·d-1,连续灌胃给药1周,后1次给药后6h内建立离体MIRI模型;Akt抑制剂组在造模缺血前15 min和再灌注即刻给予Akt磷酸化抑制剂LY294002至灌注结束.各组干预结束后,采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确定心肌梗死面积(IS),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评价心肌凋亡指数(AI),Western Blot检测磷酸化Akt(p-Akt)、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β(p-GSK-3β)、Bcl-2/Bax和剪切的Caspase-3(Cleaved-Caspase-3)等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RI组IS和AI增加,p-Akt、p-GSK-3β和Bcl-2/Bax降低,Cleaved-Caspase-3表达上调;与MIRI组比较,瓜蒌薤白白酒汤低剂量组、高剂量组IS和AI降低,高剂量组p-Akt、p-GSK-3β和Bcl-2/Bax升高,Cleaved-Caspase-3表达下调,存在浓度梯度效应;与高剂量组比较,Akt组p-Akt、p-GSK-3β表达和Bcl-2/Bax明显下调,Cleaved-Caspase-3表达显著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瓜萎薤白白酒汤可能通过调节p-Akt/p-GSK-3β的表达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

    作者:程婧;黄丽;孔成诚;何非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NF-κB通路评价益气小复方对三阴性乳腺癌顺铂耐药的逆转作用

    目的:探讨益气小复方(Yiqi Formula)逆转三阴性乳腺癌顺铂(platinum,DDP)耐药细胞株MDA-MB-23 1/DDP耐药的能力及其潜在的机制.方法:采用MMT检测协同效应浓度下的益气小复方对DDP诱导三阴性乳腺癌DDP耐药细胞株MDA-MB-231/DDP生长抑制的影响,随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益气小复方联合DDP对MDA-MB-231/DDP诱导凋亡的增敏作用;应用电感耦合质谱仪检测比较益气小复方联合DDP组与单用DDP组MDA-MB-231/DDP胞内铂离子浓度累积的差异,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益气小复方对耐药相关蛋白以及对NF-κB通路的调控作用.同时,建立乳腺癌移植瘤模型,分为对照组、DDP组、益气小复方组和益气小复方联合DDP组以做进一步验证.结果:益气小复方联合DDP可使MDA-MB-231/DDP耐药指数显著降低(P<0.01),且MDA-MB-231/DDP在不同浓度DDP作用下联合作用组均比单用DDP组凋亡比例显著增加(P<0.05或P<0.01);益气小复方联合DDP可显著增加MDA-MB-231/DDP细胞株胞内铂浓度(P<0.01);联合组中P糖蛋白(P-gp)、乳腺癌耐药蛋白(BCRP)和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的表达量分别是DDP组的41%、36%、47%(均P<0.001);益气小复方联合DDP组中IKKα蛋白表达和NF-κB蛋白核内积累水平均较其他组显著降低(均P<0.01).体内实验结果提示,益气小复方联合DDP组较其他组瘤体体积增加较慢(P<0.05)、剥瘤前通过荧光活体成像荧光值低(P<0.05)以及终瘤体的质量小(P<0.05).结论:益气小复方可能通过抑制了NF-κB通路的活性,进而下调相关转运蛋白超家族成员P-gp、BCRP和MRP2的表达从而逆转MDA-MB-231/DDP细胞对DDP的耐药作用.

    作者:张玉柱;陈红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蚕梅方提取物对AOM/DSS诱发腺瘤性息肉小鼠的防治作用

    目的:探讨蚕梅方(由僵蚕、乌梅组成)提取物对AOM/DSS诱发小鼠腺瘤性肠息肉的防治作用.方法:以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阿司匹林组)、蚕梅低剂量组(0.65 g/ml)、蚕梅高剂量组(2.6 g/ml).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种采用AOM/DSS诱发小鼠结直肠腺瘤性息肉模型,并于造模过程中各药物组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干预.实验结束,比较各组结直肠腺瘤个数及抑瘤率,并以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黏膜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表达水平;应用ELISA检测小鼠血浆白介素-6(IL-6)表达水平.结果:经93 d灌胃给药,阳性对照组、蚕梅高剂量组、蚕梅低剂量组腺瘤抑制率分别为14.49%、70.45%、8.78%,与阳性对照组比较蚕梅高剂量组有显著抑制腺瘤作用(P<0.05),且蚕梅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Cyclin D1阳性发生率(P<0.05);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阳性对照组IL-6高表达,蚕梅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可显著下调IL-6表达(P<0.05).结论:蚕梅方提取物能显著降低AOM/DSS小鼠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yclin D1、显著下调IL-6表达有关.

