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超声WI技术在脉象客观化研究中的应用

高东雯;肖沪生;徐芳;任亚娟;银浩强

关键词:瞬时波强, 脉象仪, 寸口脉, 趺阳脉, 相关性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瞬时波强(WI)技术在脉象客观化研究中的可行性.方法:72例健康受试者应用ALOKA Prosoundα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颈动脉WI检测,同步应用双DDMX-100脉象仪进行寸口脉、趺阳脉的脉象参数检测,分析三者各参数的相关性.结果:WI参数与脉象参数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寸口脉与趺阳脉的脉象参数之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WI技术有助于完善脉象的客观化研究.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祛风方治疗特应性皮炎95例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健脾祛风方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和pH值的影响.方法:将192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5例)和对照组(97例).所有患者除给予尿素乳膏外用外,治疗组采用健脾祛风方口服,对照组采用西替利嗪口服,治疗疗程为4周.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pH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86% (P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CORAD积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的SCORAD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均显著增加(P<0.05),皮肤pH值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皮肤角质层含水量、皮肤pH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风方治疗脾虚型特应性皮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彭勇;李斌;李锋;王英杰;武宗琴;柴维汉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随访6个月的复发情况,采用Wexner计分法评价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两组患者的治愈时间、治愈率及复发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6个月,治疗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低位切除结合高位松挂线分次紧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可缩短住院时间,较好地保护患者的肛门功能.

    作者:韩晔;陆宏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论中医药传承模式的演变与创新

    中医药传承模式的演变轨迹主要为王官之学、师徒授受、院校教育;近年来,传承模式又得到了不断创新,逐渐推崇院校教育与师徒传承相结合,并将科研、信息技术及文献挖掘与传承相结合;未来,多模式结合,甚至多学科交叉的方式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者:庞海莉;郑锦;茅建春;田雨;顾军花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马绍尧从脾论治湿疹经验

    马绍尧教授认为湿疹的发生与心、肺、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与脾关系为密切;辨治时,治脾以健运为要,祛邪以祛湿为先,重视清热解毒;日常调护强调护脾.

    作者:宋瑜;李咏梅;顾敏婕;傅佩骏;冯国强;李燕娜;李晓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活络效灵丹中四种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以阿魏酸、藁本内酯、丹酚酸B及丹参酮ⅡA四种有效成分为指标,优选活络效灵丹的提取工艺.方法: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当归中阿魏酸、藁本内酯及丹参中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含量,用正交试验方法综合评分优选复方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建立了同时测定当归中的两种有效成分阿魏酸、藁本内酯的方法,以及同时测定丹参中的两种有效成分丹酚酸B、丹参酮ⅡA的方法.经正交试验方法综合评分优选出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50%乙醇、提取时间0.5h、提取3次.结论:正交试验优选出的佳提取工艺为加8倍量50%乙醇、提取时间0.5h、提取3次,按上述工艺将当归及丹参合并提取,该工艺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四种有效成分的提取率均达到80%以上.

    作者:韩向东;黄云枫;张彤;陈萍;邱水平;邵亚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药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分为高、中、低浓度组;另设复方斑蝥组和甲状腺素组作为阳性对照组,并以空白细胞组作为空白对照组.培养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进行体外实验,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各组培养24、48、72 h时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各药物组含药血清对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呈负相关、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在5%浓度、48 h作用下达到抑制率的高峰.中药干预组细胞凋亡率呈现浓度依赖性,高浓度组显著高于低浓度组(P<0.05);复方斑蝥组的细胞凋亡率略低于中药高浓度组(P>0.05),甲状腺素片组略高于中药低浓度组(P>0.05).结论:补肾健脾方含药血清可抑制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细胞的增殖,具有诱导人肝癌 细胞株SMMC-7721细胞凋亡的趋势.

