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8-861X
  • 国内刊号:31-1788/R
  • 影响因子:0.78
  • 创刊:196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上海
  • 语言:中文
  • 邮发:4-619
  • 全年订价:16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2009年4期文献
  • 慢性胃炎舌象与胃镜像及病理指标的关系研究

    目的:研究慢性胃炎患者舌象信息参数与胃镜黏膜形态和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TP-1型中医舌象数字分析仪检测慢性胃炎患者舌象参数,观察记录慢性胃炎患者胃镜下胃黏膜形态和病理指标,探讨舌象参数与胃黏膜形态和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胃黏膜血管显露伴糜烂及胃黏膜糜烂组舌色指数显著降低(P<0.05);慢性胃炎伴胆汁反流者舌苔厚薄指数显著高于无胆汁反流者(P<0.05);炎症活动期及Hp阳性者苔色和润燥指数显著低于非炎症活动期及Hp阴性者(P<0.05).结论:舌象参数可以反映胃黏膜的某些病变情况.

    作者:付晶晶;王忆勤;陆雄;武和平;何建成;李福凤;燕海霞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益气化瘀补肾方对大鼠气虚型颈椎病的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补肾方对气虚型颈椎病大鼠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雌性SPF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型颈椎病模型组(模型组)和益气化瘀补肾方组(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组不施加任何手术,气虚型颈椎病模型采用动静力失衡性大鼠颈椎间盘退变模型复合疲劳加饥饱失常法气虚模型建立,手术3个月后治疗组大鼠予益气化瘀补肾方灌胃治疗1个月.通过放射免疫学、颈椎间盘组织病理学、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生物学等技术研究益气化瘀补肾方作用机制.结果:模型组动物出现精神委靡、少动、体质量下降等气虚表现,cGMP降低,cAMP/cGMP增高,三酰甘油和CD62p增高,E2降低,颈椎间盘退变,Ⅱ型胶原减少,Agc1、Col2a1表达减少,MMP-13表达增高;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动物精神状态恢复稍快,cAMP/cGMP增高,三酰甘油和CD62p降低,颈椎间盘退变有所改善,Ⅱ型胶原增加,Col2a1和TIMP-1表达增高.结论:益气化瘀补肾方通过免疫、代谢、凝血等系统改善证候指标并延缓椎间盘退变.

    作者:江建春;崔学军;卞琴;梁倩倩;李晨光;周泉;卢盛;周重建;施杞;王拥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复方黄连降糖片对2型糖尿病大鼠IRS-1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复方黄连降糖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对链脲佐菌素注射加高脂饮食诱导的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给予复方黄连降糖片治疗8周.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放射免疫双抗体法测定血清胰岛素,RT-PCR法测定大鼠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IRS-1 mRNA的表达及western blot法测定肝脏、骨骼肌和脂肪组织IRS-1蛋白的表达.结果:复方黄连降糖片治疗组大鼠的血糖和血清胰岛素均有所下降,各组织IRS-1的基因表达均显著提高.结论:复方黄连降糖片可能通过提高外周组织IRS-1的基因表达,从而对2型糖尿病起到治疗的作用.

    作者:宋菊敏;舒适;刘小美;宋丽娜;周金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清肠栓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GM-CSF及G-CSF的影响

    目的:观察清肠栓对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的影响.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肠栓组和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每组12只.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复制大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造模后第3天开始给药,连续给药7 d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肠组织中GM-CSF、G-CSF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GM-CSF和G-CSF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升高(P<0.05),清肠栓组及SASP组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模型组GM-CSF和G-CSF 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清肠栓组及SASP组均较模型组减低(P<0.05).结论:清肠栓可通过调节结肠黏膜GM-CSF、G-CSF蛋白及基因表达,以治疗急性溃疡性结肠炎.