    作者:张华月;马新文;鄂裘恺;丁亚琴;张兆洲;蔡刚;温昊天;付晓伶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胃肠安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及细胞凋亡的作用

    目的:观察胃肠安对人胃癌MGC-80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BALB/c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根据瘤体体积大小随机分为对照组、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组及胃肠安组3组,每组10只.对照组予无菌水0.3 ml灌胃,1次/d;胃肠安组予胃肠安煎剂0.75 mg/d灌胃,5-Fu组予5-Fu 1 mg腹腔注射,1次/周.干预8周后观察各组移植瘤瘤体生长情况;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移植瘤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8、9及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oly ADP-ribose polymerase,PARP)表达.结果:经过治疗,胃肠安组MGC-803胃癌移植瘤体积显著缩小、质量减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显示胃肠安组可以促移植瘤细胞凋亡(P<0.01),上调Caspase-3、8和9蛋白表达(P<0.05,P<0.01),并可促进PARP蛋白剪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Fu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安具有抑制MGC-803移植瘤生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Caspase-3、8、9的表达及促进PARP剪辑,进而促进MGC-803胃癌细胞发生凋亡而起作用.

    作者:何萍;梁云麒;胡兵;卢艳琳;沈克平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参芪固本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参芪固本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西医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参芪固本汤口服,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疗程结束后评价并比较两组的主要症状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主要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为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7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EV1%、FEV1/FVC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FEV1%、FEV1/FV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芪固本汤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朱婴;厉瑶;潘陈彬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蝎蜈胶囊治疗肝风挟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蝎蜈胶囊治疗肝风挟瘀型无先兆偏头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纳入肝风挟瘀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2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采用蝎蜈胶囊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蝎蜈胶囊安慰剂口服治疗,连续服药12周,停药4周后随访.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头痛持续时间、止痛药暴露程度、应答者比率,同时停药4周后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评价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及治疗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头痛VA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停药4周后随访,两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亦有减少(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头痛发作次数较对照组有明显减少(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服用止痛药的患者例数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且治疗组中服用止痛药的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时,治疗组的应答者比率为90.0%,对照组为31.7%,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78.3%,对照组为3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全程,两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蝎蜈胶囊治疗肝风挟瘀型无先兆偏头痛安全有效,能够预防偏头痛的发生.

    作者:陈运;吴璇;李俊;沈维娜;顾敏珏;袁灿兴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川芎平喘合剂对哮喘患者血清Th1/Th2及相关转录调节因子T-bet/GATA-3平衡的影响

    目的:探讨川芎平喘合剂治疗哮喘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h1/Th2及相关转录调节因子T-bet/GATA-3平衡的影响.方法:选取中医辨证为风哮夹瘀型且符合慢性持续期支气管哮喘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吸入剂),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川芎平喘合剂,疗程均为1个月.监测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检测外周血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水平及转录因子T-bet、结合蛋白-3(GATA-3)的mRNA表达变化,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ACT评分、肺功能指标[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FEV1%)、大呼气峰流量占预计值%(PEF%)]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治疗组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P<0.05);两组血清IFN-γ、T-bet mRNA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IL-4、GATA-3 mRNA均明显降低(P<0.01),且治疗组对IFN-γ/IL-4及T-bet/GATA-3的调节作用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80.0%,两组总体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平喘合剂对哮喘的疗效确切,且可能与调节患者Th1/Th2及相关转录调节因子T-bet/GATA-3的平衡有关.