    作者:张怡;周荣耀;钟薏;张彦博;赖优莹;潘新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中药升降浮沉研究相关问题探讨

    中药升降浮沉理论是中药药性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临床用药的重要原则.其现代定义是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的上、下、外、内4种趋向,但其研究现状并不乐观,主要表现为:明确升降浮沉归属的药物数量有限,大多数混乱不统一;理论研究无突破;实验研究严重缺乏等.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中药升降浮沉缺少合理的研究假说.针对中药升降浮沉现代内涵的争议,整理分析已有升降浮沉归属的药物,评析实验研究现状,以期从中发现中药升降浮沉理论的研究思路.

    作者:俞仲毅;韩翠翠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健脾清化方对肾衰大鼠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介导的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健脾清化方对慢性肾衰肾纤维化大鼠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p38MAPK)介导的炎症因子的调控作用,探讨其改善肾纤维化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5/6肾切除(Platt法)建立慢性肾衰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健脾清化方组和氯沙坦钾片(科素亚)组.治疗60 d后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肾组织TNF-α的表达,用ELISA法测定IL-10水平,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WB)法检测p-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TNF-α、IL-10及p-p38MAPK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组和科素亚组肾组织TNF-α、IL-10及p-p38MAPK蛋白表达均明显下降(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可通过有效阻止p38MAPK信号通路的活化,继而动态调控致炎因子TNF-α与抑炎因子IL-10的表达,从而改善慢性肾衰炎症状态,延缓肾衰进程.

    作者:邹赟;朱祎;王东;何立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于fMRI的合谷穴功能特异性研究

    目的:研究合谷穴功能的特异性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健康志愿受试者扫描序列分为对照序列和针刺序列.对照序列采用合谷穴与非经穴贴皮电刺激,针刺序列采用针刺合谷穴与非经穴贴皮形成电刺激.针刺受试者左合谷穴或右合谷穴,通过Bold-fMRI观察针刺合谷穴在大脑皮层的激活区域.采集fMRI大脑扫描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脑功能图像.结果:针刺左侧合谷可激活右侧额内侧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岛叶、左侧尾状核,双侧额下回;针刺右侧合谷可激活:左侧额内侧回、左侧颞中回、左侧额下回、右侧辅助运动区.结论:针刺合谷穴可激活大脑皮层语言运用中枢、面部反应区、听觉皮区,与合谷穴功能基本吻合.

    作者:陆欣玲;杨烁慧;宣腾;马文;李一婧;詹松华;沈卫东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复律宁颗粒对乌头碱及氯化钙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复律宁颗粒对大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方法:将10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普罗帕酮组及复律宁颗粒大、中、小剂量组,每组20只.各组连续干预1周,末次干预30 min后从大鼠股静脉分别推注乌头碱或氯化钙,记录Ⅱ导心电图,观察大鼠室性早搏(VPB)、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心脏停搏(CA)出现的时间.结果:复律宁颗粒能不同程度延缓乌头碱或氯化钙引发的VPB、VT、VF、CA的发生(P<0.05),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复律宁颗粒可多途径防治心律失常.

    作者:沈琳;孟祥敏;孙丽华;何燕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高血压病患者中医症状因子分析

    目的:提取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的主要病理要素,以期对EH的辨证有所帮助.方法:纳入1 000例EH患者,对其主要中医症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提取12个公因子:F1:X4腰酸、X5膝软;F2:X6五心烦热、X18失眠、X17心悸;F3:X11面赤、X12目赤;F4:X21口淡、X22食少;F5:X1眩晕、X8胸闷、X7头如裹、X2头痛;F6:X25肢麻、X26胸胁刺痛;F7:X20健忘、X19耳鸣;F8:X13口干、X14口苦;F9:X10畏寒肢冷、X24夜尿频、X23气短;F10:X15便秘、X16溲赤;F11:X3急躁易怒;F12:X9呕吐痰涎.结论:高血压病病理要素主要涉及阴虚、气虚、阳虚、阳亢、痰湿与血瘀;病位主要涉及肝、肾、脾、心.