    作者:施斌;谢建群;袁建业;张涛;徐海珍;郑昱;马贵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马齿苋水煎剂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糖化血红蛋白与胃动素的影响

    目的:探讨马齿苋水煎剂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糖化血红蛋白(HbAlc)、胃动素(MTL)的影响.方法: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并给予高脂高糖不规则饮食喂养8周制备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分别予马齿苋水煎剂大、中、小剂量干预,并设吗丁啉对照组.给药8周,检测血清HbA1c、血浆MTL含量.结果:马齿苋水煎剂能降低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清HbA1C、血浆MTL的含量,且有剂量依存性.结论:马齿苋水煎剂具有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减慢的作用.

    作者:刘力;张瑞娜;张建安;张欢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虫草多糖对8-MOP/UVA诱导光老化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的影响

    目的:探讨虫草多糖(CP)对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保护作用中对胶原的影响.方法:用8-甲氧补骨脂素联合UVA(8-MOE/UVA)诱导皮肤成纤维细胞光老化,用电镜观察、羟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测定及免疫细胞化学等方法观察虫草多糖对成纤维细胞光老化过程中胶原的影响.结果:光老化组细胞较对照组蛋白合成功能不活跃,羟脯氨酸含量下降,丙二醛含量升高,Ⅰ型胶原表达降低,Ⅲ型胶原表达增高,虫草保护组细胞有所改善.结论:虫草多糖对8-MOP/UVA诱导光老化的皮肤成纤维细胞胶原变化具有逆转作用.

    作者:李华;叶(目亭)杰;李伯勤;应馨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益心口服液对化学性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目的:探讨益心口服液对化学性缺氧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改良Simpson法培养新生大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缺氧模型组、复方丹参滴丸组及益心口服液大中小3个剂量组.采用二亚硫酸钠造心肌细胞化学性缺氧,并给予相应的药物干预.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和丙酮酸激酶(PK)含量,观察益心口服液对化学性缺氧心肌细胞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心肌细胞相比,缺氧模型组心肌细胞变大,折光性差,胞核暗淡,细胞LDH和PK含量降低,细胞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5).复方丹参滴丸组细胞PK含量降低,细胞MDA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P<0.05).益心口服液各剂量组SOD活性增加,LDH和PK含量增加,而MDA含量降低(P<0.05).未见剂量依从性.结论:益心口服液通过抗氧自由基,稳定细胞膜;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氧供需比等来减少缺氧心肌细胞损伤.

    作者:吕嵘;赵培;章忱;卫洪昌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扶正化瘀方抗大鼠肾间质纤维化作用的配伍特点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方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主效药物及配伍特点.方法: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采用氯化汞(HgCl2)灌胃诱导肾间质纤维化模型.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根据L16(215)正交表设为16个组,其中给药者15组,分别按正交表药物组合给药;无药物者为模型组.药物干预后,分别观察各组大鼠体重、肾重,肾组织炎症与胶原沉积变化,检测肾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血清尿素氮(BUN)、肌酐(Scr)及尿蛋白浓度.结果:升高大鼠体重起主效应的药物是虫草菌丝、桃仁,有明显交互作用的是丹参/桃仁;降低肾体重比起主效应的药物是丹参、松黄、绞股蓝,有明显交互作用的是虫草菌丝/五味子;降低纤维化肾组织Hyp含量起主效应的药物是丹参、松黄、虫草菌丝、桃仁,有明显交互作用的是虫草菌丝/五昧子、丹参/五味子、虫草菌丝/丹参、绞股蓝/五味子;降低BUN起主效应的是丹参、虫草菌丝、松黄、桃仁,有明显交互作用的是虫草菌丝/五味子、虫草菌丝/丹参;降低Scr起主效应的是虫草菌丝、松黄,呈明显交互作用的有丹参/桃仁;降低尿蛋白浓度的主效应药物是丹参、虫草菌丝、五味子,且考虑的6个交互作用都有统计意义.结论:扶正化瘀方抗大鼠肾纤维化的主要有效药物为丹参、虫草菌丝、松黄、桃仁;尤其以丹参作用突出,为全方之君药,与虫草菌丝、桃仁有良好交互作用,因此活血化瘀与益精补虚药物配伍具有综合疗效优势.