    作者:范春香;唐苾芯;吴昆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舒筋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66例

    目的:观察舒筋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观察标准的13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6例.两组均予甲氨喋呤与来氟米特,治疗组同时加舒筋合剂,疗程均为12周.观察患者症状体征、中医证候、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28个关节活动评分(DAS 28)反应情况,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①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0.34%、45.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分别为86.21%和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晨僵持续时间、肿胀关节数、压痛关节数、整体状况评估、ESR、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相当(P>0.05),但治疗组的DAS 28评分的改善情况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在治疗8周后、12周后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医次症(口渴、乏力、大便干)的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和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筋合剂联合西药治疗肝肾阴虚型RA的短期疗效虽不优于单用西药,但能有效改善部分肝肾阴虚证候、降低疾病活动度,且安全性较好.

    作者:姜婷;程鹏;沈杰;朱琦;岳涛;汪荣盛;陈继红;张湛明;唐小蓉;沈逸;丁琴;白凤敏;何东仪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基于循环肿瘤细胞的非小细胞肺癌之“伏毒”本质临证探析

    目的: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中循环肿瘤细胞(CTC)分布规律探讨“伏毒”在肺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纳入具有明确病理诊断的NSCLC患者114例,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技术结合染色体原位杂交,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中CTC计数,并将计数结果与肺癌临床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114例NSCLC患者中,CTC阳性检出率达93.86%(CTC≥1个/3.2ml,107/114).Ⅰ期与Ⅱ期、Ⅲ期、Ⅳ期患者比较,CTC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Ⅱ期、Ⅲ期、Ⅳ期患者之间两两比较,CTC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TC计数与临床分期呈负相关(r=-0.279,P=0.003),即CTC计数与临床分期之间具有相关性.结论:CTC在肺癌各期患者中均有高分布,其计数与肺癌临床分期之间具有负相关性;CTC与中医“伏毒”特征具有相似性,在肺癌发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应成为预防早期术后转移的靶点.

    作者:董昌盛;阙祖俊;朱丽华;姜怡;魏静静;衣秀秀;钟薏;李雁;李和根;田建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十枣汤烫熨疗法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胸水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十枣汤烫熨疗法联合胸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130例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合并胸腔积液患者,将其随机分为3组(A组46例、B组43例、C组41例).所有患者均行留置胸腔积液穿刺引流术,在此基础上,A组患者给予十枣汤烫熨疗法联合胸腔灌注顺铂治疗,B组患者仅行胸腔灌注顺铂治疗,C组患者仅行十枣汤烫熨治疗.各组治疗周期均为3周.评价并比较各组患者的胸腔积液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Karnofsky评分(KPS评分).结果:治疗后,A、B、C三组患者的胸腔积液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4.78%、58.14%、48.78%,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A组的疗效优于B组、C组(P=0.018<0.05,P=0.012<0.05),而B组与C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2 >0.05).治疗后,A、B、C三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2.61%、39.53%、43.90%,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0.05),A组的疗效优于B组、C组(P=0.026<0.05,P=0.031<0.05),而B组与C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KPS评分较治疗前均升高(P=0.013<0.05,P=0.046<0.05,P=0.042<0.05),且A组患者的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P=0.021<0.05,P=0.027<0.05),而B、C两组患者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9>0.05).结论:十枣汤烫熨疗法能够增强胸腔灌注化疗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可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王爽;周维;罗明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自拟干眼熏洗方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干眼熏洗方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112眼)MG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60眼)和对照组26例(52眼).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眼部清洁、热敷、睑板腺按摩,以及典必殊眼膏外涂,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眼熏洗方熏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CFS)评分及睑板腺分泌能力和分泌物质量评分,检测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OSDI评分、CFS评分及睑板腺分泌能力和分泌物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T和SIT检查结果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眼熏洗方能明显缓解MGD引起的眼部不适症状,改善睑板腺分泌功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大虎;刘新泉;董志国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发展现状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综述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发展现状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展望.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以其高效的记录性配合非创伤性神经元调控技术(如光遗传等)在各类模型动物、临床医学的神经疾病治疗中皆有应用,探索多通道在体记录技术在中医经络、腧穴、电针和中药等方面的应用可为中医学研究提供新的视角,通过多学科的交叉融合可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研究的发展.