    作者:桂明泰;符德玉;姚磊;周训杰;徐邦杰;徐立思;李建华;叶玲玲;祖亮华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酸甘化阴”的实质探析

    “酸甘化阴”是药味合化反应的主要形式之一,起源于《内经》,应用于《伤寒论》,发展、概括于金元时期的成无己,提出于明清时期的缪希雍和吴鞠通.“酸甘化阴”的实质不应仅仅停留在补益阴液、生津润燥上,还应包括酸甘补阴、酸甘固涩、酸甘缓急.酸甘药物主要分布于清热、止血、安神、补虚、收敛等章节;酸甘方主要见于温里剂、补益剂、固涩剂、安神剂、治风剂等章节.

    作者:魏文娟;杨柏灿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不同发病年龄小儿肺炎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规律研究

    目的:探讨不同发病年龄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转归规律.方法:观察300例小儿肺炎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的中医证型,分析不同发病年龄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转归规律.结果:2 ~3岁急性期小儿肺炎以痰热闭肺证为主(P<0.01),4~7岁、8~12岁患儿急性期肺炎以风热闭肺证多见(P<0.01).2~3岁患儿急性期肺炎风热闭肺证易向脾虚痰蕴证及气阴两虚证转变(P<0.01),4~7岁患儿急性期肺炎风热闭肺证易向脾虚痰蕴证转变,痰热闭肺证易向痰瘀互阻证及脾虚痰蕴证转变(P<0.01).结论:不同发病年龄小儿肺炎的中医证型分布及其转归有一定的规律性.

    作者:史竞懿;姜之炎;徐彬彬;李华;毛黎明;李慧群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基于ABTS自由基的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中药抗氧化活性评价中的应用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2,2-氨基-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活性筛选的薄层色谱-生物自显影新方法.方法:将含有14 mmol/L ABTS和4.9 mmol/L过硫酸钾混合水溶液10ml,置于暗处12 ~ 16 h制备ABTS+·,用75%乙醇将ABTS+·溶液稀释至100ml,作为显色剂.将点有样品(或展开)的薄层板喷显色剂,在可见光下检视或在734 nm下扫描.对显色剂、衍生化方法、薄层板、检测波长等参数进行优化使薄层板获得明显的蓝色背景色.结果:具有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的化合物在薄层板的蓝色背景下呈现白色斑点.采用建立的TLC-生物自显影法结合扫描仪测定6-羟基-2,5,7,8-四甲基苯并二氢吡喃-2-羧酸(Trolox),叔丁基羟基茴香醚(BHA),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特丁基对苯二酚(TBHQ)和没食子酸丙酯(PG)等抗氧化剂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结果抗氧化能力顺序为:PG>BHA> TBHQ>麦角甾苷>BHT> Trolox>野黄芩苷,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一致;并采用TLC-生物自显影法对不同来源的中药肉苁蓉和灯盏花样品及其所含清除ABTS自由基活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发现肉苁蓉和灯盏花中很多成分具有清除ABTS自由基作用,购自上海的肉苁蓉和购自云南文山的灯盏花的抗氧化活性强于其他来源样品.结论:该方法能够测定和评价单体化合物和复杂组分(如中药提取物)中化合物的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作者:谷丽华;侴桂新;王峥涛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强化问诊训练在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为改善中医专业学生临床诊断学问诊教学质量,从问诊的基本方法、内容、顺序,常见疾病的特点、演变过程,以及增加医患沟通能力等方面,利用模拟病人对88名中医专业本科及7年制学生进行了强化问诊训练,并与未经过强化问诊训练的学生进行对照评价.结果显示,经过强化问诊训练的学生诊断学期末考试成绩及问诊考核成绩均明显优于未经过强化问诊训练的学生(P<0.05).