    作者:杨珂;谢红东;邢枫;陶艳艳;刘成海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柴芍薏苡仁汤配合经皮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柴芍薏苡仁汤配合经皮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组(n=60)给予柴芍惹苡仁汤口服并配合中药经皮给药治疗;对照Ⅰ组(n=30)给予单纯口服中药柴芍薏苡仁汤治疗;对照Ⅱ组(n=30)给予口服中成药坤复康胶囊治疗.3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与对照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优于对照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愈率在治疗1个月和3个月后与对照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病情评分与对照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柴芍薏苡仁汤配合经皮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良好.

    作者:王渝;陈妙;林燕平;陈锦秀;邵沛;曾露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温阳活血方防治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温阳活血方(WHD)防治冠心病介入术(PCI)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进行PCI术成功的50例阳虚血瘀证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服用温阳活血方,疗程为3个月.对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3周、4周及12周后进行心绞痛、血瘀证、胸痹证候量化评分及证候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的心绞痛、血瘀证、中医胸痹证候的改善程度以及对心血管事件的预防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均有改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活血方对防治PCI术后再狭窄具有一定疗效.

    作者:湛心芬;黄书慧;薛金贵;严夏;颜德馨;颜乾麟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增效安神止颤2号方对帕金森病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增效安神止颤2号方(ZKZ2)对帕金森病PD运动与非运动症状的疗效.方法:102名帕金森病患者随机、双盲分为ZAz2组(n=65)与安慰剂组(n=37).在服药前、服药1周以及服药13周后,分别使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PDRS)积分、帕金森病次要症状量表以及解析加速度记录仪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ZKZ2组UPDRS Part Ⅳ积分、非运动症状量表积分以及夜间的平均活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而且其体现身体内在活动能力的幂型自相关指数α也有改善.结论:ZAZ2能够改善PD患者的运动与非运动症状,使患者获益;优化混乱碎片分析方法可作为评估帕金森病临床疗效的敏感、有效手段.

    作者:潘卫东;元唯安;方正龙;刘云;郭伸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中医证候要素分布规律的临床文献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中医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方法:检索近15年来COPD致呼吸衰竭的中医证候分型的相关文献报道,对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的分布组合规律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COPD呼吸衰竭的病性证素以痰、内热(火)、气虚、瘀血、阴虚、阳虚为主;病位证素以肺、肾、心、脑窍和脾为主.单一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时,痰蒙脑窍常见;二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时,痰热壅肺是为常见;三病性证素及多病性证素与病位证素组合的形式较为复杂.结论:痰邪是COPD呼吸衰竭的主要致病因素,化火生热或者瘀血内阻是其病理演变,气虚、阳虚是其发病的主要内在因素,主要病位在肺和脑窍.

    作者:王明航;李建生;余学庆;王至婉;李素云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心率变异性三态变化与中医寒热虚实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研究心率变异性(HRV)在仰卧平静、仰卧心算与直立平静三种状态下的变化特点及与中医寒热虚实辨证的关系.方法:通过比较233例中西医学诊断明确,不同中医证型患者HRV在三种状态下的频域综合变化,分析实热证组(64例)、虚寒证组(16例)、寒热错杂证组(38例)、阴虚火旺证组(67例)、阴阳两虚证组(48例)HRV各指标的变化特点.结果:反映交感神经活动的低频功率值(LF)、低频功率归化值(LFNU)增大与阳证、热证明显相关,反映副交感神经活动的高频功率(HF)、高频功率归化值(HFNU)增大与阴证、寒证明显相关;LF/HF增大反映阳证、热证,LF/HF减小反映阴证、寒证;心算状态对阳证、热证的诊断有加权作用;直立状态对虚证、寒证的诊断有加权作用.结论:HRV三态变化规律对中医寒热虚实辨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孔祥亮;何新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海派何氏医家运用当归的经验

    以自建历代医家医案数据库系统为基础,运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整理统计分析了沪上何氏医家自宋后留存于世之医案,研究其中应用当归的医案,总结海派何氏医家运用当归的经验:①凡具有气血虚弱、气血运行不畅,均可应用.②不同炮制法:生用补而能行;炒用补而善守;酒制增强疏散活血行气之力;土炒则补血止血,增强健脾除湿;焦、炒黑及炭者可补血止血.③不同部位功用有别:全当归补血活血、润肠通便、止痛;当归身补血作用强;当归尾重在破血祛瘀;当归须行气活血通络;当归皮补血祛风;④用量随病种病情而定,在妇科疾病中用量较大.