    作者:卞跃峰;曹敏;王德恒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相关衔接蛋白与乳腺癌的关系及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Toll样受体(TLRs)在机体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且可同时表达于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通过综述近年文献发现:TLRs信号通路的TLR2、TLR3、TLR4、TLR9、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相关衔接蛋白与乳腺癌并非单一协同或拮抗作用,反映出该通路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复杂性;在中医药抗乳腺癌细胞增殖、转移的作用机制方面,有关研究也涉到TLRs及其通路这一领域,并探索了一些单药或复方对乳腺癌细胞TLRs通路相关靶点的作用,为中医药抗乳腺癌的运用及明确其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作者:张馨月;李琼;盛佳钰;江科;季亚婕;陆清;薛晓红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无极哲学

    通过对历代无极思想的探索,发现易学、《老子》、《庄子》和诸多佛经里有很多理论实际上都是在论述“有无共存互化,正反离合,隐而有序”的“无极态”,发现他们对宇宙的认识在顶端上是一致的、互通的,“同归而殊途”.遂提出了“无极哲学”,并就“无极哲学”的基本范畴、基本思想、逆返无极的方法及其“无极哲学”的意义进行阐述.

    作者:匡调元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浅析石氏气血理论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指导意义

    通过理论溯源、医案分析以及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揭示石氏气血理论在骨质疏松防治中的指导意义.石氏伤科治疗骨质疏松强调“气血并重,以气为主,以血为先”.血的化液濡筋、成髓养骨,依靠气的作用,故气血兼顾、以气为主;积瘀阻道、妨碍气行,又当祛瘀,故以血为先.

    作者:陈元川;李志强;庞坚;石印玉;赵咏芳;郭海玲;吴玉云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质分型和辨体依据的文献研究

    目的:基于文献研究探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质分型和辨体依据,为进一步开展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与筛选1987年1月~2017年3月间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体质分型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统计其中的体质分型参考标准、分类数量、分布情况和辨体依据.结果: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论文22篇.其中,王琦体质分型标准应用多(50.0%),体质分类数量以5型多(22.73%).体质类型主要涉及10种单一体质和3种复合体质.辨体依据内容存在一定差异.结论:王琦体质分型标准是目前应用多的小儿复感体质分型标准.单一体质分型中,除平和质外出现频率高的3种体质依次为气虚质、痰湿质和阴虚质,复合体质以气阴两虚多.

    作者:宋辰斐;薛征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从《孙文垣医案》浅谈孙一奎治疗痰证学术特色

    《孙文垣医案》是孙一奎诊疗实践的记录,案中夹议夹论,阐发证治,蕴含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对孙氏三则代表性医案详细分析,借以分析孙氏诊治痰证学术特色.其中积块跳动不止案中,体现孙氏治病求本、怪病责痰的学术特色,治疗中其妙用二陈,对症下药,知常达变,随证易方;脾泄案中,体现孙氏善于析证、圆机活法,且其精研脉诊,急则治标;经闭案中,孙氏去伪存真、补偏救弊,认为气郁痰生、气顺痰消.

    作者:洪靖;王永培;刘怡婧;刘永尚;王鹏;谭辉 刊期: 2018年第01期

  • 冠心康含药血清对RAW264.7巨噬细胞MerTK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康含药血清对RAW264.7巨噬细胞Mer受体酪氨酸激酶(Mer tyrosine kinase,MerTK)表达的影响,探讨冠心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给予冠心康灌胃,2次/d,连续给药5d后制备冠心康含药血清.体外常规培养RAW264.7巨噬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加10%浓度的正常血清)、模型组[加10%浓度的正常血清+20 mg/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冠心康组(加10%浓度的冠心康含药血清+ 20 mg/L ox-LDL).干预12 h后采用RT-qPCR检测各组巨噬细胞的MerTK mRNA表达;干预24 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巨噬细胞的MerTK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MerTK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冠心康组MerTK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结论:冠心康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可能与上调巨噬细胞MerTK的mRNA和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王建茹;毛美娇;邓兵;刘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