    作者:唐红;王秀薇;郝微微;屠亦文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五行健骨操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五行健骨操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骨质疏松症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基础治疗组(60例)与联合治疗组(60例),分别给予基础治疗(钙剂+维生素D)和联合治疗(基础治疗+五行健骨操锻炼),疗程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平衡量表(TUG、BBS)及平衡测试仪(静态平衡仪、动态平衡仪)测试结果的变化.结果:①平衡量表: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TUG、BBS测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受试者的TUG、BBS测试结果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②平衡测试仪: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动态平衡仪各项指标测试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睁眼或闭眼状态下,两组受试者的SI、MLSI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P<0.01).③TUG、BBS测试结果与静、动态平衡仪测定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①五行健骨操可改善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平衡能力.②TUG、BBS测试结果与静、动态平衡仪测定结果部分相关提示,量表评测与仪器评测结合可更好地反映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平衡能力.

    作者:李富龙;史晓;施丹;孙译维;任江波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益气开秘方调控肠道Cajal细胞NO-cGMP-PKG通路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开秘方对Cajal细胞的影响及其调控肠道动力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吗啡法制备慢传输型便秘小鼠模型,酶解法分离及体外培养Cajal细胞,C-Kit免疫荧光染色鉴定Cajal细胞,Fluo-4AM标记Cajal细胞,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连续拍摄模式测定基础钙流,并记录相对荧光强度;加入外源性一氧化氮(NO)及蛋白激酶G(PKG)抑制剂,观察其对Cajal细胞胞内[Ca2+]i影响.结果:吗啡诱导慢传输型便秘小鼠制模方法简便可靠,重复性好;酶解法成功分离小鼠小肠Cajal细胞,Fluo-4AM成功标记Cajal细胞;体外培养各组Cajal细胞均存在钙离子振荡,其中模型组Cajal细胞钙振荡幅度明显减弱,益气开秘方中药组Cajal细胞钙振荡幅度接近正常组;加入外源性NO供体后,细胞内荧光强度在数秒内迅速上升,再经PKG抑制剂干预后,细胞内荧光强度迅速下降至接近药物干预前的基础水平.结论:益气开秘方对吗啡诱导的慢传输型便秘小鼠具有一定肠动力恢复作用.其作用可能通过增加一氧化氮合成酶(NOS)表达,促进NO的释放,发挥NO对Cajal细胞的保护作用,益气开秘方对Cajal细胞的调控作用可能是通过NO-cGMP-PKG途径发挥作用.

    作者:董艳;何春梅;陆金根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历代文献少论肝阳虚原因探析

    现行的中医教科书及历代文献论述肝阳上亢较多,较少提及肝阳虚.通过查阅古代文献认为,无论从阴阳的普遍性法则,还是从长期临床实践考析,肝阳虚都是客观存在的.如能制订出肝阳虚证的诊断和治疗标准,对于完善中医藏象理论体系和更加有效地指导临床将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祝建材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李东垣辨治内伤杂病的学术思想与遣方用药特色

    李东垣强调脾胃不足、气虚下陷、阴火上乘是内伤杂病的核心病机;治疗重视补养脾胃,常用补脾胃(益气)、升阳气、降阴火(或散阴火)之法.在用药方面,常常升阳气与降阴火并进、扶脾阳与养胃阴兼顾、升清阳与降浊阴同施,且具有君药重、药味多、药量轻之特点.

    作者:蔡淦;张正利;余小萍 刊期: 2013年第03期

  • 四君子加川牛膝方对大鼠下肢难愈性创面愈合的影响

    目的:观察四君子加川牛膝方治疗大鼠下肢难愈性创面的疗效.方法:建立大鼠右下肢难愈性创面模型,将32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四君子汤组、川牛膝方组.各组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及相应中药灌胃处理,观察各组大鼠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四君子汤组、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与模型组相比,均可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P<0.01,P<0.05);而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四君子汤组(P<0.05).造模后第7、10、14天,四君子汤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优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第3、7、10、14天,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明显优于模型组(P<0.01,P<0.05);造模后第10、14天,四君子加川牛膝方组创面面积、创面愈合率优于四君子汤组(P<0.05).结论:四君子汤、四君子加川牛膝方可以促进大鼠下肢难愈性创面愈合,且以四君子加川牛膝方效果明显.

    作者:王云飞;阙华发;高丹;黄高敏;刘思洁 刊期: 2013年第03期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主办: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