    作者:英洪友;何新慧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关于伤寒的广义和狭义

    从广义伤寒的提出、狭义伤寒的确实存在、<伤寒论>和六经病证、如何正确理解六经辨证以及伤寒与温病的关联等方面展开议论,希望能够促进对中医热病临床证治的思考.明白伤寒含义的广义和狭义,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争论,也有助于对许多学术问题的深入理解.

    作者:张再良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风病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研究与应用进展

    患者报告的临床结局评价(PROs)在临床评价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国内外医学界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测评方法及内容等方面总结了PROs中风量表在中风病中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并介绍了中风病中医PROs量表的研制情况,在此基础上对今后PROs的研究与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作者:惠建荣;裴建;宋毅;傅勤慧;惠建萍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诊断学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与思考

    通过对以往中医诊断教学方法进行反思,寻找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教育形式多样化,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

    作者:李果刚;何建成;王忆勤;庄燕鸿;雍丽;许家佗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中医医院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调研

    目的:研究中医医院知识型员工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相关性.方法:用实证研究,即通过对3家医院249份不同人口类型知识型员工的问卷调查、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工作满意度的主要维度工作本身、工作协同、医患关系、领导行为、工作回报、管理措施都对工作绩效存在明显的相关性.结论:对中医医院管理者的治院理念、管理方法有指导作用,将有助于提高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

    作者:郑莉;李婧;贺小刚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正交实验优选三七总皂苷的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三七中三七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以总皂苷转移率、提取物中皂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采用综合评分法考察提取溶剂、溶剂药材用量比和提取次数三个因素对三七总皂苷提取率的影响.结果:8倍量60%的乙醇提取三七药材粉末2次,每次2 h,可将其中的总皂苷提取完全,且所得浸膏皂苷含量较高.结论:该工艺切实可行,可节约了溶剂消耗.

    作者:侯茂奇;王长虹;杨莉;侴桂新;王峥涛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文献系统评价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CNBP)的有效性.方法:按照循证医学的要求,以针刺、体针、电针、头针、CNBP等为主题词,检索国内相关医学数据库,以随机临床对照试验为纳入标准.治疗组为针刺或针刺加其他疗法,对照组为药物,把CNBP痊愈率为测量指标.共纳入33篇文献,并对其中6篇文献采用RevMan4.2.9进行Meta分析.结果:6篇文献的痊愈率合并OR=3.48,95%CI[2.46,4.92],治疗组对CNBP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纳入的国内文献来看,针刺治疗CNBP有效,且效果优于药物,但是仍需要更多的高质量文章来证实.

    作者:虞先敏;那木海;陈跃来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恶性淋巴瘤的中医药辨治经验

    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处方用药等方面介绍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经验,并附验案2则.

    作者:吴正翔;吴昆仑;张晓天 刊期: 2009年第04期

  • 艾滋病免疫重建及中医药干预的优势

    艾滋病免疫重建是指通过治疗使受损的免疫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西医高效联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AART)使艾滋病患者的免疫功能重建已经得到了证明,但其应用有诸多的局限性,因此促使人们寻求其他新的治疗方法来实现免疫重建.中医药在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中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通过对目前艾滋病免疫重建的方法、免疫重建的表现及含义、评价免疫重建的实验室指标的简要介绍及中医药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可行性及优势的分析,以期了解目前艾滋病免疫重建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中医药干预艾滋病免疫重建的可能思路.

    作者:王阶;吴欣芳 刊期: 2009年第04期